四川省眉山市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钢琴之王的微笑教案推荐北京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姑娘说的话很含蓄她说的“人"是谁?——“我”;“有人”又是谁?-—您
是啊,其实她是想说:当“我”冒充您的学生被您发现时,是您,才使我;当我为极其普通的演奏会收入甚微而苦恼时,是您,才使我;当“我”
时,是您 ,才使我 。
(2)你们说这对姑娘来说真的只是“点滴"的帮助吗?
不是,是比黄金还要珍贵。——读出来
(1)表达意义: 第一次—-给人的外在印象(亲切之笑)
第二次——为人处事的方式(善良之笑)
第三次——对于他人的评价(真诚之笑)
总结:文章还有一处提到了钢琴之王的微笑,—-题目。为什么要以它为题呢?
这三次微笑贯穿全文始终,是文章的线索。
板书:线索
(2)对姑娘的影响:第一次-—李斯特的和蔼亲切使姑娘倍感羞愧;
(1)学生自主汇报。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田螺的奇妙.(圆乎乎、从头转到尾、越来越密、角质的硬片)
(3)问:你们觉得田螺的造型上最奇妙的是什么?
(4)这几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接着研究,看看这只田螺还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二、重点研读——田螺的奇妙。
1、学生默读文章9—-18自然段.
2、预设句二:不知啥时候,它已爬到玻璃缸子的上面,像个球似的,牢牢地粘在壁上-—紧紧挨着水面.看样子,即使缸子再高、水再多它也会爬到顶的.
(1)学生汇报交流。
(2)问:同学们,联系上文,田螺有什么奇妙的地方?(不管缸子多高,它都能爬到顶上去。)
(3)指导朗读.
预设句三:吐出来的小球球,慢悠悠地降到水底,就像飞机投下的小炮弹。
就在演奏会即将结束之际,上演了课始出现的那一幕:
姑娘捡起一束鲜红的玫瑰,深情地送到李斯特手中:“先生,您是我一生中最伟大、最可敬的老师,感谢您那颗金子般善良的心!”
2。深看第三次微笑
面对姑娘如此深情的表白,李斯特又有何表现呢?
李斯特也把一束金黄的郁金香送给了姑娘。他微笑着说:“祝贺你演出成功。姑娘,你是我所有的学生中最勇敢的,居然没有通知老师一声,就加入了我的学生的行列。”—-第三次微笑
是啊,当别人侵犯了自己的权力时,没有一丝指责,而是用心的帮助姑娘弹好曲子,足见李斯特是多么善良的人哪!
板书:善良
(4)李斯特除了上了这节“练习课”,还有没有更出乎姑娘意料的事情呢?
“怎么?不想要我这个老师吗?"李斯特打趣地说,“明天,我准备和你一起登台演出,来个师生同台献艺,怎么样?”
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李斯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姑娘,才是实实在在的帮助,也是最能帮助姑娘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题导入.
1、师:同学们,见过田螺吗?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师:这些田螺真的非常可爱,而且还很奇妙。今天咱们就要跟着小作者一起来认识这些奇妙的田螺。(板书题目)下面自由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奇妙的田螺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提取信息,看图复述。
1、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情文脉。
2、自由阅读,圈点批注要点。
3、检查交流汇报:
(1)字音:火辣辣、圆锥、怔住、雌性
(2)字形:身躯、孵蛋、雌性
(3)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天,我拿回来一只田螺。我把它单独留在透明的玻璃缸子里,观察它.刚开始它一动不动,我以为它晒坏了,第二天它爬到玻璃缸上去了.然后作者观察田螺,田螺又落回缸底。又一天早晨,田螺下崽儿了,让我非常惊喜.
总结:对一个从未相见且一贫如洗的姑娘,李斯特能够做出如此举动,足见他是一个
三、重温演奏会,揭示文章道理
1。默读17-—19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 )的小城歌剧院 ( )的琴声
( )的演奏 ( )的观众
总结:
在(座无虚席)的小城歌剧院里飘荡着(如诗如画)的琴声,李斯特(炉火纯青)的演奏,使全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第二次——李斯特的为人谦和善解人意使姑娘从惊讶到感动;
第三次—-李斯特的真诚使姑娘百感交集。
总结:其实,这也是文章的一个线索,只不过是隐藏在文中,我们细细读罢才能够找到的,我们称之为——暗线。
五、作业
文章学毕,李斯特这位钢琴之王最让你记忆犹新的是那次微笑呢?这个故事中让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呢?选择其一写一写。
姑娘的遭遇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姑娘得出身——贫苦,可能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到别人的歧视;她的父亲——病了,需要许多的药品来维持生命;她的母亲--给别人洗衣服,而且全家人都靠着一点点收入而生存,难怪姑娘的面色如此苍白呢!姑娘会干些什么呢—-弹琴,如果能把琴弹好,就会怎样呢?——
教师总结:对呀,你们真是一群善解人意的孩子,李斯特听了姑娘的遭遇肯定是有了和你们一样的感受,因此,他在沉吟片刻之后,说-—
(2)写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汇报
(1)“我是李斯特。"李斯特微笑着说,“听说我的一位学生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个人肯定就是您了。”
还有谁画的也是这句?——这是李斯特的第一次微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微笑”——和蔼(换亲切)
“您"——有礼貌
即使是面对着这样一个冒充自己学生的人,李斯特仍能微笑着说,足见此人——胸襟广阔、够绅士、对人亲切
(1)读出“祝贺”:姑娘的技术真好!
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姑娘一夜成名,以后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2)从后一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前一句是真诚的祝贺,后一句是善意的指责。这里的“勇敢”不是在肯定姑娘的做法,而是一种“反语”,一方面提醒学生姑娘的这种做法的不当,一方面体现了李斯特的宽容、大度.但无论祝贺还是指责,李斯特都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
指导朗读:读出同情——;读出渴望给予的帮助——;读出发自内心的一片真情——
(3)“你也会弹得同样好.”李斯特微笑着说,“你瞧,我刚给你上了一节练习课,现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了。"——这是第二次微笑
李斯特的练习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指名生读.其余生概括一下内容是什么?
提炼:听——点评——示范
调转话题:此时姑娘的表现如何?(指名声朗读)
总结:真是羞愧难当啊!
板书:羞愧
李斯特又是怎么说的呢?
比较:“姑娘,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好吗?”李斯特温和地说.
“姑娘,告诉我是怎么回事?”李斯特说。
“好吗?”“温和”——亲切(读出来)
(2)李斯特很同情姑娘的遭遇,他沉吟片刻,说:“来吧,姑娘,把刚才弹的那支曲子继续弹下去,让我听一下。”
3、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哪些是作者观察到的?
三、总结交流.
1、从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2、从“我”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精神?
小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田螺是一种软体动物。体外有一个硬壳,硬壳口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保护这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当遇到不测时,田螺便把身体收缩在硬壳里,并用硬片将可口严严实实地盖住。田螺通常生活在池塘、水田、小溪或河沟里。田螺的这些特点都是“我”观察到的。由此可知,只要我们能学习“我”善于质疑,勤于观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一定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先生,您真是太好了!”姑娘激动地握着李斯特的手,眼泪又流了下来。所不同的是,这次流的是感动得泪水。
此时没有对姑娘过多地描写,请你大胆想象一下,姑娘此刻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知道自己冒充他的学生,不但不指责还亲自指导自己练琴,甚至愿意以师生的名义和自己同台演出;不因自己贫穷而看不起自己,而是更加深切地来帮助自己;不仅琴艺高超,更高的是那种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品质)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想象。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师: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我们来仔细地读课文,看看这田螺奇妙在哪里?默读课文1——8自然段,勾画相关的句子。
三、重点研读。
1、学生自主默读。
2、汇报交流:
预设句一:说实在的,田螺很好看。整个身子,圆乎乎的,被包裹在那个深绿色的硬壳里面.硬壳上,有一道向右旋转的沟纹,从头转到尾,越来越密。头部,有个圆锥形的硬壳口,上面覆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你肯于去帮助他,即使这帮助对于你来说微乎其微,但对于需要的人来说也是万分的珍贵,用你的一双手,一份心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吧!让我们铭记这句话——
四、回顾整理,体会文章写作特点
1.文中三次出现“钢琴之王的微笑”,这三次微笑除了时间、地点、情景不同之外,还有何不同呢?写下来。
教师总结:是呀,咱们中国古代还有一字之师的故事呢,有何况是指导加示范了。
“你也会弹得同样好.”--对姑娘技术的肯定以及自己的期望.
对于李斯特的这节“练习课”以及收自己为徒的决定,姑娘又有何反应?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出示:
“先生,这……这……”姑娘惊讶极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惊讶的是什么?
惊讶——人格高尚
教师总结:这句话中所蕴涵的意思恐怕只有姑娘和李斯特才明白吧!
板书:真诚
此时此刻,姑娘的脸又红了,这次的“红”又是什么原因呢?(有喜悦、有感谢、有激动、还有一丝羞愧)
板书:百感交集
3。体会姑娘话中的道理
是呀,此时姑娘的心中一定感慨万千,让咱们一同读出她的心声吧:
“您不仅教给了我演奏的技巧,而且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这种帮助,足以使人铭记终生.”
11、奇妙的田螺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紧扣“奇妙”,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
3、体会说明的顺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
4、培养观察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解读文本感受语言,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培养观察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与习惯。
2。合作探讨作者围绕“奇妙”二字,介绍了田螺的哪些知识,文章是如何介绍这些知识的.
(1)学生汇报交流。
(2)这里田螺最奇妙的是什么?(生崽儿像发炮弹一样)
(3)指导朗读.
小结:作者通过坚持不懈的观察,发现田螺真的很奇妙。田螺的奇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形奇妙:身体外有一个硬壳,硬壳口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2)生活习性奇妙:田螺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它在没有受到外来干扰时,会将身体从外壳里伸出来,并能沿着玻璃瓶壁爬到水面以上,身体紧紧地挨着水面。但是,一旦遇到干扰,它马上将最近的身体缩进硬壳内,并将硬壳的洞口盖得严严实实,落入水底,一动也不动。(3)生殖方式奇妙:不用产卵,可以直接生出小崽儿来。
3、求同比异,填写表格。
(1)再读课文,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将本文与《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交流,填写下表。
课文题目
表达形式
说明方法
语言风格
结 论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
《奇妙的田螺》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小结:这两篇课文都是科学小品文,语言都具有准确性与生动性相结合的特点。
“钢琴之王”的微笑
教学目标:
.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能够抓住李斯特的言行体会李斯特优秀的品质.感知李斯特的表现与姑娘心里变化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4。懂得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予以诚挚的帮助,这种帮助往往会使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教学重点:
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能够抓住李斯特的言行体会李斯特优秀的品质。感知李斯特的表现与姑娘心里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抓住李斯特的言行体会李斯特优秀的品质。感知李斯特的表现与姑娘心里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放音乐)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听到的这首曲子就是“钢琴之王”李斯特的《爱之梦》,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这美妙的琴声一同走进1832年的那一场特别的演奏会.
二、自学感知,体会人物性格
1.出示:
(教师配乐朗诵)
姑娘捡起一束鲜红的玫瑰,深情地送到李斯特手中:“先生,您是我一生中最伟大、最可敬的老师,感谢您那颗金子般善良的心!”
提问:这位姑娘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说呢?让我们更近的接触李斯特,从他的言行中去寻找答案,从他的微笑中去寻找答案。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1)画出描写李斯特言行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