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藏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藏文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藏文版篇一:2014年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套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
备课时间______总课时数______
教学内容:第1~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铺垫导入 1.出示复习题。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3)计算:
123333
666101010
计算
333
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101010
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
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
2
9
29
29
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29
29
29
29
22?2?262
==(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9339 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教师板书:?3。
再启发学生说出?3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3)比较?3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
板书:++。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么写?学生答后板书:
2
9
29
29
29
29
292929
29
29
2?2?2。
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9
2?362
(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993
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
(边说边加虚线)(2)引导观察:相讨论)
母没有变。
2?32
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99
22?3
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
99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3的计算方法。
(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3是用分数的分子
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
然后让学生将?3按简便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1)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2)口答列算式:
3333
=()×()4444
29
29
29
29
29
3个
13
是多少?5个是多少?1010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计算:
25?4?8 1512
先让学生讲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若乘得的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
带分数。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四)作业。
练习一1、2、3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藏文版篇二:最新2015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2015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姓名:沈金鹏
学号:134080303
院、系:数学学院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5年1月22日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和发现确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教学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1课:位置与方向㈠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
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
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
教、学具准备:学生: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台风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到确定位置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展开作铺
垫。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学题例1
1.投影出示例题1。
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
少小时后到达A市
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
(二)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 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
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体会在图上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这道题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和距离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学生自己测量和计算。
⑴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⑵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方向的,怎样计算距离的。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⑵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⑶交流画图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一)
确定观测点
确定物体在观测点的什么位置
确定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2课:位置与方向㈡
教学内容:教材第22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知识与技能: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
路线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
意图。
难点:能根据观测点的变化灵活描述路线。
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教师:多媒体实物投影仪、量角器、三角尺、中国地图等。
学生:量角器、三角尺、中国地图等。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具准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藏文版篇三: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套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
六、2班
超
罗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
备课时间______总课时数______
教学内容:第1~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铺垫导入 1.出示复习题。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3)计算:
123333
666101010
计算
333
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101010
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
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
2
9
29
29
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29
29
29
29
22?2?262
==(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9339 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教师板书:?3。
再启发学生说出?3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3)比较?3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
板书:++。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么写?学生答后板书:
2
9
29
29
29
29
292929
29
29
2?2?2。
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9
2?362
(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993
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
(边说边加虚线)(2)引导观察:相讨论)
母没有变。
2?32
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99
22?3
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
99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3的计算方法。
(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3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
然后让学生将?3按简便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1)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2)口答列算式:
3333
=()×()4444
29
29
29
29
29
3个
13
是多少?5个是多少?1010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计算:
25?4?8 1512
先让学生讲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若乘得的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四)作业。
练习一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