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永恒的金钥匙——耐心爱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永恒的金钥匙——耐心爱心
拥有了它,我们的教育就能面向全体幼儿,用进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相信他们都能成为天堂里的欢乐天使,同时也不辱时代给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一切为了小孩,为了小孩的一切,为了一切小孩!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一直紧握它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小孩!
这学期新来了一名幼儿叫石磊,第一天入园的时候妈妈陪着他坐了两节课,当妈妈悄悄离去后,他大哭大闹长达一个多小时,不管我用什么方法与他靠近都遭受到拒绝,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刻才平息了,我抓住时机当众夸奖了他的进步,却看不到他有什么欣喜之色。
入园的那天还差一个月才满5岁,在农村学前班里确实是小弟弟了。
翌日早上是跟着他的哥哥来到幼儿园的,这一次倒是没有哭了,我再一次夸奖了他,然后试着跟他拉家常,但是他跟昨天一样一言不发。
轮到早操时刻了,别的新来的幼儿在我的诱导下都迅速地站在操坝上排好了队,唯有他依旧坐在板凳上不理不睬。
上课的时候,我有意提专门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但是他连看都不看我一眼。
玩玩具、做游戏的时刻到了,我想,小孩的心灵是相通的,就专门找了几名爽朗同时善于交往的幼儿主动接近他,内心想这一下小孩总该有笑脸了吧,但是他却默默地呆在一旁看别人欢乐地游戏、玩耍。
当别的小孩欺负他时,就只管抽泣,也不告诉老师。
通过了解才发觉,他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平常就与其他小孩接触较少。
哦,原先这是个内向、胆小的小孩!如何样才能让他尽快地跟别的小孩一样爽朗欢乐起来,我到底该如何做才更好呢?从此,我用更多的心思关注他,如:每天主动与他打招呼,拉拉他的小手,温柔地摸摸他的头,抓住每一点滴进步及时当众夸奖他。
时刻一天一天过去了,他看起来就跟石头人一样依旧不言不笑。
我的耐心和信心只好一天天下降,当我感受有点失望并想舍弃的时候,情况突然显现了转机,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一天中午放学后,所有在学校吃饭的小孩都排好了队,预备到食堂去打饭。
我走在小孩们的最前面,刚踏出教室门的那一瞬时,我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猛回头一看,原先他还呆坐在小椅子上。
我走上前蹲下去并笑着问:“石磊,你如何啦?我们该上食堂吃饭了。
”他默默不答,突然我发觉他的手里比往常的那个时候少了一样东西。
我明白了,笑着问到:“是不是你的盅子不记得带来啦?”他点了点头,我又拉着他的小手说:“没关系的,来,老师帮你找一个。
”当小孩吃到热乎乎的饭菜时,我分明看到了他眼中的一丝感激之光。
几天之后的一个早晨,他有些害羞地走到我周围,“老师,你吃糖吧!”“感谢你,老师不吃,依旧你自己吃吧”,我笑着说。
“老师,你吃吧,我那个地点还有”,他把糖塞到我手中就跑开了。
看着小孩离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有点潮湿了,耳边不禁想起了如此一句话“谁对小孩真心付出,谁就会得到世界上最真挚的回报!”是呀,我的爱没有白白付出!从此,小孩对我多了一点信任。
我趁热打铁,和他成为朋友,并尽快地关心他树立自信心。
反思:
现在,小孩跟往常大变样了,变得爽朗爽朗起来。
看到石磊的这些变化,我真庆幸自己起初没有舍弃他,同时也让自己真正明白了一条教育小孩的真理,那确实是“永恒的金钥匙——耐心、爱心”。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会遇到专门多不同类型和差异的小孩。
有些小孩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使他们常常成为被老师忽视的儿童。
事实上,这些小孩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关注。
比如说,用热情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爱抚的动作主动和他们交谈,留心观看并找到教育小孩的最佳契机,排除他们与老师之间的隔阂,让他信任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
然后逐步的给小孩制造表现的机会,关于他的每一点小进步,一定要及时的在全体幼儿面前给予夸奖,增强他的自信心。
在课余时刻多和他们靠近,细心观看他们的举动,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满足,激起他们愉快的情绪,并积极鼓舞他们学会与人交流、沟通。
鼓舞他们与同伴交往,体验和同伴间一起游戏的欢乐。
只要我们认真做到了以上这些简单的情况,再多给小孩一点转变的时刻,他们会有变化的!难道说,石磊的转变不确实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吗?
我想,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要不记得这条最淳朴的真理——耐心和爱心是教育小孩永恒的金钥匙。
抛弃了它,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都无疑是空中楼阁!拥有了它,我们的教育就能面向全体幼儿,用进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相信他们都能成为天堂里的欢乐天使,同时也不辱时代给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一切为了小孩,为了小孩的一切,为了一切小孩!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一直紧握它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