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附课堂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附
课堂总结)
导语:《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第二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
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教学目标
a了解说明方法,并且学会运用
B感受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对祖国河山的自豪和赞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已经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也对全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分析
这篇文章。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说明文,描写的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那么作者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手法,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且思考这些问题。
(在同学们默读的过程中)
a老师将这两个问题写到黑板左边
B老师在教室走动,相机辅导
分析课文:
老师:第一段中,作者引出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并且直接用了“最深最长”来点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同学们看到第二段,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描述雅鲁藏布江的高。
从第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来。
老师:是的,第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
仅仅是用一个词“最高”是不能够说服读者的,那么作者是怎样来表现雅鲁藏布江的“高”的呢?
学生:文中用了两个数字“平均深度2268米”和“最深处达6009”米,并且将雅鲁藏布江和科罗拉多大峡谷、科尔卡大峡谷对比,来凸显雅鲁藏布江的“高”。
老师:回答的非常好。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刚刚这位同学用了“凸显”这个词,凸显是什么意思?凸显就是突出,对比。
这就是其中的一种说明方式,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要描述的对象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科罗拉多大峡谷、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而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江一较高下,这足以说明雅鲁藏布江有多高,它才是真正的世界之最。
这一段中还运用了一种说明方法:列数字。
列数字很好理解,比如“黑板长8米,宽2米”,这就是列数字。
同学们,那么雅鲁藏布江到底是怎样的?接着,我们来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请同学们找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景物的特点。
在第三,四段中提到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冰川、林海,神秘莫测;水,千姿百态;山,神来之笔;生物多样性,植物类型博物馆。
老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精确(教师相机在黑板中央板书)。
这些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
三四自然段非常的优美,神秘莫测的冰川、林海,千姿百态的水,如神来之笔的山脉一一出现在脑海中。
希望同学们课后反复诵读,尽量背下来。
最后一段是总结,再次点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重要地位。
从“最重要”“热点”即可以看出。
小结,拓展延伸
那么,同学们,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学生:表达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老师:对的,但这只是其中一个点。
同学们,不知大家在朗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当你领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之后,你是否会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当你身处雅鲁藏布
大峡谷之中时,你定会被它所震撼,此时,你会和作者一样,赞美雅鲁藏布大峡谷,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对祖国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二个主旨。
课后作业
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运用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
字数不小于400字。
人教版四年级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教材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第二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
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
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
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
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
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课前调查学生都没有去过雅鲁藏布大峡谷,只是从资料中略知道一些,可以说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块神秘的境地。
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初步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了解,介绍了一些资料,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
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自学提示、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1:图片)
导语:一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
其实,这块号
称世界屋脊的土地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板书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P10,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读完请你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美丽、神奇、让人惊叹、不可思议、无与伦比……)
2.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
(生:课文中的第4自然段写了它的美丽。
第2自然段写了它不可思议……)
3.全篇课文都是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段落之间不是孤立的,都写了它的美丽、不可思议,只是从不同方面来描写的,侧重点不同。
文章的内容很多,为了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可以用提纲了解主要内容。
(PPT2:提纲:交代雅鲁藏布江(1)神奇的大拐弯(2)世界之最(3)自然博物馆(4)最后一块秘境(5))
请大家根据提纲再来默读课文,把每一部分内容感受深的地方做个批注。
(学生读书做批注,老师巡视)
三、研读课文,感受美景
1.利用提纲帮助我们读书,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了解的更清晰了?下面我们就从不同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
(1)学习第2 自然段(神奇的大拐弯)。
①(生:我喜欢描写神奇的大拐弯这一段,我觉得太神奇了。
想给大家读读)
(PPT3:第2自然段从“傍晚”到“叫人不可思议”的句子)
(生:我觉得太美了,身边是白云缭绕,脚下是怪石突兀,雅鲁藏布江浩浩荡荡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太神奇了。
)板书:神奇
指导学生:
你说的非常好,能把你感受到的神奇读出来吗?
学生再读。
(读的语气不够时,出示PPT1的图片)
雅鲁藏布江的神奇在于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
(学生自己读句子)
(PPT4: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
)
这是一条自西而来的大江。
(指名读句子。
)
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的大江。
(指名读句子。
) 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的大
江。
(齐读句子。
)
这是一条让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的大江。
(齐读句子。
)
②这神奇的雅鲁藏布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③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想说什么呀?
(生:太了不起了。
大自然太美了……)
把你的感受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PPT5:第2自然段的句子: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叫绝。
)
(生:神奇壮丽、气势磅礴、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板书学生说的词。
)
把词放到句子中,读一遍。
比较两个句子(PPT6: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让你更加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
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看看在语气上有什么区别?
(生:第一句用了“不能不”,更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惊叹。
)
④小结:我们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大家先自学批注,读课文,谈感受深的地方,再有语气地读一读。
接着用这种
方法学习下面的内容。
(2)学习第3、4、5自然段。
①学生以小组形式按学习提示进行学习。
出示学习提示(PPT7:1、读第3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介绍了大峡谷什么特点?2、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为什么被称为“自然博物馆”?画出重点词句。
3、读第5自然段,试一试文中的“最”换成“非常”好不好?)
(小组学习,老师巡视)
②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
(生: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
它全长496。
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6。
3千米……”(齐读)
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想说什么吗?板书:世界之最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生:文章从谷外、谷里、谷两边的植物、动物写出了这是一个自然博物馆。
)板书:自然博物馆
分别读这些句子。
指导读出环境的美。
(生:“最”字不能换成“非常”,“最”是到了极限了,“非常”的程度不深,不能表示大峡谷是第一纯净、第一雄伟的了。
)板书:秘境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
去感受这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景色。
我们真的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
四、拓展实践
教师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录像片,学生写导游词,写出自己的感受。
总评:
本课的设计层次清楚。
主要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上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的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景观。
在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了解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用比较的方法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自学、交流,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与课标的精神是相符合的。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归纳语言,积累语言,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拓展实践学生补充介绍各自了解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情况。
人教版四年级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与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媒体资源(ppt、动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有关情况
师:上次课,我们学习了《观潮》,钱塘潮的奇妙、壮观令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大自然的景观十分丰富。
今天我们来一起来看看同样神奇壮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
雅鲁藏布大峡谷
出示图片,介绍雅鲁藏布江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情况。
我们学地理时,知道了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的藏文
意思是“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
雅鲁藏布江在青藏高原上冲刷出了一条很深的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旁。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
雅鲁藏布江流到扎曲村后,突然在高原上出一个呈u字形大拐弯的,而且转向南流。
峡谷旁的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端最高峰,此处峡谷深达6000米以上。
大拐弯峡谷以雄伟峻险、奇特的转折闻名于世。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长度超过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秘鲁科尔多峡谷,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和最深的峡谷。
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考察后发现的,以其宽、深、窄成为世界一大奇观。
二、范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或是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动画范读课文。
2、学生将不认识的生字作标记。
三、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把不认识的生字注上拼音。
对于标有拼音的字重点掌握。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拼读。
重点掌握:
3、学生互相检查拼读,教师巡视。
4、教师抽查学生拼读情况。
5、教师讲解难写的字词,学生练习书写。
重点掌握:穆、堪
6、掌握以下词语的读写与含义
咫尺:比喻相距很近。
堪称:堪,能够;可以。
堪称即可以称为、可以算作。
皑皑:形容洁白的样子。
常用来形容雪和为雪所覆盖的事物。
美誉:美好的名誉。
四、朗读课文,概括段意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点名让学生示范读。
2、分组朗读课文
3、找出课文中最能概括段意的句子,并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
师提示:
(1)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2)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
(3)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作者在第一自然段里说: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
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高峰与深谷为邻强烈的地形反差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在第二自然段里,作者是怎么说明的?运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列数字——长:504千米,平均深:2268 ,最深处:6009
作比较——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作者用列数字与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它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还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除了最深最长,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哪些奇异之处。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水:万年冰雪、沸腾温泉、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千姿百态
山:热带雨林、皑皑白雪——神来之笔
生物:九个垂直自然带,从北极到赤道分布的动植物——神奇美丽的画卷、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上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可展示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的报道)
提示: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喜乌拉雅山东端最高峰南迦巴瓦峰作神奇的马蹄形大拐弯。
这里自然条件恶劣,环境极为艰险,峡谷核心地段是多处无人区、其内侧的墨脱县因受喜玛拉雅山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包围阻隔,成为高原上有名的孤岛。
因为这一切,大峡谷成为地球上为数不多的人类难以涉足的神秘禁地之一,被视为“死亡峡谷”。
真正能深入峡谷的人寥寥无几。
1998年,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这块人类探险史上最富神秘感、最具危险性的地区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科学考察。
通过徒步穿越大峡谷,精确测绘大峡谷各地段的深度、宽度,测定大峡谷中瀑
布的特征及数据,考察大峡谷环境资源状况,研究建立大峡谷科学实验基地等,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科学数据。
1999年,国家测绘局首次公布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精确测量数据,即长千米、最深6009米。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确立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最长最深的峡谷,改变了人们关于峡谷的世界之最的认识,并为人们初步展现峡谷奇特的景观与突出的科学价值,因此是上世纪最重要的地理发现。
师:作者预测雅鲁藏布大峡谷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为什么他这样说?
首先,雅鲁藏布大峡谷地理风貌与生物具有极大的丰富性,有很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其科学价值不言而喻,必将吸引众多的科学家到此进行科学考察。
其次,雅鲁藏布大峡谷资生物资源丰富,潜在的电力资源价值突出,将吸引政府加大这区域的资源开发。
第三,雅鲁藏布大峡谷具有独特的魅力,有很高的旅游探险价值,吸引了探险家与旅游爱好者。
三、小结
师:这篇课文描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
作者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
高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形成了壮丽景观。
接着,通过列数字、作比较进一步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然后,作者从水、山、生物三个方面描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象,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丰富性,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奇异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