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一高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秋高三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u-64 Ba-137 Cl-35.5 N-14 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16×3分=48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N 2的电子式:
B .NH 4I 的电子式
C .S 2-
的结构示意图: D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2.右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
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 ①食盐水 ②KNO 3溶液 ③适量稀硫酸铜溶液
④Na 2CO 3溶液 ⑤CCl 4 ⑥浓氨水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④⑤⑥
D .①②③⑤
3.用36.5%的浓盐酸(密度1.2 g ·cm -3)配制1 mol ·L -1
的稀盐酸 100 mL ,配制过程需用到哪些仪器,且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100 mL 量筒 ②10 mL 量筒 ③50 mL 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 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
A .①③⑤⑥⑦
B .②③⑦⑤⑥
C .③⑤⑦⑥①
D .④③⑦⑤⑥ 4.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②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⑦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⑧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A .①④⑤⑥ B .③④⑤⑥ C .只有①③ D .全部正确
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 ) A .在标准状况下,22.4L 空气中约有N A 个气体分子 B .32gCu 与足量的硫蒸气充分反应,电子转移总数为0.5N A
C .28g 乙烯和28g 丙烯中均含有6N A 对共用电子对
D .含N A 个氧原子的O 2与含N A 个氧原子的O 3的质量之比为2︰3
6.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 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 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g·cm -3
,溶质的质
高三化学月考试题第1页(共6页)
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ω=
%1004.2235⨯ρ
V a
②c =
V
a
4.221000
③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 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④上述溶液中再加入1.5VmL 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 (Cl -) > c (NH 4+) > c (H +) > c (OH -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碳酸氢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Ba 2+ + 2HCO 3- + 2O H - = BaCO 3↓+CO 32-
+ 2H 2O B .NaHSO 4溶液中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
2H + + Ba 2+ + 2O H - + SO 42-
= BaSO 4↓+ 2H 2O
C .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 l -+2H 2O === 2O H -
+H 2↑+Cl 2↑
D .碳酸氢钠溶液加入氯化铝溶液 3HCO 3-+Al 3+
3CO 2+Al(OH)3
8.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 +、K +、Fe 3+、NH 4+、Cu 2+、SO 42-、SO 32-、CO 32-、Cl -、Br -
这几种
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①pH 试纸检验,溶液的pH >7。
②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 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 4振荡,静置后
CCl 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
④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 (NO 3)2溶液和H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⑤在滤液中加入AgNO 3和HNO 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不正确
的是( )
A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 3+、Cu 2+、NH 4+、SO 42-、CO 32-
B .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a +、K +、SO 32-、Br -
C .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
D .若步骤④改用BaCl 2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
9.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 -、CO 32-、SO 42-
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加入试剂及其顺序(以左至右)正确的是( ) A .BaCl 2、HNO 3、AgNO 3 B .HNO 3、AgNO 3、BaCl 2 C .HNO 3、Ba(NO 3)2、AgNO 3 D .H 2SO 4、Ba(NO 3)2、AgNO 3 10.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11.将两种硫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可制得化合物X ,X 溶于水能电离出K 、Cr 、SO 4,
若将2.83 g X 中的Cr 3+全部氧化为Cr 2O 72-后,溶液中的Cr 2O 72-可和过量KI 溶液反应,
得到3.81 g I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 2O 72-+6I -+14H +=2Cr 3+
+3I 2+7H 2O ,若向溶有2.83 g X 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可得到4.66 g 白色沉淀。
由此可推断出X 的化
电解
学式为 ( )
A .K 2SO 4·2Cr 2(SO 4)3
B .2K 2SO 4·Cr 2(SO 4)3
C .K 2SO 4·Cr 2(SO 4)3
D .K 2SO 4·1/2Cr 2(SO 4)3
12.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
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
A .向Na Al (OH )4-溶液中滴入盐酸至过量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 2至过量
C .向含有盐酸的AlCl 3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至过量
D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 (OH )2、KOH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 2至沉淀消失
13.过量的NaHCO 3和Na 2O 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固
体是( ) A . Na 2O B .Na 2CO 3 C .Na 2O 2和Na 2CO 3 D .Na 2O 2和Na 2O 14.下列关系图中,A 是一种正盐,B 是气态氢化物,C 是单质,F 是强酸。
当X 无论是强酸
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 是强碱时,过量的B 跟Cl 2反应除生成C 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X 是强酸时,A 、B 、C 、D 、E 、F 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 可能是H 2SO 4 B .当X 是强碱时,A 、B 、C 、D 、E 、F 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 是HNO 3 C .B 和Cl 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当X 是强酸时,C 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SO 2通入溶有足量氨的BaCl 2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
②将盐酸、KSCN 溶液和Fe(NO 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
③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
④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⑤使用明矾可以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A .只有②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16.有X 、Y 、Z 三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
一定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为:Y > Z > X B .Y 与Z 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 .若Y 为金属元素,则X 也为金属元素 D .若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则Y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两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共52分)
17.(8分)在酸性条件下,KBrO 3能把KI 氧化成I 2或KIO 3,本身被还原成Br -
或Br 2,KIO 3
能氧化KI 生成I 2或氧化Br -
成为Br 2(本身均被还原为I 2)。
请写出在稀H 2SO 4中KBrO 3与KI 发生反应的三个离子方程式:
(1)①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高三化学月考试题第3页(共6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取1L 0.4mol/L KBrO 3和4L 0.1mol/L KI 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你认为发生上述三
个反应的哪些反应(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
18.(6分)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D 与A 同主族,且与E 同周期;E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A 、B 、D 、E 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 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
请回答:
(1)C 和E 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 ,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编号) ;
A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 .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
C 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A 、B 、C 、E 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C 与D 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每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O 2,消耗该化合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_。
19.(9分)A ~I 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 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 、B 、C 、D 、E 、F 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 、B 、C 、D 、E 、F 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电极方
程式: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①②③反应中属于△H <0的反应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20.(13分)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测定SO 2转化成SO 3的转化率的实验。
已知SO 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
已知发生装置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SO 3(s )+ H 2SO 4(85%)=Na 2SO 4 + SO 2↑+ H 2O
(1) 根据实验需要,应该在Ⅰ、Ⅱ、Ⅲ处连接合适的装置。
请从下图A ~E 装置中选择最适合装置并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Ⅰ、Ⅱ、Ⅲ处连接的装置分别是
、 、 。
(2)从乙处均匀通入O 2,为使SO 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中在加热催化剂与滴加浓硫酸的顺序中,首先应采取的操作是 。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 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写2点)。
① 原因 ,验证方法 ② 原因 ,验证方法
(4)将SO 2通入含1.5mol 氯酸的溶液中,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
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用amolNa 2SO 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 2一段时间后,测得装置Ⅲ增重了bg ,则实验中SO 2的转化率为 %(用含a 、b 的代数式填写) 21.(16分)某化学研究性小组同学提出回收含铜电缆废料中提取铜的两种方案,并向老师
咨询,老师就以下几个方面与同学们展开讨论: 方案甲:
方案乙:
(1)两个方案哪个符合当前生产的绿色理念,为什么? .
(2)写出方案甲中的②③步骤中与铜有关的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老师建议,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屑,目的是: 。
(4)老师请同学们用化学方法检验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过量的铁屑。
请你填写下列表格,写出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结论及操作(②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5)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老师建议把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通过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得到一种带结晶水的硫酸亚铁晶体。
研究小组按老师的建议完成上面操作步骤,获得晶体后对其进行检测:
①先取
a g 的晶体进行脱水实验,获得无水固体为(a —1.
26
)g
②将无水固体溶于足量的水配成溶液后滴加1.00mol/L 的氯化钡溶液,当滴加10.00mL 溶液时,沉淀恰好完全。
研究小组通过计算测知该晶体的化学式是 。
镇平一高中高三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共52分)
17.(8分)(1)①BrO 3-+6I -+6H +
=3I 2+Br -
+3H 2O (2分) ②2BrO 3-+10I -+12H +
=5I 2+Br 2+6H 2O (2分) ③6BrO 3-+5I -+6H +
=5IO 3-+3Br 2+3H 2O (2分) (2)②③ (2分)
18.(6分)(1)氧(1分) BC (1分)
(2)HSO 3-+H +
= H 2O +SO 2↑ (2分) (3)78g (2分) 19.(9分)⑴第四周期、第Ⅷ族 (2分)
⑵8Al +3Fe 3O 4
4Al 2O 3+9Fe (2分)
⑶ 2Al +2OH -
+6H 2O =2[Al (OH )4]-
+3H 2↑(2分)
⑷阳极:6O 2-=3O 2↑+12e -;阴极:4Al 3++12e -
=4Al (2分) (5)①②(1分) 20.(13分)(1) B A E (2分,错写1个扣1分,至0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2)先加热催化剂再滴入浓硫酸 (1分) (3)①原因 :Na 2SO 3变质 (1分),
验证方法 :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 2SO 3固体变质(2分) ②原因 :不是浓硫酸 (1分),
验证方法: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在白纸上,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4)SO 2 + 2HClO 3 = H 2SO 4 + 2ClO 2(2分)
(5)a b a 16251600- %(或者1006464⨯-a
b a %) (2分)
21.(16分)
(1)乙 (1分) 甲方案第一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
(1分) (2)② CuO + 2H +=== Cu 2+ + H 2O (1分) ③ Fe + Cu 2+ === Fe 2+ + Cu (1分) (3)确保Cu 完全置换出来 (2分) 高三化学月考答案第1页(共2页)
(5)FeSO4·7H2O (2分)
高ο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