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媒介对家庭教育影响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现代媒介因其新颖独特性,功能的丰富性,应用的广泛性一下子渗透到家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个家庭成员的细胞里,让成人、孩子都产生了强烈的“依赖症”。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今现代媒介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关键词]:现代媒介 家庭教育冲击
浙江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邵培仁认为,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网络的诞生让现代媒介一下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因传播速度迅猛,内容广泛让现代人一下子应接不暇、措手不及,人们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良莠不分,来者不拒,同时因现代媒介运用广泛、功能的强大让我们的家长也好似找到了家庭教育的神器,把家庭教育的任务一下子交给了现代媒体这个“高级保姆”。
一、现代媒介对家庭的冲击
三十年前一个村庄有一两户家庭殷实的人家有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那是了不得的事情,每天不等天黑人们会忙着早早吃完晚饭,搬着小板凳怀揣着那份不好意思但又放不下的心情蹭到人家,踮起脚尖观看每天记挂的《武则天》《射雕英雄传》等。
十五年前当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位成员拥有一部手机时,是这个家庭多大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会计算着每个月用去了多少话费,手机只是人们用于最重要时刻的联络工具而已.十年前,电脑、网络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但也只有机关办公室、知识分子、或专业学习机构才能普遍接触到电脑,电脑对于家庭还是一个奢侈品。
但很快,电视、电脑、网络象一张无形的大网一下子罩住了人们每天的生活,美国学者威廉·j·米切尔曾预言:“在21世纪,我们将不仅居住在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现实城市中,同时也栖身于由数字通信网络组建的软城市里。
”人们每天的生活、出行、工作都离不开这一切,做菜要百度、出行刷手机、工作要搜搜、写作要黏贴,每天的每天现代媒介这位导师无时、无处不在,渐渐地现代媒介在家庭中得到了所有人的青睐。
二、现代媒介对家庭教育的冲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自出生以来就朝朝暮暮、无时无刻地在家庭这个大环境中接受着各种有意无意的熏陶,家长的一言一行,家长的生活习惯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现代媒介的介入,让我们的家庭生活习惯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所有的家庭休闲时光都交给了电视、网络娱乐,遇到问题找“度娘",孩子哭闹有动画,现代媒介在家庭中是无所不能,在家庭教育中更是到了万能的地步,事实真的如此吗?
1.现代媒介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人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一定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和本人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在众多影响儿童性格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重要的动因,是儿童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潜心研究提出了四种家庭教养方式,其中“放任型教养"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教养方式。
现代媒介让家长错误地认为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捷径:孩子哭闹了就可以放动画片,电视剧,让孩子安静地成长;孩子没有玩伴可以找“电游”,虚拟的网络世界可以暂时满足孩子现实世界里不能实现的需求;孩子完成不了的任务可以找“度娘”,百问百答,渐渐地孩子不需要家长的陪伴,家长也觉得“省心”了,
素不知在这种放任型的家庭教养中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取得了成绩也得不到家长及时的鼓励,孩子遇到困惑也无需与家长交流,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育,使孩子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是不重要的而失去归属感。
这种类型的父母导致孩子固执、散漫、社会适性差,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玩世不恭等消极性格特征。
2.现代媒介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
也许在人们的印象中对于“自闭症”还不是太了解,据统计,目前,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是以往的3。
5倍左右。
儿童自闭症过去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左右,现在为千分之七左右.哪些因素会增加孩子患自闭症的机率?家庭原因: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经常陪伴孩子,家庭气氛又不温暖,如果孩子长期一个人,会诱发孩子自闭症的。
环境因素:早年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或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用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对外界环境就不产生兴趣。
这些看似不相干的链接在现代媒介越来越发达的如今变得越来越敏感:很多年轻家长为了自己生活的安逸,或者自己工作确实比较繁忙,常常把孩子交给了现代媒介这个“高级保姆”,他们错误地认为孩子能从这些电视网络上学到很多,孩子能够自己从中吸收营养,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就省心,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忽视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的那份亲情和交流,孩子在长期与现代媒介打交道的过程中慢慢变得越来越孤独,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
2014年秋季开学时,我园一下子来了三位特殊儿童:“自闭症儿童”,留在我班的杨天一小朋友属于症状较轻的一位,在与其家长交流中了解到:杨天一小朋友从小是由外婆带大,外婆说:杨天一小时候很乖,只要有电视他就不哭也不闹,外婆没上过学,不知道怎么哄孩子,同时为了手里的活计干脆就让杨天一整天安静地看看电视,渐渐的到了入学年龄,杨天一小朋友的自闭症症状显现出来:喜欢一个人到处乱走,不能与老师交流,不会和同龄孩子相处,有时为了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他会不停地拍手或躺在地上不起等,转了几所幼儿园都无法入学,后来家长带着杨天一小朋友到上海鸿慈儿童医院、苏州儿童医院就医,专家诊断要求:家长多陪孩子,多关注孩子,多和孩子交流。
3.现代媒介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今年春节我到朋友家聚会,看到最多的是大人小孩手捧着手机不抬头,朋友吐槽:儿子今年高二,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小高考,可是他每天都要花很多的精力陪在儿子的身边,因为他的儿子特爱打游戏,稍有空闲就上网。
这个话题让我想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他们谁来陪伴,谁来监管?电视、网络这种“平易亲人”的娱乐工具在当今这个时代普及到了每个家庭,在每个家庭的客厅、房间里几乎电视是必备的家居物品,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孩子只要知道按钮就会打开,这种很易操作且娱乐性很强的媒介让老少都喜欢上,“留守儿童”就在这“茫茫电网”的陪伴下悄悄地长大,因为缺失了父母的监管,确失父母正确的引导,这些儿童不能够在这个复杂的“电网”世界里甄选出正确的知识给予自己营养,现在很多新闻报道留守儿童:很早失学在家,很早混迹社会,还有很多走上了不归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催生了不少畸形的网络等媒介,这给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的负面影响给家庭教育带来许许多多的后患,由此可见,互联网给社会、家庭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也已经暴露无遗。
家庭教育在与现代媒介的博弈中,明显落于下风.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应对挑战。
此时此刻最为关键的是树立长期的危机意识,思考应对方案,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三、如何正确运用现代媒介影响家庭教育
1、选择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儿童的抵御能力。
否定“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选择“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做好监管工作,家庭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介积极向上一面,有选择性的让孩子通过各种现代媒介吸收正能量。
在家庭教养中多进行挫折教育,如果一味地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所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只有这样,在面对现代媒介所产生的诱惑时,才能具备抵御的可能,也为家庭教育减轻不少压力.
2、通过多途径的学习,培育儿童良好的媒介素养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儿童特殊的心理特点与接受特点出发,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方案,通过多途径的学习真正培养和完善儿童对媒介的判别能力,自觉抵御其中不良信息的方法与技能,应通过立法等手段,
尽早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学校课程,
并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
加快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设步伐.
3、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主动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网络知识教育:在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加强道德自律和伦理规范,并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不断改善家庭环境,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
改善家庭的精神环境,建立良好的夫妻、亲子关系,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并给孩子多一些的温暖和关爱。
4、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选择适合的方式
对于家庭教育和现代媒介的冲突,香港乃至国外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与成功的案例。
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学会选择性的学习接受,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家庭教育的意义在于育人,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
现代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对家庭教育带来一系列压力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