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9版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2019版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9高三上·诸暨期末)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煤的气化
B . 石油裂化
C . 石油分馏
D . 橡胶老化
2. (2分)绿色食品是指()
A . 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 . 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 . 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 . 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3. (2分) (2016高二下·盘山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 甲烷的球棍模型:
B . 羟基的电子式:
C . 乙醛的结构式:CH3CHO
D . 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4. (2分) (2018高一上·乐山期末)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 . 分散质粒子大小都在1~100nm之间
B . 都有丁达尔效应
C . 分散质粒子都能通过滤纸
D . 都呈红褐色
5. (2分) (2018高三上·莆田期中) 向含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50 mL 1 mol·L-1HCl 溶液,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 =Al(OH)3↓
B . b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
C . M点时,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3.9 g
D . 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6. (2分) (2017高一下·射洪期中) 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可放出xkJ能量
C . 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能量
D . 2molAB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
7. (2分) A是85号元素,试推测A和A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
A . A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 . A的氢化物很不稳定
C . A是有色气体
D . A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
8. (2分)(2018·肇庆模拟) 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Ksp[Cu(OH)2]<Ksp[Fe(OH)3]
B . d点代表的溶液中Fe(OH)3已过饱和、Cu(OH)2未饱和
C . 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 . b、c两点代表的Fe(OH)3、Cu(OH)2溶解度相等
9. (2分) (2016高二上·葫芦岛期中)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 .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10. (2分)将表面被氧化的铜片和铁片,同时加入足量稀盐酸中,除尽氧化膜。
再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 . Fe3+和Cu2+
B . Fe2+
C . Fe2+和Cu2+
D . Fe2+和Fe3+
11. (2分) (2015高二上·上海期末)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A . 碱性:KOH>NaOH
B . 酸性:HClO4>H2SO4
C . 相对原子质量:Ar>K
D . 元素的金属性:Mg>Al
12. (2分) (2016高一上·抚州期中) 下列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是()
A . FeS+2HCl=FeCl2+H2S↑
B . Fe+H2SO4=FeSO4+H2↑
C . FeO+2HCl=FeCl2+H2O
D . Fe2O3+3CO=2Fe+3CO2
13. (2分) (2018高二上·孙吴期中) 反应P(g)+Q(g) M(g)+N(s)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B . 加入催化剂,M的产率增大
C . 增大c(P),P的转化率增大
D . 降低温度,Q的转化率增大
14. (2分) (2018高一上·惠州期末)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反应的是:()
A . Cu与HNO3
B . Cu与FeCl3
C . Zn与HCl
D . FeCl3与NaOH
二、填空题 (共2题;共8分)
15. (4分)反应mA(g)+nB(g) pC(g)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所示:
压强/Pa2×1055×1051×106
c(A)/(mol·L-1)0.080.200.4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1)当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理由是________。
(2)当压强从5×105 Pa增加到1×106 Pa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________移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16. (4分)(2013·海南) 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纤维、塑料组燃剂等,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提溴过程中,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将其中的Br﹣氧化,再用空气吹出溴;然后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溴,溴歧化为Br﹣和BrO3﹣,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溴与氯能以共价键结合形成BrCl.BrCl分子中,________显正电性.BrCl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CuBr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uBr2(s)=2CuBr(s)+Br2(g)△H=+105.4kJ/mol在密闭容器中将过量CuBr2于487K下加热分解,平衡时p(Br2)为4.66×103Pa.
①如反应体系的体积不变,提高反应温度,则p (Br2)将会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如反应温度不变,将反应体系的体积增加一倍,则p(Br2)的变化范围为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3题;共15分)
17. (4分)(2018·银川模拟) 较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产物复杂。
如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镁反应,可同时得到NO、NO2、N2三种气体。
某同学欲用下列仪器组装装置来直接验证有NO、NO2生成并制取氮化镁。
(假设实验中
每步转化均是完全的)
已知:①NO2沸点是21.1℃、熔点是-11℃;NO的沸点是-151℃、熔点是-164℃;②氮化镁遇水会发生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为达到上述实验目的,所选用的仪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________) (填序号)。
a. A→ D → C → F → B → F →E
b. A→ C → D → F → B → F →E
c. A→ F → C → D → F → B →E
d. A→ F → D → C → F → B →E
(2)确定还原产物中有NO2的现象是________,实验中两次使用装置F,第二次使用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前需先打开开关K,向装置内通CO2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当________时停止通入CO2。
(4)实验过程中,发现在D中产生预期现象的同时,C中溶液颜色慢慢褪去,试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在A中反应开始时,某同学马上点燃B处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后通过测定发现B处的产品纯度不高,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6)验证B处有氮化镁生成的方法是________。
18. (5分)铁矿石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且杂质不与H2SO4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
(1)Ⅰ.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以下实验过程不完整,请在图1中补充完整.
①按上图组装仪器,并________;
②将8.0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装置B、C中的药品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均省略);
③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入H2,________,点燃A处酒精灯;
④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________;
⑤测得反应后装置B增重2.25g,则铁矿石中氧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
(2)Ⅱ.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如图2所示.
步骤④中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
(3)步骤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________.
(4)下列有关步骤⑥的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加指示剂
b.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过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d.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e.滴定结束后,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再读数
f.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则测定结果偏大
(5)若滴定过程中消耗0.5000mol•L﹣1的KI溶液20.00mL,则铁矿石中铁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
(6)Ⅲ.由Ⅰ、Ⅱ可以推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9. (6分)(2015·常德模拟) 实验小组同学看到一则报道:某造纸厂误将槽车中漂白液(NaCl和NaClO的混合液)倒入盛放饱和KAl(SO4)2溶液的池中,造成中毒事件.该小组同学为探究中毒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组同学依据漂白液具有漂白消毒的性质推测,漂白液中ClO﹣具有氧化性.实验如下:
Ⅰ.用pH试纸检验,漂白液pH>7,饱和KAl(SO4)2溶液pH<7.
Ⅱ.取10mL漂白液,依次加入Na2SO3溶液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经检验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Ⅲ.另取10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逐渐变浅,一段时间后褪为无色.
Ⅳ.再取10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溶液红色立即变为无色.
①漂白液pH大于7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②由实验Ⅱ得出ClO﹣具有氧化性,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③对比实验Ⅲ和Ⅳ说明ClO﹣氧化性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________.
(2)小组同学依据(1)中的实验,提出: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有Cl2生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是否能反应生成Cl2.
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硫酸,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③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饱和KAl(SO4)2溶液,首先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A中加KAl(SO4)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漂白液与酸性溶液混合会产生Cl2.若取10mL漂白液与足量BaCl2溶液混合后,不断通入SO2至过量,在实验过程中可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20. (4分)(2018·莆田模拟) 苯乙烯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
工业中以乙苯(C6H5-CH2CH3)为原料,采用催化脱氢的方法制取苯乙烯(C6H5-CH=CH2)的反应方程式:
△H
(1)已知:
化学键C-H C-C C=C H-H
键能/kJ·molˉ1412348612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kJ·mol-1。
(2)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t1时刻加入H2,t2时刻再次达到平衡。
物质X为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在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乙苯蒸汽,2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氢气的浓度是0.5mol/L,则乙苯蒸汽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维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向上述平衡中再通入1mol氢气和1mol乙苯蒸汽,则v正__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实际生产时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且向乙苯蒸气中掺入水蒸气,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得到温度和投料比M 对乙苯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可用如图表示。
[M=n(H2O)/n(乙苯)]
① 比较图中A、B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KA________KB
② 图中投料比(M1、M2、M3)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填空题 (共2题;共8分)
15-1、
15-2、
16-1、
16-2、
16-3、
三、实验题 (共3题;共15分)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9-1、
19-2、
19-3、
四、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