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超市改建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项目概况
1.总论
1.1项目背景
不容置疑,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调整和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学校对学校食堂从
硬件设施改造,到软件建设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然而许多学校食堂的设施设备仍很陈旧,
而且学校人数较多,用餐设施不充足,导致学生用餐时间太长。
现需扩大设施以提高用餐效率对学生超市
进行改建。
鉴于尽快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目前基建项目已进入项目立项审批,工程详细规划设计
等项工作,整个项目计划2015年初开工建设,一年内全部完成并交付使用。
1.1.1项目名称
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超市改建项目
1.1.2承办单位
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1203班
1.1.3报告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相关设计规范标准等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高校食堂是高校的一个重要场所,它能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哪些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作用,它是否能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领域,这是高校食堂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应努力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从传统概念上,高校学生食堂只是供学校师生就餐时使用的场所,似乎与校园文化沾不上边。
其实不然,高校食堂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已占据了重要位置,不仅仅只是满足师生生理需求的就餐之地,同时也是大学生们聚集、交流的场所。
无论是从高校食堂软件建设还是硬件设施的点点滴滴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食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食堂的建筑设计上,应注重食堂建筑物与校园整体布局相协调,追求建筑设计的创新美,一个能体现一所大学生特色的优美的食堂外观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内部布局上,应体现多元化餐厅的特点,要有干净整洁的大众就餐大厅,有优雅安静的包间,还要有集会娱乐和开展稍大型学生娱乐活动的场所,只有这样的设计和布局才能满足师生不同目的的就餐需求,才能体现出校园与社会食堂不同之处的特殊文化氛围。
1.2项目概况
1.2.1工程项目简介
现如今临潼校区有两个餐厅分别是榴馨苑和骊秀苑,位于校园东南部。
这两个餐厅在饮食方面基本上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但在餐厅用地,用餐文化氛围等方面还远远不足。
榴馨苑三楼未被充分利用。
另一方面,食堂在经营管理和餐厅内部布局方面很不合理,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亟待改善。
基于以上原因,本项目意将大学生超市改建成,集会休闲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综合性高校餐厅,满足广大师生的就餐需要,以及平时日常生活的购物需求,解决吃饭难的老大难问题,提升餐厅的就餐档次。
1.2.2. 改建地点
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东南角大学生超市
1.2.3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为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超市改建项目,位于学生住宿区范围内,地理位置优越,过往学生充足。
1.2.4 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计划于2015初开始建设,2015年12月竣工。
1.2.5项目投资和筹资方案
本项目由西安科技大学承担投资风险,独家筹措资金开发建设。
投资方式全部为现金投入,资金筹措通过自有资金投入,国家拨款,银行信贷三条渠道解决。
1.2.6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的提出正是响应临潼校区大学生内心强烈的呼喊,为营造和谐就餐,快乐就餐,健康就餐出力,为丰富学生就餐环境,提升就餐档次,解决“吃饭难”问题应运而生的。
本项目的实施是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是提高老区师生生活品质的需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有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
相信一个集餐饮,购物,集会休闲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综合性崭新的高校餐厅将会展现在西安科技大学每一个莘莘学子的眼前。
1.2.7建设项目定位分析
被改建的超市位于西安科技大学东南角学生住宿区内,位于人流量最大的区域
本项目的目的缓解用餐压力,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餐厅主要服务对象针对的是在校学生,要满足校区两万学生就餐的需要,必须增加一个学生餐厅,建成后的餐厅将具有以下功能:餐饮,购物,的中心。
建设思路为:建成后的建筑主体分为四层,第一二层主要保留以前的经营模式。
三四主要用于餐厅布置,
空间上加入多变的因素,分开布置,相关性质的空间进行组合,打造一种全新,高品位的就餐环境。
原来的超市在空间的处理上,造成土地,资源的很大浪费,室内空间的处理显得过于粗糙,布局过分单一。
新建的超市餐厅将会根据计算机模拟最大学生量就餐时候的情况,进行室内环境的布局,以达到空间的最大利用,避免空间死角。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1为了提高学校基础设施整体水平
为了响应政府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号召,近年来学校进行大量扩招,随着人数的增长,基础设施并不
完善,餐厅作为最基础的设施,扩建是必不可少的。
2·1·2是解决学校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的重要举措
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现有两个三层餐厅,目前,在校学生20000余人,教职工
1700余人,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剧增,生源逐年扩大,就餐时间人流大,原来的食堂已经不
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另外,学校经常要去宿舍进行检查,谨防安全及事故的发生,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还有一些在
校外住宿的学生的吃饭问题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解决,食品质量卫生也存有很多不安全因素。
以上问题严
重制约着学校的管理及发展。
该项目的建设必将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促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为推动学校的均衡发展及标准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1·3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
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学质量是关键,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必不可缺的,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教学质量优良也会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2·1满足社会对提高基础教育综合水平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学校教学质量、师资水平、校园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超市改建项目,将原有的三层大学生超市改造成四层,一二层为超市,三四层为特色餐厅。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社会对提高生活质量综合水平的需要。
在项目建成后既能解决西安科技大学学生用餐拥挤问题,满足学校将来的发展,又能很好的解决广大师生的安全问题。
2·2·2方便就餐,改善食品安全问题,避免校外安全隐患
学生都应在学校食宿,使用食堂配套生活设施,满足学生的需求,给学校管理都带来诸多便利。
食堂建成后既解决了学生的吃饭问题,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消除了这部分学生在校外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学校对学生的安全负到了责任。
2·2·3完善的工作措施,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完成
为加速推进安全工程实施进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氛围,成立领导组,开展实施安全工程。
(1)明确工作职责。
各政府部门都积极的参与到该项目的建设中来,并明确了工作职责,积极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坚持质量第一。
安全工程要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切实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法律意识,依法委托、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承担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
(3)严格监督管理。
工程要公开透明,实行全过程社会监督。
要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制度,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建设资金。
工程实施的全过程都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技术标准、实施方案、工程进展和实施结果要向社会公布,使工程建设在阳光下运行。
(4)要强化责任追究。
要在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以上措施将有力的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以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三章需求分析及功能定位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乃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建立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决定。
并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进行详细阐述,并确定建设规模。
本工程主要是在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新建一栋餐厅,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规模,解决学生用餐问题,
以满足现代化基础教育发展条件的需要。
一、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包括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替代产品调查;产品调查国外市场调查等六项。
通过书面调查法对学生的用餐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用餐时间过于集中
2,食堂供餐不合理,
3,人流量密集,造成用餐效率不高
二、市场预测
所谓市场预测,是指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
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有关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得出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以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目的是制订产品方案,同时也是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一)国内前场需求预测
预测内容有:本产品消耗对象;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可能会出现的替代产品: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等方面。
(二)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有替代出口分析和出口可行性分析。
3·2功能定位
现有的两个餐厅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用餐需要,布局不太合理,每一层的利用率不高,现准备改建的
新食堂定位准确,在改善原有食堂不足的基础上,将充分整合资源,吸引一部分学生用餐,缓解用餐压力。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4·1建设内容
按照陕西省相关的建设标准,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
超市改建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主要为就餐和生活配套等。
本建筑为四层框架结构,大体分布如下:
(1)一层:复印部、书店、电子产品、饰品店、文具店
(2)二层:生活用品、休闲零食、水果超市
(3)三四层:民族餐厅、聚会餐厅、饮品区、各类主题餐厅
4·2建设规模
4·2·1项目用地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00平方米。
4·2·2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必须按照陕西省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进行建设,结合现有教育用地条件,并考虑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项目综合规划了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
为达到高校学校建设标准的要求,本项目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使相应设施达到建设标准,满足学生的生活要求。
建设规模:四层框架结构建筑,建筑用地面积300平方米。
第五章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5·1项目场址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原大学生超市。
5·2建设条件
5·2·1自然条件
(1)自然地理
临潼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地势南高北低,山塬川依次分布,分别占15%、18%、67%。
土壤肥沃,
土质优良,土壤以娄土、黄土性土和瘀土为主,适宜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蔬菜等,主要特产有石榴、
柿子、核桃和相枣等。
(2)气候条件
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
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219天,年降雨量591.8毫米。
年日照时数2052.7小时,年总辐射量111.7千卡/平方米。
5·2·2交通条件
临潼区交通条件便利,数十条铁路和国省级公路从区内通过,新丰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全
区通乡公路和乡村道路基本硬化。
临潼距西安市中心20多公里,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西潼高速公
路、108国道穿境而过,到咸阳国际机场50分钟;陇海、西延等数十条铁路交汇成西北最大的新丰铁路
编组站,2002年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物流畅通,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捷。
5·2·3工程用水用电条件
水电条件满足建设运营需要。
5·2·4建材供应条件
西安市建材资源丰富,各类建材厂家众多,项目建设所需的砂子、石料、砖、木材等均由当地建材厂
家提供,钢材、水泥由各生产厂家驻县城供货商定点供应。
项目的建筑材料来源充足。
第六章建设方案
6·1总体规划设计
6·1·1设计依据
(1)《全国大学食堂安全工程实施方案》;
(2)《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3)《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业主提供的1: 1000地形图
(7)国家有关的规范、规程
(8)业主提供的《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6·1·2工程概述
(1)工程性质: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超市改建工程项目是为了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新食堂将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2)基地现状: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超市改建工程用地约300平方米。
基地内无古树、古墓等文物。
(3)工程规模: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超市改建造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
6·1·3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
(1)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依托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根据地形及功能分区,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有机组织建筑空间布局,使建筑与绿化环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人文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校园环境。
(2)建筑造型上突出时代感,着重表现历史与现代的结合。
形体组合上体现历史文化及地方特色,使建筑个性鲜明,富有校园气息。
2)建设原则
依据建设目标和总体原则,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质、水文等实际情况,提出本次项目建设的原则要求为:
(1)功能原则:建筑设计满足一段时期业务使用要求;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各部门的建筑布局合理,
科学的组织人流和物流,使各种功能都能使用合理。
(2)经济原则:在确保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厉行节约,避免浪费,力求建设投资效
益最大化。
(3)生态原则:从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用地内功能的合理布局,在项目建设中贯
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绿化景观规划,增加绿地面积,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因地制宜原则:结合用地条件及环境现状,创造出优美和富有特色的环境,充分体现现代建筑与
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设计原则。
(5)节能环保原则:建筑布局、朝向有利于自然采光和通风: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采用适宜的建筑技术和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投资成本;充分利用土地、环境和附近已有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资源。
(6)装修及设施建设需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合规性原则。
6·1·4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约300平方米
建筑面积 1200平方米
6·1·5功能分区
本项目的功能为食堂和日常生活区。
项目建成后,不但外观优美而且更可以解决学生就餐拥挤的问题,实用性强。
6·1·6交通组织
(1)出入口:因本项目的建设地点在原校园内,因此入口位置不变。
6·1·7消防设计
该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满足消防要求,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米,室内按要求设有消火栓。
建筑内部设双向疏散通道,在数量、疏散间距、疏散宽度上均满足建筑防火要求。
6·1·8环保及环卫
整个基地上除新建建筑物外均植以树木草坪及硬化地面,既绿化环境又起隔噪调温防尘的功能。
排水系统中,生活排水,污水均经过化粪池沉淀处理后,与洗涤废水合并达到排放要求后排入指定位置。
6·2建筑设计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食堂主要分为餐厅和加工操作间两部分。
6·2·1餐厅设计要求
(1)餐厅要有良好的通风、采光,门窗布置要考虑通风、采光的均匀,避免死角、暗角,妥善解决夏季闷热问题。
天然采光时窗地比不宜小于1/6,自然通风时通风好,面积不应小于餐厅地面面积的1/16。
(2)餐厅平面布置应使进出口、售菜窗口、冷热水供应等流线避免交叉,并使其流线尽可能短捷。
(3)厅内墙面、顶棚应色调明快,不易积灰。
地面材料应易于清洁,也可做成0.5% ~1%的坡度,以便于用水冲洗。
(4)餐厅的门厅、洗手间、收款处、小卖部、售饭票处等均可视实际需要增删;餐厅供学生用的卫生间应位置隐蔽,其前室的入口不应靠近餐厅或餐厅相对。
6·2·2加工操作间
加工操作间主要包括主副食储藏室、主副食加工间。
(1)主副食储藏室
主副食储藏室中的干货(粮食、调料、干菜等)和鲜货(蔬菜、鲜肉等)均要求有良好的通风。
储藏室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1/20,天然采光窗洞口面积不宜小于地面面积的1/10,要防潮、防鼠、防蝇、防虫等,地面应选用易于清洁的材料。
冷冻室面积不应小于4m2,房间长宽比不宜大于 2.5,且应北向位置,不应开窗,不允许通过上下水、煤气、蒸汽等管道,四周均应有隔汽、隔热设施,墙壁应易于清洗。
冷冻室地面应设坡度坡向外间,并在外间设单独排水管道排走。
存放餐具的碗架、碗橱应靠近备餐间。
储藏室中的主食库应靠近主食粗加工,副食库及冷藏库应靠近副食初加工,主副食库最好有直接对外的门。
(2)主副食加工间
食堂的主副食操作之间不应产生干扰,各自的流线(即从储藏室取出原料经粗加工、细加工、热加工而成为成品的程序)应力求短捷、不迂回,严格做到原料与成品分开,生食与熟食分隔加工、存放。
为此,在副食粗加工中肉禽和水产的工作台与清洗池均应分隔设置;经初加工的食堂应能直接送入细加工间,避免回流,并处理好废弃物的清除;冷荤食品应有单独的带有前室的拼配室,前室中应有洗手盆;冷食制作间的入口处应有必要的消毒设施;垂直运输生食和熟食的食梯应分别设置,不得合用。
6·3结构设计
6·3·1执行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6·3·2基本参数
基本风压:W0=0.35KN/m2,基本雪压:S0=0.55KN/m2;
抗震设防烈度:7度;
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耐火等级:大于二级;
建筑物类别:丙类;
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50年。
6·3·3结构型式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该项目采用框架结构。
6·3·4基础型式
根据结构型式,结合场址工程地质状况,建筑物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6·4给排水
6·4·1执行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4·2给水
学校给水水源由校区内原有自打水井供给,校区内供水干管直径为100mm,生活给水管道采用给水聚丙烯(PP—R)管。
6·4·3排水
雨水采用通过雨水管收集直接排至下水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排入相应的污水管网,然后管理部门统一处理解决。
6·4·4消防给水
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同时使用的水枪支数为2支。
室内消火栓应每层均设,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1.1米,其出水方向向下。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与消防水箱连接,建筑物内的消防竖管在屋面各自连接成环状管网。
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给水铸铁管,胶圈接口。
室内外消防用水均由消防水箱加压供给。
6·5供配电
6·5·1执行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6·5·2电源
电源由供电系统连接至校园原有变配电室。
进户导线采用W22型0.6/1KV铠装电力电缆地下直埋引至室内配电间,电压为380/220V。
6·5·3线路
室内配电线路采用暗敷,配电干线采用W型0.6/1KV电力电缆沿电缆井内电缆桥架敷设BV型0.3/0.5KV铜芯电线穿钢管保护地下暗敷引进各照明配电箱,各照明分支线路导线采用BV型0.3/0.5KV 塑料铜芯线穿钢管暗敷。
6·5·4负荷等级
根据负荷性质和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程度,校内建筑内的消防用电系统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6·5·5照明
除楼梯间、走道采用节能灯照明外,其余房间均采用日光灯照明。
在疏散楼梯间、公共出入口等处设置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
6·5·6防雷及接地
建筑物屋顶设避雷带以防直击雷,引下线利用框架柱内二根主筋,要求由下至上,牢固焊接,避雷接地利用基础内所有金属构件,要求金属构件焊成一体,以形成一个封闭的金属网。
电力装置室外接地采用40×4扁钢,埋深-0.8m,R≤4欧姆;引入室内的接地线采用φ10圆钢引进电缆井及一层各照明配电箱。
报警设备室外接地装置采用40×4扁钢,埋深-0.8m,R≤4欧姆,引入室内的接地线采用BX—25铜芯电线穿UPVC25管保护,地下暗敷引入报警控制屏。
6·5·7消防用电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保证火灾发生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消防用电正常。
疏散指示标志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
疏散指示灯的照度不低于0.5LX。
第七章节能分析
7·1节能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资源。
(2)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淘汰的落后的工艺和设备。
7·2节能
7·2·1建筑节能
建筑设计中注重节能设计。
通过对建筑物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以及外门窗等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提高其隔热保温水平。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新型节能材料和保温、隔热技术与材料。
外墙复合一层保温材料,使外墙传热系数≤0.6W/(m2·K);屋顶采取加厚保温材料,传热系数为K=0.52W/(m2·K) ;楼梯间隔墙采用保温砂浆。
并通过南北通透的平面布置,使室内环境通风更加流畅,良好的通风效果,可以使餐厅在春、秋季节和冬、夏的某些时段,可以有效的减少电扇、供暖设备的运行时间,明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提高室内热舒适性。
外窗全部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玻璃厚度由门窗厂家根据保温要求、立面分格及当地风压值确定。
外窗的性能指标满足《建筑外窗空气声隔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5—2002)、《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8—2002)、《建筑外窗气密性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
其气密性不低于标准中规定的4级。
7·2·2机电设备节能
采暖、供电系统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尽可能降低途中消耗。
按要求配装能源计量仪表。
所选用机电设备的负荷率必须达到国家节能设计规范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
采暖设备采用散热系数大的钢柱式散热器,不但采暖效果理想还节省占地。
热力管网做好管道保温处理,减少途中消耗。
变配电采用低压集中补偿方式,整个电力系统设置自动补偿装置,确保整个配电系统之功率因数在任何时间不可少于0.9。
并要求气体放电灯单灯就地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5,提高功率因数和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