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油库(加油站)事故中的点火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油库(加油站)事故中的点火源
第一篇:谈油库(加油站)事故中的点火源
谈油库(加油站)事故中的点火源
课件讲稿二〇一五年四月
大家好,今天用这10分钟的时间,把我工作学习中所了解的一些如何避免危险点火源进入油库(加油站)储油区的法规和知识,通过讲解课件的形式与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知道在油库(加油站)设施设备运行中,导致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三种必然要素是油蒸汽、空气和点火源。

一般油库(加油站)储油区内的“爆炸危险区”都存在不同比例的油蒸汽与空气混合的物质,如果有点火源就会发生或小或剧烈的燃烧、爆炸,因此油库(加油站)储油区防火任务主要就是防明火。

经过对近20年来各地油库(加油站)储油区、储存易燃品库房的近千例着火爆炸事故分析,证明杜绝油库(加油站)储油区内形成点火源是防止燃烧、爆炸的有力途径。

然而油库(加油站)在日常工作与发展建设中必然要接触人员与车辆、设备,要如何防止其形成点火源产生隐患就成为管油人、用油人需要了解掌握的重要经验。

一、事故中的“点火源”
外来人员进入油库(加油站)储油区必须按审批权限批准进入,先主动上交火种、非防爆电子产品和移动通信工具,并由专人陪同才能进入储油区。

可是人为疏漏、车辆起动机、随车运输的建筑器材、大型设备的组装过程、安装不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蓄意进入禁区破坏的犯罪嫌疑人等等都能够形成点火源。

如下:
(1)由于个人疏漏产生的点火源。

某加油站职工用化纤碎布擦拭设备上的油污后,将化纤碎布扔在油罐盖上离开,另一位职工马上发现化纤碎布在冒烟,用手提抹布时着火。

超市购买的化纤材质抹布是家庭常用的清洁物品,也可以在油库(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中担任点火源。

(2)安装不符合防爆要求形成点火源。

2013年5月31日下午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中储粮库,储油区一处配电箱及附件安装不符合
要求,导线穿过金属配电箱箱体摩擦导致导线绝缘层破损短路打火,引燃配电箱旁堆放的苇席和麻袋引发火灾,造成4.5万吨粮食表面过火。

(3)不经检查的车辆进入储油区形成点火源。

2001年9月1日凌晨4时30分,沈阳大龙洋油库(加油站)在轻质油料倒罐作业过程中,4名作业人员或看电视或睡觉,造成油料外溢,大量油蒸气沿地表一直扩散到160米外,一辆汽车启动时点燃油气引发爆炸,死亡6人,重伤2人,损失油料2000余吨。

这是一起因作业人员工作中擅离职守,造成油罐大量溢油,最后驾驶员贸然发动汽车,形成点火源,导致爆炸燃烧。

(4)不法分子针对性的破坏。

近年来,刑事犯罪中针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犯罪所占比重逐年倍增。

而近3年来公交车纵火、爆炸案件频发,对这一类人称他为“愤世点火源”也不为过。

这类不法分子仇恨社会,想方设法造成影响和混乱,以发泄自己的不满。

如:2002年4月麦当劳爆炸案、2003年7月利用自制爆炸物抢劫运钞车案件、熊猫烧香病毒和进两年发生的多起公交车纵火、爆炸案都充分表现出这类人愤世报复犯罪手段的极端性。

他们所掌握的生产技能,在作案前经过谋划后实施,对社会和民众造成的伤害和负面舆论是无法估量的。

在各类油库(加油站)安全事故案例中不难发现,因人为造成的着火爆炸事故是突发、难以扑救的灾难。

麻痹大意、违章操作、推诿责任、错误指挥、愤世冲动等行为都成为事故的“催化剂”,所谓一人违章,众人遭殃。

说道违章,我们就讲一讲在油库(加油站)工作中的违章行为。

二、油库(加油站)运行中的违章行为
在油料保障工作中很多违章行为未造成着火事故如:冬季不穿防静电服不带防护器具进入油槽车;用撬棍撬储油区内排水井铸铁井盖;使用化纤抹布;私带照相机进入储油区、安装非防爆设备与使用非防爆工具等等。

这些违章行为虽然被及时制止但其事实就是重大隐患。

用“海恩法则”来形容,就是距离发生严重事故不远了。

那么什么手段可以产生常抓不懈的教育、警示效果?每年在各油库(加油站)、
加油站和用油单位开展的安全教育警示日活动、安全生产制度学习月、安全隐患排查评估活动,以及本级的日常学习、安全氛围建设,都是能够降低违章操作的有效手段;明确安全员职责、订立违法必究的管理措施、建造符合油库(加油站)周边敌社情的警戒监控系统也是发展建设的有力保障。

只有保持严肃且紧张的危患意识才是面对安全工作应有的态度。

只有保持充足且持久的人力物力投入是维持安全现状的有效行为。

三、储油区如何杜绝各类点火源
遵守安全管理有关细则,并按照各类责任分工履行本职业务工作的操作规程,不难消除“点火源”,重复的事故和案例就不会再次发生。

(1)油库(加油站)安全员不能挂空挡。

油库(加油站)安全员岗位名存实亡是油料保障出现违章操作、责任事故的主要因素。

安全员是监督管理中最基层的安全监督岗位,在企业单位安全管理中行使监督权,有权制止风险作业中任何人违章蛮干。

为什么挂空挡?首先,怕得罪人,明哲保身。

其次,碍于情面,得过且过。

还有,上行下效,心照不宣。

怎样当安全员?首先要把职责和个人关系分开,掌握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工作环境,用法规制度去监督安全工作。

其次要放权给安全员,使其在风险作业任务中有决断权、处臵权;也可形成担任安全员要积极作为,对内要积极履行监督职责,每周要与班组长对本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安全隐患和违章问题汇报单位分管主官。

对外要适时对临近的友邻单位库厂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询问并实地查看防止安全问题蔓延至油库(加油站)储油区。

同时填写周工作日志。

(2)面对违章行为不拖延及时教育更正。

大堤发生渗漏,分秒都不能耽搁,否则会酿成大患。

油库(加油站)日常巡查工作也是一样,要时刻牢记跑、冒、渗、混、漏油料事故案例带来的的深刻教训,克服对司空见惯问题的麻痹思想,做到发现征兆立即预防、发现苗头立即遏止、发现隐患立即排除,不能有“先等等”的想法、“再看看”的念头和“小毛病不会有事”的侥幸心理。

对官兵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合理处臵,善于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之,小事就可能变大事。

讲到这里有的人会问,违章行为怎么能有大事小事之分,的确违章行为都应当做大事来狠抓。

但是我们油库(加油站)建设中不能完全杜绝违章行为,而“大事、小事”是一种管理手段,就像船舱分段隔离一样,把“大事”看做是多种违章行为并存的顽疾来对待,把它隔离,杜绝或减少重复和多发违章行为而导致事故发生。

(3)做好对非法进入人员的预先防范。

对非法进入人员的防范通常有四种。

一是利用监控摄像系统发现并预警。

油库(加油站)储油区警戒应24小时对围界进行监控,有条件的将围界警戒防御系统与监控摄像系统接驳,发生报警后自动切换至报警区域,迅速辨明情况立即报警并积极稳妥的进行处理。

二是工作人员直接接触,一般为突发的冲击防火危险禁区行为,可利用防护设施、器材进行阻拦并发出警报,寻求支援。

三是消除储油区储、输油设备跑、冒、渗、漏现象,减少大范围油蒸汽积聚。

四是定期检查油罐阻火器、各类呼吸阀,确保防护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第二篇: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规程
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规程
(本规程同时适用于各车间设置的油库及油料管理人员)
1、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矿山一般安全规程。

2、所有进入油库的车辆、人员必须执行门卫登记制度。

3、油库、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静电服或纯棉服,禁止穿带有铁钉及铁掌的鞋。

3、油库内的电气设备、设施、储罐等必须装设可靠的接地保护线和避雷装置,并保持完好,定期测试,主要岗位、地点必须设置明显醒目的安全标志,设备、管道及仓库地面必须保持整洁干净无油垢。

4、存放油料仓库中的各种电气设备、控制开关、照明、电话等必须使用专用防爆型。

5、各种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等必须齐全,摆放到指定地点,禁止挪用,禁止在油库区内吸烟和动用明火。

6、任何进入油库(加油站)的车辆必须熄火后,方可进行加油或装卸作业,加油员必须亲自操作加油枪,禁止在加油和装卸油料时使
用手机、无线通讯器材。

7、接到油料局车或油罐车调运指令后,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接车准备工作,检查所有的设备、设施等全部正常后,方可将油车调入油库区。

8、进入油库的油料局车与电机车之间必须挂接二节以上的隔离车,车辆对正卸油位置后,必须将铁鞋按规定卡放到车轮下,防止溜车。

9、电机车及隔离车开出油库后,必须切断油库铁路直流线电源开关。

10、局车卸油前或油罐车装油时,油料局车和铁路直流线必须接挂好可靠的接地线,各种管道接头连接必须牢固可靠,鹤管必须放到油罐底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作业。

11、卸油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和安全监护,禁止吸烟和动用明火,禁止用铁制金属物件击打其它物件,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禁止擅自离开。

12、油料卸完后,必须将局车上的孔口盖板关严,管道阀门关闭紧密,切断设备的电源,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知调度将局车调出。

13、电机车及隔离车与局车挂接牢靠后,方可拆除接地线和铁鞋,将作业现场清扫干净,大门关好。

14、遇有大风、暴雨、雷雨天气禁止油料装卸作业。

15、各种油料必须存放在密闭的容器内,整齐放置在指定地点,禁止乱放乱堆。

16、储油罐需检修、维护及更换附件、排污、排水等作业时,禁止使用非专用工具,必须制定详细、具体、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实施。

17、油库(加油站)周围15米范围内,禁止架设各种高低压电气线路。

18、进入油库的各种特种柴油车必须装有防火罩,否则禁止入内。

19、测量储罐存储量时,禁止使用铁制量具或其它铁制工具。

20、油库(加油站)内禁止存放其它易燃易爆危险品,杂草等易燃物品必须经常清理,做好防火工作。

第三篇:油库加油站安全管理
• 关于防范输油管道和油罐漏油
• 5.2.1 每个油罐组均应设环行消防道路。

• 5.2.2 油罐组周边的消防道路路面标高应高于防火堤外侧地面的设计标高,其高度不宜小于0.5m。

位于地势较高处的消防道路路堤高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3m。


• 5.3.1 油罐组应设防火堤。

• 5.3.2 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油罐组内一个最大罐公称容积。

• 5.4.4 石油储备库应设高度不低于2.5m的不燃烧材料的实体围墙,围墙下部0.5m高度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

行政管理区与生产区之间应设用不燃烧材料建造的围墙,围墙下部0.5m高度范围内应为无孔洞的实体墙。

行政管理区应设单独对外的出入口。


• 9.4.1 应在库区内设置漏油及事故污水收集池。

收集池容积不应小于一次最大消防用水量,并应采取隔油措施。

• 9.4.2 在防火堤外有输油管道的地方,地面应就近坡向雨水收集系统。

当雨水收集系统干道采用暗管时,干道宜采用金属暗管。

• 9.4.3 雨水暗管或雨水沟支线进入雨水主管或主沟处,应设水封隔断设施。

关于油罐阀门的设置
• 1 阀门应选用钢制阀门。

• 2 通过清管器的阀门应选用全通径阀门。

• 3 需要经常操作的阀门应选用电动或气动阀门等自动控制阀门。

自动控制阀门除应能在现场操作外,也应能在控制室控制和显示状态。

• 4 选用的自动控制阀门应具有手动操作功能。

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DN600的阀门,手动关闭阀门的时间不宜超过15min;公称直径大于DN600的电动阀门,手动关闭阀门的时间不宜超过20min。

• 关于油罐区的分隔
油罐组内油罐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0.4D。

两个油罐组相邻油罐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0.8D。

油罐总容量大于240×104m3的石油储备库,应将储油区划分成多个油罐区,每个油罐区油罐总容量不
应大于240×104m3。

两个油罐区相邻油罐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1.0D。

λ关于消防道路
油罐区周边的消防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1m,其中路面宽度不应小于7m;油罐组之间的消防道路宽度不应小于9m,其中路面宽度不应小于7m;其它消防道路宽度不应小于6m。

消防道路的内边缘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

两个路口间的消防道路长度大于300m时,该消防道路中段应设置供火灾施救时用的回车场地。

λ关于油罐操作
• 1每座油罐应设置液位连续测量仪表和高高液位开关、低低液位开关,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2 连续液位计应具备高液位报警、低液位报警和高高液位联锁关油罐进口电动阀的功能,低液位报警设定高度(距罐底板)不宜小于2m;
• 4 低低液位开关应具备低低液位联锁停输油泵并关闭泵出口阀门的功能,低低液位开关设定高度(距罐底板)可不小于1.85m;关于重要设施的安全间距和防护适当加大重要设施的防护距离要求消防泵房、专用消防站、变电所和独立变配电间、办公室、控制室、宿舍、食堂等人员集中场所与地上输油管道之间的距离小于15m 时,朝向输油管道一侧的外墙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不燃烧体实体墙。

• 行政管理区、消防泵房、专用消防站、总变电所宜位于地势相对较高的场地上。

油库事故的表现形式:燃烧、爆炸、混油、漏油、中毒和设备破坏。

安全:是预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以及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和行为的总称。

安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预知危险,二是消除危险,两者缺一不可。

1998年我国还颁布了《消防法》“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我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如何正确认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方针?
首先要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安全第一”是石化销售企业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指考虑生产时,应把安全作为一个前提条件考虑进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长期地、安全地进行。

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管理干部应辩证地处理好生产和安全的关系,在保证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前提下去组织生产。

职工应严格地、自觉地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应预先考虑考虑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尊重科学,科学地进行作业“预防为主”就是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辩证地处理防和消的关系,依靠作业人员重视,可靠的技术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事故防患于未然。

其次,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具体方法,即“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全员动手”就是依靠全体职工,做到安全生产人人重视,人人自觉,互相监督,将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工作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网,使人人都懂安全管理。

“综合治理”就是针对生产中的所有不安全因素,有计划地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改进设备,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管理手段,将安全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全部管理网,避轻就重,有步骤地全面地治理安全。

饱和蒸气压: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气饱和蒸气。

蒸汽压力称为在某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油品的饱和蒸气压越大,蒸发性越强,相应的蒸发损耗愈大,形成火灾爆炸危险的油气浓度可能性就大,发生事故也愈危险。

闪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火灾危险出现的最低温度,可以判断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燃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能被接触的火焰引燃并燃烧不少于5秒时的最低温度。

油品的燃点高于闪点。

自燃点:油品受热至一定程度时,没有与火源接触能自行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以油品的自燃点来衡量,重质油品比轻质油品的火灾危险性更大。

燃烧的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燃烧的附加条件:相互作用而且具备一定的能量消防给水
1、一、二、三、四级石油库应设独立消防给水系统。

2、五级石油库的消防给水可与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

缺水少电的山区五级石油库的立式油罐可只设烟雾灭火设施,不设消防给水系统。

3、当石油库采用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给水压力不应小于在达到设计消防水量时最不利点灭火所需的压力;当石油库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应保证每个消火栓出口处在达到设计消防水量时,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15MPa。

4、消防给水系统应保持充水状态.严寒地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冬季可不充水、一、二、三级石油库油罐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应环状敷设;
四、五级石油库油罐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可枝状敷设;山区石油库的单罐容量小于或等于5000M3、且油罐单排布置的油罐区,其消防给水管道可枝状敷设。

(四、五级石油库和环状敷设有困难的山区石油库,可采用枝状敷设)一、二、三级石油库油罐区的消防水环形管道的进水管道不应少于两条,每条管道应能通过全部消防用水量。

6、石油库的消防用水量,应按油罐区消防用水量计算确定。

油罐区的消防用水量,应为扑救油罐火灾配置泡沫最大用水量与冷却油罐最大用水量的总和。

但五级石油库消防用水量应按油罐消防用水量与库内建、构筑物的消防计算用水量的较大值确定。

7、油罐采用固定消防冷却方式时,冷却水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油罐抗风圈或加强圈没有设置导流设施时,其下面应设冷却喷水环管。

(2)冷却喷水环管上宜设置膜式喷头,喷头布置间距不宜大于2m,喷头的出水压力不应小于0.1Mpa。

(3)油罐冷却水的进水立管下端应设清扫口。

清扫口下端应高于罐基础顶面,其高度不应小于0.3M(4)
消防冷却水管道上应设控制阀和放空阀。

控制阀应设在防火堤外,放空阀宜设在防火堤外。

消防冷却水以地面水为水源时,消防冷却水管道上宜设置过滤器。

8、石油库消防泵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二、三级石油库的消防泵应设两个动力源。

(2)消防冷却水泵、泡沫混合液泵应采用正压启动或自吸启动。

自吸时间不宜大于45s。

(3)消防冷却水泵、泡沫混合液泵应各设一台备用泵。

消防冷却水泵与泡沫混合液泵的压力、流量接近时,可共用1台备用泵。

备用泵的流量、扬程不应小于最大工作泵的能力。

四、五级石油库可不设备用泵(一、二级石油库消防水泵应设一台备用泵,在条件许可时可与泡沫混合液泵共用一台备用泵;
三、四石油库可不设备用泵并可使用一个动力源。


9、当多台消防水泵的吸水管共用1根泵前主管道时,该管道应有2条支管道接入水池,且每条支管道应能通过全部用水量。

10、石油库设有消防水池时,其补水时间不应超过96h。

水池容量大于1000m3,应分隔成两个池,并应用带阀门的连通管连通。

11、油罐应设消防冷却水系统。

消防冷却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罐容量不小于5000M3或罐壁高度不小于17M的油罐,应设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2)单罐容量小于5000M3且罐壁高度小于17M 的油罐,可设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或固定式水枪与移动式水枪相结合的消防冷却水系统。

12、消防冷却水系统应设置消防栓。

消防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的消防栓设置数量,应按油罐冷却灭火所需消防水量及消火栓保护半径确定,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20m,且距着火罐罐壁15m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内。

(2)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所设置的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60m。

(3)寒冷地区消防水管道上设置的消火栓应有防冻、放空措施灭火器
泡沫干粉 CO2、事故特征
危害性意外性紧急性阶段性因果性
油库事故:燃烧爆炸混油漏油中毒设备破坏
油品危险特性易燃性易爆性易集聚电荷性蒸发性流动性膨胀性毒性计算
如图所示,已知一防火堤内有4个2000m3储油罐,分别储存车用汽油,其中2个汽油罐为单盘式内浮顶油罐、堰板与罐壁的距离为0.9m、堰板高度为0.9m,另2个为拱顶油罐,油罐直径为16m,相互间距为10m,主风向为A罐向C罐方向。

要求设置固定式液上低倍数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和临时高压供水系统。

如不考虑泡沫管道长度及其它因素。

求:泡沫常备储量,泡沫产生器数量及规格,泡沫枪和消火栓数量,消防用水总量。

解: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拱顶汽油罐(A)为燃烧罐,其余3个油罐为冷却罐。

(1)油罐液面积和周长。

A1=(π/4)×D2=π×162/4=200(m2)L=π×D =π×16=50.3(m)
A2=200-π(16/2-0.9)2=41.7(m2)(2)泡沫混合液流量。

拱顶汽油罐:根据油品类型及泡沫灭火系统设置型式,选取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6 l/(min·m2),则有,混合液最少供给流量:Qg=A1×ql=200×6=1200 l/ min=20 l/s 泡沫产生器个数:
Ng=Qg/qg=20/16=1.25(选PC16型)
按D小于25m核算,选用2个泡沫产生器满足要求。

内浮顶罐:根据GB50151—2010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12.5 1/(min·m2),则有,混合液最少供给流量:
Qf=A2×q2=41.7×12.5=521.4(l/ min)=8.7(l/s)泡沫产生器个数:
Nf=Qf/qf=8.7/4=2.2(选PC4型)由于内浮顶罐周长为50.3m,则选用3个PC4型横式泡沫产生器,保护周长可达24×3=72m,满足要求。

因油罐直径为16m,可选取1支PQ4型泡沫枪,并且连续供给时间不小于20min,则每个油罐或泡沫枪的泡沫液混合流量为:拱顶罐:
Q拱1=Ng×qg=2×16=32 1/s 内浮顶罐:
Q浮1=Nf×qf=3×4=12 l/s 泡沫枪:
Q枪2=N×q3=1×4=4 l/s(3)泡沫常备储量。

如不考虑充填泡沫液管道的泡沫量及备用系数,则需泡沫常备量为:V泡备=(Q拱1·t1+Q枪2·t2)·x%×10-3=
(32×40+4×20)×60×6%×10-3
=4.89(m3)(4)灭火用水量。

V水=(Q拱1·t1+Q枪2·t2)·x%×10-3=
(32×40+4×20)×60×94%×10-3
=76.71(m3)(5)冷却用水量。

冷却采用移动方式,燃烧罐冷却水强度选取0.6 L/s·m,邻近罐冷却水强度取0.35L/s·m,则: Q冷1=n1·π·D·q4=1×π×16×0.6=30.2(L/s)Q冷2=n2·q5·(π·D)/2=3×0.35×(π×16)/2
=26.4(L/s)冷却水总流量为:
Q冷=Q冷1+Q冷2=30.2+26.4=56.6(L/s)冷却水总用水量:V冷=t·Q冷×10-3=4×3600×56.6×10-3=815(m3)(6)消防用水总量。

V消=V冷+V水=815+76.71=891.71(m3)实际消防用水总量可取900 m3。

(7)消火栓数。

N=冷却用水总流量/13=56.6/13=4.4(个)考虑到备用和保护半径,则消火栓数可取6个。

三不动火
没有经批准的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用火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用火
案例分析某日中午11:20分左右,装载有16300升93号汽油的某运输公司的一辆油罐车到达某加油站。

当时,原加油工兼指定卸油员王某正在4号机加油,他口头委托了3号机加油工曹某接车卸油。

曹某未收验进货单,驾驶员励某口头告诉:93号汽油,数量为16300升,之后,曹某到营业房拿接卸口的钥匙,同时读取油罐液位自动显示仪器,了解该罐即时库存为14000多升(实际为14878升,可接卸容量为14952升)。

…… 超安全容量卸油。

(直接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