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标测试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同步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大规模使用电能。
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它通常通过发电机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最终通过各种用电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利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下列四幅图片中,利用核能发电的是()
A.B.
C.D.
2、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能、地热能都是一次能源
B.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D.大量氢核的裂变,可以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3、我国在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中,重视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的利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
B.太阳能既可以转化为内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积极利用绿地和湖泊加快城市建设
4、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弹爆炸是一种核裂变现象
B.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
C.风能、化石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对能源的利用率可以达到100%
5、热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A.热能→化学能→机械能B.化学能→热能→机械能
C.化学能→机械能→热能D.热能→机械能→化学能
6、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可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B.乙图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仍为760mm
C.丙图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丁图滚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额温枪是利用红外线热效应来工作的
B.手机之间通话是利用光纤传送的
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来发电的
D.能量是守恒的,不存在能源危机
8、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
D.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9、如图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摆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
A.小轮滚动过程中没有力对其做功
B.正常运行时,小轮的速度一直不变
C.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不一定成立
D.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
10、如图所示为核电站发电流程示意图。
下列关于核能发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核电站使用的燃料是石油或天然气
B.核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C.核电站发电过程中把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
D.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不可以像生活垃圾那样处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2020年6月,“张北柔性直流电网”成功组网,这项工程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投运后,北京冬奥会场馆将100%使用绿色清洁电能,假如你是这项工程的设计师,你会选择将
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将来若能在输送电能等方面采用材料,由于没有电阻,就可以大大降低电流的热效应引起的电能损耗。
2、 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黑洞照片,为解开星系演化之谜提供了宝贵资枓。
(1)质量巨大的天体,像太阳一样,其内部一直发生着核(填“聚变”或“裂变”)反应,并(填“吸收”或“释放”)大量的能量,当天体的能量即将耗尽时,在自身
(填“重力”或“惯性”)的作用下发生塌缩,就形成了黑洞。
(2)照片中的黑洞距离我们5500万(填“年”或“光年”),它是根据接收到的高能射线经过计算机处理而形成的,高能射线的传播速度为m/s;研究人员在计算机屏幕上将黑洞边缘环状(明亮)部分用红色显示,红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的三原色。
3、如图所示是太阳能路灯,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供夜晚路灯照明。
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裂变/聚变)时释放出
的核能。
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2.1×107J ,这些能量经转化后,可供功率为35W 的路灯工作50h ,则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是 。
4、现阶段核潜艇的动力系统是由原子核 (选填“裂变”或“聚变”)提供的。
泸州正加快对页岩气的安全开采,页岩气和核能都属于 (选填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若用燃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kg 、初始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80℃,消耗了0.1m 3的页岩气。
已知
水的比热容 34.210J/(kg )⨯⋅℃ ,页岩气的热值为4.2×107J/m 3,则该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为 % 。
5、家住长沙县乡村的李老师在自家房子的屋顶上安装了一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既能发电又能防屋顶漏水,夏季光照充足发电量大时,还能将剩余的电能并入电网。
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产
品,具有宽广的前景。
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三、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甲是我国某地区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机叶片和发动机组成.
(1)风力发电利用的是风能,风能是清洁的、 (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
(2)风机叶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损等性能,通常用密度小,硬度 (大/小)的
复合材料制成;叶片形状像飞机的机翼,若叶片位置和风向如图乙所示,由于叶片两面空气流速不同产生压强差,而受到向 (上/下)的力使风叶旋转.
(3)风叶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利用 原理.实现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
(4)某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得到的下列信息,正确的有哪些
A.只要有风,机组就能产生电能
B.风速过大,机组不会产生电能
C.风速越大,机组产生的电功率一定越大
D.风速在一定范围内,机组产生的电功率可能不变
(5)下表给出了在不同风速下某风机获得的能量:
①对表格进行分析,你发现该风机1s内获得的能量与风速的定量关系是
(用文字叙述);
②当风速为5m/s时,这台风机工作1s所产生的电能可供1只“220V 100W”电灯正常工作10s,求风机发电的效率.
2、
(1)如图是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瓶子里装有一些水,用力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原因是;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说明瓶内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了.
(2)根据此现象,某同学认为:所有物体在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都会减小.他的观点正确吗?
请你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角度列举一实例,证明他是错
的..
3、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4)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
①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46℃
B、43℃
C、39℃
D、36℃
②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
4、能源技术的创新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能源危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反过来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中学生,你会发现周围很多能量白白浪费了,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将一些能量转化为电能:
(1)请你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不需要消耗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
(2)大海海面波浪起伏,生活中的风也具有大量的机械能,你想过将这些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我们供电吗?请回答下列问题:
A.这一设想依据的原理是:;
B.为探究上述原理需要的器材:除导线、开关外,还需要两个关键器
材:、.
5、请认真观察下面几幅图片,说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或物理规律。
(1)甲图所蕴含的科学道理是:;
(2)乙图为皮球落地后再反复反弹的闪光照片,由乙图可得以下一些结论:
①;
②上述过程中,皮球的机械能总量(增大/不变/减小).
(3)丙图点火爆炸的实验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有:
①;
②.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A.图中是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是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是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核电站,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核能发电厂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分为核裂变与核聚变,都会放出巨大的能量。
2、【答案】C
【解析】AB.一次能源是直接从外界获取的能源,二次能源需要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电能属于二次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AB不符合题意;
C.核反应堆又称原子反应堆或反应堆,是装配了核燃料以实现大规模可控制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C 符合题意;
D.氢核发生聚变,可以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氢弹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次能源是直接从外界获取的能源,二次能源需要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核反应堆是核燃料可控制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
3、【答案】B
【解析】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符合题意;
C.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再生能源,C不符合题意;
D.绿地和湖泊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能为了城市建设而减少绿地和湖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能量是守恒的,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再短时间内能再生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比如水资源、太阳能;再短时间内不能再生的资源叫做可不可再生资源,比如核能、煤炭、石油。
4、【答案】B
【解析】A:氢弹爆炸是一种核聚变现象,A错误; 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进行发电的,B正确;C: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C错误; D:对能源的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0%,在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量一定有损失,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内能,D错误。
故选B。
【分析】氢弹是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强大的核武器,氢弹是利用轻核的聚变制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风能是可再生能源,而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在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中,由于能量一定有损失,所以对能源的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0%。
5、【答案】B
【解析】热机工作时需要燃料,即通过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而后通过内能做功,即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B。
【分析】热机工作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6、【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左端较重),则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A不符合题意;
B.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与玻璃管的长短、粗细和倾斜程度都无关,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只与大气压的大小有关;由于大气压大小不变,所以,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仍为760mm,B符合题意;
C.图中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C不符合题意;
D.滚摆向上运动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高度增加,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滚摆向下落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减小,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该现象说明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杠杆调节平衡螺母时向偏高的一侧调节;托里拆利实验中液面高度和试管是否倾斜无关;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滚摆可以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7、【答案】A
【解析】A.生物可以发出红外线,额温枪是利用红外线热效应来工作的,A符合题意;
B.手机可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B不符合题意;
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原理来发电的,C不符合题意;
D.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有些能量一旦消耗便很难再被人类所利用,因此会发生能源危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额温枪发出的是红外线;
(2)手机的通话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3)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
(4)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的。
8、【答案】A
【解析】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
B.太阳能热水器通过热传递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故B错误;
C.太阳能交通信号灯,首先将太阳能通过电池板转化为电能,然后再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故C错误;
D.太阳能飞机,首先通过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有关太阳能的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判断。
9、【答案】D
【解析】A.在小轮滚动过程中,前半程是下降的,重力肯定对其做功;此外,用电能补充消耗的机械能,电对小轮做功,故A错误;
B.正常运行时,由于小轮的高度先降低再升高,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因为重力势能和动
能相互转化,所以动能先变大后变小,即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B错误;
C.断电后,最终小轮会停下来,但是它的机械能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成内能,肯定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在运行时,小轮的机械能肯定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只有消耗电能,将损失的机械能补充,小轮才能回到原来的高度,往复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分析重力和电能是否对它做功;
(2)小轮的轨道是弯曲的,分析下降和上升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进而判断速度的变化;
(3)从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角度进行解答;
(4)小轮运动过程中,会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如果没有电能的补充,那么小轮到达的高度肯定会越来越低。
10、【答案】D
【解析】A. 核电站使用的是核原料,也称核燃料,而不是石油或天然气等,A说法错误;B. 核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不符合题意C. 根据核能发电的过程可知,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水的内能→机械能→电能,B不符合题意;C.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的核裂变,C说法错误;
D. 核电站的核废料由于仍具有放射性,故不能像生活垃圾那样处理或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必须进行专门处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核电站主要组成包括:核反应堆、热交换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明确核能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注意核电站的核废料由于仍具有放射性,必须进行专门处理.
二、填空题
1、【答案】太阳;超导
【解析】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我们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我们使用。
超导材料由于电阻为零,所以不产生电热,用作输电导线没有电能损耗。
【分析】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可再生能源,超导材料用作输电导线没有电能损耗。
2、【答案】(1)聚变;释放;重力
(2)光年;3×108;属于
【解析】(1)质量巨大的天体,像太阳一样,其内部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反应,并以光和热的形式将核能辐射出来,即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天体在灭亡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塌缩,就形成了黑洞。
(2)光年是天体间距离的单位,照片中的黑洞距离我们5500万光年;高能射线(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故红光属于光的三原色。
【分析】(1)太阳能是由不断发生的核聚变产生的.
天体在灭亡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塌缩,就形成了黑洞.
(2)光年是天体间距离的单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3、【答案】聚变;30%
【解析】太阳能是氢核发生核聚变所释放的核能。
功率为35W 的路灯工作50h 所需要的能量为 635W?50?60?60s=6.3?10J W Pt ==
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为 676.3?10J =100%=?100%30%2.1?10J
W W η⨯=辐射 【分析】太阳能是核聚变所释放的核能,利用电功率和时间的乘积计算消耗的电能,利用消耗的电能和总能量的比值计算转化效率。
4、【答案】裂变;不可再生;18
【解析】在现阶段,原子核的裂变是可以控制的,核潜艇的动力系统也是由原子核裂变提供的能量。
页岩气和核能用一点少一点,所以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由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 354.210J/(kg )3kg (8020)7.5610J Q cm t =∆=⨯⋅⨯⨯-=⨯吸℃℃℃
页岩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37360.1m 4.210J/m 4.210J Q Vq ==⨯⨯=⨯放
该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567.5610J 100%100%18%4.210J
Q Q η⨯=⨯=⨯=⨯吸放
【分析】核潜艇利用核裂变提供的能量;页岩气和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根据水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计算吸收的热量,利用燃料的体积和热值计算放出的热量,利用吸收的热量和放热的热量的比值计算热效率。
5、【答案】电能;储量丰富,经济便宜,清洁无污染
【解析】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的优点是:储量的无限性、存在的普遍性,利用的清洁性、经济性。
【分析】再短时间内能再生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比如水资源、太阳能;再短时间内不能再生的资源叫做可不可再生资源,比如核能、煤炭、石油;能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管哪种资源都应该合理利用。
三、实验探究
1、【答案】(1)可再生
(2)大;上
(3)电磁感应
(4)B;D
(5)风机获得的能量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10%
【解析】【解答】解:(1)风能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所以风能是可再生资源.(2)①风机叶片材料质量轻、强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硬度大,可以减小阻力,延长使用寿命,便于安装等.②由乙图知,叶片的上面是突出的弧形,下面是平面,空气流过时,上面空气流速大于下面空气流速,上面压强小于下面压强,叶片受到向上的力.(3)风叶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把风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是电磁感应现象.(4)由丙图知,
A.在风很小和很大时,不能产生电能.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风速过大,机组不会产生电能.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在一定范围内,风速越大,机组产生的电功率越大;在一定范围内,风速越大,机组产生的电功率不变;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风速在一定范围内,机组产生的电功率可能不变.选项正确,符合题意.(5)①由表格数据知,风速增大为原来的2倍,风能增大为原来的23倍,风速增大为原来的n倍,风能增大为原来的n3
倍…,所以风机获得的能量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②P= W
t
,
所以W有=Pt=100W×10s=1000J,
η= W
W
有
总
×100%=
1000
10000
J
J
×100%=10%.
故答案为:(1)可再生;(2)大;上;(3)电磁感应;4)B、D;(5)①风机获得的能量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②10%.
【分析】(1)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所以风能是可再生资源.(2)①风机叶片材料质量轻减小阻力易于转动,强度高防止变形,耐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密度小可以减小质量,硬度大增加使用寿命.②叶片上面弧形,下面平面,风经过叶片时,分析叶片上下空气流速,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分析压强大小,分析受力情况.(3)风力发电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应用电磁感应原理.(4)由图象丙进行分析,风速比较小时和风速比较大时,不会产生风能,在一定范围内电功率随风速增大而增大,在一定范围内,风速增大,电功率不变.(5)①由表格数据分析,风能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有定量关系,把定量关系确定下来.②知道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求出有用功,知道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2、【答案】(1)增加;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变大
(2)不正确;河水对水轮机做功,是河水的机械能转移到水轮机上,河水的内能并没有减小
【解析】【解答】(1)向瓶中打气时,气体的体积被压缩,也就是外界对瓶中气体做了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
(2)这位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河水推动水轮机的现象中,河水对水轮机做功,河水的机械能转移到水轮机上,但是河水的内能并没有减小 .
故答案为:(1)增加;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变大;(2)不正确;河水对水轮机做功,是河水的机械能转移到水轮机上,河水的内能并没有减小 .
【分析】(1)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2)能量转化或转移时,不一定消耗物体的内能,也可能时其它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或转移 .
3、【答案】(1)初温
(2)20;33;57;泡沫塑料
(3)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4)B;D
【解析】【解答】(1)由放出热量的公式:Q=cm△t知,保持烧瓶相同、环境温度相同,水的质量;还需要保持水的初温相同;(2)在150min到180min,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到20℃,不再降了,故室温是20℃;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33℃,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57℃;相同时间内,泡沫塑料包降低的温度低,所以,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较好;(3)由放出热量的公式:Q=cm△t知,保持烧瓶相同、环境温度相同,还可以采用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4)①因为时间为20min和40min时的温度55℃和33℃分析,20min内共降低22℃,所以在中间30min时,温度应降低11℃,根据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得出降低的温度应大于11℃一点,所以可降低到44℃再多一点,B符合题意。
②开始温度下降快,最后温度与室温相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初温(2)20,33,57,泡沫塑料(3)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4)①B②D。
【分析】(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不能改变;(2)物体降温,最终的温度与室温相同,否则有温度差,物体就要继续降温;(3)就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4)温度越高降温越快,利用数值差就可以得出结论。
4、【答案】(1)利用太阳能发电
(2)电磁感应;磁体;线圈
【解析】【解答】(1)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等发电,不需要浪费燃料.
(2)A.传统发电机的原理都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即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最终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从原理的角度分析,为了实现电磁感应现象,必须还要有另外的磁体(地磁场磁性太弱)和线圈才行.
【分析】(1)要求不消耗燃料而发电,因此,必须从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角度来考虑,这样便可顺利解决;
(2)解决本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发电的原理,即电磁感应现象,这一点应该不难想到,在此基础上再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即可设计出可行的方案,此题知识虽不难,但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