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英语课堂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中英语课堂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也对英语课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课堂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浅析高中英语课堂管理。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管理;问题;措施
1 高中英语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高中英语课堂管理主体定位不准确
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中,其身份和地位的定位没有保持一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并有默契的配合和互动。
但在课堂管理中,老师却象是变了一个人。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师仍然主宰着课堂管理的各个环节,没有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课堂管理和环节中也没有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自主研修等环节。
教师和学生关系也远不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朋友关系那样亲密的。
1.2 高中英语课堂目标管理不清晰
首先,英语老师在高中英语课堂管理过程中,没有引导性的远期目标的规划,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精神动力,更多地只注重当堂课堂目标。
这样虽不影响对当堂英语课堂管理,但的确不能给学生很好的长远的引导作用,学生和老师也没有形成宏观的共同愿景,缺乏学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其次,老师在英语课堂上单一地注重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体验其过程与方法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鲜有提及。
尤其是没有结合英语学科特征,注重高中英语课堂和特定环节和课堂情景,制定出具体的适合高中学业水平阶段的英语课堂管理各环节的课堂管理目标。
1.3高中英语课堂纪律管理过于固化
当前高中英语课堂行为规范、准则的制订严密,但在高中英语课堂管理中实施起来没有可操作性,和常效性。
或者不合时宜,或者过宽过滥,难以常期维继。
这些高中英语课堂管理细则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简单重复。
缺少英语课堂里特有的情景管理,面对英语课堂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环节其课堂纪律要求的不同,并且要求环环相扣的动态管理。
各项细则还要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相一致的规范、准则。
1.4 高中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管理是软肋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含有英语学科元素的文化布置很少,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管理上更是很少关注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心理状态。
1.5 高中英语课堂评价管理单一肤浅
完整的英语课结束,一方面,学生自我评价时,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分为三六九等的评价现在已经很成熟。
这样的评价手段是过于简单粗暴,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会打击了其的信心,不能看清自己,更无从“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更多的是或对主体、或环境、或目标、或纪律等就事论事的评估,并没有为学生建立档案袋,进行过程性全方位评价。
2. 加强高中英语课堂管理的措施
2.1 强化高中英语课堂管理问题意识。
没有课堂管理问题意识,乐观地认为自己的英语课堂管理是“热热闹闹、歌舞升平”,形式一片大好,无法认清英语课堂管理问题之所在,就更看不到问题的形成原因、也看不到由此带来劣影响和巨大隐患。
“破窗效应”就会在高考那一刹那间得到应验。
教师和学生都要勤于学习,精于调研,善于思考。
这才会使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去接地气的调查研究,勤思善思,才会用全新的、发展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2 教师立足课堂,提高英语课堂管理绩效
2.2.1准确定位高中英语课堂角色
英语老师是英语课堂的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高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他们自已的思想和学习管理方法,他们的智慧火花会随时迸发,他们会设法摆脱权威,他们会去挑战自我,不再愿意处在被动从属的地位。
这需要老师起主导作用,转变传统做法,调节和控制好角色定位。
英语老师就能拿出自已的人文关怀,老师能记忆、能运用自如,但这代替不了学生。
所以必须还原学习和主体。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2.2 创新高中英语课堂管理策略
进行高中英语课堂管理,首先根据英语学科特点,提出预防性策略。
英语学科特点包括:应用性、新颖性、记忆性、人文性等特点。
这就需要英语教师用多样化的管理方式,随时保证与学生同乐同学同在,实时监控课堂,引领课堂,同时兼顾课堂效率,并形成具有连贯性的管理机制;其次,根据高中学业水平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反应性策略。
这就要求教师在预防性策略不能有效操作时,可用反应性策略来补救英语课堂管理中的尴尬。
再次,倡导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等科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英语课堂管理驾驭能力。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
以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引领,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自我管理。
在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材料、不同的课时,不同教学环境要施以不同的策略,个别管理和分组管理相结合,情感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兴趣激发和纪律管理相结合,价值观的形成要与环境相适宜。
更多的去关注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建设。
促使管理形式多元化、具有开拓创新性;最后,在高中英语课堂管理在管理中反思,在反思中管理交互提升管理水平。
在管理中反思,反思教情和反思学情。
通过反思认识不足,通过反思改进管理方法和策略,通过反思碰撞出新的管理火花,让高中英语课堂管理水平在管理和反思交互过程中得到提升。
2.2.3 转变高中英语课堂管理评价
英语课堂管理评价即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一方面,就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方面而言,在高中英语课堂管理中,很多英语教师忽略了所教学科的特点,只注重完成教学内容,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单一地以学灌输语言基础知识和指导应试技能。
每天强调听、说、读、写、译,重复做练习。
老师讲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而学生学得疲于奔命,索然无味。
这样的课堂氛围看似热烈,但好看不中用,上课就开始,下课就结束,不顾及效率,最后结果是学生只学会了考试。
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管理。
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评价方面而言。
首先,遵循英语课堂管理的特殊规律。
对整个教学全过程有效监控是首当其冲,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其次,要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再次,评价要结合英语学科特征和高中学业水平阶段性特征。
根据英语学科特点进行特别的过程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调整学习态度;最后,评价应关注高中英语课堂的高中阶段性。
注重效果的同时及时反馈。
让高中英语课堂管理中的评价真正为高中英语课堂管理服务。
以此促使高中英语课堂管理校体化,真正高效的管理,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关注学习主体,关注英语学科特性;关注课堂管理的高中阶段特性;理清高中英语课堂管理各要素;弄清听、说、读、写、译各环节的具体策略。
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实现高中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茜.教学实践对高中新手英语教师课堂管理信念的影响[J].新课程研究(刊),2010(7).
[2]匡茜.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