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师提问的调查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活性和延展性等特点,阅读课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
主要课型叫与此同时,笔者通过文献的阅读,发现提问在批
判性思维的发展中起到支架作用。Golding(2010)指出,教学 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中合作学是一
种重要的
式,中生问形式的作学 果最
显著,教师提问的策略和技巧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起到支
架作用叫
为,笔者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对中学英语阅读课
俱设
计每一个提问,大多数设计的问题都针对 的难。
有一位老师还说她的提问设计没有科的方,就是依
靠 的经验直觉和对 的个人 。个别老师提,
在设计问题时,会预设课堂的 ,大概
犯哪 i
,遭遇哪些问题,每个提问的设计在 眼中不是独立
的,而是有一个问题链。明显,如果师对教进行预判,
略,将
为 、 、 、追问和提示叫者对
了提问 的问题进行归 统计,
出教师
使用追问策略,所占比例高达59.6%。Wu(1993)认为有效使

教师



。 根课堂
,教师的问有时并
没有
的果。有时
对一个问题难
的时 , 于时间的关 师的 问
, 有时
, 有时也
出,
显然教师对提问策略的 还在一定不足。追问策略的

, 教师对 中难点的 。同时问的
合理性建议,旨在转变提问模式,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教师提问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 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学生思维品
质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批判性思维品质的重
要成分和表现形式,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具有
文本,论己的想法感悟;评价型问题多为对作者观点 文本息的评估;涉及最少的应用型问题主要体现在学 生对新学知识的迁移。上文已经提到前三类认知属于低 知层级,后三类则是高认知层级,Freiberg(1987)在研究中发 现,当低认知水平问题和 知水平问题之比为7:3,或者6:4 时,最有利 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叫从上表中,我们 发 现,12位教提问的总体 是 学生知水平发展的。 从最 体现批判性思维的评价型问题的比 来 , 学生
能力的研究最常采用的模型,将其作为问题类型的划分依
, 直接反映课提问与思辨 的关联叫
三、中学英语阅读课教师提问的现状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与课堂观察和访谈为主,调查对象为12位来
自不同中学的初中英语老$ 者试图通过课观察,分析
课堂提问在类型、等待时间和策略 的特点。采访被 者用
来 教们在课提问的、设计批判性思维培养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师提问的调查与反思
赵小旭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1100)
摘 要:合理的教师提问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之一。作者通过观察与访谈,基于批判性视角,对目前初中 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教师提问未能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X,作者反思了现状,提出了
堂提问现
,发现中学英语教课提问的特
点 在的问题$对,笔者
思提

果将有
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
果,
现有的提问式,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 1
献$
二、 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
(一) 二语习得互动假说。
20世纪80年代初,Michael Long在克拉申输入假说的基 础上提出了互动假说(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该假说认 为当交谈中沟通、 发生困难时,交
与的 ,
重、 、 语等语.
的 %3&$
对英语教学的
的与,

是:
, 学生在课
学生用的语,提

学 者 与到
中是提 学 者语
最有 的 式$
, 有技 的 , 学生的

性,培养学生的 心叫
(二) 布鲁姆认知能力分类模型。
(1956)模型 知 由低到高描述为知识、 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级别,前三级为低认知层次, 后三级为 知层次$由于该模型是目前有关批判性思维
发现低认知层次提问的平均等待时间为2.9秒,高认知层次
提问等待时间平均为3.5秒。高认知层次提问较低认知层次
提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堂中并没有留出足 的时间
思!
3. 提问 。实际课堂中,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及发挥
提问的 ,提问
不少,提问 同时为 的
批判性思维提供了支架°笔者根Wu(1993)归的提问
-231
教学实践研究
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还是不足。鉴于评价型问题常出现在
阅读后期,此类问题的缺失也说明教师对读后阶段的关注
不够。
2. 提问等待时间。笔者对课堂进行了录音,对每个问题
提出后的等待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12位教师在提问
后的平均等待时间为3.2秒。笔者将低认知层次的提问的等
待时间和高认知层次的提问的等待时间都计算了平均数,


,有
在教师 的问中
的是教师的质问,



绪。
4. 提问目的。在观察了 12位教师的课堂之后,笔者紧
接着对教师展开了采访。由教师对阅读课提问目的这一
问题的结果来看,12位师都认为提问的目的是对学生
知识掌
的了解,
阅读课的提问则更多的是
考虑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其余5位老师有提到提问还
引导学生的思维,通过对 的反提问,理清他们
的思路。根溯源,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这五位教师
都认为 思维能力的提高固
,是思维的提高
都是基于文本的理解,文本理解透彻了再考虑学生的思
维。且在 的 中,思维提升一般是到阅读后期,才
会被提问训练。
5. 提问设计。笔者采访了教师对提问设计的态度,所有
教师在上课前都进行一定的提问设计。大多数师说
的设计都比较笼统,只是大概的设计,
9%
10% 13%
5%
100%
通过统计结果,笔者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分布在6个不 同的认知层级,其中最的是 型问题,其次是分析型、 知识型和综合型问题,最少的是应用型和评价型问题。在实
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提问涉最多的 型问题体现 在学生对文本的表层 ,句间关系的认识;分析型问题主 要体现在对支撑作者观点息的分析$知识型问题体现 在学生对单词、词语意思的 ;综型问题体现在学生结
境上的想法。
(二) 调查结果分析。
1.提问类型。通过对12位教师的阅读课堂的观摩和记录,
笔者对12位教的1026个提问按照 了归类,具体果下表所示$
的分类型 •
表提问类型总体分布
认知层级 知识型 理解型 应用型 分析型 综合型 评价型 合计
问题数量 184
491
91
105
133
51
1022
所占比例 18%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