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师提问的调查与反思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活性和延展性等特点,阅读课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
主要课型叫与此同时,笔者通过文献的阅读,发现提问在批
判性思维的发展中起到支架作用。Golding(2010)指出,教学 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中合作学是一
种重要的
式,中生问形式的作学 果最
显著,教师提问的策略和技巧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起到支
架作用叫
为,笔者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对中学英语阅读课
俱设
计每一个提问,大多数设计的问题都针对 的难。
有一位老师还说她的提问设计没有科的方,就是依
靠 的经验直觉和对 的个人 。个别老师提,
在设计问题时,会预设课堂的 ,大概
犯哪 i
,遭遇哪些问题,每个提问的设计在 眼中不是独立
的,而是有一个问题链。明显,如果师对教进行预判,
略,将
为 、 、 、追问和提示叫者对
了提问 的问题进行归 统计,
出教师
使用追问策略,所占比例高达59.6%。Wu(1993)认为有效使
问
教师
的
,
了
。 根课堂
,教师的问有时并
没有
的果。有时
对一个问题难
的时 , 于时间的关 师的 问
, 有时
, 有时也
出,
显然教师对提问策略的 还在一定不足。追问策略的
有
, 教师对 中难点的 。同时问的
合理性建议,旨在转变提问模式,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教师提问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 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学生思维品
质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批判性思维品质的重
要成分和表现形式,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具有
文本,论己的想法感悟;评价型问题多为对作者观点 文本息的评估;涉及最少的应用型问题主要体现在学 生对新学知识的迁移。上文已经提到前三类认知属于低 知层级,后三类则是高认知层级,Freiberg(1987)在研究中发 现,当低认知水平问题和 知水平问题之比为7:3,或者6:4 时,最有利 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叫从上表中,我们 发 现,12位教提问的总体 是 学生知水平发展的。 从最 体现批判性思维的评价型问题的比 来 , 学生
能力的研究最常采用的模型,将其作为问题类型的划分依
, 直接反映课提问与思辨 的关联叫
三、中学英语阅读课教师提问的现状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与课堂观察和访谈为主,调查对象为12位来
自不同中学的初中英语老$ 者试图通过课观察,分析
课堂提问在类型、等待时间和策略 的特点。采访被 者用
来 教们在课提问的、设计批判性思维培养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师提问的调查与反思
赵小旭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1100)
摘 要:合理的教师提问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之一。作者通过观察与访谈,基于批判性视角,对目前初中 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教师提问未能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X,作者反思了现状,提出了
堂提问现
,发现中学英语教课提问的特
点 在的问题$对,笔者
思提
,
果将有
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
果,
现有的提问式,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 1
献$
二、 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
(一) 二语习得互动假说。
20世纪80年代初,Michael Long在克拉申输入假说的基 础上提出了互动假说(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该假说认 为当交谈中沟通、 发生困难时,交
与的 ,
重、 、 语等语.
的 %3&$
对英语教学的
的与,
提
是:
, 学生在课
学生用的语,提
的
学 者 与到
中是提 学 者语
最有 的 式$
, 有技 的 , 学生的
学
性,培养学生的 心叫
(二) 布鲁姆认知能力分类模型。
(1956)模型 知 由低到高描述为知识、 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级别,前三级为低认知层次, 后三级为 知层次$由于该模型是目前有关批判性思维
发现低认知层次提问的平均等待时间为2.9秒,高认知层次
提问等待时间平均为3.5秒。高认知层次提问较低认知层次
提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堂中并没有留出足 的时间
思!
3. 提问 。实际课堂中,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及发挥
提问的 ,提问
不少,提问 同时为 的
批判性思维提供了支架°笔者根Wu(1993)归的提问
-231
教学实践研究
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还是不足。鉴于评价型问题常出现在
阅读后期,此类问题的缺失也说明教师对读后阶段的关注
不够。
2. 提问等待时间。笔者对课堂进行了录音,对每个问题
提出后的等待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12位教师在提问
后的平均等待时间为3.2秒。笔者将低认知层次的提问的等
待时间和高认知层次的提问的等待时间都计算了平均数,
时
也
,有
在教师 的问中
的是教师的质问,
失
,
极
绪。
4. 提问目的。在观察了 12位教师的课堂之后,笔者紧
接着对教师展开了采访。由教师对阅读课提问目的这一
问题的结果来看,12位师都认为提问的目的是对学生
知识掌
的了解,
阅读课的提问则更多的是
考虑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其余5位老师有提到提问还
引导学生的思维,通过对 的反提问,理清他们
的思路。根溯源,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这五位教师
都认为 思维能力的提高固
,是思维的提高
都是基于文本的理解,文本理解透彻了再考虑学生的思
维。且在 的 中,思维提升一般是到阅读后期,才
会被提问训练。
5. 提问设计。笔者采访了教师对提问设计的态度,所有
教师在上课前都进行一定的提问设计。大多数师说
的设计都比较笼统,只是大概的设计,
9%
10% 13%
5%
100%
通过统计结果,笔者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分布在6个不 同的认知层级,其中最的是 型问题,其次是分析型、 知识型和综合型问题,最少的是应用型和评价型问题。在实
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提问涉最多的 型问题体现 在学生对文本的表层 ,句间关系的认识;分析型问题主 要体现在对支撑作者观点息的分析$知识型问题体现 在学生对单词、词语意思的 ;综型问题体现在学生结
境上的想法。
(二) 调查结果分析。
1.提问类型。通过对12位教师的阅读课堂的观摩和记录,
笔者对12位教的1026个提问按照 了归类,具体果下表所示$
的分类型 •
表提问类型总体分布
认知层级 知识型 理解型 应用型 分析型 综合型 评价型 合计
问题数量 184
491
91
105
133
51
1022
所占比例 18%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