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研究
岳华山;谢松梅
【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使用左氧氟沙星的A组患者与使用莫西沙星的B组患者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B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各个时间段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 组患者(P<0.05).结论莫西沙星用于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痰菌转阴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13(018)009
【总页数】2页(P1664-1665)
【关键词】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多药肺结核
【作者】岳华山;谢松梅
【作者单位】635000,四川,达州,达州中心医院感染科;635000,四川,达州,达州中心医院感染科
【正文语种】中文
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是一类临床难治性疾病,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的发病率
增高以及抗结核药物的滥用,导致耐多药肺结核病数量显著增多,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使得患者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
星均是抗结核药物,本文主要分析两种药物对于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取本院于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6例作为
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使用左氧氟沙星的A组患者与使用莫西
沙星的B组患者各43例,整个试验过程均严格遵从双盲原则,医务人员、患者及统计人员三方均不知道分组情况,两组药物外观无差异。
A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24~68)岁,平均(37.42±7.28)岁,病程(0.3~5)年,平均
(2.43±0.75)年;B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22~69)岁,平均(36.28±6.27)岁,病程(0.5~6)年,平均(2.74±0.58)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
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1.A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具体如下: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剂,每次0.6 g,1次/d;将卷曲酶素针剂0.75 g加入到250 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共3个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0.5 g,2次/d;利福喷丁0.6 g,2次/W,
丙硫异烟胺0.2 g 2次/d,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B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具体如下:莫西沙星片0.4 g,1次/d。
其余
治疗同A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三、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类,总有效率
=(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
显效: 患者痰培养结核菌转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X线片显示病灶吸收超过80%; 有效: 患者痰培养结核菌转阴或者结核菌指数明显降低,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X线片显示病灶吸收40%~80%; 无效:患者痰培养结核菌持续阳性,临床症状恶化,X线片显示病灶吸收小于40%。
2.痰菌转阴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不同时间段的痰菌转阴率,比较两组差异。
3.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症状、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神经系统症状等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差异。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B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95.35%)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A组与B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人数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无效B组4341(95.35)34(79.07)7(16.28)2(4.65)A组
4334(79.07)23(53.49)11(25.58)9(20.93)P0.004
二、B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各个时间段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A组与B组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痰菌转阴率比较[n(%)]组别人数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B组
4311(25.58)19(44.19)26(60.47)32(74.42)41(95.35)A组
432(4.65)9(20.93)17(39.53)25(58.14)34(79.07)P0.0010.01840.02 040.02180.0196
三、B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A组与B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组别人数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症状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神经系统症状B组
434(9.30)3(6.98) 01(2.33) 0A组
4311(25.58)4(9.30)2(4.65)3(6.98)2(4.65)P 0.001
讨论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是临床多见的感染性疾病,在二十世纪曾经广泛流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在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时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咳嗽咳痰咯血等肺部症状[2]。
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结核病是全世界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虽然结核感染患者的人数锐减,但是仍时有发生,在人群免疫能力下降时仍可引起大流行。
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可以排出有结核分枝杆菌痰液的患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结核菌的机体感染过程可分为起始期、T细胞反应期、共生期和细胞外繁殖传播期,侵入呼吸道的结核杆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3],细菌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存活和复制,便扩散至邻近非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和形成早期感染灶。
近年来由于全球结核疫情的回升与抗结核药物的滥用,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耐药结核病的出现不可避免[4]。
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是指其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由于异烟肼与利福平是抗痨治疗中最主要两组药物,势必导致了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困难,病情迁延反复,其已经成为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其数量增多与广泛传播已经成为结核疫情严重程度的标志。
为了有效治疗耐多药结核菌,新药的研制和试验刻不容缓[5]。
莫西沙星是第四代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细胞内外的耐药结核杆菌都有杀菌作用,其治疗肺结核的靶点是
DNA旋转酶A亚单位,具有吸收好、分布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
左氧氟沙星是临床应用的二线抗结核药物,通过抑制DNA旋转酶而具有抗结核杆菌活性[6]。
本文主要分析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B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09%,可见使用莫西沙
星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B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个时间段的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可见使用莫西沙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痰菌转阴率;B 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25.58%,可见使用莫西沙星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使用莫西沙星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痰菌转阴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虹妍.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09):136-138.
[2] 高官聚, 吴树才, 池跃朋.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及控制展望[J].河北医药, 2009, 31 (10): 1246.
[3] 张向丛,李新霞,王淑平,等.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J].河北医药,2007,29(6):557-558.
[4] 王嘉楠.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907-908.
[5] 陈瑛, 张晓,张会民.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 2009, 29( 5) :49-50.
[6] 赵刚.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07,27(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