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赤壁布火阵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瑜⾚壁布⽕阵的故事
说到周瑜,⾃然就想到了⾚壁之战。

⾚壁之战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其结果“奠定了三国⿍⽴基础”。

下⾯我们就来看看这段故事是怎样的吧!
周瑜⾚壁布⽕阵的故事
曹操统⼀北⽅后,继续派兵南下,进攻刘表和孙权。

这时,刘表刚死,继位的次⼦刘琮被曹军的⽓势吓破了胆,⽴即派⼈求降。

驻守在樊(fán)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听说曹操⼤军南下,急忙撤退。

曹操亲⾃率兵追赶,在长坂(bǎn)坡(今湖北当阳东北)⼤败刘备,刘备只得退到夏⼝(在今湖北武汉),曹军依然紧追不舍,形势万分危急。

诸葛亮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凭借长江天险,共同抵抗曹军。

刘备采纳了这个建议,并派诸葛亮去见孙权。

孙权对曹操⼤军南下早已坐⽴不安,他也有联合刘备抗曹的想法,但是孙刘两军加起来兵⼒也不过三五万,他担⼼⾃⼰不是号称⼋⼗万⼈马的曹军的对⼿,因此⼀直拿不定主意。

诸葛亮⼀见到孙权,就挑明了来意:“将军,曹操已经攻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攻东吴了。

将军您是准备投降还是准备抵抗呢?我们刘将军⾝为宗室后代,是决不肯向曹操低头投降的。


他仿佛⼀眼看穿了孙权的顾虑,⼜⼀针见⾎地指出:“刘将军虽然在长坂坡战败了,但还有⽔军⼆万。

⽽曹军虽然兵⼒远远多于我们,但它从北⽅远道⽽来,已经⼗分疲惫,况且根本不熟悉⽔战,只要孙刘两军同⼼协⼒,是⼀定能打败曹操的。


诸葛亮的⼀席话终于打消了孙权的顾虑。

他马上召集部下,共同讨论对付曹操的办法。

恰在这时,曹操送来了战书,威胁说将率⼋⼗万⼈马与孙权决⼀胜负。

孙权看后⾮常不安,部下中有⼈开始主张投降,孙权举棋不定,就把⼤将军周瑜召回商量。

周瑜⼀开⼝就很坚定,他说:“曹操名为汉朝丞相,实际上是⼗⾜的奸贼,我们怎能向他投降?”
接着,他分析道:“曹操号称⼋⼗万⼈马,其实只有⼆⼗万,他这是在虚张声势,况且其中还有不少是荆州⼀仗中被打败后收编的荆州兵卒,他们跟曹操并不是⼀条⼼,所以,我们没理由害怕。

何况两军对⽐,我们还有许多有利的地⽅。

⾸先,曹军习惯于陆上作战,但现在要和我们打⽔仗,他们弃长取短,犯了兵家的⼤忌。

其次,曹军初到南⽅,定会⽔⼟不服⽽发病,战⽃⼒必然⼤⼤削弱。

将军只要给我数万精兵,我定能战胜曹军!”
周瑜斩钉截铁的⼀番话使孙权最后下了决⼼,他表⽰与曹操势不两⽴。

第⼆天,孙权就任命周瑜为⼤都督,与刘备⽔军会合,共同抵抗曹军。

孙刘联军和曹军先头部队在⾚壁(今湖北武汉⾚矶⼭)相遇。

这时,曹军中已有不少⼠兵因⽔⼟不服得了病,双⽅初次交战,曹军就吃了败仗,被迫退回长江北岸,⽽孙刘联军占据了长江南岸,两军隔江对峙(zhì)。

曹军的北⽅兵⼀点⼉都不识⽔性,船⼀晃就晕船呕吐,⽣起病来,曹操⼀直为此事发愁。

后来,他采纳了谋⼠的建议,把战船⽤铁环连在⼀起,铺上⽊板,船⾝就稳定多了,不但⼈可以在上⾯⾛路,还可以骑马。

曹操认为这是渡江的好办法,却没料到已经中了周瑜的“连环计”,因为这样⼀来,战船的⽬标很⼤,⾏动不便。

黄盖向周瑜建议:“现在敌众我寡,宜速战速决。

我们可以利⽤连环战船难以解开的弱点,⽤⽕攻对付曹军。


这⼀建议和周瑜的想法不谋⽽合,于是,周黄⼆⼈进⾏了周密的策划,制造⼀幕“苦⾁计”的活剧。

第⼆天,周瑜召集部下议事,黄盖故意当众提议:要么马上进攻,要么趁早投降。

周瑜⼤怒,要把黄盖拉出去斩⾸⽰众。

在众将⼠的⼀再劝阻下,周瑜才免黄盖⼀死,但五⼗军棍直打得黄盖⽪开⾁绽,⼏次昏死过去。

⼏天后,黄盖派⼈给曹操送去密信,表⽰愿意投降曹军。

曹操原本疑虑重重,等听到奸细报告了黄盖被痛打的经过,这才信以为真,就与黄盖约定了暗号。

⽕攻的前期⼯作都已准备停当,只差东风了。

当时正值隆冬⼗⼀⽉,西北风刮得“呜呜”作响,这种风向只会将⽕烧到⾃⼰船上,周瑜整天愁眉不展。

⼀⽇,周瑜急⽕攻⼼,⼝吐鲜⾎,不省⼈事,众将⼠急得乱作⼀团。

诸葛亮笑着送来药⽅,上⾯只有⼗六个字:“欲破曹公,宜⽤⽕攻;万事俱备,只⽋东风。

”他还煞有介事地说⾃⼰能借来东风,甚⾄还说出了具体的时间。

周瑜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吩咐黄盖悄悄地准备了⼆⼗艘⼤船,船头密布铁钉。

船内装满芦苇⼲柴,浇上油,再⽤布幕盖严实,插上军旗。

⼜准备了⼀些轻快⼩船拴在船尾。

⼀切布置妥当,只等东风刮起。

诸葛亮定下的那天终于来了,可是直到天⾊微明,依旧微风不动。

⼀直到三更时分,忽然
风声⼤作,旌(jīng)旗飘动。

周瑜⽴刻命令六⽀兵马按照预先部署开始⾏动,⼜令黄盖派⼈送信给曹操,说今夜将坐送粮船前来投降。

东南风刮得越来越急,黄盖率领的⼤船扯满了风帆,乘着东风飞速向江北的⾚壁驶去。

船队驶到江⼼,黄盖命令⼠兵⾼喊:“黄盖来降!”
曹营中的⼠兵听到喊声,纷纷出来观看。

曹操有个部下起了疑⼼,对曹操说:“这些船看上去很轻,开得⼜快,不像是吃⽔深的运粮船,恐怕其中有诈。

”曹操猛然醒悟,下令不要让来船靠近。

可是,⼀切都晚了。

黄盖⾼声下令:“点⽕!”刹那间,所有的战船同时点着了⽕,就像⼆⼗条⽕龙,乘着风势直闯曹军⽔寨,船头的铁钉⼀下⼦牢牢地插在曹军的船只上。

曹军船只都是⽤铁环连在⼀起的,⽕势马上蔓延开来,眨眼功夫成了⼀⽚⽕海,⽽且越烧越旺,⼀直烧到了岸上。

曹军⼠兵不是被烧死,就是掉进江中淹死。

周瑜看到⾚壁上空⽕光冲天,知道黄盖已经得⼿,⽴刻率兵杀了过去,⼀时杀声震⽿欲聋。

曹军早已⽆⼒抵抗,曹操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孙刘联军穷追猛打,直打得曹军⼤败。

⾚壁⼀战之后,曹操、孙权、刘备各霸⼀⽅,三国⿍⽴的局⾯基本形成。

相关⼈物介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字孟德,⼀名吉利,⼩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出⽣在官宦世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擅长书法,开启并繁荣了建安⽂学,史称“建安风⾻”。

他还是我最喜欢的⼈物啦!
孙权
孙权(182年-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三国时代东吴的建⽴者。

⽗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诸侯。

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字⽞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西汉中⼭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先主,世间⼜称刘皇叔。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东临沂市沂南县)⼈,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家、书法家、发明家。

其散⽂代表作有《出师表》、《诫⼦书》等。

曾发明⽊⽜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弩⼗⽮俱发。

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安徽庐江舒县⼈。

洛阳令周异之⼦,都官⾄太尉。

有姿貌、精⾳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位列唐武庙六⼗四将、宋武庙七⼗⼆将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