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22-2023年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在线测验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路程
B. 速度
C. 动能
D. 功
【答案】B
【解析】
A. 路程是标量,故A错误;
B. 速度是矢量,故B正确;
C. 动能是标量,故C错误;
D. 功是标量,故D错误。

选择题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三者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B.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解:A、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可能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可能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就会很小,故C错误.
D、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
如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甲、乙的位移图象。

由图象可知
A. 甲比乙先出发
B. 甲和乙从同一地方出发
C. 甲的运动速率大于乙的运动速率
D. 甲的出发点在乙前面S0处
【答案】D
【解析】A、甲乙都是在t=0时刻出发.故A错误.B、D乙从原点出发,而甲从距原点正方向上S0处出发,即甲的出发点在乙前面S0处.故B错误,D正确.C、乙的斜率大于甲的斜率,则乙的运动速率大于甲的运动速率.故C错误.故选D.
选择题
下列v-t图像中,表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正确理解v-t图象物理意义,能从图象上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变化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不发生变化,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选择题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物体在速度达到10 m/s时,在此过程中行驶的位移是()
A.100 m
B.50 m
C.15 m
D.25 m
【答案】D
【解析】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代入数据,则有
故选D。

选择题
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若v0>0,a0,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若v0>0,a>0,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答案】D
【解析】
A.因为v0>0,a0,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物体是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C错误。

D.因为v0>0,a>0,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是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
一辆汽车以v=54 km/h的速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看见前方50 m处路口有红灯,驾驶员立刻关闭发动机,汽车刚好到达前方停止线,则汽车减速行驶的加速度大小为()
A.a=2.25 m/s2
B.a=29.16 km/h2
C.a=1.08 m/s2
D.a=29.16 m/s2
【答案】A
【解析】
54 km/h=15m/s
根据匀变速直线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代入数据得
故选A。

选择题
下图中在图示位置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中线圈不闭合,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
B.中两导体棒向左右两侧运动,闭合回路面积增大,且闭合,又在
匀强电场中,故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
C.中闭合线圈与磁场平行,向上运动,磁通量不变,始终为零,故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中闭合线圈与匀强磁场垂直,右拉时,磁通量不变,故不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

选择题
北斗系统在航海中有重要的应用,轮船上的接收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卫星的信息,进而确定自己的位置,在此过程中,该设备接收信息主要利用了()
A. 电磁波
B. 声波
C. 太阳能
D. 地磁场
【答案】A
【解析】
我国的很多轮船上的驾驶舱里都有一个叫做北斗系统的定位系统接受器的装置.北斗系统接受器通过接受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轮船的精确定位并导航.卫星向北斗系统接受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电磁波.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CD错误
选择题
下列图中所示的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该图中直导线右侧磁场向里,左侧向外,选项A错误;
B.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直导线周围的磁场为图所示,选项B正确;
C.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直导线周围的磁场为顺时针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
D.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直导线周围的磁场为逆时针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
故选B。

如图所示为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关于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知考查由磁感应线判断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根据磁感应线的特点分析可得。

磁感应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磁感应线的疏密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A点磁感应线比B点密,说明A点磁感应强度比B点磁感应强试大,AB两点的切线方向不同,由此可知AB两点磁感应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故选C。

选择题
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右边有一个矩形线框,线框平面与通电直导线共面,若使线框逐渐远离(平动)通电导线,则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将()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保持不变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由题,通电直导线产生稳定的磁场,离导线越远磁场越弱,磁感线越疏,则当线框远离通电导线时,穿过线框的磁感线的条数越来越少,磁通量将逐渐减小。

故选A。

选择题
功率相同的下列四种用电器,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流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 )
A. 洗衣机
B. 电风扇
C. 电视机
D. 电烙铁
【答案】D
【解析】
四个电器额定功率一样,即它们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一样。

洗衣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视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电烙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热量;故产生热量最多的是电烙铁。

故选D.
选择题
有一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将它置于匀强磁场中,且使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垂直,设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为Φ,则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 B. C.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磁感线与线圈平面垂直,则φ=BS,磁感应强度:B=,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选择题
通电螺线管内有一在磁场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的小磁针,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则()
A. 螺线管的P端为N极,a接电源的正极
B. 螺线管的P端为N极,a接电源的负极
C. 螺线管的P端为S极,a接电源的正极
D. 螺线管的P端为S极,a接电源的负极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Q端,则通电螺线管的Q端为N 极,通电螺线管的P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流的方向:从a端流进,从b端流出,a接电源的正极,b接电源的负极,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反比
B.红光的能量比绿光大
C.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跳跃式的
D.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越大
【答案】C
【解析】
A.根据可知,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选项A错误;B.红光的频率小于绿光,根据可知,红光的能量比绿光小,选项B错误;
C.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一份一份的,即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跳跃式的,选项C正确;
D.根据
可知,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越小,选项D错误。

故选C。

选择题
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 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

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光速为3.0×108 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A.2.3×10-18 W
B.3.8×10-19 W
C.7.0×10-10 W
D.1.2×10-18 W
【答案】A
【解析】
绿光光子能量
每秒钟最少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才能被入察觉,所以
故选A。

选择题
下列关于氢原子光谱和能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光谱中的亮线是由于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出光子形成的
B.氢原子光谱不是连续的,是一些分立的亮线,说明了氢原子能量是连续的
C.原子能量越高原子越稳定
D.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会吸收光子,光子能量等于两个能级之差
【答案】A
【解析】
A.氢原子光谱中的亮线,是明线光谱,它是由于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出光子形成的,故A正确;
B.氢原子光谱不是连续的,是一些分立的亮线,说明了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而是分立的,故B错误;
C.原子能量越低原子越稳定,在基态最稳定,故C错误;
D.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会放出光子,光子能量等于两个能级之差,故D错误。

故选A。

选择题
关于黑体和黑体辐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 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
C.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D. 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答案】BC
【解析】
A.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A错误。

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是一个理想模型,B正确。

C.根据黑体辐射规律可知,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C正确。

D.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错误。

选择题
建立完整电磁场理论并首先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A.麦克斯韦B.法拉第C.赫兹D.奥斯特
【答案】A
【解析】
A.麦克斯韦创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故A正确;
B.法拉第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故B错误;
C.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错误;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

故选A。

选择题
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大的地方,磁感应强度一定大
B.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跟放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C.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D.磁感线的指向就是磁感应强度减小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A.只有当通电导线垂直放入磁场中,电流相同时受磁场力大的地方,磁感应强度才一定越大,否则不一定,故A错误;
B.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由磁场本身决定,与通电导线无关,故B错误;
C.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故C正确;
D.磁感线的指向与磁感应强度减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选择题
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以及磁通量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有()
A.磁感线是肉眼看不见的曲线,但却客观存在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磁感应强度越大,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也越大
D.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相互作用
【答案】D
【解析】
A.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假想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选项A错误;
B.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故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选项B错误;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与线圈在磁场中的放置方法有关,故磁感应强度越大,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不一定越大,选项C错误;
D.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相互作用,选项D正确;故选D。

选择题
关于电磁场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
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
变化的电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答案】D
【解析】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只有变化的电场才能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非均匀变化的电场才产生变化的磁场.
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A为灯泡,D为理想电压表.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C端滑动的过程中()
A.A灯变亮,D示数变大
B.A灯变亮,D示数变小
C.A灯变暗,D示数变大
D.A灯变暗,D示数变小
【答案】D
【解析】
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C端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故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可得路段电压减小,即D的示数减小,由于总电阻减小,故总电流增大,所以R两端
的电压增大,而路端电压是减小的,所以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灯泡A两端的电压减小,故A灯变暗。

故选D。

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R1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为零
B.若R2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若R3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变小
D.若R4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B
【解析】
A.若R1短路,则总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而外电路并联,故流过电流表中的电流减小,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则示数为零,故A错误;
B.若R2短路,则总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
电压减小,而外电路并联,故流过电流表中的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则流过R1电流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增大,故B正确;C.若R3断路,则流过电流表中的电流为零,电路总电阻增大,则电路总电流减小,故路端电压增大,则流过R1的电流变大,则电压表示数变大,故C错误;
D.若R4断路,则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故路端电压增大,则R3两端电压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R1的电流变大,则电压表示数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实验题
通过实验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乙所示为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在实验时应选用______电路.
(2)选好电路后,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电阻对电路的影响,所测得的电动势将偏________
(3)根据实验测得的一系列数据,画出U-I图像(如图丙所示),则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阻为________Ω.
【答案】乙小1.5 0.5
【解析】试题分析:因电表均不是理想电表,故在实验中会产生误差;分析两电表的影响可知应选择的电路;并根据电路的分析可得出电动势的误差情况.根据U-I图线纵坐标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斜率表示内阻计算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1)本实验中电源内阻较小,故应选择电流表相对电源的外接法,实验电路图选乙;
(2)本实验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电流表示数偏小,而当外电路短路时,电流表分流可忽略,故可得出真实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电动势和内电阻偏小;
(3)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故E=1.5V;图象的斜率表示内阻,故.
解答题
某质点从x、y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出发,在第一秒内向x正方向运动6米,在第二秒内向y正方向运动8米。

(1)计算质点在这2秒内的位移;
(2)计算质点在这2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3)计算质点在2秒内的平均速率的大小。

【答案】(1)10;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53°;(2)5m/s;(3)7m/s 【解析】
(1)位移大小为两点的连线,即为
方向为
解得,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θ为
θ=53°
(2)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之比,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
(3)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的时间之比,所以平均速率大小为
解答题
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ε=5伏,内电阻r=10欧,固定电阻R=90欧,R1是可变电阻。

(1)在R1电阻为零时,求:电池两端的路端电压?电源的工作效率?
(2)在R1电阻为100欧时,求:电池两端的路端电压?电源的总功率?
【答案】(1)4.5V,;(2)4.75V,
【解析】
(1) 在R1电阻为零时,电池两端的路端电压为
电源的工作效率为
(2) 在R1电阻为100欧时,电池两端的路端电压为
电源的工作效率为
解答题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1)18s到22s的加速度?
(2)质点离原出发点的最大位移?
(3)在0到22s内物体的总位移和总路程?
【答案】(1);(2)103.5m;(3)91.5m,115.5m
【解析】
(1)根据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18s到22s的加速度为
(2)由图可知,当物体的速度为零时,离出发点最远,位移最大,即t=20s时。

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最大位移有
(3)由图可知,在0到22s内物体的总位移等于0-18s的位移,则有在0到22s内物体的总路程等于所有面积的绝对之和,则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