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本卷共2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荫.蔽( yīn) 侍.弄( shì) 着.落( zháo) 根深蒂.固( dì)
B、粗犷.( kuàng) 絮.叨( xù) 酝酿.( niàng) 咄.咄逼人( duó)
C、徘徊.(huái) 倜傥.( dǎng) 确凿.( záo) 混.为一谈( hún)
D、贮.蓄( zhù) 憔.悴(qiáo) 黄晕.( yùn) 恍.然大悟( huǎ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拗断缠络人声鼎沸小心冀冀
B.曲肱浸满博学笃志美不胜收
C.长吟啄食混为一谈油然而生
D.惭愧胡芦恍然大悟温故知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
....地,生怕打扰到熟睡中的妈妈。
B.这次元旦晚会,我们精心准备了一个月的小品,赢得台下阵阵掌声,这让我们
喜出望外
....。
C.“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精益求精
....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D.小李和张爷爷虽然相差三十岁,但因为他们都爱好种花,所以成为忘年之交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遵义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D.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年北京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吸引了阿里巴巴、惠普、华为、戴尔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前来参展。
B.有什么样的网络,就有什么样的青少年;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D.李老师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要学会选择。
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_________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_________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__________、淡定超然?
A、冷静运筹振作精神谦虚谨慎
B、振作精神冷静运筹谦虚谨慎
C、谦虚谨慎振作精神冷静运筹
D、振作精神谦虚谨慎冷静运筹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屈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C.在古代,“官”是正职,即长官;“僚”是副职,是为“官”服务的;“吏”是办事员,由“官”自己招募。
D.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
8.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诗集,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诗。
B.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C.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D.《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段生活经历。
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B.日前丢失身份证,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
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D.听说贵校在语文教学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10.下列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③①
第Ⅱ卷非选择题(100分)
三、语言积累与运用(15分)
11.名句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7分)
⑴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⑵,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⑶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⑷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直接赞扬秋景胜过春光的诗句是:,。
(5)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书写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
12.古诗词鉴赏。
(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⑴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2分)
⑵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13.综合性学习。
(4分)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分)
(2)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1分)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
(3)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2分)
四、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赵文静的《父亲的长笛》,完成14-17小题(13分)
父亲的长笛
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
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
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
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
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
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
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⑩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
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
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
”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
”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
转脸看她。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
将长笛横放嘴边。
⑪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14.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4分)
15.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3分)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16.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3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
将长笛横放嘴边。
17.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分)
(二)阅读李汉荣的《对一只蝴蝶的关怀》,完成18-21题。
(11分)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
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
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
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
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
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
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
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
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
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
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
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
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
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
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
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
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
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
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8.文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简要概括。
(3分)
19.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
20.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2分)
21.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不少于60字)(3分)
(三)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下列22-24小题(11分)
【甲】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
——《周公诫子》【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22.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又相.天子(2)博闻强记
....:
(3)非学无以广.才(4)险躁
..则不能冶性
2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4.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3分)
五、作文(50分)
25、下面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别样的美丽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校名、地名。
(2)题目:晒晒我的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