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春》自主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2.学习文章抓住春天的特点,多角度、有顺序、有特色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笔下春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情感。
训练积累
【基础存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山lǎng rùn()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3)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liàng()地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听说自己在学校书法比赛中夺得一等奖,他欣欣然
...露出了笑容。
B.庙会开始了,热闹非凡,来自各村各户的人,赶趟儿
...一样,都去凑热闹。
C.运动会开始了,他站在起跑线上,精神抖擞
..,随时准备冲出起点。
D.走进超市,各种商品尽显眼前,花枝招展
....的,让人不知道到底买什么好。
3.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仲舒、孔颖达、高适的故事,让衡水这个城市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无比丰富。
(去掉“无比丰富”)
B.我无时无刻都想着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一所重点高中。
(把“都”改为“不”)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定位准确及时”后面加上“的特点”)
D.从学雷锋活动中,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实质。
(把“实质”改为“内涵”)
4.仿照下列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修辞与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情谊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
仿写:
5.给下列横线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A.抚慰B.抚摸)着你。
(2)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A.静默B.沉默)着。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A.烘托B.映衬)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阅读经纬】
阅读文章第6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6.选段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7.阅读选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春雨的特征。
8.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织着。
9.这段写景文字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10.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春雨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来。
拓展迁移
苏醒的春
①冬日的冰雪已经慢慢地褪尽,风也不是那么刺骨了,大地也开始有了星星点点的绿了,知道春天已经悄然走近了。
②冬眠了一季的青蛙,开始了昨日的喧嚣;睡了一冬的种子,开始抽出点点嫩芽。
于是,树梢挂满了宛如翡翠的新芽,大地也是一片嫩绿,还有蛙声的伴奏,好像在上演一曲春的交响乐。
③传达春天到来的讯号应该很多,但是,没有哪个能与春风相比吧?是它将春天带到了这个世界。
当春天的跫音踏响的时候,它已经早早地拂过我们每个人那被冬天冷冻过的脸颊。
它清冷但不凛冽,它温和但不燥热。
它总是轻轻地吹来,慢慢地摇曳着树枝,悄悄地吹拂着大地,催生种子快快发芽,让大地重新焕发青春。
它总是那样轻柔地吹过你的面,好像一个姑娘亲吻着你的脸颊。
④说到春,就不得不说春雨了。
春天的雨总是那么轻那么柔和,不似夏雨的急躁,秋雨的绵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随风一起来,进入夜的最深处;夹在春风里,去滋润大地,唤醒万物。
但是,有时它也会发小脾气,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雨伞上溅起朵朵水花。
一阵风吹来,点点雨滴打在薄薄的衣服上,也会弄湿衣裳;而且,也会让人有种冰凉的感觉。
也许,这就是“春寒料峭”吧。
⑤说到春天,我想最不能遗漏的一样东西就是花了,它应该是春天最重要的代表。
你走在路上,看到树枝上开满了鲜花,白的、粉红的、深红的……各种颜色的花儿竞相开放,心里肯定有说不出的愉悦,一种快乐的感觉涌上心头。
你会感叹:春天已经来了。
是啊,春天来了。
在这样的季节,如果约几个好友到公园或者郊外去散步,那就更舒服了。
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还可以唠唠家常,交流一下工作经验,最重要的是能很好地放松心情。
不过,要是能够带上一壶茶就更好了,在走累的时候可以坐下来,一起分享香茗。
一边品茶,一边看风景,将是多么惬意啊!如果,这时忽然飘来点点春雨,是不是更好呢?还是会感觉扫兴?不用想得太多,雨中的春色会别有一番风味。
漫步在雨中,尽情欣赏这另一种春景,应与晴天时的大有不同。
怒放的花儿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着,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傲气,活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自己的脸,美丽极了。
不过,在雨中赏,可没有那么好,这可是要冒着会得感冒的风险的,也许就是会
付出这么一点代价。
尽管如此,眼睛已经大饱眼福,心情也变得更加舒畅,还有什么不值得欣赏的。
⑥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春天就是好。
春天到,人们也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上班族退去了冬日里沉重的步,换上了轻快而敏捷的步,在马路上往来穿梭,脸上也是带着花儿似的微笑,全然没有了冬天的冷峻。
在这个时候最忙的应该是农民,他们在冬日里就在盼望春天早日到来,好让他们春耕播种。
他们是一会儿也不想闲着,只想默默地做农事,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但是,他们从不说累、不嫌苦、不怕烦,还认为这是应该做的,收成好就是硬道理。
他们把种子播下,只盼望着秋天有个好的收成,多么简单,多么纯真啊!春天播种下希望,秋天就应该有收获。
一分耕,一分收获,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
⑦春天来了,她正在慢慢地睁开她蒙眬的双眼,渐渐地苏醒,大地也在悄悄地演奏着和谐的春之交响曲。
(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第8期,有删改)
1. 本文与朱自清的《春》都写到了具有春天特征的几幅画面,请写出本文描绘的画面来。
(温馨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
熟读文章第③~⑥段,概括段落主要内容即可)
2.“冬日的冰雪已经慢慢..地褪尽,风也不是那么刺骨了,大地也开始有了星星点点....
的绿了”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温馨提示: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解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加以理解。
可以由果溯因,根据所给句子,找出原文有关语句,再对它们分析)
3.说说作者笔下的春风具有怎样的特点。
(温馨提示:读懂题干,迅速找到文章描写春风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即可准确概括)
4.文中的农民是怎样的一种人?作者对他们有着怎样的情感?
(温馨提示:把握文章叙写农民的段落并仔细阅读,体会作者写农民经历、愿望,品质的句子,感受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春》自主学习
【基础存盘】
1.(1)朗润(2)酝酿(3)嘹亮
2.D (“花枝招展”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不合语境)
3.D(去掉“让”或“从……中”)
4.示例: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5.(1)B (2)A (3)A
【阅读经纬】
6.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流露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7.最寻常、细密、轻盈、润物;
8.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的形态特征,简洁而动人。
9.从静到动,从物到人,从远到近。
10.示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拓展阅读】
1.春风图;春雨图;春花图;春归人勤图。
2.不能。
“慢慢”说明冬日冰雪的褪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突然变化的;“星星点点”是说绿不多,不是大片大片的。
这些修饰语都展现了初春的景象,和题目中的“苏醒”呼应,去掉后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3.清冷但不凛冽,温和但不燥热。
4.他们有着美好的愿望,乐于奉献,不怕累、不怕苦、不怕烦,简单纯真,有着坚定的信念。
作者对他们充满敬佩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