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炼铁基本理论知识185161307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炉炼铁基本理论知识(判断题)
1.由动力学角度分析,标准生成自由能越大的氧化物越稳定,在氧势图上曲线位置越低。

( )
答案:×
2.当温度高于810℃时,CO+H2O=CO2+H2向右进行,只有此温度区域H2的利用率高于CO的利用率。

( )
答案:×
3.高炉内直接还原反应是借助碳素溶解损失反应与间接还原反应叠加而实现的。

( ) 答案:√
4.高炉内锰的各级氧化物的还原都要比铁的级氧化物的还原困难,特别是MnO比FeO更难还原。

( )
答案:×
5.煤气流经固体散料层时,单位高度上的压降与煤气流速平方成正比,这在炉内形成了强化和顺行的矛盾。

( )
答案:×
6.高炉操作线图中,0<X<1的区间,用来描述还原性气体的利用。

( )
答案:×
7.采用高风温操作后,中温区扩大,间接还原发展,是导致焦比降低的根本原因。

( ) 答案:×
8.炉内煤气的水当量变化不大,炉料的水当量变化很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大。

( )
答案:×
9.据炉内动力学分析,当煤气流的压降梯度升高至与炉料的堆积密度相等时,悬料故障。

( )
答案:√
10.高炉内间接还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还原的动力学条件:矿石的空隙度、还原性和煤气流的合理分布等。

( )
答案:√
11.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炼铁工艺的特点是:用块煤或气体还原剂代替高炉炼铁工艺所必需的焦炭来还原天然块矿(烧结矿或球团矿),具有相当大的适应性,特别适用于某些资源匮乏、环保要求特别严格的地区和国家。

( )
答案:√
12.水煤气置换反应(CO+H2O=CO2+H2)的存在,使H2有促进CO还原的作用,相当于是CO 还原反应的催化剂。

( )
答案:×
13.实际的直接还原反应无需借助碳素溶损反应(C+CO2=2CO),只须借助于水煤气置换反应与间接还原反应即可实现。

( )
答案:×
14.根据Si在高炉的还原行为,选用有利于高温区下移的技术措施和操作制度,使炉缸有稳定的充足热量,使铁水的物理热维持在较高水平。

是冶炼低硅的必备条件之一。

( )
答案:√
15.高炉中最重要的流体力学现象是煤气流经固体散料层以及流经固液相共存区(软熔带、滴落带及其以下直至风口平面)时的压降及液泛等。

( )
答案:√
16.从热力学角度看,凡是有利于提高高炉下部温度的措施都有利于降低生铁含硅量。

( )
答案:×
17.高炉冶炼条件下,氧化物由易到难的还原顺序:CuO→PbO→MnO→FeO→SiO2→Al2O3→MgO→CaO。

( )
答案:×
18.一般讲低级氧化物分解压力比高级氧化物分解压力大。

( )
答案:×
19.炼锰铁的高炉炉顶温度显著高于炼普通生铁的高炉,主要是锰的高级氧化物转变为低级氧化物时为放热反应,而铁的高级氧化物转变为低级氧化物时为吸热反应。

( )
答案:×
20.渣铁温度和理论燃烧温度之间无严格的线性关系,因此,理论燃烧温度并不能代表炉缸温度和硅含量的高低。

( )
答案:√
21.离子理论认为,随渣的碱度下降(O/Si比下降),共用O2-越多,硅氧复合离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这是酸性渣粘度大的原因,SiO2含量约35%时粘度最低。

( )
答案:√
22.第一热平衡和第二热平衡的碳素燃烧的热收入分别约为70%和60%,前者更接近于高炉实际。

( )
答案:×
23.在物料平衡中,大量计算表明,[C,O]法误差最小,[O,N]误差最大。

( )
答案:√
24.由动力学角度分析,碳与氧的反应究竟获得哪一种最终产物取决于温度和环境的氧势。

( )
答案:×
25.内扩散控制下反应界面的推进速度表现为开始时很慢,然后迅速加快,达到一定的还原度后,速度几乎为0。

( )
答案:×
26.V形软熔带使液流进行回旋区,受回旋区气流的作用沿着其四周和前端流下,煤气接触条件好,渣铁温度高、炉缸煤气热能利用最好。

( )
答案:×
27.高炉内锰的各级氧化物的还原都要比铁的各级氧化物的还原困难,特别是MnO比FeO 更难还原。

( )
答案:×
28.碳酸盐的Pco2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当Pco2超过煤气的总压时就发生了化学沸腾( )
答案:√
29.MgCO3的开始分解温度小于MnCO3、CaCO3的开始分解温度较MnCO3高 ( )
答案:×
30.对大多数元素的氧化物来说,标准生成自由能△G的负值越大,它的稳定性越高 ( ) 答案:√
31.炉内煤气的水当量变化不大,炉料的水当量变化很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大( )
答案:×
32.高炉操作线图中,1<X<2的区间,用来描述还原性气体的利用 ( )
答案:√
33.SPC的含义是工序过程控制 ( )
答案:×
34.影响炉缸和整个高炉各部过程的最重要因素是,风口前焦碳的燃烧反应 ( )
答案:√
35.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规律,气体分子运动速度与其分子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 )
答案:×
36.炉身工作效率在操作线中是指靠近FeO间接还原反应平衡点煤气成分的程度 ( ) 答案:√
37.现代奥氏分析以吸收法分析表明炉顶煤气中没有CH4,而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炉顶煤气成分时出现CH4,纯属分析误差造成 ( )
答案:×
38.在高炉操作线图中,横坐标用O/C表示,即每C原子结合的氧原子数,纵坐标有O/Fe 表示,其正方向对应于每一个Fe原子的合金元素氧化物与鼓风中的氧原子数,负方向表示炉料氧化度 ( )
答案:×(正方向,负方向相反,正方向表示炉料的氧化度)
39.生铁是含碳大于1.0%,并含有一定数量硅、锰、磷、硫等元素的铁合金的统称。

( ) 答案:×
40.高炉煤气是由CO、H2和N2组成的,由于氢的扩散系数和反应速度常数都比CO小,所以提高H2含量将加快还原速度。

( )
答:×
41.煤对二氧化碳(CO2)的化学反应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中的碳与CO2进行还原反应的反应能力,或者说煤将CO2还原成CO的能力。

它以被还原成CO的CO2量占参加反应的CO2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 )
答:√
42.炉缸中残留液体,在正常炉况时主要是炉渣,因为其黏度比铁水达100倍以上。

但在异常炉况时铁水也会残留,因此利用炉缸渣铁残留率可作为判断炉缸工作状态的一个指数,用于数学模型中。

( )
答:√
43.衡量高炉热能利用程度的指标是热量有效利用系数K T和碳素利用系数K C,前者是在高炉总热消耗中除去煤气带走的显热和其他热损后的有效热量消耗占的百分比,后者是碳素氧化成CO和CO2放出的热量与假定碳素全部氧化成CO2放出的热量之比。

( )
答:√
44.提高冶炼强度焦比升高原因,主要是煤气在炉内停留时间减少;其次是炉顶温度升高、热损失增多;瓦斯灰量增加,煤气带走的碳量增多。

( )
答:√
45.炉料中铁氧化物中被CO和H2夺去是氧量与由炉料铁氧化物转入煤气中的总氧量之比称为直接还原度。

( )
答案:×
46.高炉内煤气流速远远超过临界速度,所以煤气流速对炉内矿石还原过程没有影响。

( )
答案:√
47.风速和鼓风动能与冶炼条件有关,它决定着初始煤气的分布。

( )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