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或新技术的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
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可看到枝叶间透过的一道光线
D.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2、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SO3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
3、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试剂可能是
①浓硫酸②饱和食盐水③水④NaOH溶液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OH溶液
B.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
D.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Cu2++ H2↑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 + 2H+= Mg2++ 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Cu2++ Ag
D.铁与稀硫酸反应2 Fe + 6H+= 2Fe3++ 3H2↑
6、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B.甲的摩尔质量比乙的摩尔质量小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
B.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0.012 kg14C所含的原子个数
D.若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则所处条件为标准状况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③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可
⑤向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A.都正确B..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
9、下列实验操作及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A.蒸发时,待坩埚内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B.蒸馏时,发现忘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配制溶液时,洗净的容量瓶需烘干后再用于实验
D.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
10、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B.24 g Mg完全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
C.4℃时9 mL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 L N2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D.同温同压下,N A个NO与N A个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11、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 .10.1(2)mol/L b a --
B .110(2)mol/L a b --
C .110()mol/L b a --
D .110(2)mol/L b a --
12、离子方程式2Ca 2++3HCO 3-+3OH -=2CaCO 3↓+CO 32-+3H 2O 可表示
A .Ca (HCO 3)2 与 NaOH 溶液反应
B .Ca (HCO 3)2 与 Ba (OH )2溶液反应
C .Ca (HCO 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 .NH 4HCO 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13、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B .氯气、液氯和氯水都是纯净物,都有漂白性
C .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D .除去Cl 2中的HCl 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2286Rn 、 22086Rn 是质量数和电子数相等的两种微粒,中子数也相等 B .222
86Rn 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差50
C .35Cl 和37Cl −两者互为同位素
D .当氘原子转变为氕原子发生了分解反应
15、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Cu(OH)2+HCl ; Cu(OH)2+CH 3COOH
B .CaCO 3+H 2SO 4; Na 2CO 3+HCl
C .H 2SO 4+NaOH ; H 2SO 4+Ba(OH)2
D .BaCl 2+H 2SO 4; Ba(OH)2+Na 2SO 4
16、下列反应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O 32-→CO 2
B .HNO 3→NO 2
C .HCl→Cl 2
D .MnO 4-→Mn 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只含Cl -、CO 32-、SO 42-、Na +、K +、Mg 2+、Cu 2+离子中的某几种.
经实验:
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少量原溶液中加BaCl 2溶液不产生沉淀;
③取少量原溶液中加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
(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______,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中的某一种。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现有下列仪器:
(1)海水蒸馏是由海水获得淡水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实验室里组成一套蒸馏装置肯定需要上述仪器中的一部分,按照实验仪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仪器⑤的冷凝水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2)海带等藻类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碘水,欲从碘水中提取碘,需要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该仪器名称为________,向该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以提取碘单质的实验操作叫做________。

20、根据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加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由此说明自来水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写出装置图中序号所示各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3)若取仪器⑤中收集得到的液体少许,加入到试管中,然后滴加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蒸馏实验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反应开始至2 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3)当反应达平衡时后:若X、Y、Z均为气体,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降低(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为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试题分析:A、血液中,蛋白质和血细胞颗粒较大,是胶体,不能透过透析膜,血液内的毒性物质直径较小,则可以透过,与胶体有关,A正确;B、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与胶体性质无关,B错误;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C
正确;D、血液属于胶体,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应用了胶体聚沉
的原理,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
2、C
【解析】
设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SO3均为1mol,
A. 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1:1,A正确;
B.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1=2:3,B正确;
C. 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3×16=2:3,C错误;
D. 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32:1×32=1:1,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3、C
【解析】
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说明甲装置能吸收水或能和氯气反应.
【详解】
①将潮湿的氯气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有吸水性,导致氯气中不含水分,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故选;
②饱和NaCl溶液与氯气不反应,抑制氯气的溶解,但通过饱和食盐水时导致氯气中含有水分,所以红色布条会褪色,故不选;
③氯气通过水时导致氯气中含有水分,所以红色布条会褪色,故不选;
④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将潮湿的氯气通过NaOH溶液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故选;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解题关键:明确装置中甲瓶的作用,易错点:注意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4、C
【解析】
试题分析:A不正确,氢氧化钠也能吸收CO2,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B不正确,应该用过量的氢氧化钠,过滤后再酸化即可;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CO2和水,所以选项C正确;D不正确,应该用炽热的铜网,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

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5、B
【解析】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不发生反应,则不能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故A错误;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的离子反应为MgO+2H+=Mg2++H2O,故B正确;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Cu+2Ag+=Cu2++2Ag,故C错误;
D.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D错误;
故选B。

6、A
【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说明甲的摩尔质量比乙的摩尔质量大。

【详解】
A. 根据n=m/M,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甲的摩尔质量比乙的摩尔质量大,所以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故A正确;
B. 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说明甲的摩尔质量比乙的摩尔质量大,故B 错误;
C.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故C错误;
D. 根据n=m/M,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甲的摩尔质量比乙的摩尔质量大,所以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即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少,故D错误。

故选A。

7、B
【解析】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故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占有的体积,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故B正确;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0.012 kg12C所含的原子个数,故C错误;
D、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占有的体积,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故气体摩尔体积为1.4
L•mol﹣1,不一定是在标况下,故D错误;
故选B。

8、B
【解析】
①Na2O和水反应只生成碱,是碱性氧化物,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①错误;
②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②错误;
③Na2O是白色物质,Na2O2是淡黄色物质,故③错误;
④Na2O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而Na2O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不会产生氧气,所以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故④正确;
⑤Na2O2粉末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显碱性,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所以向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⑤正确;
所以正确的选项为:④⑤。

故选B。

9、B
【解析】
A.蒸发溶液应在蒸发皿中进行,并不是坩埚,故A错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故B正确;
C.配制溶液时,洗净的容量瓶不需要干燥,烘干后再使用会造成容量瓶容积不准确,故C错误;
D.活塞到漏斗管口还残留一部分下层液体,如果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残留的下层液体会一起被放出,故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
答案选B。

10、A
【解析】
A. 48 g O3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A项正确;
B. 1个Mg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为Mg2+,24 g (即1mol)Mg完全变为Mg2+时失去2mol电子,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B 项错误;
C. 4℃时水的密度为1g/cm3,则9 mL H2O的质量为9g,其物质的量为0.5mo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原子数为
1.5N A,标准状况下11.2 L N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原子数为N A,二者原子数不相同,C 项错误;
D.同温、同压、同分子数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即N A个NO与N A个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相等,D项错
误;
答案选A。

11、D
【解析】
由Ba2++SO42-═BaSO4↓、Ag++Cl-═AgCl↓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由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则确定原溶液中钡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再利用溶液不显电性来计算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详解】
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则
Ba2++SO42-═BaSO4↓
1 1
amol amol
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
Ag++Cl-═AgCl↓
1 1
bmol bmol
由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则原溶液中钡离子的浓度为
5
0.5
amol
L

=10amol/L,
氯离子的浓度为
5
0.5
bmol
L

=10bmol/L,
根据溶液不显电性,设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x,则10amol/L×2+x×1=10bmol/L×1,解得x=10(b-2a)mol/L,
答案选D。

12、A
【解析】
A.Ca(HCO3)2与NaOH溶液按照2:3混合,会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Ca2++ 3HCO3–+ 3OH–=2CaCO3↓ + CO32–+ 3H2O,A正确;
B.Ca(HCO3)2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碳酸钙沉淀,不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B错误;
C.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a2++ HCO3–+ OH–=CaCO3↓ +H2O,C错误;
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 HCO3–+NH4++ 2OH–=CaCO3↓ +NH3·H2O + H2O,D错误,答案选A。

【点睛】
电解质在溶液中实质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离子在溶液中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电解质在
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时,要注意物质的量对反应的影响,弱酸弱碱盐与酸、碱都能发生反应,弱酸的酸式盐与强碱发生反应,二者的相对量的多少不同,反应不同,一定要结合二者的性质书写离子方程式,并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13、D
【解析】
A.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氯化铜),故A错误;
B. 氯气、液氯和都是纯净物,没有漂白性,氯水是混合物,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
C. 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爆炸,故C错误;
D. 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故D正确;
选D。

14、B
【解析】
222 86Rn中子数是136、220
86
Rn中子数是134;222
86
Rn的质子数是86,中子数是222-86;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
数不同的原子,37Cl−是离子;氘原子转变为氕原子是核变,核变属于物理变化。

【详解】
222 86Rn中子数是136、220
86
Rn中子数是134,中子数不同,故A错误;222
86
Rn原子的质子数是86,中子数是
222-86=136,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是50,故B正确;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37Cl−是离子,故C 错误;氘原子转变为氕原子是核变,核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15、D
【解析】
A、HCl为强电解质,而CH3COOH为弱电解质,写分子式,故A错误;
B、 CaCO3难溶,写化学式,Na2CO3是可溶性强电解质,故B错误;
C、H2SO4+NaOH;H2SO4+Ba(OH)2后者还生成BaSO4沉淀,故C错误;
D、均可用Ba2++SO42―=BaSO4↓,故D正确;故选D。

16、C
【解析】
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为还原剂的氧化反应,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

【详解】
A.CO32-→CO2中,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HNO3→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加还原剂实现或浓硝酸分解实现,故B不选;
C.H2→HCl中,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C选;
D.MnO4-→Mn2+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实现,故D不选;
答案选C。

【点睛】
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灵活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要注意物质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Mg2+、Cl-CO32- 、SO42-、Cu2+Na+、K+是溶液呈电中性,必须同时含有阴、阳离子
Mg2++2OH-=Mg(OH)2↓
【解析】
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没有Cu2+,Cl-、CO32-、SO42-、Na+、K+、Mg2+六种离子中只有Mg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说明一定含有Mg2+;Mg2+和CO32-反应生成沉淀,二者不能共存,则无CO32-;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不含SO42-;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Cl-;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l-、Mg2+,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O32-、SO42-、Cu2+,可能含有Na+、K+;
(2)实验③可以省略,因溶液显电中性,故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CO32-、SO42-不存在,则必须含有Cl-;
(3)反应①中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2++2OH-=Mg(OH)2↓。

18、BaCl2Na2CO3Ag+ +Cl-=AgCl↓Ba2+ +SO42- =BaSO4↓
【解析】
根据离子共存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

Ba2+与SO42-、CO32—生成沉淀不能共存;Ag+和Cl-生成沉淀不能共存;Cu2+与CO32—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所以银离子只能和硝酸根离子组成AgNO3,铜离子只能和SO42-组成CuSO,钡离子只能和Cl-组成BaCl2,剩余的是Na2CO3。

【详解】
结合上述分析: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所以溶液中含有Cu2+,则C为CuSO4;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B为AgNO3,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说明D为Na2CO3,则A为BaCl2;四种盐分别为:A为BaCl2,B为AgNO3,C为CuSO4,D为Na2CO3;答案:BaCl2Na2CO3。

(2)盐酸与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A+C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其离子方程式:Ba2+ +SO42- =BaSO4↓。

答案:Cl-+Ag+=AgCl↓、Ba2+ +SO42- =BaSO4↓。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相关知识。

根据离子含Cu2+的溶液显蓝色,Ag+与HCl反应生成AgCl沉淀,CO32-和HCl反应生成CO2气体;Ba2+不能和SO42-、CO32-共存,Ag+不能和SO42-、Cl-、CO32-共存,Cu2+不能和CO32-共存,据此分析四种盐的组成。

19、②③⑥⑤a①分液漏斗萃取
【解析】
(1)蒸馏装置从下到上、从左到右需要的仪器有:蒸馏烧瓶、单孔塞、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故答案为②③⑥⑤;冷凝管的水流方向应为逆流效果好,所以应从a进b出;
(2)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以采取萃取分液操作,使用的萃取剂是四氯化碳,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点睛:明确萃取原理是解题关键,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萃取分液操作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20、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氯离子①酒精灯②蒸馏烧瓶③冷凝管④牛角管⑤锥形瓶试管中无沉淀产生因为制取的蒸馏水中不含有氯离子除去自来水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得到纯净的蒸馏水
【解析】
(1)检验氯离子一般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2)根据仪器构造判断其名称;
(3)根据制备的蒸馏水中不含有氯离子分析判断;
(4)依据蒸馏原理分析。

【详解】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加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说明自来水中含有的离子是氯离子。

(2)根据装置图可知①是酒精灯,②是蒸馏烧瓶,③是冷凝管,④是牛角管,⑤是锥形瓶。

(3)仪器⑤中收集得到的液体是蒸馏水,取少许加入到试管中,然后滴加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由于制取的蒸馏水中不含有氯离子,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无沉淀产生。

(4)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因此通过上述实验说明蒸馏实验的应用是除去自来水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得到纯净的蒸馏水。

【点睛】
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备蒸馏水操作,明确蒸馏实验的原理及用到的仪器是解题关键,注意温度计水银球位置、注意冷凝水流向。

21、3X+Y2Z 0.05mol•L-1•min-1放热
【解析】
(1)由图象可知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为:(1.0-0.7)mol:(1.0-0.9)mol:(0.2)mol=3:1:2,且各物质的含量在2mim后保持不变,所以方程式为3X+Y⇌2Z;
(2)Z的平均反应速率v(Z)=0.2mol/(2L×2min)=0.05mol•L-1•min-1;
(3)反应的方程式为3X+Y⇌2Z,若X、Y、Z均为气体,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降低,说明逆反应方向为吸热方向,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