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42分)
1. (4分) (2018高三下·浙江模拟) 下图为我国部分葡萄产区7~9月的累积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图。
完成
下题。
(1)四地区中,葡萄甜度较差的是()
A . 山东烟台
B . 云南蒙自
C . 宁夏银川
D . 新疆吐鲁番
(2)对所监测的葡萄长势进行估产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RS
B . GPS
C . GIS
D . VR
2. (2分) (2020高二上·兰考月考)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 .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 . 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 . 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D .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3. (4分) (2020高二下·莲湖期末) 东亚各地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导致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大。
受海水运动影响,不同地区气候的分布也有较大差别。
下图示意东亚局部地区,图中P线为气候区分界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P线以南主要为()
A . 高原山地气候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温带季风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2)由①→②→③→④气候特征的变化表现为()
A . 海洋性增强
B . 年均气温升高
C . 大陆性增强
D . 年降水量增多
(3) a、b两国相比()
A . a国人口数量较多
B . b国经济水平更高
C . a国汽车工业规模较小
D . b国海运业更发达
4. (2分)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因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①平原地形为主②雨热同期的气候③城市市场需求大④农业技术的推广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5. (2分) (2020高一下·洮南月考)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②图比例尺为1:N,则①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A . 2:N、1:2N
B . 1:2N、2:N
C . 2:N、4:N
D . 1:2N、1:4N
(2)若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84cm,则①图的比例尺约为()
A . 1:300000
B . 1:3000000
C . 1:30000000
D . 1:30000000
6. (4分) (2019高一下·定州期末) 图示地区荒漠化严重,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 . 科技水平
B . 自然资源
C . 开放程度
D . 消费水平
(2)为提升该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 . 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
B . 跨流域调水,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C . 推行节水农业,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D . 加强勘探,提升采油量
7. (2分) (2015高二上·泰州期中) 下图为“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
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地区生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 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
C . 水污染加重
D . 湖泊对长江的调蓄能力加强
8. (4分) (2020高二下·顺德期中) 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下图是我国“三大仓”分布示意图,①为北大仓,②为西大仓,③为南大仓。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三大仓的优势农作物,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A . ①冬小麦②棉花③柑橘
B . ①春小麦②棉花③天然橡胶
C . ①春小麦②玉米③天然橡胶
D . ①棉花②大豆③水稻
(2)北大荒已变为北大仓,现如今北大仓所在的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A . 以稻米生产为主
B . 以小型农机具生产
C . 地区专业化生产
D . 粮食商品率低
(3)如今在改造三大荒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北大荒森林面积减小
B . 西大荒土地酸化加剧
C . 西大荒土壤污染加重
D . 南大荒水土流失严重
9. (2分)“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目前我国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5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大。
属于石质荒漠化形成的条件有()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②可溶性岩石广布
③昼夜温差大④地势低洼,易于积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0. (2分) (2020高二上·定远月考)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图中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 .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 . 各区域间有明确的界线
C .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 .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2)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描写错误的是()
A . “黄色中国”——龙舟竞渡
B . “金色中国”——大漠驼铃
C . “绿色中国”——四季常青
D . “银色中国”——雪山连绵
11. (2分) (2019高一上·西湖月考) 自然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是()
A . 亚欧大陆
B . 北美大陆
C . 非洲大陆
D . 南美大陆
12. (6分)(2016·随州) 热带雨林生态脆弱的表现不包括()
A . 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
B . 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C . 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
D .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
13. (2分) (2019高二上·凯里期中)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地区,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常有光秃秃的山坡裸露着红色的岩石,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红色荒漠”。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 . 昼夜温差大
B . 多大风天气
C . 雨水侵蚀强烈
D . 蒸发旺盛
(2)与“红色荒漠”形成有关的人类活动是()
A . 坡地垦荒
B . 过度捕猎
C . 修建道路
D . 不合理灌溉
(3)治理开发“红色荒漠”可行的措施是()
A . 修建梯田,种植水稻
B . 发挥特色,开发旅游
C . 开山取石,生产建材
D . 封山育林,恢复植被
14. (4分)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 . 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 . 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 . 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30分)
15. (15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中) 下图是咸海在1960-2002年间面积的变化对比图。
读图,完成(1)~(2)题。
(1)归纳咸海近年来面积变化特点。
(2)分析咸海这种变化对当地生物的不利影响。
16. (15分)下图是我国著名的“乌金三角”,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目前该区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乌金三角”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的是()
①煤炭储量丰富②水资源充足③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
④邻近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⑤水陆交通便利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④⑤
D . ②④⑤
(2)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A . 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
B .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C . 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D . 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42分)
答案:1-1、
答案:1-2、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考点:
解析:
答案:3-1、
答案:3-3、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答案:8-2、答案:8-3、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答案:13-2、答案:13-3、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30分)答案:15-1、
答案:15-2、
考点:
解析:
答案:16-1、答案:16-2、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