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册教案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第册教案苏教
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
第七单元八音盒响叮咚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及我国的鼓文化,为祖国拥有
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2、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并对他们产生兴
趣;能听辩鼓、锣、钹等常见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及强
弱变化;能用它们奏出以×—、×. ×构成的短小节
奏型,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之中。
3、能熟练的背唱和表演《小鼓响咚咚》
4、能尝试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探索用打击乐器及其他
音源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想象力和创造力得
到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1、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位神秘
的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出示:老师手上抓着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
2、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师演示)
老师把五颜六色的小米放在一只小鼓上,以不同
的力度敲击。
小鼓敲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敲
得轻,米粒跳得低。
(以音乐《小鼓响咚咚》的音乐作为伴奏乐,以
“××××︱×××—︱”为敲击的鼓点)
3、师问学生鼓上小米粒的情况,生答。
4、学生学着老师跟着《小鼓响咚咚》的音乐敲击板
凳或拍手(老师弹奏伴奏乐时随时改变音乐的强
弱,要求学生作出敏捷的反映,根据老师弹奏的
力度的变化改变自己敲击的力度)
二、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一)创设情境
1、导语:刚才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
彩色的小米粒。
有一个同学他也有一个神秘的好
朋友,想不想认识一下?瞧!(多媒体或实物展
示)
2、师:这个小朋友的好朋友是谁啊?
生:小鼓
师:你们想不想也和小鼓交个朋友呢?只要你学
会了这首歌曲,小鼓就会考虑和你做朋友。
(二)学唱歌曲
1、听范唱
老师带领学生边听边用以下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
注:在敲击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引导学生根据
词意,第一段前六小节用mf的力度敲击,最后
用“f”力度敲击;第二段前六小节用“mp”的
力度敲击,最后用“p”力度敲击。
2、唱法学唱歌曲。
3、随录音,用“lu”哼唱全曲。
4、唱歌词。
(三)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
曲。
2、启发学生畅谈演唱的感受及两段不同情绪演
唱歌曲。
(学生会根据听范唱、敲击伴奏的强
弱处理歌曲)
三、制打击乐器作创编、表演。
导语:通过歌曲的学唱,老师知道你们已和小鼓交上
了朋友,祝贺你们!老师还知道,你们今天带来了自
制的打击乐器,你们和这些乐器交上朋友了吗?请拿
出你们自制的乐器展示一下。
(1)展示自制打击乐器
(2)要求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鼓
响咚咚》伴奏。
四、森林趣事
趣事一:“小鸭集合走路”的情景
多媒体展示:“小鸭集合走路”的情景,伴以打击乐
《鸭子拌嘴》片段,请学生跟着音乐作律动,告诉学
生这段音乐就是用钹和镲表现的。
(出示钹和镲)
趣事二:“鸭子吵架”的情景
活动方式:两人一组先用手掌模拟小镲自编自演。
然后选自己认为合适的打击乐器进行即兴表演。
趣事三:“龟兔赛跑”的情景
方式:指导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表演。
趣事四:“老虎磨牙”的情景
方式:启发学生想象老虎磨牙磨牙时发出的声音,
用身边的东西发出声音。
如:用铅笔刮奏铅笔盒的
边缘等
五、知识的延伸
1、了解少数民族民间打击乐器(例如:让学生看
“藏鼓”、“新疆手鼓”的表演)
2、了解世界各地民间打击乐器
教师小节:今天,我们和小鼓、自制的打击乐器交上了朋友,老师真为你们感上高兴。
森林里的趣事还有很多,请小朋友们回去想想,还有哪些趣事能用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表现出来,下一节课,拿出来展示。
(最后,边唱《小鼓响咚咚》,边在鼓乐声中结束教学。
)
第八单元新年老人走来了
教学内容
(一)唱《堆雪人》、《龙咚锵》、《蓝鸟》(二)听《雪花飞舞》、《放鞭炮》、《新年
好》、《叔伯新年好》
(三)动《堆雪人》、《听一听动一动》、《祝福送给你》、《新年音乐会》
(四)拓展“雪”的知识锣鼓知识春节风俗
“年”的传说
教学目标
1 在喜庆的氛围中感受节日文化的熏陶,初步感受到音乐
和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能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大方地
展示自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乐于接触多样化的音乐作品。
通过唱、听赏中外有关过年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国家小朋友过年的生活情
趣和音乐风格。
3通过“新年音乐会”等活动,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与检验,艺术评价能力得到提升。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一)唱《堆雪人》
(二)听《雪花飞舞》
(三)动《堆雪人》
(四)拓展了解“雪”的知识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有弹性地演唱《堆雪人》,并有创造地完成律
动。
2听赏《雪花飞舞》,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表现下雪的情景,提高学生对乐器的认识。
3从音乐课中了解“雪”的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龙咚锵》
2听《放鞭炮》
3动听一听动一动
4拓展了解锣鼓知识
教学目标
1听出《放鞭炮》中乐器模拟的鞭炮声,有节奏模仿各种鞭炮声。
2唱好《龙咚锵》中的附点音符,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伴奏,
3从中了解锣鼓知识
教学过程
过渡学唱《龙咚锵》
什么时候会放鞭炮?
那过年时除了放鞭炮
还会做些什么来表现热闹的场面
呢?
老师这儿有面鼓,你会怎样来
敲?
简单介绍鼓
会敲出怎样的节奏?
(课前写在黑板上)
播放《龙咚锵》
教师用鼓敲出红笔黄
笔的节奏
把“咚咚咚咚咚”换成“龙咚龙
咚锵”
出示锣镲等打击乐器
用它们给我们的新年增加欢快的
气氛
放音乐《龙咚锵》
小结
过年的时候
敲锣打鼓
不同方式
(磨鼓皮、用手拍
鼓面)
咚咚咚咚咚
咚
学生拍出其余部
分
注意强弱
跟着老师打出
的节奏读“咚咚咚
咚咚”
1 按要求读出来
2 在老师的指导下
有节奏地唱出来
3 采用不同的演唱
形式
4 利用简单的打击
乐器给音乐伴奏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新年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与同伴友好地合作,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2在音乐活动中,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与检验,艺术评价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