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风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民族风情
四月的云南风景如画,四月的云南山美人美,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令人向往,在这美好的季节,我走进了这片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简称滇,东西最大横距864.9 公里,南北最大横距990公里,总面积39.4 万平方公里,人口4596.6 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33.7 万,占总人口的33.37%。
在26 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5 个为独有民族,有16 个民族跨境而居,共有129 个县市区,其中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民族自治县。
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全省有25 个县(市)与老挝、缅甸、越南3国毗邻,国境线长达4060 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由于地形复杂、地势垂直高差大等原因,云南立体气候特点显著,气候类型多样,“云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便是其真实写照。
其中滇西北属寒带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中、滇东属温带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有的低热河谷在北回归线以南,终年如夏。
云南现有26 个民族除回族、满族、水族通用汉语外,其余如彝族、哈尼族、傣族、苗族、壮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白族、瑶族、独龙族13 种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加上藏文,现在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语言共22 种。
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植物类型都有分布,古老的、衍生的、外来的植物种类和类群很多,在全国3 万种高等植物中,仅云南就占了60%以上,被誉为“植物王国”。
云南树种繁多,类型多样,优良、速生、珍贵树种多,药用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等品种在全省范围内均有分布,故云南还有“药物宝库”“香料之
乡”“天然花园”之称。
云南还是动物种类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
珍稀保护动物较多,有许多动物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
珍禽异兽如蜂猴、滇金丝猴、野象、野牛、长臂猿、印支虎、犀鸟、白尾梢虹雉等46 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熊猴、猕猴、灰叶猴、穿山甲、麝、小熊猫、绿孔雀、蟒蛇等154 种。
云南地质现象繁多,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尤以有色金属矿和磷矿著称,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是全国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
云南94%面积为山区,6%地区为平原,又被形象地誉为“一山一边一水”。
一山即玉龙雪山,一边即与老挝、缅甸、越南交界,一水即滇池(云南第一大淡水湖)。
由
于地理特殊,云南堵车现象严重,有一次曾堵车上千万辆,创全国堵车之最。
尤其昆明堵车最有代表性,昆明也叫“堵城”(堵车辆、睹石头),每
年国家领导人到昆明第一件事,要看当地政府官员的政绩,就是看堵车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治理堵车成为检验地区领导人政绩的重要依椐。
云南是旅游大省,依靠旅游,养活了全省40%的人口,云南也是烟草大省,象红塔山、苏烟都产于此地,仅去年云南整个烟厂纳税4000亿元,列云南纳税产业之首。
按照行程,此次考察学习,我们要经过昆明、大理、丽江及西双版纳。
首先
乘坐班机从济南直飞昆明后,转车驶往大理、丽江。
从昆明到丽江,全程600公里,往返1200公里,相当于绕日本转一圈。
坐在快速行驶的大巴旅游车上,行走在蜿蜒盘旋的山区公路上,车窗外一个个少数民族村寨不时一闪而过,美丽的田野,挂满树头的芭蕉树随风而动,仿佛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
进入大理市区向西北,被誉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的洱海便映入眼帘,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大理的房子全部依山而建,开门面朝洱海。
据导游介绍,由于云南人未见过大海,故称“洱海”。
洱海唯一出水口在在下关镇附近,经西
洱河流出。
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大名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
凡到大理下关的政府官员一般不在下关住宿,他们忌讳“下官”同音。
大理是电影《五
朵金花》的故乡,这里的姑娘个个貌美如花,当地形容她们是金一般的心灵,花一般的容貌。
大理白族自治州,称呼未婚女子叫金花,已婚女子叫银花,男子叫阿鹏哥。
孝心重的姑娘称金花,不孝顺的姑娘称狗尾巴花。
白族的姑娘出嫁叫“哭嫁”(因娘家人簇拥着在姑娘身上狠掐),姑娘能不哭吗,但是白族有种风俗,姑娘出嫁哭的越痛证明越不愿意离开娘家。
大理的“四雕”非常有名,即建川的木雕、苍桑的石雕、梅雕、银雕。
云南因处在云贵高原,不但氧气含量低,而且饭不熟,俗话说:云贵高原走一步,相当山东走十步;形容米饭的生熟:大理的米饭是子弹,丽江的米饭是炮弹。
其难吃程度可见一斑,笔者在此逗留几日,时常感觉胃账胃痛,亲身经历了一番“子弹” 和“炮弹”的滋味。
即便如此,相比而言,大理的饭菜味道还是比较上乘的,正象导游所言:吃在大理,玩在丽江,住在昆明,其中的滋味只有到过云南的人才深有体会。
大理有一座山叫“凤皇山” , 含银量很高, 号称亚洲第一, 因山上不长植被, 远远望去闪闪发亮, 有“银都” 之称的贺庆县银器手工加工基地就座落于此,
每日到此游览交易的人流络绎不绝,来往车辆川流不息,成为一大景观。
到大理有二个地方必须要去,一个是大理古城,二一个是大理西湖,在大理古城主要是欣赏“四雕” 的造型艺术魅力;而在大理西湖除享受湖光山色外,更重要的是品味当地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及特色民族表演。
大理最著名的建筑当属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势。
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
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文献名邦”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
崇圣寺建筑群距离下关14公里,位于大理古城以北 1.5 公里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过去有9 个皇帝在此出家, 并被13 个东南亚国家一致推崇为“佛都” , 寺内供奉的开光佛像达11400 多座, 堪称世界之最。
来到丽江, 我们在惊叹无以伦比的山川秀水之美时, 更忘不了让丽江插上腾飞翅膀的朱镕基总理。
过去丽江人懒惰但热情,导游语:客人来了喝酒, 客人走了喝酒,没事自己喝酒,一直睡到天亮自然醒。
一九九六年, 丽江发生了大地震,引起了国内媒体的极大关注, 一九九七年, 朱镕基总理来到云南, 住进丽江村寨, 看到少数民族同胞闭塞饥苦的场景,被深深的震撼了。
在云南期间,朱镕基总理哭了三次笑了三次,视察期间,他向百姓保证:云南无法取代的就是少数民族的旅游资源,给我时间,保证三年通电,五年通路。
随后安排有关人员邀请舞蹈专家杨丽萍,历始40天,走遍了云南、丽江,编导出了大型舞蹈专场《丽水金沙》。
自此,通过国家扶持,云南、丽江以旅游为支柱,走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丽江纳西族人称呼姑娘叫胖金妹,小伙子叫胖金哥,对年龄小的称小阿哥或者小阿妹;藏族姑娘都称卓玛,小伙子叫扎西。
丽江看点多多,看点之一:丽江的地标、方向标——玉龙雪山,位于丽江西北,高5996米,共有13座山峰组成,终年积雪不化,如一条矫健的玉龙横卧山巅,因此而得名。
玉龙雪山因为山体气候垂直分布,植被和自然景观极其丰富。
雪峰下有高山草甸,牦牛在广袤的原始
森林旁悠然散步,远处的木楞房里不时传出藏族姑娘的歌声,冰川、峡谷、瀑布, 还有在不同高度依次开放的杜鹃花。
玉龙雪山主峰常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云雾缠绕之中,有“神龙见尾不见首”的说法。
在纳西族的传说中,玉龙雪山是神灵“三朵”的化身,
传说因三朵属羊,所以人们每年农历二、八月的羊日都要祭祀三朵,其中二月的最为隆重,同时还要进行聚餐、对歌等活动,非常热闹。
此外,大年初一早晨,各家在院子也要摆祭品,隆重祭拜三朵。
看点之二: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
古城始建于元初,距今已有约900年历史。
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
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
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古城地
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是纳西族聚居的地方。
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
其中,纳西族占绝大多数,有30%勺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因此当地的饮食文化带有浓厚的纳西族特色,加上丽江物产丰富,造就了粤、京、沪、川、湘、西餐各方美食,各色各样迎合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而当地的风味食品包括:丽江粑粑、苦养粑粑、鸡豆凉粉、糯米血肠、永胜油茶、彝族坨坨肉、猪膘肉、腌酸鱼等,也深受游客喜爱,组成了丽江旅游的核心景点。
看点之三:丽水金沙,择取丽江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以舞蹈诗画的形式加以表现,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象、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择取丽江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丽江古城吸引游客的又一亮点。
西双版纳风情万种。
西双版纳处于滇西山地南部,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土地面积有1.9万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紧邻泰国。
西双版纳有傣、汉、哈尼、布朗、基诺、拉祜、瑶、佤、回、苗、壮、景颇等13个少数民族,其中傣族人口占34%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澜沧江纵穿境内,多河谷
平坝。
生产稻、玉米、小麦、甘蔗、茶叶、棉花、花生及香蕉、芒果、椰子等水果,产紫胶、橡胶、樟脑、剑麻、胡椒、柚木、金鸡纳、罗芙木等经济植物。
有中国保存较完好的热带季雨林,景观独特。
原始森林中有野象(亚洲象)、犀牛、长臂猿、孔雀和珍禽双角犀鸟等。
旅游景点有曼飞龙白塔、热带植物园、景真八角
亭、勐泐大佛寺、原始森林公园、橄榄坝傣族园等。
西双版纳处于东亚和南亚季风交汇的低纬度地带,气候高温、多雨、湿润、静风,大部分地区终年无霜,是“没有冬天的热土”,是世界上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在西双版纳,傣族仍沿序母系氏族社会风俗“男嫁女”,他们称呼男青年
为“猫哆哩!”、女青年为“骚得哩!”;对老人男的称“老伯桃”,女的称“老米桃”;小男孩称“小龙崽”,小女孩称“小龙女”。
谁家生了个男孩视赔
钱货,生了个女孩叫挣钱货,村塞还给予女孩一年6000元的生活补贴。
猫哆哩
只要在女方家打三年工,就享一辈子福了。
猫哆哩三年干些什么呢?第一年上山砍柴、种地,第二年种割橡胶,第三年准备嫁妆;若汉族戴近视眼镜的小伙子被“骚得哩”相中,打一年半工就可以。
其中的奥妙在于上世纪70年代,北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此,他们虽做了些不光彩的事,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为傣族人民挣脱贫困作出了很大贡献,给傣族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老一辈人怀念他们,视汉族戴近视眼镜的男青年为有文化人,故减免一半打工时间。
猫哆哩作客傣族村寨讲究频多,如睡觉双脚对正门,表示巳有对象,若双脚冲里,则代表没对象,一旦弄错,会被“骚得哩”的父母视为才找的“猫哆哩”,只有等到打完三年工后男嫁女享清福了。
石林,作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八十年代以著名“石林烟”商标
的烟草曾畅销全国,成为哪个时代的产物,让国人记住了石林。
石林位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处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也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
石林既是天然的风景,也是人文的风景,与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诗玛”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黎族称呼女人为阿诗玛,男人为阿黑哥,这里以黑为美,越黑越漂亮。
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斑斓绚丽的民族服饰、火热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风格奇特的婚丧嫁娶,无不体现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韵味和地域特征,其最具代表性的电影《阿诗玛》至今仍享誉海内外。
遍布云南大小展厅的翡翠玉石、银器,是云南的最大看点。
每到一处总是人头
攒动,凡到过云南的游客谁也不差几个钱,免不了买上几样佩件或手镯、戒指,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据介绍,云南是全世界翡翠毛料集散地,因没税收,价格相对内地要低20%^30%云南还有无玉不成婚之说,黄金有价金玉无价,所谓“钻石好找,美玉难求”“人养玉,玉养人”,“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玉可以安抚人的气息、毛发及心脏,玉会越戴越亮;宋美龄虽已100 多岁仍心神气爽,特别是因长期佩戴玉镯,手腕处连老年斑都不长;佩戴饰件也有讲究,叫男戴观音女戴佛,幸福女人戴手镯,可见翡翠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