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追逐航空报国梦的“宝藏爷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岁追逐航空报国梦的“宝藏爷爷”
作者:张瑾
来源:《华人时刊》2021年第07期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伟绩举世瞩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龄已有37年的85岁老人朱盘生无限感慨,他们这一辈人见证了祖国从褴褛走向富强,历经了磨难、坎坷和曲折。
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将曾经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國。
作为我国航空工业部第一批高级工程师,朱盘生一生矢志不移跟党走,追逐航空报国梦。
骄傲的人生履历
家住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的朱盘生老爷爷最近有点火,被称为“宝藏爷爷”,其孙女朱琪瑶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也是一名十分优秀的留学生!但这个亲切的称呼并不是因为他的孙女,而是他开挂的人生履历。
朱盘生1937年9月2日出生于无锡市,1955年毕业于无锡市二中(即原来的辅仁中学),这可是无锡当年的重点高中。
1960年毕于西北工业大学并留校任教。
1983年被评为航空工业部第一批高级工程师,是当年航空部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1989年又被评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3年元月因他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证书号第(92)0290866号)并于1992年10月开始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1955年,高考结束后,朱盘生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成为一名航空人。
第一堂航空概论课上,他才知道了太空、黑洞等知识。
“上世纪50年代,我国还没有自主研发的大飞机,都要靠国外进口,我就想什么时候能有我们自己的大飞机。
于是就报考了这个专业。
到了大学,才知道原来航空领域有无穷无尽的知识。
”朱盘生直言,“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
1984年由朱盘生主管设计的中国第一台“YD4型四通道液压伺服舵机”在法国“Sa321Ja型超黄蜂直升机”上试飞成功,从此,我国海航结束了向法国宇航公司进口超黄蜂舵机的历史。
妻子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医务保障工作
朱盘生的妻子邹瑞华如今也已81岁,两人于1963年订婚,拍了一张合照,两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后,邹瑞华便匆匆去了青海金银滩———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因保密需
求,当时朱盘生只知道未婚妻去了青海矿区做医务保障工作,去多久,究竟在哪,他都一无所知。
1964年7月,他收到了一封未婚妻写给他的信:“盘生,也许这是最后一次给你写信了,我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我们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不管结果怎样,你都要做好研究报效祖国。
”
“我感到莫名其妙,她到底要去做什么?我立即给她回信,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收到消息。
”直到1965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后,朱盘生才知未婚妻这几年的付出。
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朱盘生夫妇,经常跟孙子辈讲述从前的故事,而他的两个儿子也都投身于航天事业。
“我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在朱盘生心中,浩瀚无垠的太空值得他终其一生,为之探索奋斗。
两年前,朱盘生还在红十字会签署遗体、角膜的捐献证明,他笑着说:“我活着的时候为国家做了贡献,走了之后更要做点事。
”
(无锡市委统战部推荐)
(责编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