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人体的奥秘6人体“机器” “衡水杯”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等等。
(2)人体的外部结构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结构特点可以多种感官感觉或借助工具观察。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眼看、触摸、手捏、耳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体会残疾人的不便。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知道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通过填写气泡图,了解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是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教学难点:
1.能够应用各种观察方法感觉身体内部的结构存在。
2.通过对气泡图的分析,理解根据功能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教学准备:
人体结构图、气泡图、课件、跳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ppt2-4)蜗牛、蚂蚁图片。
三年级时,我们观察过蜗牛、蚂蚁等小动物,你能说说它们的身体结构分为哪几个部分?
(预设:蜗牛的身体分为头部、腹部和尾部;蚂蚁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
)
2.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体结构,我们观察过的蜗牛、蚂蚁、蚯蚓的身体结构各不相同,那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自己的身体结构又有哪些特点呢?我们的身体结构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身体的结构》(板书)
二、观察我们的身体
1.我们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顺序,你打算先观察身体的什么?(那我们先来观察身体的外形结构吧)
2.老师就当一回模特,观察老师的身体,能不能用圆、长方形等图形简单画出身体的样子?(学生边观察边画)
3.讨论身体的组成:头、颈、躯干、四肢。
汇报:从外形上,老师的身体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展示同学们的画)
小结:老师的身体结构是这样,那同学们呢?是呀,(ppt5)从外形上,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这四大部分。
4.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比较身体的左右两部分,发现有什么特点?
(预设:左右对称)
说说怎样左右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的位置、大小、长短、粗细等都是差不多的。
如果不是会怎样呢?(ppt6)完全左右对称?为什么说不完全左右对称?手脚长度有点区别,眼睛有大小之分等等?虽然不是完全对称,基本上还是左右对称的。
5.体验左右对称的好处。
你知道身体对称有什么好处吗?
(预设:看起来更加美观;协调;做事情更方便……)
让我们来体验一下这种好处吧,活动:试试用单手系红领巾比赛,与平时双手系红领巾比较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身体的左右对称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时候更灵活,运动的时候保持平衡,另外对称的身体外形使我们看上去更美。
6.感受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
同学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很多人身体的残疾,给生活带来了很大不方便。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残疾人呢?
小结:是啊,我们要尊重他们,帮助他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ppt7-8)
三、身体怎样工作
1.刚才,我们研究了身体的外形,那接下来我们该研究什么了?
(预设:身体的内部)
2.解暗箱游戏:准备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装尺子、橡皮、笔等物品。
我们的人体好比一个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我们有什么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吗?
(预设:眼看、耳听、手摸、捏等)
3.在小组里,先看一看,再听一听,摸一摸,把你用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和用手能摸到的身体的内部有什么告诉小组同学,填写在记录表(ppt9)
4.汇报交流。
(耳朵可以听到心脏跳动,从而知道心脏的位置;用手可以摸到脉搏的跳动,还可以感觉到骨头;肚子饿的时候,可以听到肚子咕咕叫,可能是肠子的位置……)
5.看来,人体的内部还有着非常复杂的系统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呢。
科学家还发明了许多仪器来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的身体内部,这些是什么,你认识吗?(ppt10-13)出示X光片、CT、听诊器等。
四、身体怎样工作
1.我们的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ppt14)
板书:身体的工作
2.指名一名同学做模拟跳绳活动,其他同学观察思考: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项活动?
3.一起完成气泡图记录表(ppt15)
4.每组选择一种熟悉的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完成气泡图。
(ppt16)
5.展示学生作业,汇报解释。
(预设:手、肌肉、骨骼、心脏、血管、大脑、肺……)
6.对比两张气泡图,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
师:哪些器官共同参与了这个活动,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预设:大脑——指挥人体工作
肺——呼吸
手、脚——运动
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胃、肠——负责消化的器官)
我们把两次活动的记录,对照一下,看看有哪些是共同的,说明同一个活动需要身体多个部位共同参与完成;在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
7.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不同,如果按照各部分的工作类型来分,我们的人体还可以怎样划分?(ppt17)有负责运动的器官、有负责呼吸的器官、有负责血液循环的器官、有负责消化的器官、有负责指挥协调各部分的器官。
五、总结延伸
1.这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人的身体结构,你有哪些收获?
2.同学们,认识、了解我们的身体,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生活。
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生命,爱护身体!好吗?
六、作业(ppt18)
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
2.用手拿起哑铃的时候,只有肌肉参与了活动。
()
3.按照工作类型来划分,人体可以分为()等部分。
A.头、颈、躯干、四肢
B.骨骼、关节、肌肉、神经
C
【附】观察记录表格
●板书设计:
身体的外形四肢
身体的内部管……
摸听看……
身体的工作
●教学反思:
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地方都会在后续活动中反复出现,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
在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内部进行观察之后,组织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不应强求学生到底观察到了什么,而是在意学生所交流的是不是他们自己在课堂上真正的观察所得,或是课外的生活经验。
要求学生明确哪些是真正的观察所得,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分辨。
气泡图的研究重在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同一个活动需要多个身体部位共同参与,不同的活动也需要相同的身体部位共同参与完成。
从而让学生能够达到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
在这样的认识上,学生不会将人体的各个部分孤立地看待,一种系统的、具有联系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将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痕迹,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思维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