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道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生态化进程也愈来愈受关注,加强城市道路绿化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笔者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前言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作为人工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再创,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也是城市规划的一个缩影,是城市意境、文化和形象的体现。
因此,想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满足现代城市道路建设的公共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层次性等时代特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实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也在快速的发展着,城市的全新形象也越来越被生活在此的市民们所重视,因此,全面实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对于城市的形象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关乎到人们所在城市外部环境,即公共环境的好与坏。
其次,全面实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承担着城市公共环境建设的责任,是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不仅应该与整体的城市规划风格相互融为一体,还应该符合道路所处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一定要符合城市整体规划风格。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2.1 性质与功能相适应
性质与功能不同的道路所产生的路网也是不同的,因而现阶段的市政道路都有着其独有的特色。
同时,因交通目的的不同,对于环境景观元素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对于道路附属建筑、雕塑、绿地的风格及其设计特点而言,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所具有的特点。
2.2 道路景观设计应突出车辆的安全感
“危楼不可居,危栏不可依”,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安全的重要性,若行车中无法保证安全,道路也没有美感可言。
因此,安全感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前提。
司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会产生压迫、压抑等不良感受,此时更要保障道路的安全感。
2.3 道路景观设计应强调路边的色质感
道路和沿线的绿化、构造物等的色调搭配等都会影响道路的景观设计,好的色彩会带给人们欢快的感受,可以消除在行车中产生的压抑情绪和疲劳感。
2.4 可持续发展与个性化原则
在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3 方面要素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分析,并尽量加强对于自然要素的运用,从而让道路景观真正融入到自然景观中去。
个性化设计原则是指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对城市自身的形象特点与文化进行协调分析,并加强对于城市个性化元素的应用,以充分展现出城市的特色。
3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措施
3.1 行道树式景观
行道树式的绿化景观实际上就是指沿着城市道路的两侧各种植一行灌木或是一行乔木,也就形成了“一条路,两行树”的形式,这种种植形式也是最为基本、最为简单的一种景观种植形式。
3.2 自然式景观
这一类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规划形式主要是针对于城市道路上有较大空间,如果是采用自然式的景观种植方式,在道路中是可以种植各类灌木、乔木、地被植物、植物以及花草品种。
在种植这些品种时,为了保证种植效果的美观以及形成一个活泼生动的自然气氛,应注意植物和花草的高低、疏密、数目的形状、各种类型数目的比例以及色彩的搭配等因素。
3.3 规划式景观
规划式景观与自然式景观是相对的,其应根据城市道路的线条走向并依据道路两侧的绿地空间,整齐并且对称的种植各类植物和花草。
种植时为了保证种植效果的和谐统一,选取的灌木和乔木必须是同一胸径和同一高度的,这样才能体现出整齐划一的美感,并且韵律性也很强,行人在道路上驾驶车辆时才能有好的视线感觉,也便于他们高速行车。
3.4 立体式景观
这种形式就是指在道路两侧的绿地边缘先布置1 层高度大于5mm,胸径约为10~15m 的大乔木。
之后再进行第2层小乔木布置,高度应在3m左右,胸径约为5.5m。
然后是第3层已经修剪整齐的灌木布置。
最后则为地被植物的第4层布置,这样就形成了层次分明并且立体效果明显的景观形式。
3.5 丛状式景观
这种形式主要是以乔木为主并辅以灌木进行封闭式的种植形式。
这种形式主要是应用于城乡结合入口处或是道路交汇处,这种形式具有整齐统一的美感,但应成行成排的整齐种植,切忌杂乱无章的种植。
4 使用功能种植
4.1 遮荫式
种植我国南方区域夏天十分炎热,为了保证良好的遮荫效果,应种植一些遮荫度大、常绿并且覆盖范围广的绿色树种。
4.2 遮蔽式
种植遮蔽式种植主要是指用绿色植被挡住城市道路的一个方向,不让城市道路暴露全貌。
4.3 地被植物和草坪
将地被植物和草坪种植在道路两侧,能够起到防尘防雨、覆盖黄土以及降低噪音的作用,常见的地被植物有:黄金叶、大叶油草、花生藤、台湾草以及铺地锦等。
5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注意事项
5.1 绿化形式的确定
绿化形式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①两侧用地的性质;②周围建筑风格;③设计绿地的宽度;④道路变化情况。
植物的高度层次和季节色彩也进行考虑。
例如,假设道路两侧大部分为商业用地,建筑物群高大稠密,中间分车带宽12m ,可以在绿地的中心种植高大乔木,两侧种植低矮的绿篱或者灌木,以满足两侧商业建筑展露的要求。
5.2 考虑人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在进行绿化设计时要以人为本,考虑到人们实际的生理需求。
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时候,驾驶员对道路旁景物的敏感度是随着距离和车速变化的,在设计道路绿化时,一方面要保证不影响道路交通,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车辆行驶的动态特点对景观进行实时调整,既满足了行人在静态视觉上的要求,也满足了车辆行驶中人的动态视觉要求。
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的车速下,人们可对景观进行辨认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以及能够进行清晰辨认的景物的最小尺度是变化的。
以限速100km/h 为例,司机前方的景观,其最大距离不应大于660m,最小距离不应小于8.50m,景物高度应大于2.00m。
如果绿化设计时对这些因素不加以考虑,建设出来的景观尺度超过了这些值,那么对正在驾驶车辆的司机来说,
超出这些尺度的景观是看不见的,这就是失败的绿化设计,因为它不能给道路上行驶的人们带来动态视觉上美感,忽视了人生理上的需求。
5.3 道路绿化植物选择
由于建设过程的影响,城市道路绿地的土质都比较差,因此应多选择例如杨、榆、槐等耐生长、抗病虫害的树种;灌木选择枝叶丰满、花期长、不需要太多修剪的海棠、丁香等。
5.4 重视安全安全问题
是绿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果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进行栽种,植物会因为根系无法伸展、减弱长势直至死亡;在交叉路口、公交车站位置、人行过街通道的两侧栽种超高繁密的植物,会误导与遮挡视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在有架空电线的地段栽植大型乔木的话,当乔木生长到一定程度,容易因为枝杈牵扯而造成电线断落,带来危害。
6 结语
通过对城市规划进行合理的解决,提出城市景观设计的规划理念,不仅能够作为日后城市建设的指导理念,还能对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
使城市景观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具备美观、舒适的街道环境。
参考文献:
[1]陶岚.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河南建材,2013(2).
[2]刘春荣.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新疆林业,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