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产权性质与企业绩效———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在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速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必定也会逐渐加剧,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

对于企业活动而言,创新就是要求将原本的研发投入能够直接转化成为成果,以此来让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所注重的就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中创新活动所拥有的地位,并且在企业创新之中,研发投入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够忽视的,没有创新投入,企业的创新活动就不能够继续下去。

2018年的“中兴事件”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也让人们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企业只有自己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掌握主动权,而这则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当前,我国的很多企业大多认识到创新对于自身的重要性,纷纷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

特别是作为我国科技大省的江苏省,在科技创新以及研发投入方面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行列。

但是研发投入的增加是否可以通过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企业生产成本得以有效控制的同时,又能够实现业绩的进一步改善,这种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下的企业是否
有所不同。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2012年至2016年我国江苏省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分析研发投入、产权性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小见大,探索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增加是否能合理提高企业绩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的产权性质下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二者的关系是否存在异质性。

研究结果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相互的正相关关系有所不同,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本身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912年,熊彼特在创新理论之中首先将“创新”两个字搬上历史舞台,在理论之中明确的提出,为了不断更新资本主义,技术创新就是其关键。

在这一理论分析上,逐渐有更多的学者针对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

J e f f e r s o n 和H u (2004)就表示,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企业本身在研发方面所投入的成本就会逐渐朝着知识资本转化,从而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此外,沃纳菲尔特(W e r n e r f e l t )的资源基础理论谈到,企业所具有的不同的资源可以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这些资源在企业之间是不可流动且难以复制的,如果企业拥有的稀缺资源是其余企业不曾拥有的,那么它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而企业创新就是关键性资源对应获取的关键渠道。

无论是创新技术层面上的理论,还是资源基础理论的创新,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创新活动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企业绩效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文提出对应的假设。

假设一: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表现出正相关。

研发投入、产权性质与企业绩效
———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例
方靖美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口169565)
收稿日期:2020-11-18
作者简介:方靖美(1995-),女,安徽巢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

摘要:现以2012年至2016年我国江苏省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研发投入、产权性质与企业绩效所对应的相互关系。

通过研究分析可见,企业绩效本身和研发投入直接是正相关的,但是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有所不同,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实际研发投入同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是相对显著的。

其原因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更可能出于“面子工程”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导致过度投资,影响投资效率,从而影响企业绩效。

关键词:研发投入;产权性质;企业绩效中图分类号:F 235.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21)5-0136-04
. All Rights Reserved.
表1相关变量名称及定义
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由于其内部特征的差异性,会对其研发创新活动产生不一样的影响,罗明新(2013)等通过分析企业的创新活动,这样就可以发现,在创新方面有着政治关联的企业,其表现积极性偏低,这样就难以提升企业的实际绩效。

另外,经济区域存在差异,那么其市场竞争也难免存在差异,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持续提升,进而导致其创新水平也有所差异,研发投入与经营业绩的关系,就是因为不同的区域经济所表现出来一定的差异性(王新红和聂亚倩,2019)。

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下,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其本身存在的薪酬管制,政治晋升激励对于国有企业的高管而言更为重要(李莉等,2018),因此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往往更为关注企业的政策性目标,从而降低创新投入后的投资效率,削弱研发投入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

另一方面,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存在着更为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更容易产生政治晋升激励下的“面子工程”,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效率降低。

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二。

假设二:相较于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12至2016年江苏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且为了确保研究本身是准确的,对所选样本公司进行如下筛选:将S T 以及*S T 的上市公司全部剔除;对于存在样本缺失的公司也直接提出。

通过处理,研究样本共计555个,研究的数据主要是国泰安数据库所提供。

(二)相关变量定义1.被解释变量
结合之前学者的研究,本文使用托宾Q值(T o -b i n Q )作为企业绩效的衡量变量,托宾Q值计算也就是企业市值与资产总额之间的相互比值,托宾Q 值越高,则企业的绩效也就越好。

2.解释变量
本文采用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R &D )作为企业研发投入的衡量变量进行回归,相较于将企业研发投入的金额直接用于解释变量,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相对值,能更好地衡量不同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

3.调节变量
为了衡量企业产权性质对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的调节变量所使用的是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分组检验不同产权性质下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

4.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企业规模、营运能力、成长性、股权集中度以及杠杆水平作为本文的控制变量。

相关变量定义如下:一是企业规模(S i z e ):当上市公司的规模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会有对应的规模效应出现,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企业绩效,都会受到对应的影响。

为了能够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在回归分析之中,就需要将企业规模这一变量进行合理控制。

而企业规模变量的衡量需要以企业资产总额作为基础,在回归的时候做好对数方面的处理。

二是营运能力(T a t ):借鉴之前学者的研究,本文针对营运能力的衡量就是考虑到总资产周转率方面的问题。

研究表明,资产的管理效率和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因此本文用总资产周转率(即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例)衡量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

三是股权集中程度(O w n c o n 10):本文在企业股权集中度衡量中,主要是将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其变量,也就表明企业的绩效护受到股权集中度的
变量类型变量名称衡量指标变量代码变量说明变量类型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R &D 研发投入/营业收入
被解释变量
企业绩效托宾Q值T o b i n Q 市值/总资产调节变量
产权性质
是否为国企E n 国企为1;非国企为0公司规模总资产S i z e 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杠杆水平资产负债率L e v 总负债/总资产控制变量
股权集中度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
O w n c o n 10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T a t 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成长性
营业收入增长率
G r o w
(营业收入本年金额-营业收入上年金额)/营业收入上年金额
. All Rights Reserved.
实际影响。

所以,当企业绩效面临研发投入方面的影响时,需要控制该变量。

四是成长性(G r o w):本文针对企业的成长性主要是考虑到营业收入增长率,在实际的计算中主要是(营业收入本年金额-营业收入上年金额)/营业收入上年金额。

五是杠杆水平(L e v):本文在企业杠杆水平的实际衡量中,就需要直接将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变量。

六是年份(Y e a r)与行业(I n d):除了以上控制变量外,本文还控制了年度和行业差异对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能使得回归结果更加准确。

(三)模型构建
为检验假设一和假设二,拟构建回归模型如下:
T o b i n Q i,t=β0+β1*R&D i,t+β2*S i z e i,t+β3*L e v i,t+β4*T a t i,t+β5*G r o w i,t+β6*O w n c o n10i,t+β7*Y e a r+β8*
I n d+εi,t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
v a r i a b l e m e a n s d m i n p50m a x
T o b i n Q2.081.480.201.719.35
R&D4.053.450.063.4542.83
L e v0.330.1900.320.85
T a t0.510.3700.463.33 O w n c o n1058.9012.9027.4660.2291.83
G r o w0.050.41-10.046.68
E n0.240.43001
S i z e21.740.9319.8521.6625.54
在各个变量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奠定了回归分析的基础,本文统计分析各个变量的实际情况,其主要包含了中位数、最值、标准差等,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托宾Q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9.35与0.20,而平均值为2.08,说明样本公司的绩效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中位数为1,71,说明大部分样本公司的绩效水平偏低。

在研发投入方面,本文直接将压法投入所占据的营业收入比作为衡量指标,其最小值为0.06%,最大值为42.83%,平均值为4.05%,说明样本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差距悬殊,整体来看,样本公司的创新意识薄弱,实际的整体研发投入偏弱,仅有少数企业研发投入水平较高。

企业规模最大值为25.54,最小值19.85,说明样本公司的规模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从整体来看,样本公司的公司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在杠杆水平方面,样本公司杠杆率均值为33%,这就表示所研究的上市公司本身的杠杆率是相对合理的,也就是企业财务风险水平得以降低,又可以利用债务融资的抵税效应。

在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方面,样本公司的平均值分别为51%和5%,说明江苏省上市公司整体的经营能力较强,但是成长能力较弱,这可能是由于江苏省的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已处于成熟阶段,因此发展能力有所欠缺。

在股权集中度方面,其衡量主要是依靠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并且其均值达到58.9%,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91.83%和27.46%,说明整体上的股权集中度还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这也符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基本特征。

(二)回归分析
本文运用s t a t a11统计软件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研究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具有假设一所提出的相关关系。

在此基础上,基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上市公司回归分析处理,来检验企业的产权性质是否会影响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假设二是否成立。

1.基本回归分析
表3为样本公司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回归结果。

如表3所示,第一列为直接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放入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结果,第二列加入了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股权集中度、营业收表3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回归结果
(-1.08)(-1.82)(1.98)S i z e
0.209-0.388***
(1.21)(-3.68)L e v
-2.444***-2.282***
(-4.24)(-5.57)T a t
0.1680.651*
(0.42)(2.45)
G r o w
-0.0310.158
(-0.27)(1.81)O w n c o n10
-0.028***0.002
(-4.3)(0.58)_c o n s
2.193***0.0929.812***
(20.12)(0.02)(4.24)Y e a r控制
I n d u s t r y控制
N555555555
变量
(1)
T o b i n Q
(2)
T o b i n Q
(3)
T o b i n Q R&D
-0.027-0.0450.058*
. All Rights Reserved.
入增长率以及公司规模等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第三列是在第二列的基础上控制了年度效应以及行业效应后的回归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下的回归结果有很大的差异。

当只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放入回归方程中以及仅控制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股权集中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以及公司规模等变量,研发投入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甚至还出现了负相关的表现,在年度效应以及行业效应控制之后,在10%水平下,研发投入和绩效之间就属于正相关。

这样也就是对假设一的研究分析,也就是说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会相应地提高企业绩效。

2.进一步回归分析
由前文基本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江苏省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

在此基础上将收集到的555个样本分为两组,即国有企业组和非国有企业组,来验证不同的产权性质对江苏省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是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表4分组检验结果
(-1.27)(2.33)S i z e -0.547***-0.491***(-3.93)(-3.83)L e v -2.336***-2.367***(-4.21)(-5.02)T a t -0.3861.365***(-0.9)(4.58)G r o w -0.2460.142(-1.04)(1.04)O w n c o n 100.019**-0.001(2.64)(-0.12)_c o n s 13.89***11.54***(4.49)(4.14)Y e a r 控制控制I n d u s t r y 控制控制N
132
423
变量(1)
国企
(2)非国企R &D -0.1060.082*如表4所示,第一列为属于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和绩效回归结果,第二列属于非国有企业结果。

结果显示,国有企业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而非国有企业中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则是在10%
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这进一步验证了假设二,即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

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较重,导致“面子工程”较多,从而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和经营绩效。

五、结论与建议(一)结论
经过对我国江苏省上市公司从2012年到2016年连续五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江苏省这个大环境下,增加研发投入之后,企业经营绩效可以得到极大限度的提升,同时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面临政策性负担导致“面子工程”居多,从而使得投资效率下降,影响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

非国有企业本身的政策负担并不大,企业更关注于经营利润的增加,因此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提升的明显度较高。

(二)建议
第一,研发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由于研发投入的增加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因此政府要想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需要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进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第二,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能力较低,政府可以推动适当改革,让国有企业的政策负担有所降低,使其研发投入不仅仅流于形式,提高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这样才能根本性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参考文献:[1]李
莉,于嘉懿,顾春霞.政治晋升、管理者权力与国有企业创新投资[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30(04):65-73.[2]罗明新,马钦海,胡彦斌.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绩
效———研发投资的中介作用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3,31(6):938-947.
[3]王新红,聂亚倩.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J ].财会
通讯,2019(3):63-67+76.
[4]A l b e r t G u a n g z h o u H U ,J e f f e r s o nGH.R e t u r n s t or e -s e a r c h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C h i n e s ei n d u s t r y :E v i d e n c e f r o m s t a t e -o w n e de n t e r p r i s e s i nB e i j i n g [J ].C h i n a E c o -n o m i c R e v i e w ,2004(1):86-107.
[责任编辑:纪姿含]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