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原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海原县的水库工程,对拦蓄洪水资源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当地水库病险状况的现状、近年来加固改造的经验和做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海原县;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现状及建议
1海原县概况
1.1县域基本情况
海原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西北边缘,属中卫市管辖。
全县共辖14个乡,4个镇,165个行政村,1 099个自然村,截止2007年底,总人口39.43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1.50%,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0%,是回族聚居地区。
全县国土面积6 899km2,年降雨量260~400mm,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自然条件恶劣,人畜缺水严重,群众生活困难,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
水资源奇缺,属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地区。
全县人均占有水量330 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每667m2平均占有水量45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0。
修库建坝,对县内水资源进行拦蓄、调节是维系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经。
2水库现状
《海原县水利志》记载:自1958年第一座石峡口水库动工兴建,1959年李俊海子堰塌土体上坝填筑建成水库后,1960~1967年建成清洪水库21座,1970~1972年建成51座,至2005年年共修建水库116座,除淤积、水毁、报废外,现存库坝40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水源工程5座、小(一)型水库15座,小(二)型水库17座。
发展水浇地0.18万hm2,对促进山区农业生产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的5座水源工程建于2000年以后,其余的35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淤积严重,全部成为病险水库,工程的效益不能正常发挥。
2病险水库改造情况
自国家启动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以来,我县共有16座水库列入改造项目,其中列入一期病险水库改造项目的有张湾和谢沟2座水库;列入二期改造项目的有石峡口、碱泉口、碱沟、海子、吴湾5座水库;列入三期改造项目的有盖牌、茨儿沟、曲湾、陶堡、阴洼沟、园河、大滩口、王家沟、下堡子9座水库。
截止目前除石峡口水库加固改造项目没有完成外,其余的均已完工,2009年秋季已拦蓄洪水1 000万m3左右,将会为井灌区的冬春灌发挥重要的作用。
3主要做法和成功的经验
3.1治水思路清晰近年来,海原县大力实施“避灾抗旱”和“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水务工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职能,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水利配套管理和服务措施,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在扬黄及库井灌区积极推广节水高效农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水库拦蓄洪水资源为突破口,加大水资源的利用率。
海原县园河库灌区的“五库一坝”及关桥库灌区的“库坝连用”对我县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树立了海原县水库工程应用的成功典型。
3.2前期工作扎实在项目前期工作中,严格按照现行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准入制度,选择具有勘测、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报告,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从而保证了水库病险状况能够查得清、定性准,在除险加固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彻底解决水库的病险问题。
3.3建设管理严格
3.3.1严格执行“三制”一是组建项目法人,项目实施前,海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组建海原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法人的通知》,明确了项目法人为海原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指挥部办公室,项目指挥部办公室成立了下属计划质量部、工程技术部、综合安全部三个职能部门。
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为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工程全部实行招标制,委托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公司招标中心进行公开招标,招标过程由区发改委、区水利厅、海原县发改局、海原县公证处进行了监督和公证,选择具有相应资质、信誉好的施工单位实施。
三是实行工程监理制,委托宁夏铸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固原分公司全过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监理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监理制度执行。
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规范建设程序。
3.3.2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全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相应制定了《海原县病险水库加固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海原县病险水库加固改造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海原县病险水库加固改造工程财务管理办法》,及建设单位质量、安全管理职责,项目法人代表职责、技术负责职责、计划质量部职责、工程技术部职责、综合安全部职责、安全员职责。
同时,规范工程档案管理,设专人管理,确保了档案内容完整、准确。
3.3.3落实工程质量与安全责任制为保证病险水库加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明确责任,完成任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中卫市与海原县政府、建设单位海原县水务局与项目法人海原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分别签定了工程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项目法人与各施工企业签定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书,项目法人与下属的计划质量部、工程技术部、综合安全部三个职能部门分别签定了质量安全生产责任书,施工企业与工地项目部、工地项目部与安全人员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了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责任到人。
给各施工企业下发了海原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安全施工细则。
责成各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定期不定期对安全生
产进行检查。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按照“程序就是原则、设计就是标准、安全就是保障、质量就是根本”的建设原则,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度汛方案的要求安排施工,落实度汛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实行工程建设奖罚制,强化了建设单位质量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均没有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3.3.4加强建后运行管理工程运行管理是确保工程发挥效益的基本保障,海原县水库大多数是以防洪、拦泥为目的的公益性工程,对于已除险加固完成的水库,我县结合水管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了水库运行管理人员,保证管理人员工资及时发放,基本维修费用足额到位。
对于有灌溉效益的水库,核定了水费价格,实行半公益性管理。
4效益分析
据调查,病险水库加固改造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提升了防洪抗震能力,有效降低了灾情损失,新增防洪库容8 000万m3,防洪抗灾能力得到提升。
二是增强了供水和灌溉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强了水库蓄水能力,提高了供水保障率,成为当地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农村人畜饮水的重要水源地。
据统计,2009年秋季改造后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拦蓄洪水1 000万m3,新增灌溉面积0.17万hm2,灌溉供水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通过实施除险加固工程,拉动了内需,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新增养殖面积80hm2,仅当地民工收入就达1 000万元左右。
5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存在的问题
5.1.1自筹资金筹措困难。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地区,地方财力差,群众生活贫困,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要求地方配套资金达1/3,资金筹措非常困难。
5.1.2病险水库改造进度缓慢。
海原县病险水库多,虽然经过国家三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水库还处在病险状态,这些水库加固改造的难度大、投资多。
部分已开工项目进度滞后,如王家沟和曲湾水库加固改造工程,由于当地政府的协调缓慢,自筹资金短缺,征地困难,致使加固改造的进度非常缓慢,工期长达18个月。
5.1.3项目前期经费缺乏。
开展病险水库项目的地质勘探、安全鉴定报告编制、大坝安全观测分析、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需要大量工作经费,鉴于我县的实际,筹措这部分资金相当困难,已影响前期工作的深度。
5.2建议
5.2.1要进一步加大对病险水库的投资力度,尽量减少或者取消贫困地区病险
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中的地方配套资金,并给予一定的前期经费支持。
5.2.2要加大深化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保证公益性水库管理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正常维修养护经费。
通过建立水库长效良性运行机制,减少水库出现病险的几率,同时切实割断公益性水库管理单位对建设项目投资的依赖,避免以基本建设代替维修养护带来的巨额浪费。
5.2.3在签署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责任书》等责权约束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地方政府如何切实负起水库防洪保安责任,如何更好地履行工程建设职责,设计可操作、可度量、可控制的执行机制,避免责权划分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