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形态学综合实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形态学综合实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收稿日期:2019-01-10
基金项目:《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及电子题库的构建与应用,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YB2017038作者简介:赵婷婷(1984-),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实验师,研究方向:形态学。

通讯作者:赵婷婷。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高等
医学教育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其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已成为必须。

实验教学在各大医学院校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重要任务。

伴随着医学各学科间交叉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形态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传统形态实验教学的弊端与开设形态综合实验的重要性
伴随着新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知识、能力以及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实验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医学形态实验教学主要立足于示教和验证性实验,没有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仅仅是理论课程的补充及延续,且教学方法单一。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挖掘,综合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得不到锻炼和培养。

因此,形态实验教学必须从理论教学中脱离出来,打破单纯的为验证理论而开设实验课的实验教学模式,循序渐进,构成一个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向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淡化学科概念构建学科融合的形态学综合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经过几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综合性形态实验教学不仅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推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研究性学习,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医学形态实验学”课程改革始于1997年,2003年正式建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

本课程的特色是打破了
形态相关学科的界限,将相关实验内容有机整合,以
组织、器官或疾病为主线,设置了形态综合实验及自设计实验项目,把一些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内容部分改变为设计型、操作性实验项目。

形态综合实验包括医学形态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研究技能,血液生物学、肿瘤生物学、人体免疫与常用检测技术,各系统的组织学、病理学和病原学相关知识等。

例如在“腹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教师先给出腹泻相关案例,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并做出初步诊断,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起腹泻的寄生虫及微生物有哪些,并进行病原微生物学相关的标本观察及实验操作,最后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对腹泻相关的病理学改变进行讨论。

综合实验按照人体系统“正常—异常”并附带部分相关“致病因子”内容的设计思路,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设计实验教学项目包括组织细胞培养、切片的制备及染色方法、染色体的制备和分析、血痕检验等。

形态综合实验教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功能相关、教学手段相似的专业融合优化;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上提倡学生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观察事物的兴奋感。

形态综合实验课程提倡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其潜在的创新能力诱导出来,提高综合素质。

赵婷婷1,张戎2
(1.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态学实验室,江苏南京211166;
2.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江苏南京211166)
摘要:随着医学交叉学科的相互知识渗透,形态综合实验教学模式逐渐在现代医学教育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综合实验课程的开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大胆设想、创新与实践的空间,有助于当代医学生向开拓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

关键词:形态学综合实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开拓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5-0265-02
【实验平台】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 by Morphological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ZHAO Ting-ting 1,ZHANG Rong 2
(1.The Laboratory Center for Basic Medical Sciences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166,China;
2.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School of Basic Medicine,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166,China)
Abstract :With the mutual knowledge infiltration of medical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s,morphological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gradual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The opening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courses stimulates students'enthusiasm for learning,and gives students room for bold imagination,innovation and practice.It is helpful for contemporary medical students to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pioneering,compound and high-quality talents
Key words :Morphological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Innovative ability;Pioneer talents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形态实验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过程中高速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及知识,因此在教育领域里诞生了“移动学习”这个教育研究的新方向。

形态实验学属于医学基础课程,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单调刻板,其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同时学生也会对本课程产生一定的倦怠心理。

基于以上思考,学系拟通过运营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将形态教学资源与随堂测试整合,搭建成新型的自主学习平台———形态学随身课堂,使得讲授式课堂教育逐步转变为讨论式的课学习模式,从而提高形态实验学教学质量。

形态实验教学资源库将由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实验教学视频、形态学教学图片库等课程内容构成。

视频点播模块按照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寄生虫学等学科分类,点击相关目录即可显示。

数字切片库包括了组织学及病理学等实验教学的高清数字切片近800张,并可查看各切片的文字说明及观察要点,及时巩固课堂知识。

自媒体时代下,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一个内置功能,于2012年8月正式上线,目前平均使用用户达到9亿人。

微信公众平台因其便捷性、人际交流的高时效性、内容推送的丰富性、消息传递的准确性等特点,拥有了极高的用户黏度。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教育改革方向,其以短小精悍的内容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极大空间。

大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主动浏览、学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专业课程公众号后台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学生较为感兴趣或者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进而适当修改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四、建立开放实验平台,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与理论相对独立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方向的、富有个性的、更为科学和先进的实验教学模式。

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科学态度和科研能力的养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利于打造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创
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我校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开放实验室,建立了一个直接让学生参与的开展科研的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

该平台包括了学生探索创新性实验的基本知识、医学科研设计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实验室开设条件及管理条例等。

由学生自由组成团队,后由专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相关实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写出实验计划和具体的实验步骤并进行小组讨论,经指导教师审定,制定出可行性实验方案。

开放实验平台的建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及方法,对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语
全面推进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列入学校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改革,完善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丰富实践操作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有力地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开展。

“形态实验学”是我校基础医学的一门特色实验课程,该课程将相关学科知识融合,以组织、器官为主线编排实验内容,开设十余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信通过不断摸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态学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式将日趋完善,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将不断发展,复合型、创造性人才将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张戎,王勇,邱竞帆.试行形态学综合性实验改革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08,24(11):856-858.[2]张卓.构建实验教学手段创新体系,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25)6:902-905.[3]徐珊.《医学形态实验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33-635.
[4]梁桂英,王春晓.开放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高师理科学刊,2007,27(1):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