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篇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一叁个生字,在读中理解“浓墨涂抹、轻描淡写”,会写3个生字,养成良好的认字、写字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3、精读课文1到4自然段,理解感受画家高超的画技。
4、积累夸赞等词语,初步感受用词丰富,语句表达精彩的写法,运用迁移学会夸夸戴嵩的画。
第一课时教学预设
一、观图揭题,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说说画家是谁,他最会画什么?
师:看看99页我知道,告诉我们什么知识呢?
比比谁看得最认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奖励你们欣赏画家的画。
停留在《斗牛图》,现在保存在中国台湾的博物馆里,说起这幅画,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就是今天学的课文,《画家和牧童》
二、读课文学生字,整体感知。
1、读课文,提出要求。
谁给大家提个醒,读课文有哪些要求。
生:字音读准,遇到不认识的字作记号,请小海螺、小刺猬帮忙、问同学老师。
生: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生:说说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做记号
自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字音:看生字卡片,谁来读准这些字?
2)蝇拱是后鼻音,惭是平舌音和前鼻音。
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3)字义:惭愧这个词是竖心旁,你们猜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有个生字比较难记,我做个字谜你们猜是哪个字?
用心听完,喝水不用口,言字旁做朋友,还带着个草字头。
蔼再请你们自由读读这些字,边读边想自己是怎么记住他们的?
4)做读生字游戏
5)学生互相提示词语,全班认读
师:瞧,生字跑到词语中去了,还脱去了拼音帽子,你还能认出他们吗?自由读,指名读
师:浓墨涂抹这个词有点难读,开列小火车。
有个多音字,指名读。
合作读。
3、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四、读文品句,内化语言。
1、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读懂这个故事,了解画家戴嵩,关于戴嵩,课文里有一句话介绍他,哪句句子?出示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著名
2、你从哪些句子读懂了戴嵩是著名的画家,画画水平很高呢?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用心地读故事1到4自然段,找出句子划下来。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交流:师:课文里哪些句子看出他画画水平很高?(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学习句子一:
生:“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看花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
师:你体会到什么?从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启发:老师这儿还有一句话,认真听,(出示“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点头称赞,有钱的人还争着购买。
”),你听出了有什么不一样?
课文中多了一就,你能体会到什么?
师:看来这“一……就……”的作用还真大。
你来读读这个句子?(一生读。
)
评价:真不愧是著名的画家,能读出他的著名吗?
练读,指名读,齐读。
继续抓重点词句体会,朗读体会。
学习句子二: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这句话有不懂吗?
预设: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什么意思?
读读演演理解意思,读出意思
师:戴嵩画技果然高超,不但画得好,还画得快。
能读出自己的理解!你们读得真有水平
句子三: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也能看出戴嵩的画画水平很高。
怎么读他们的话?老师建议你们同桌分角色读读他们称赞的话语。
练读指名同桌读。
评价预设:
你为什么这样读,你心里想什么?很激动,为什么?
听了这位教书先生的话,让我们感到这幅画真地画活了。
这样才是赞扬别人。
这就是纷纷夸赞,把这个词画出来,课文里还有他的两兄弟,找出来。
这就是作者在用词方面很讲究,避免重复,用词丰富,小朋友以后说话,写作文时也要这样注意仔细推敲,避免重复。
课文里说纷纷赞夸赞,写了商人和教书先生两个人的夸赞,看图,你也读懂了画家戴嵩画画画得水平很高,如果让你来夸夸,你会怎么夸?
出示课文插图及词语积累:惟妙惟肖、绝妙之作、上乘之作、神来之笔、出神入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五、写字教学:
出示生字挤、抹、拱,先观察,再提醒,后书写评价。
六、作业布置。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一叁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画家?牧童呢?
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游戏识字。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
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的句子。
2、全班交流:
随学生回答朗读感悟有关句子:
⑴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理解“观赏”,用“一……就……”说话练习。
⑴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换种说法说句子: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有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说说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⑴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理解“沉思”“片刻”,教学多音字“斗”
⑴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教师用简笔画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练习。
⑴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说说“夸赞”的近义词。
⑴“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抓住“绝妙之作、活、神笔”,让学生明白戴嵩的画技超群。
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这两句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⑴小组派代表展示朗读成果。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抹、挤、拱、批:都是提手旁的字,重点指导“抹”。
2、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四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1、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
2、默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如:写“戴嵩”谦虚的句子:
⑴这时,戴嵩吧牧童叫到跟前,和蔼地说:“……”
抓住表情、称呼,可以看出他的虚心。
⑴戴嵩挺了,感到非常惭愧。
他连连拱手,说:“……”
同样抓住表情、动作体会戴嵩的虚心。
写“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句子:
“画错啦,画错啦!”……
3、分角色朗读。
4、人们听了牧童的话和戴嵩的表现,会说些什么?
5、学了课文,练习自己的体会,说说自己向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牧童说:“……”
三、自由诵读课文
四人一组,合作练习,再表演朗读评议。
四、拓展
我国还有很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
五、写字指导
“商”字要跟“摘”字的右半边区别,写字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写,然后作点评。
21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在学习中理解词语,理解时积累,积累后运用词语说句子。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
教学难点:
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课件出示戴嵩的画作,第一幅:牡丹图出示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第二幅:牧牛图(出神入化、绝妙之作)学生欣赏并夸夸这些画作,学生用上这些词语练说句子。
一、导入部分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画家和牧童》,请小朋友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
(师板书:“画家”二字大,“牧童”二字小)
师:看课题后你发现什么了吗?()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师:小朋友很会发现问题,想想该怎样读才能把一大一小的意思告诉听课的老师(以手示意“画家”二字读大声些,“牧童”二字读小声些),学生再读课题。
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95页,比一比,谁读得又快又好。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
二、品读课文,从画作的画法、旁人的夸赞、态度等体会“著名”
(一)引出“著名”
师: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师: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
谁能用“著名”来说说戴嵩这个人。
(二)品“著名”
重点句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师:现在我们知道戴嵩是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
那课文哪些句子具体写戴嵩画画的?请小朋友们拿起笔,找到写戴嵩画画的句子画起来。
(学生汇报后齐读)师:(课件)看看这幅画,谁来指指,哪儿是“浓墨涂抹”,哪儿是“轻笔细
描”。
(请一学生上台指画)
师:好,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是戴嵩,请起立,拿起笔,伸出手,边读句子边画画。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师:两个“一会儿,一会儿”让我们看到戴嵩画画得(又快又好、真快啊)对,这里用两个“一会儿”是表示戴嵩画得很快的意思,那些小朋友能用上这两个“一会儿”来说说句子。
(学生说句子,教师相机评价。
)小朋友们说的句子都是表示做事快的,咱们的戴嵩他一会儿一会儿
师:戴嵩的画画得又快又好,所以〈课件出示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学生齐读
重点句2: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课件“一就”变红)你能把这两个变红的字读好吗?()让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可让学生边听老师朗读,边闭起眼睛相画面,然后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
从而感受来看画的人来得可真(快啊),来得也(真多啊)那是因为戴嵩的画画得(好啊)师:哪些小朋友能用上“一就”来说个句子吗?(学生练说,教师相机评价)戴嵩的事可是一就
重点句3: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
师:人们一边欣赏着戴嵩的画,一边大声地称赞他的画画得画画得好。
请听一位商人大声地称赞说(课件出示商人说的话)
生:齐读商人说的话。
师:商人的话音刚落,一位教书先行又大声夸赞(课件出示教书先生说的话)生:齐读教书先生说的话。
师:我就是那个商人,你们就是那个教书先生,来一起夸夸戴嵩的画。
注意老师的表情和动作(师生互读)男同学当商人,女同学当教书先生,一起来夸夸(分男女读),这位商人摇头晃脑的夸赞道(指一学生读)这位教书先生摇着扇子称赞道(指一学生读)。
师:戴嵩画画的现场除了商人、教书先生外,还有很多人。
他们看到戴嵩的画,会怎么夸赞他呢?师:小朋友们,课文中商人和教书先生夸赞的时候用上了“绝妙之作”这样的词语,如果我们也能用上这样的词语,那戴嵩听了会更高兴的。
(提示学生用上课前积累的词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出神入化)师:大家你夸一句,我夸一句,都在夸赞戴嵩,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找一找,是(纷纷夸赞)。
三、读议结合,理解人物品质
师:就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一位牧童挤了进来,并大声喊道(课件出示插图和牧童的话,示意学生学着牧童的样子喊)
师:牧童这一喊就像(炸雷一样),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师:大画家戴嵩听了牧童的话是怎样做的?有什么反应?又是怎样说的?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戴嵩是怎样做的?像我一样吗?(师做生气状)()从哪儿看出来的?(和蔼)谁能学学戴嵩和蔼的表情?
师:现在我是小牧童,你们是戴嵩,一起来学学。
师:大画家,您这么大的年纪,并如此著名,却叫我这个放牛娃“小兄弟”,这“小兄弟”三个字表达了戴嵩对小牧童的(),来,带上我们对小牧童的尊重,再叫叫他()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吗?()可戴嵩却对小牧童说“我很愿意”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戴嵩呀?(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板书:虚心或谦虚),来,让这位谦虚的戴嵩来到我们身边吧(师生互读对话)再互换角色读
师:此时我就是戴嵩,小朋友们就是小牧童,我有问题请教你们了。
小兄弟,请你说说我什么地方画错啦?(课件出示:这牛尾巴??)提示学生用上动作表示
师:小牧童们,真了不起,我还真没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你们怎么对牛这样了解呀?
生:认真观察,细心??
师:这不仅是个细心观察的小牧童,他还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指出一位大画家的错误,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小牧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细心或勇敢)师:让这位细心、勇敢的小牧童也来到我们身边吧(师生互读对话)
师:戴嵩听了小牧童的话,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谁能学学戴嵩的表情,做做他的动作。
()你的头向下低着,脸有点红,这种表情叫(惭愧),我们一起带着这种表情再来读读。
这个“连连拱手”怎么做呀?在这表示什么意思。
()来,做上拱手动作读读,再带上惭愧的表情,做上连连拱手的动作,再读读这个句子。
师:我就是戴嵩,小朋友们就是小牧童,咱们再来学习一下人物的语言,(课件出示对话)。
开始。
(师生互读对话)互换角色再读,同桌互读,指导学生带上表情、动作读。
师:多谢你的指教,多谢你的指教,小兄弟,你还有什么话想对我戴嵩说说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价)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大画家戴嵩,还有一位大胆指出他人的错误小牧童,他们的品质一样(了不起、让我们学习、敬佩),孩子们,再看看老师的课题,有需要改的地方吗?怎么改?是啊,小牧童那样大胆那样了不起,我们可不能小瞧他,我们也要把“牧童”写大(修改课题字体大小),让我们带上对他俩的敬佩之情再读课题——《画家和牧童》。
(课件作业)课后请同学们从这两个人中选择一个或两个你喜欢的人,用一句话来夸夸他们。
下课!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一叁个字,会写2个字“价、钱”。
2、朗读感悟课文1~4段,知道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大家看看他们是谁?一起叫他们一声:戴嵩、牧童。
2、我们都知道“牧童”就是:学生接:放牛的小孩。
3、那么你知道戴嵩吗?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后面“我知道”的内容。
4、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
21、画家和牧童,看老师写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是呀,戴嵩是一个大画家,老师觉得我们一般称呼一个人叫什么家什么家,那他一定是很了不起的,这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画家和牧童》。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读生字,有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请教。
2、交流学习生字:
课文中的生字我们大都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来记忆,这两个字挺难的,说说你是怎么记的?“戴、蔼”
(戴:是啊,这个戴课文中是戴嵩的戴,除了姓戴的戴,你妈妈戴围巾、戴项链也是这个戴,还有其他的戴吗?偏旁是革字旁。
)
(蔼:可以用“渴”和“喝”来记。
)
3、小朋友读了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第1~4段课文,想想找找,你从哪些句子读出了戴嵩是个著名画家,就用笔划出来,好好读一读。
三、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的句子。
2、全班交流,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随学生回答朗读感悟有关句子:
⑴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读一读,说说你从这句话哪些词语中读出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读一读这两句话,指名读,齐读。
是啊,戴嵩的画那么受人欢迎,难怪他是一个著名的画家,拿起书,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段。
⑴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①读一读,说说你从这句话哪些词语中读出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②“片刻”:给片刻换一个词语。
③看徐悲鸿画的画《马》,让学生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现在你知道了吗,这是国画的两种不同技法,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看戴嵩的《斗牛图》,说说你觉得戴嵩怎么样?
④是啊,这样一幅绝妙之作,用了一会儿就完成了,把戴嵩的了不起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好吗?指名读。
齐读。
⑴难怪周围的人都要夸赞他,用心读这几句话,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结合理解:
①近义词:称赞、赞扬、夸赞,这三个词语是一组近义词,你看,我们的汉字多么有趣,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三个词语来表达,用在课文里也不显得重复。
②戴嵩的画让大家夸了又夸,赞不绝口。
朗读称赞的话,指名、分组。
老师引,学生齐读。
③是啊,商人一看到戴嵩的斗牛图,就();教书先生一看到戴嵩的斗牛图,就()。
⑴加油站:戴嵩的画让大家赞不绝口,现在啊,我们也来到了戴嵩画画的现场,请小朋友仔细欣赏这幅画,也来夸一夸。
请你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夸夸戴嵩的《斗牛图》。
看词语手册上的词语: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绝妙之作、神来之笔、活灵活现……
⑴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当时大家欣赏夸赞戴嵩的斗牛图的情景,齐读2~4段课文。
3、小朋友,戴嵩是那么著名。
他的画有那么多人喜欢,大家都赞不绝口,可是这样一位大画家,却在课文最后连连向一个小小的牧童拱手呢?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研究。
【卡片复习生字】
【指导写字】
价钱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篇五
教材分析:
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因为一幅《斗牛图》,他们之间发生了一段故事。
画家的从善如流,牧童的大胆率直,是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现的两种品质。
而这两种品质都蕴含于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述之中。
教学设想:
一个距离学生一千多年的故事,怎样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那时那刻,那景那情,唯有将学生带入文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方能体验。
所以,此课的教学思路,就是创设情境,师生同步进入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进入戴嵩作画的地方,进入不同的角色,去让故事重现,实现学生与文本最近距离的对话。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悟不同人物不同时刻的心理想法。
2、从文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并有所启发。
学习过程:
一、联系学生实际,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
2、从了解学生的爱好出发,领会什么人才称得上是画家。
3、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知道什么人是牧童。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导语:一边是画画得很好的画家,一边是放牛的小孩子,这两个人似乎毫无关联,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反馈读书所得: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3、师生一起小结并板书:牧童批评画家。
三、创设情境,进行文本对话。
导语:一个画家的画,居然被一个牧童批评,是不是他徒有画家的虚名,其实画画得根本就不好呢?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看画家的画好在哪里?
(学生汇报时,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一……就……”进行说话训练。
另外还让学生体会其它反映画家画画得好的词:没有不、争着、大价钱)
[这种抓重点词的体会,本身就是一种朗读的指导。
学生知道了这些词所蕴含的意义,自然在朗读时能把握感情。
]
2、指导学生对第一自然段朗读。
要求:读了让人觉得画家的画确实画得好。
(学生练读,汇报读,师生互相评价)
导语:第一自然段让我们明白了,其实戴嵩的画画得挺好,但是还是被牧童批评了,不过,牧童批评的不是画家的画得不好,而是画错了。
那么,戴嵩画错的是一幅什么画呢?
1、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要求用笔画出描写戴嵩作画的句子。
(读,体会,谈:轻松、认真、速度快等)
2、围观的人什么反应?
(学生抓词抓句)
2、师扮演戴嵩,学生扮演围观的人,对戴嵩的画进行夸赞。
[引导学生体会夸赞人的语气、神态,并由此拓展:围观的人还有哪些?他们又会怎么夸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
导语:在人们夸赞声中,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谁出场了?
1、请一学生扮演牧童,其他学生帮助分析牧童该如何出场。
(抓出文中牧童的动作:挤、喊语言:画错了!画错了!)
2、牧童出场,人们的反应如何?
(学生表演。
师朗读: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人们一下子都呆住了。
)
分析:为什么会呆住?
3、在人们呆住的时候,如果你是戴嵩,你心情如何?文中的戴嵩是什么态度?
(抓重点词“和蔼”,学生表演当时的戴嵩。
)
4、请学生扮演牧童回答戴嵩的问题后,讨论:牧童的批评的对吗?为什么?
[可以用提示问题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如果说“画错了“的不是牧童,而是你们中间的一位,你们会相信吗?为什么牧童说的就令人相信呢?]
导语:戴嵩把《斗牛图》画错了,你们认为原因在哪里?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借此机会阐明两点:一,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从文中“传说”一词可以看出;二,戴嵩是唐朝有名的画家,擅长画牛,画得栩栩如生,原因在于能认真观察,细心揣摩。
2、尽管戴嵩把《斗牛图》画错了,但文中两个主要人物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生分析人物的品质。
在分析时师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具有相似品质的人进行回忆,再次整体感知。
如:打碎花瓶的列宁、动手做做看的伊琳娜等。
)
四、剧情表演,升华情感体验。
1、师生共同确定剧情需要的角色。
(在确定角色时,可以把围观的人根据课堂上的拓展多确定几个。
)
2、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背诵或改编台词。
3、师生同台演出。
(师可选择一个没有台词的演员:戴嵩的朋友,进行台词编写,作为第一个人物出场,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
4、师生评价首场演出,然后分小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