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220kV工程放线作业施工方案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送出工程架线施工方案
*****公司
****110kV送出工程施工项目部
二○二○年九月
签署页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线路路径 (2)
3.1路径部分 (2)
3.2耐张段 (2)
3.3导线相序及换位 (2)
四、设计有关规定 (3)
4.1导地线特性表 (3)
4.2气象条件 (3)
4.3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的距离 (4)
4.4交叉跨越明细表 (5)
4.5 本工程需注意事项 (5)
4.6防震锤的使用 (5)
4.7 绝缘子及其组装方式 (6)
4.8 跳线安装规定 (7)
4.9 螺栓、穿钉、弹簧销穿向 (7)
4.10 铝包带的缠绕规定 (8)
4.11 相序牌、警告牌的安装 (8)
4.12 相关技术质量要求 (8)
五、架线前准备 (9)
5.1线路通道清理 (9)
5.2 对铁塔进行检验 (9)
5.3交叉跨越处理 (9)
六、导地线展放 (10)
6.1布线 (10)
6.2 放线通信要求 (11)
6.3 导线损伤及处理标准 (11)
6.4 施工方法及放线计算 (11)
6.5施工步骤 (17)
七、紧线施工 (19)
7.1 紧线施工准备 (20)
7.2 紧线前的检查 (20)
7.3 紧线操作 (21)
7.4紧线方法及计算 (23)
八、附件安装施工工艺及要求 (26)
8.1 附件安装 (26)
8.2导地线液压 (26)
九、施工进度计划 (29)
十、资源需求计划 (29)
10.1 人力需求计划 (30)
10.2工器具需求计划 (30)
10.3施工机具及检验周期 (32)
十一、质量控制措施 (32)
11.1质量保证措施 (33)
11.2质量注意事项 (34)
11.3空送电线路架线工程工艺标准及施工要点 (35)
十二、安全控制措施 (39)
十三、应急预案 (41)
13.1 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41)
13.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情况 (41)
13.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组成 (41)
13.4 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45)
13.5 应急反应组织机构人员的构成 (46)
十四、固有风险分析 (47)
一编制依据
●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110kV送出工程
●目的:通过本施工方案要求及现场布置,规定的操作工艺和技术要求,使本工程在张力展放导、地线施工过程中,满足施工安全和质量要求,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编写依据:
1)《110kV~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 5168-2016 2)《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方法》
5) *****110kV送出工程(*****风电场-*****段)设计资料
二工程概况
2.1 *****风电场-*****110kV线路工程: 全长5.706km。

导线选用JL/G1A-300/50型钢芯铝绞线,采用单导线形式。

其中G18-*****变电站段0.709km仅架设单回导地线,全线地线单回段选用一根JLB20A-100型铝包钢绞线,一根OPGW复合地线光缆,双回段选用两根OPGW复合地线光缆(杆塔、基础投资不计入此工程)。

*****变电站进线段0.709km采取双回塔单挂线设计,与*****-东江110kV线路双回共塔架设。

根据《江西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2014 年版)及沿线的污源情况,考虑污秽发展,并适当留有裕度,本工程全线划分为 d 级污区,统一爬电比距不小于 43.5mm/kV。

变电站构架进线档采用瓷质绝缘子,其余段悬垂绝缘子采用复合绝缘子,跳线、耐张绝缘子采用玻璃绝缘子。

空气间隙按海拔 1000m 以下设计。

三线路路径
3.1路径部分
线路由110kV*****升压站110kV出线构架出线后,跨过县道后,在G4右转避开新建村至新屋下附近的G9处,然后向北走线,从*****镇西侧走线至G16处,再利用*****变-东江变110kV线路双回塔(本工程线路使用西侧)接入110kV*****变电站。

3.2本标段共分4个耐张段:
#01-#02、#04-#05、#09-#10、#16-#17。

3.3导地换位及相序
本工程新建线路全长不足100km,故按规程规定不需进行换位。

相序排列见(相序布置示意图)
四设计有关规定
4.1导地线特性表
4.2气象条件
4.3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的距离
4.4交叉跨越明细表
4.5 本工程需注意事项
4.5.1 所有金具到货后必须进行试组装,且须在第一时间上塔校核挂点金具与铁塔挂点是否匹配。

4.5.2 本工程导线采用LGJ-300/50钢芯铝绞线,安全系数2.5,施工放线时请正确查阅对应的百米弧垂表。

4.6防震锤的使用
4.6.1 本工程LGJ-300/50导线防震锤型号为FDNJ-4/5,防震锤的数量详见“杆塔明细表”,安装时大头朝向塔身。

JLB20A-100型地线防震锤型号为FDNJ-3/G。

4.6.2防震锤的安装距离均已线夹出口处为基准点,两个或以上的防震锤按等距离安装,导线安装防震锤时应缠绕1×10mm的铝包带两层,LGJ-300/50
导线防震锤安装距离按照《几点说明书及附图》中图号为《CZ1911P007-
D0301A-12》的图纸进行安装。

其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30mm,且应与地面垂直,安装起点见图1-1。

4.7 绝缘子及其组装方式
4.7.1组装详见《机电说明书及其附图》施工图,型式及数量见下表
名称代号图号备注门型构架单导线70KN盘型悬式(复
A 1MD11Y-0000-07P(H)
合)绝缘子单联耐张串
单导线70KN盘型悬式(复合)绝缘
B 1ND21Y-0040-07P(H)
子双联单挂点耐张串
单导线70KN盘型悬式(复合)绝缘
C 1XD11-0000-07P(H)-01A
子单联I型悬垂串
单导线70KN盘型悬式(复合)绝缘
D 1XD22S-0040-07P(H)-1D
子双联双挂点双线夹I型悬垂串
单导线70KN复合(盘型悬式)绝缘
E 1TD-00-07H(P)Z
子绝缘子直跳跳线串
4.8 跳线安装规定
4.8.1跳线串安装塔号、位置、数量具体参看《总说明书》规定及《机电说明书及附图》中图号为《HY-XL-JD-1》的跳线组装图。

4.8.2 跳线对塔材等接地部分最小距离S≥500mm,同时尽量将跳线收紧。

4.8.3 根据十八项反措要求:本工程单回路转角塔中相采用两串跳线绝缘子串:转角小于20度时,转角内、外侧各装1串跳线绝缘子串;转角大于20度小于40度时,转角外侧装1串跳线绝缘子串,内侧不装;转角大于40度时,转角外侧装2串跳线绝缘子串,内侧不装。

4.9 螺栓、穿钉、弹簧销穿向
绝缘子串、导线和地线上的各种金具上的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4.9.1 导线耐张绝缘子弹簧销穿向:
①盘形绝缘子大口朝向,使用“R”形销时,瓶口大口朝下,使用“W”销时,瓶口大口朝上;
②螺栓、销子穿向,垂直方向一律由上向下穿,水平方向由线束外向内穿;
③碗头挂板大口朝向,使用“R”型销时,大口朝线束内侧,使用“W”销时,大口朝线束外侧。

4.9.2 金具串螺栓、穿钉穿向:
①悬垂金具:单联串顺线路由小号往大号穿入,横线路方向的两边相由线路中心向线路外侧穿入。

双联顺路线路由外向内对穿,横线路方向由线路中心向外侧穿入。

②耐张串金具:垂直方向者一律由上向下穿,单联部分,由线路中心向线路外侧穿入,双联部分由双联外侧向内侧穿入。

4.9.3 螺栓开口销、闭口销方向及其规定:垂直方向由上向下穿,顺线路
方向由大号向小号穿入。

4.9.4 导线连接管压接前、耐张线夹引流板安装前,电接触点必须要涂导
电脂。

4.10 铝包带的缠绕规定
①安装线夹前,应以画印点为中心,向线路前后测量出1/2线夹长度加10mm并画印。

铝包带应在两个印之间缠绕,一层紧靠一层,其露出线夹长度不得大于10mm,其端头应回夹于线夹内压住。

②铝包带缠绕方向应与外层股绞制方向一致,应缠绕紧密,铝包带缠绕层数以线夹紧固为原则,但不得存在半层现象。

4.11 相序牌、警告牌的安装
①相序牌安装方式:终端铁塔、耐张转角铁塔、公路两侧杆塔的每相都悬挂相序牌,相序牌使用专用支架安装在横担的适当位置,并不得妨碍检修工作和影响线路安全运行。

安装位置为:公路两侧杆塔安装在面向公路侧,终端杆塔安装在变电站侧,其他的杆塔安装在杆塔小号侧。

②警示牌安装在每基杆塔的第一层水平铁上,同意安装在横线路方向带脚钉腿侧。

4.12 相关技术质量要求
国家颁布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16
②《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DL/T285-2013
③《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④《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
⑤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业主项目部及监理部的有关文件
⑥本公司制定的程序文件及施工方案
⑦工程设计图纸及电气图纸会审纪要
⑧施工过程中填写的施工记录
⑨《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⑩《110kV~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 5168-2016
五架线前准备
5.1线路通道清理
5.1.1 树木砍伐:放线过程中要砍出足够宽的通道,以利于导引绳、导线展放。

5.1.2 线路通道上必要的树木砍伐,应事先与业主办妥手续,果园和经济作物应尽量少砍伐。

砍伐毛竹要连根挖掉,避免在出竹笋。

5.2 对铁塔进行检验
5.2.1检查塔材是否有缺件和未安装的螺栓,螺栓是否全部紧固。

5.2.2 所有挂线联板、挂线架安装及挂线联板火曲方向是否正确。

5.3交叉跨越处理
5.3.1本工程将根据架线施工的安全性、施工效率及被跨越供电重要程度,跨越施工时,能停电的线路采用停电落线跨越施工,对于降线后导地线不能落地,则搭设跨越架护线。

六导地线展放
导地线展放前需将放紧线段内所有杆塔螺丝全部复紧一遍,紧线段内的杆塔经质检合格并经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中间验收合格。

放紧线所使用的导地线经拉力试验并完全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进线段内的导线展放施工。

6.1布线
布线应根据耐张段的长度及导、地线每盘的长度合理搭配,以减少接续管的数量,导线和避雷线接头要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同一档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接头离杆塔挂线点的距离应大于20m。

6.1.1 线盘布置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线轴应集中放在各放线段耐张杆塔处。

②布线裕度:一般平地及丘陵地段取1.0%,一般山地取1.5%,高山深谷取2.5%。

③跨越档导地线接头严格按照不允许接头档要求,应避开35kV以上电力线路,一、二级公路,特殊管道、索道和通航河道。

④耐张段长度及线长应相互协调,避开切断导线造成导线浪费或接头过多。

6.2 放线通信要求
6.2.1 通信联系要可靠灵敏,语言或信号简短明了,重复呼叫直到堆放回复收到为止。

6.2.2 放线工作持续时间长,必须集中精力,坚守岗位。

6.2.3 信号监视人员,应站在前后旗语能通视地点,正确传递信号,坚守岗位。

6.3 导线损伤及处理标准
6.3.1 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同时符合下述情况时可不做修补,只将损伤棱角与毛刺用0#砂纸磨光:
①铝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
②钢芯铝绞线损伤面积为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及以下且强度损失小于4%。

6.3.2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需要补修处理标准:
①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的程度已超过 6.3.1规定,但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5%且截面积损伤又不超过总导电部分截面积的7%时,可以用修补预绞丝修理。

②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的强度已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足17%,且截面积损伤也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25%时以补修管补修。

③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符合下述情况之一时,必须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重新以接续管连接:导线损失的强度或损伤截面积超过6.3.1规定,但损伤长度已超过补修管修范围。

6.4 施工方法及放线计算
6.4.1 展放方法:
本工程采用张力放线施工,利用一套牵引设备(张力机、牵引机),2个放线施工队同时进行展放,牵张机固定在牵引场和张力场,利用牵引绳来展放导地线的方式进行,牵张场尽量按“翻跟头”的方式进行。

6.4.2放线牵张力计算
1.模拟放线弧垂,选取控制档、放线模板K 值。

2.计算控制档水平张力:
K w T n 22= 式中:
n T ——控制档水平张力,t ;
2w ——导线单位重量,t ;
K ——模板K 值。

3.计算张力机出口张力: ])1()1([1
002000--∑-=εεεεn h w T T n n n 式中:
0T ——张力机出口张力,t ;
n ——放线段内滑车数;
0n ——张力场与控制档间滑车数;
ε——滑车摩擦系数;
0h ∑——控制档与张力场累计高差,m ,控高为“+”。

4.计算初始牵引力: ])1()1([1000--∑+=εεεεn h w NT k p n n
0P ——初始牵引力,t ;
0k ——取1.1 ;
N ——导线展放根数 ;
1w ——牵引绳单位重量,t ;
h ∑——牵引场与张力场累计高差,m ,牵高为“+”。

5.计算最终牵引力: N n h w T k p n n
n ].)1()1([200--∑+=εεεε
6.计算最大牵引力: N n h w T k p n n ])1()1(['
200max --∑+=εεεε ∑'
h ——控制档与张力场累计高差,m 。

(需要假设每一档为控制档,分别计算各档为控制档时的Pmax ,取其中最大值)
6.4.3 工器具及设备准备
导地线展放前,先用无人机放线的方法展放牵引绳,并依此穿过放线滑车,然后将牵引绳在线轴处与导线头相连。

牵引绳如需连接,用钢丝绳抗弯连接器或旋转器连接。

6.4.4牵引钢丝绳的选择
张力展放:φ22或φ13钢导引绳 牵JL/G1A-240/30导线及OPGW 通信光缆复合光缆;
6.4.5导线展放
① 导线展放须采用张力展放,按技术部门提供的导线布线图进行安装线盘,将导线缠入张力轮,缠绕方向以导线外层绕捻方向为准。

② 放线前指挥人员应明确施工人员的通讯频道、工作地点及当天的工作内容,并交待清楚导线的排列序号,相序等,以便施工人员在放线过程中能准确无误地反映各导线的动态。

导线牵引前应收紧牵张机与其尾车之间的绳线,调整好尾部张力。

③ 张力放线的现场指挥设在张力场。

各岗位按现场指挥的统一指令作业,现场指挥汇总各岗位的情况做出判断并做出指令。

导线换盘或停机过夜时,张力机后的导线须用尼龙绳进行锚固。

④ 接到任何岗位发出的停机信号时,牵引机均须立即停止牵引。

带张力牵引时应先开张力机,待张力机刹车打开后,再开牵引机。

需停止牵引时,应先停牵引机,后停张力机,并始终保持牵、张机的尾线有足够的张力。

待缺陷处理完毕后恢复开机。

展放流程图
⑤施工过程中,牵张设备操作人员,应密切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处理完毕后继续作业。

⑥开始牵引前应重点检查以下情况:
1)沿线电力线停电措施有否落实;
2)场地布置和机械设备锚固有否到位;
3)通信联络和人员有否到岗;
4)受力系统连接是否到位;
5)牵引绳是否在牵引滑轮内。

⑦开始牵引时,牵引速度应缓慢,现场指挥应通知塔号看护人员检查施工区段有无异常情况;调整各子导线张力,使走板呈水平状态。

走板牵引至靠近转角塔滑车时,应慢速牵引,并调整各子导线张力,使走板面与滑轮轴基本平行,以防跳槽。

⑧放线滑车上扬的塔号,由专人监护以防跳槽,并准备好处理跳槽的必备工具。

⑨牵引绳牵放导线过转角塔时,放线滑车向转角内侧偏斜,为防止外角侧放线滑车偏斜磨擦横担,外角侧的放线滑车应设置拉线以控制滑车偏斜。

⑩更换牵引绳盘:当牵引绳头进入牵引绳盘 3—4圈后,应停止牵引。

在牵引机与绳盘之间用卡线器锚固牵引绳;拆除刚入绳盘的抗弯连接器;卸下满盘,换上空盘。

将牵引绳头缠固在新装的绳盘上,转动绳盘,收紧牵引绳。

卸下牵引绳上的临时锚固的卡线器后,继续牵引。

11 更换导线盘:当导线线盘上的导线剩下最后一层时,应减慢牵引速度;线盘上导线剩下 6圈时,应停止牵引,将尾线临时锚固,倒出盘上余线,装上新盘导线,用双头网套将尾线与新线连接,并将余线缠回线盘;继续慢速牵引至双头网套于压接点位置,停止牵引进行压接。

12 每相的导引绳、牵引绳展放完毕应随即在牵张场两端进行地面临锚,锚线张力应满足对地及交跨物的安全距离。

13 走板过滑车后应重点检查:
1)走板不应翻转;
2)平衡锤不应搭在导线上;
3)导线不应跳槽;
14 按锚线张力选配工器具及锚桩,锚线与导线接触或可能接触的部位,应采取导线防磨措施。

15 一相导线展放完毕后,在牵张机前,将导线临锚,同相各子导线的锚线张力宜稍有差异,使子导线在空间错开,避免线间鞭击。

导线锚线高度应保证与地面或跨越物的安全距离。

6.4.6 放线牵张力的选择
1)选择放线张力的一般原则
牵放过程中,导线、地线与地面及被跨越物的距离应不小于:
a、一般区段,导线、地线距地面3米;
b、通行行人及少量车辆的道路,施工时只需设岗监护而不需搭设跨越架者,导线、地线距离路面5M;
2)需满足我公司现有导、牵引绳的安全系数;
导引绳、牵引绳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6.4.7被跨越物保护:
①、跨越电力线路必须停电施工;
②、跨越通讯线路时,采取托高的方法使牵引绳通过;
③、跨越公路时,在跨越点前后300m左右设安全警示牌,并安排专人监护;
④、穿越高电压等级的线路跨越点,设专人监控跨越点当中导地线及牵引绳的高度。

6.4.8耐张塔临时拉线的安装
紧线前应该在耐张塔上的每一相导线和避雷线都应打设临时拉线。

打设方向位于相对应的导地线延长线上,对地夹角为不大于45°
注:①拉线方向为顺施工线路的方向;
②拉线应打在本段施工的挂线侧,对地夹角≤45°;
③拉线的连接:上端——在挂线点处主材上绑圆木打上千斤套(≥φ15)与NX-5楔型线夹相连,下端为NUT-5型UT线夹与≥φ18.5配的地牛鼻相连;
④地锚埋设深度依地质条件由项目部核定,其地线侧拉线地锚以8T为宜,导线侧拉线地锚以12T为宜。

6.4.9对所放区段导地线的检查:
①检查子导线在放线滑车中的位置是否正确,消除跳槽现象;
②检查子导线是否互绞,如有则需打开后紧线;
③检查压接管的位置合适否,否则应作调整处理;
④检查地线上扬杆塔的压线滑车是否保留;
⑤检查各档对导地线提高驰度是否还存在树枝、障碍物影响,若有应清理;
6.4.10对所有耐张塔的导地线挂板方向的正确性应进行检查,与设计要求不符者应处理。

6.4.11直线塔附件安装:
①、在悬垂串投影点上划印;
②、用小型紧线工具(双钩、手板葫芦或是收线器)提升导线、地线。

③、将导线、地线提离直线滑车;
④、按照划印点安装悬垂线夹;
⑤、松紧线工具,并对悬垂线夹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悬垂串垂直。

6.5施工步骤
6.5.1 施工准备
1)运输和存放:导线、金具运输和存放时,应按设计和生产厂家要求进
行。

2)牵张场的选择
①牵张场尽可能选择在允许导、地线压接档。

②牵张设备、吊车等能直接运抵,并有满足设备物资堆放及施工操作的场地。

③相邻杆塔允许作紧线及过轮临锚操作,锚线角度满足要求。

④主牵引机、主张力机宜布置在线路中心线上,当满足不了要求时,牵引场可作转向布置。

⑤大小牵、张机顺线路出口方向与邻塔导线悬挂点的仰角不宜大于15°,俯角不宜大于 5°。

⑥小牵、张机按导线牵放顺序分别布置在每相导线的垂直下方。

⑦牵张场前后两侧应有锚线场地,距离、角度满足要求。

⑧放线区段不宜超过 20个放线滑轮,线路长度不宜超过 8km。

⑨放线区段有重要跨越时,应适当缩短放线区段长度。

6.5.2 牵张场的布置
各施工班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布置牵张场。

理论上应遵循如下要求:
①、牵引场布置牵引机、回收地线或导引绳用的空线盘。

牵引场选择尽可能在顺线路方向,道路条件差的地方,也可选择在线路外侧,牵引绳通过转向轮后进牵引机。

施工开始时,牵引机应缓慢加速到每分种5m的速度,正常牵引速度可增加到最大值每分种15m~20m。

②、张力场布置有张力机、放线架等。

张力场尽可能选择在顺线路方向,张力机必须要保证恒定的张力,光缆至少在张力轮上缠绕5圈固定。

③、受地形限制,牵引场转向布置时,各转向轮的转角不得超过 30°,转向滑轮和地锚应经计算确定。

导线牵引场平面布置示意图1,导线张力场平面布置示意图2。

小牵中张
锚桩锚桩锚桩
图1 导线牵引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导线
过渡绳牵引绳
小张中牵
锚桩锚桩
图 2导线张力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6.5.3 悬挂放线滑车
放线滑车一般要求,轮径、轮槽尺寸及使用材料应与导地线相适应,确保导地线通过时不受损伤;滑轮的磨擦阻力系数应不大于1.015,同一放线区段内应使用滑轮磨擦阻力系数接近的滑车。

对于一般直线塔选用的放线滑轮直径不小于264 mm,对于大跨越档直线塔和耐张塔选用的放线滑轮直径不小于600 mm,使用前应逐个检查滑轮,并保证其转动灵活。

七紧线施工
7.1 紧线施工准备
7.1.1 紧线结束后应尽快进行紧线施工,一般以放线段作为紧线施工段;
7.1.2 本工程一般采用耐张塔紧线施工方式;
7.1.3 本工程锚线塔、紧线操作塔均选择耐张塔。

7.2 紧线前的检查
7.2.1 检查各相子导线在放线滑车中的位置是否正确,防止跳槽现象的发生;
7.2.2 检查各子导线是否互相绞劲、缠绕,如有,必须打开后再紧线;
7.2.3 检查压接管的位置是否符合布线设计和规范要求,如有不合适,应处理后再紧线;
7.2.4 检查导线有无损伤,损伤处是否按照要求全部处理完毕;
7.2.5 被跨越的电力线路是否已完全停电并接地或采取了可靠的跨越措施;
7.2.6 现场核对弧垂观测档位置,复测观测档档距;
7.2.7 锚线塔临时拉线是否按要求设置完毕;
7.2.8 紧线工器具是否准备齐全,技术人员检查工器具使用是否正确,特别是紧线绞磨及滑车性能是否良好;
7.2.9 通信信号是否通畅、灵敏;
7.2.10 紧线段护线点人员是否全部到位,是否纯在漏岗的现象。

7.3 紧线操作
7.3.1 按紧线场布置要求进行现场布置;
7.3.2 紧线顺序:先地线后导线,先紧上相后紧下相;
7.3.3 两根子导线应同步收紧,若紧线段内某档存在驮线现象,应先将被驮的子导线收紧,使驮线现象自动消失;
7.3.4 查牵引系统各组件按要求连接完好后,即可启动绞磨机收紧,同时通知弧垂观测人员及沿途护线人员;
7.3.5 慢收紧子导线,当操作端的线段临锚不受力时,暂停牵引,将线段临锚卡线器自导线上拆除;
7.3.6 快紧到位时,两子导线同步收紧,同步看弛度,待各档弛度调整符合设计要求后停止牵引;
7.3.7 恢复紧线塔处的线段临锚,并用手扳葫芦微调子导线间的弛度;
7.3.8 在紧线塔处进行划印;
7.3.9 根据划印点计算割线长度;
7.3.10 按锚线塔挂线要求进行操作塔挂线。

7.3.11 平衡挂线也称不带张力挂线挂线所需过牵引量用空中临锚收足,连接金具到达挂线位置时,空中临锚仍然承受锚固的导线张力。

挂线工具只承受拉紧耐张绝缘子串及所带导线的张力,如空中临锚收紧量不足影响挂线时,应补充收足,不得以挂线工具强行拉线。

同相两侧挂线后,同步放松高空临锚的手板葫芦。

待临锚钢绳松弛后,方可拆除临锚装置。

7.4紧线方法
按传统耐张段紧线方法进行耐张段紧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地面划印紧线或高空划紧线两种方式。

7.4.1紧线张力计算
(1)紧线进行时,导线张力逐渐增加,计算紧线结束时各档导线张力:
.
式中:
m
T ——紧线后一档内导线张力,t ;
2w ——导线单位重量,t ;
l ——-该档档距,m ; f ——该档弧垂,m 。

(2)若耐张塔挂线点与一侧相邻塔挂线点高差为正,紧线时所需张力需考虑导线重量的影响。

2
'w h T F m m +=
f
l w T m 82
2=
m F ——耐张塔紧线所需张力,t ;
'
h ——耐张塔与相邻塔正高差,若高差为负,该值取0,m 。

7.4.2导线牵引绳上扬判断
(1)在放线滑车垂直档距内为同一种线绳时,计算放线滑车的垂直档距,若垂直档距小于或等于零,则该放线滑车轮槽内的线绳上扬。

(2)下式成立时,滑车里的线绳上扬: 式中:
H P ——牵引力水平分力,t ; 2w ——导线单位重量,t ;
、——被校核放线滑车两侧线档的档距,m ;
、——两相邻滑车与被校核滑车的高差,邻塔滑车高于被校核滑车,高差
取负值,反之取正值,m 。

7.4.3 划印 (1) 高空划印:
① 当观测档弧垂已完全符合要求后,操作踏上人员进行高空划印,划印操作方法如下:对准挂线孔中心吊一垂球,使垂球投影到导线上,用划印笔在投影点处划印,以此记号为参考点,计算出割线长度,然后安装好耐张线夹。

② 划印后,复查导线弧垂无误后,即可松回导线,将导线临时锚固,自划印点量出割线长度,割线长度为受力状态下耐张绝缘子金具串的全长λ和线长调整量△L 。

还应考虑所采用耐张线夹型式不同而割去的线长。

③ △L 是由于紧线滑轮和挂线点不等高,紧线杆塔与相邻杆塔也不等高而形成的导线长度调整量。

△L=h/L ·△h 式中:△L-线长调整量
H-紧线档相邻杆塔、导线在紧线滑轮上悬挂点高差 △h-紧线杆塔上紧线滑轮与耐张绝缘子串挂点的垂直高差
1l 2l 1
h 2h 0)(2
12211
221≤⎪⎪⎭⎫ ⎝⎛++
+l h l h w P l l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