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认知损害治疗及随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认知损害治疗及随访
分析
林驰;王寅;王粟实;李小龙;叶永铭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包括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诊断的22例患者采用电针廉泉、人迎穴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星期后进行睡眠监测、P300检测、ESS嗜睡量表、蒙特利尔量表评价,治疗后1年进行ESS嗜睡量表、蒙特利尔量表评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2例OSAHS患者电针治疗后呼吸暂停指数明显下降(P<0.05),最低血氧饱
和度值明显上升(P<0.05),P300潜伏期及反应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ESS嗜睡量表评价分数明显降低(P<0.01),蒙特利尔量表评价分数明显升高(P<0.01).1年后随访22例,完成16例,脱落6例,1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年后ESS嗜睡量表、蒙特利尔量表评价分数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较治疗6星期后亦无明显变化(P>0.05),但蒙特利尔量表记忆单项分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电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减少睡眠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提高最低血氧饱和度,缩短P300潜伏期和反应时间,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嗜睡程度.1年后的随访,远期疗效不明显.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2(031)009
【总页数】3页(P649-651)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认知损害
【作者】林驰;王寅;王粟实;李小龙;叶永铭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中山市中医院,广东52840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
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SAHS)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为常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
目前认为OSAHS的发病机理是由于睡眠时咽部反复塌陷致上气道阻塞或气道内存在阻塞而致。
本病夜间频繁发生的低氧血症会导致患者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等多系统器官的损害,尤其是对氧需求量较大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导致患者的认知损害。
近年来,由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相当大的不良影响,SAHS认知损害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医家们的注意。
笔者采用电针治疗22例OSAHS患者,并对患者进行了近、远期疗效随访,现报道如下。
所有入选患者均来自2010年5月至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共27例。
完成的22例患者根据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组所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1]均符合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治疗时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0岁,平均(50±12)岁;平均体重指数(26.8±3.8)kg/m2;SAHS重度10例,中度6例,轻度6例。
有5例未完成观察,其中4例未能坚持完成针刺治疗;1例针刺治疗后未能复测睡眠检测。
治疗1年后电话随访22例,完成16例。
其中男15例,女1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9岁,平均(51±10)岁; SAHS重度6例,中度5例,轻度5例。
脱落6例均为电话无法接通。
根据2002年4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1],OSAHS诊断标准为临床上典型的夜间睡眠时打鼾及呼吸不规律,白天过度嗜睡,经PSG监测提示每夜7 h睡眠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大于或等于5次
/h。
根据AHI将OSAHS分为3度,5~20为轻度,21~40为中度,40以上为重度。
血氧饱和度(SaO2)在85~89为轻度;80~84为中度;小于80为重度。
①中途因各种原因未能坚持做多导睡眠仪PSG监测的患者;②因各种原因未能坚持电针治疗的患者。
取廉泉、人迎穴。
针刺廉泉穴时,采用0.30 mm×40 mm毫针徐徐向舌根方向斜刺0.5~0.8寸,咽喉部若有麻胀感即停止入针;针刺人迎穴时,避开动脉缓慢直刺0.3~0.8寸,若有麻胀感即停止入针。
两穴针柄接长城牌KWD-808脉冲电疗仪,选连续
波型,频率为2 Hz,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
每星期治疗3次,共治疗6星期。
3.1.1 PSG评价
治疗前及治疗6星期后应用美国凯迪泰公司生产的SW-SM2000CB多导睡眠分析诊断系统(便携型)的标准多导睡眠记录技术分别进行睡眠呼吸监测。
仪器自动记录鼻气流、血氧饱和度、胸式呼吸等信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由人工进行分析,得出最后检测结果。
3.1.2 P300检测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的P300成分能客观反映受试者的认知功能,本研究于治疗前后进行P300检测。
患者取坐位,全身肌肉放松,闭目,注意力集中。
应用丹麦产的Dantec诱发电位肌电图仪,选用氯化银针状电极,按照国际脑
电图学会10-20系统放置电极,Fz、Cz、Pz作记录点,配对电极为右侧耳垂,手腕接地,电极间阻抗<5 kW。
刺激方式为oddball模式,靶刺激声为2000 Hz,强度为80
dB,概率为20%;非靶刺激声为1000 Hz,强度为70 dB,概率为80%;扫描时间为1000 ms;灵敏度为20 mV;双耳给声,靶刺激出现次数150次,患者辨别靶刺激并点按计数器按钮。
P300波形的辨认,潜伏期(ms)出现在250~500 ms之间的波幅(mV)最大正向波。
3.1.3 ESS嗜睡量表评价
治疗前后、治疗1年后分别进行ESS嗜睡量表评价。
3.1.4 蒙特利尔量表评分
治疗前后、治疗1年后分别进行蒙特利尔量表评分。
所有数据运用SPSS11.5进行操作。
所有结果均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配对t检验。
3.3.1 患者近期疗效观察
以AHI改善程度作为近期疗效判断标准,治疗后AHI指数明显下降(P<0.05),平均下降了11.90次/h。
根据呼吸紊乱指数(AHI)分度标准,治疗前重度10例,中度6例,轻度6例;治疗后重度5例,中度7例,轻度9例,1例AHI指数<5,临床分度有所降低。
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值明显上升(P<0.05)。
P300检测Cz潜伏期缩短(P<0.05),Pz潜伏期缩短(P<0.05),P300反应时间缩短(P<0.05)。
ESS量表评价分数明显降低(P<0.01);蒙特利尔量表评价分数明显升高(P<0.01);蒙特利尔量表中记忆单项分数明显升高(P<0.01)。
详见表1-3。
3.3.2 患者远期疗效观察
以ESS嗜睡量表、蒙特利尔量表评价分数作为远期疗效判断标准。
1年后随访16例患者,其ESS嗜睡量表、蒙特利尔量表评价分数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
0.05),较治疗后也无明显改善(P>0.05)。
但是1年后蒙特利尔量表中记忆单项分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较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
1年后随访结果见表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频繁发作的睡眠时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
症对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等均有不良影响。
如国内学者张蔷等[2]研究发现,SAHS可加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的发生。
Findley等[3]认为SAHS会导致全面的认知功能减退。
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学习能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晨起头痛,性格改变等症状[4],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属中医学中“嗜睡”范畴,现多以“鼾症”命名,肺、脾、肾三脏功能异常,导致气机不畅、痰湿内生而壅滞咽喉是其病机。
廉泉位于舌咽部,属于任脉穴位。
针刺廉泉穴可以通任脉,调舌本,利舌咽,畅气机。
人迎穴,为足阳明、少阳交会穴。
针刺气海所输注腧穴人迎,补中气,调气机,使呼吸畅通。
廉泉配人迎,一者补肾益精,充髓海,养神机之本;一者补中气,使气海之气机顺畅,调畅呼吸,使得肺主气通畅,肾摄纳有权[5]。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廉泉穴下分布着舌下神经等分支,该分支可支配颏舌肌收缩,引起舌前伸和向对侧移动,以维持上气道通畅。
有学者认为颏舌肌能最有效地降低上气道阻力[6]。
电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远期疗效并不理想,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有4点。
第一,年龄问题;随着年龄增大,肌肉进一步松弛,气道通畅性进一步降低,从而可能导致临床症状有所加重,影响疗效评价。
第二,入组患者疾病分度,22例OSAHS患者中,根据AHI分度,重度者10例,占45.5%,中度者6例,占27.3%,轻度6例,占27.2%;根据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分级(SaO2),重度低氧血症12例,占54.5%,中度4例,占18.2%,轻度6例,占27.3%,可见入组患者以中重度为主,轻度较少,因此在疾病自身演变方面中重度患者的症状进展可能会较轻度患者更为明显,从而影响远期疗效。
第三,疗程,本组研究疗程为每星期治疗3次,共治疗6星期,相对于1年的远期疗效随访,治疗频度和总疗程都可能不足,对远期效果可能有影响。
第四,随访内容,对于1年后患者的AHI指数,睡眠中最低血氧饱和度等,因条件限制未能获得,导致随访评价不是非常全面,影响评价结果。
【相关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 25(4):195.
[2] 张蔷,张明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血栓性心脑疾病因素观察[J].天津医
药,2006,34(12):869-870.
[3] Findley IJ, Barth JT, Powers DC, et al.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associated hypoxemia[J]. Sleep Med Rev, 2003,7:377-389.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86.
[5] 王寅,耿慧瑶,叶永铭,等.针刺治疗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随访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4):220-222.
[6] 刘月华,曹祥龙,傅民魁,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舌骨位置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J].现代口腔学杂志,1999,13(1):2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