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汤剂与煮散剂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虎汤汤剂与煮散剂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白虎汤汤剂与煮散剂的抗炎作用。
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白虎汤汤剂和煮散剂对急性炎症的作用,以耳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为指标对比抗炎作用。
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汤剂组、煮散剂低剂量组、煮散剂中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耳肿胀程度(P<0.05);汤剂组与煮散剂低剂量组、煮散剂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耳肿胀抑制率,汤剂组0.05).From the ear swelling inhibition rate,the Decoction group <low dose group of Boiled Powder0.05),在饲养一周期间,各组小鼠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2.2 耳肿胀度
各组涂抹二甲苯后小鼠右耳红肿明显。
汤剂组、煮散剂中剂量组、煮散剂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与生理盐水组小鼠耳肿胀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生理盐水组小鼠右耳的肿胀度最大,平均值为8.288 mg,地塞米松组小鼠的右耳肿胀度最小,平均值为3.813 mg,汤剂组小鼠的右耳肿胀度比煮散剂低剂量组偏高,煮散剂低剂量组比煮散剂中剂量组偏高,但煮散剂中剂量组、煮散剂低剂量组与汤剂组小鼠耳肿胀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耳肿胀抑制率
耳肿胀抑制率比较,汤剂组0.05),表明白虎汤传统汤剂与水煮散剂抗炎作用无差别。
从本实验中药使用量来看,煮散剂组剂量明显少于汤剂组即可取得与汤剂组相同的抗炎效果。
现在临床上药物煎煮方法绝大多数是水煎服,但是传统汤剂显现出浪费药材价格昂贵等的弊端,必然不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相比之下,若煮散被大量推广使用,则会大大节省药材及经济成本。
中药煮散剂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传统剂型,不仅保持了传统汤剂的特性,而且量小力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目前面临的中药资源紧缺、药材价格上涨等困境,推广煮散剂的应用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在生产、加工、储存及使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煮散剂的推广应用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冀.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伤寒论方证研究[M].辽宁:辽宁科技出版社,1984:260.
[3]赵海霞,徐向东.白虎汤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
24(1):60.
[4]杨巧芳,孟庆刚.炎症动物模型探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516-517.
[5]仝小林,张家成,穆兰澄,等.恢复煮散节省药材[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5):470.
[6]董霄汉,董海峰,任大伟,等.中药煮散的临床应用研究(五)[J].河南中医,1990,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