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课程改革理念,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行课程改革理念,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发布时间:2022-01-05T06:18:19.84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6期作者:金嘉茜[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基础小学教育的课堂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金嘉茜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小学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基础小学教育的课堂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随着教育部门所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并且宣告了传统教育“分数观”的终结。
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打造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那么教师必须要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采用丰富、新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前言:小学时期的语文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课程。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为了体现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人文情怀,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的认知“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等教学根本问题,然后进行有效的教学环节设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课程的特点与教育理念进行全面结合,从而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一、借助信息技术,充实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讲,都有非常大的益处,不仅能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还能让学生提前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语文知识。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都采用“灌输式”进行教学,并且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而小学时期的学生天性好动、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受心理发展的影响,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从而导致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无法长久的集中自己注意力。
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优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充实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在《牛郎织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前准备好相关视频,在课堂开始之前,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播放,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内容以及文章结构。
当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时,在正式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去理解课文中的知识,同时也会更加容易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并且将所学习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对语文课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更加认真、努力的去学习语文知识。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新颖的课堂环境,还能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增加。
二、重视课堂提问,激活求知欲望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能激活学生求知欲望,还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宽广,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提问的方式,通过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问题是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答案,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将重点知识记忆的更加牢固。
例如:在教学《司马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学习情况等多方面,设计合理、科学的问题。
如:“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司马光这种类型的人吗?”通过教师的提问,能有效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知识欠缺,从而探索有效的办法,努力弥补自身的知识漏洞。
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兴趣爱好,要保证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产生思考的兴趣,愿意去思考。
随后,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更加喜欢参与语文课堂。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自身知识,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三、结合实际生活,培养自主能力
在以往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过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以及性格特点,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以及学习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环节,将完整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喜欢语文课程,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端午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整体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对端午节的习俗、饮食等进行讨论和分析。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的指导学生,设置合理的相关制度,让小组中的每个学生轮流担任组长,以此保证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对语文课程更加重视,继而进行积极的学习和探索,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打造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非常重要,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因此,语文任课教师要意识到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在教育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下,教师在教学中要秉承全新的教育理念,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培养,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姗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6):32-33.
[2]许叶.潜心文本,凸显真情——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J].新课程,2020(26):160.
[3]靳小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科技资讯,2020,18(18):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