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里科夫的恋爱论文:对“别里科夫的恋爱”之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里科夫的恋爱论文:对“别里科夫的恋爱”之探析
别里科夫是一位“怪”人——无论生活习惯上,还是思想行为上。

他都是一位有着重重“套子”严密防护的人,并且那些“套子”可不是轻易能够卸却的。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这是他的口头禅,也成为附着在他身上的最具特征的生活术语了。

然而,就是他——别里科夫,在小说中要恋爱了!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物,写他的恋爱结婚,读者的疑惑必然随之翩然而起。

他真的恋爱了吗?“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


小说里这样写道:“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怂恿会起很大作用。

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他应当结婚了,他的生活没有别的缺憾,只差结婚了;我们大家向他道喜,做出一本正经的脸色说了各种俗套,例如‘婚姻是终身大事’。

况且,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她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尤其要紧的是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

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真该结婚了。


他那样的一个人会对异性有好感吗?
当这个毫无生气的中等学校,忽然来了一个新的史地教员密哈益·沙维奇·柯瓦连科和他的姐姐华连卡。

“她长得
也高,身材匀称,黑眉毛,红脸蛋,一句话,她不是姑娘,而是蜜食水果,活泼极了,谈笑风生;老是唱小俄罗斯的歌,老是笑。

她动不动就发出响亮的笑声:哈哈哈!”、“总之,她把我们,连别里科夫也在内,都迷住了。

他挨着她坐下,露出甜甜蜜蜜的笑容”,他差不多天天都同她出去散步,把她的照片供在桌子上,而且经常找人谈家庭生活,认为婚烟是终身大事,还经常到她家里去看她。

这表明,别里科夫即便是“怪”,也是一个需要“爱情”的人。

别里科夫恋爱了——他的恋爱将会是怎样的情状和结
果呢?
对他的恋爱,对人间本来美妙美好的爱情,作者写的却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别里科夫在此间可真是“提心吊胆”、精神紧张并终于崩溃了。

因为他的所有“套子”是他的安身立命的依托和坚守,而他的那些“套子”,不幸从此便得时时处处面临华连卡姐弟、以及他们的新思想新做派、以及人类爱情的撕扯。

“他难堪极了”、“烦恼得很,烦恼得很”、“昨天我吓坏了!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

一个女人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他心里乱得很”、“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

”、“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话;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避免闹出什么乱子起
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先生……把大意说明一下。

我不能不这样做。

”……作者让他的恋爱事件被那“漫画事件”、“骑车事件”、“滚楼事件”,接二连三的冲撞得没有一点的情趣韵味了,最后败落于华连卡的纯真的笑声里,结束在了华连卡也许的莫名其妙里。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原来,他的恋爱是结束在了他的恋人华连卡的“哈哈哈!”的笑声里的,并且是连同了他的生命一起。

如果爱情在他的心目中本是无足轻重的、如果华连卡这位姑娘本不足以让他心神向往,那他的死自然当另作别论,当另有他因。

可是,别里科夫的心里对华连卡的爱情无疑是真实的,而且是很有分量的。

证据是,他正是死在了华连卡“哈哈哈”的笑声里,正是“恋人”华连卡促使他崩溃的、“推”他走上了死路、促使他脱离了人间的生活。

事实上,华连卡并不是一个冷酷无情、丑陋可恶的姑娘,周围的人也没有恶意的陷阱,他的恋爱失败和死亡也没有谁流下同情之泪。

小说开篇说:“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

”结尾写的是:“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的
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别里科夫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他不能丢掉自己的“套子”。

试想,一个在健康、自然、美好的爱情面前都表现得迟疑和动摇,畏缩和退却的人还有什么人生的乐趣和价值可言呢?而这样一个对爱情逃避敌视的人,其存在的意义和可能又是什么呢?他的悲剧人生以及他的毁灭
自是必然的了。

小说通过别里科夫的恋爱,最终留给了读者一个严肃的问题:什么都可以套在别里科夫的身上,就是自由、健康、美好的爱情、婚姻的“套子”没有落户于他。

显然这并不是因为他深谙那个“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的“围城”哲理,只是他太封闭、孤僻、胆怯、怕事了,归根结底是他的思想受到太甚的毒害以至近乎迂腐僵死了,难以救药任什么也激活不了,哪怕是他生命中最真实的所欲所望来临时,也奈何不了他的那些并非与生俱来的“套子”,所以他终于是失去了爱情以至生命。

别里科夫,实在是一个悲剧人物,造成其人生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别里科夫,是个格外胆小、谨慎、怕事的人,看他对周围的人事的态度,就不难发现,他在自觉不自觉地充当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

他不仅“唉声叹气”、“垂头丧气”,他还告密、出卖人,是旧制度、旧秩序、旧
思想的忠实维护者。

作者旨在通过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将批判锋芒直指扼杀一切生机的沙皇专制制度。

读罢小说,我们不得不叹服作者选材之高妙:恋爱事件,是对别里科夫的整个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能够发生多点对
撞的具有独特表现意义和综合作用的事件。

读者的脑海中有了别里科夫的恋爱,就有了别里科夫的形象,有了他恋爱的荒唐、可笑,就有了他的可憎可恶、可悲可怜,也就有了作者的讽刺和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