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一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3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有关交流电的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实质就是平均值
B.只有正〔或余〕弦式电流才有U=的关系
C.照明电压220V、动力电压380V,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的值指的都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D.交变电流u=311sin314t的相位是314t,初相是0
2.〔3分〕如下列图表示一交流电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其中电流的正值为正弦曲线的正半周,其最大值为I m;电流的负值的强度为I m,如此该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A.B.I m C.I m D.
3.〔3分〕如下列图,L为电感线圈,C为电容器,A、B为两只一样的灯泡,将它们接在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上,两只灯泡的亮度一样.假设保持电源电压不变,而将电源频率增大,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两灯泡的亮度不变B.A灯泡亮度不变,B灯泡变亮
C.A灯泡变暗,B灯泡变亮D.A灯泡变亮,B灯泡变暗
4.〔3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感温铁氧体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路的通断
B.霍尔元件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C.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的增强电阻增大
D.热敏电阻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5.〔3分〕如图是一火警报警装置的一局部电路示意图,其中R2是半导体热敏传感器,它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a、b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电流表的电流I 和a、b两端电压U与出现火情前相比〔〕
A.I变大,U变大B.I变大,U变小C.I变小,U变小D.I变小,U变大
6.〔3分〕如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如此运动的反映
B.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无关
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如此性,反映了液体内局部子运动的无规如此性
7.〔3分〕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如下列图〕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8.〔3分〕关于温度的概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如此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如此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某物体当其内能增大时,如此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如此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9.〔3分〕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如下说法正确的答
案是〔〕
A.当r>r1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正功
B.当r=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C.当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10.〔3分〕如下各图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T表示热力学温度,t表示摄氏温度,各图中正确描述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等压变化规律的是〔〕
A.B.C.D.
11.〔3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下状态变化中不可能的是〔〕
A.使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加,压强增大
B.使气体温度不变,而压强、体积同时增大
C.使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体积减小
D.使气体温度升高,体积不变,压强增大
12.〔3分〕如下列图,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图象,图中BC为过原点的直线,A、B、C为气体的三个状态,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T A>T B=T C B.T A>T B>T C C.T A=T B>T C D.T A<T B<T C
二、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每一小题4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4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某一平衡状态,此时其压强为p0,有人设计了四种途径,使气体经过每种途径后压强仍为p0.下面四种途径中可能的途径是〔〕
A.先等温膨胀,再等容降温B.先等温压缩,再等容降温
C.先等容升温,再等温压缩D.先等容降温,再等温压缩
14.〔4分〕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小于r0〕.在此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15.〔4分〕关于一定量的气体,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B.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C.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不一定处处相等
D.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
16.〔4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 ﹣T图象如下列图.如下判断正确的〔〕
A.过程ab中气体体积一定增大
B.过程bc中内能不变
C.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
D.b和c两个状态的温度一样
三、非选择题:包括填空和计算两局部,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6分〕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很多,如油膜法、显微法.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滴管吸取浓度为的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下列图.坐标格的正方形大小为20mm×20m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m2,2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m3〔保存两位有效数字〕,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m〔保存一位有效数字〕.
18.〔2分〕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是T=k.
19.〔4分〕金刚石的密度为3.5×103kg/m3,在体积为5.7×10﹣8m3小块金刚石中,含有个炭原子.设金刚石中炭原子是严密地排列在一起的,如此炭原子体积约为m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1023mol﹣1,炭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20.〔8分〕一足够长的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由15cm长的水银柱封闭着50cm长的空气柱.假设将管口向下竖直放置,空气柱长变为多少cm?〔设外界大气压强为75cmHg,环境温度不变〕
21.〔10分〕某种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为2×105Pa,体积为1m3,温度为200K.
〔1〕它在等温过程中由状态A变为状态B,状态B的体积为2m3,求状态B的压强.
〔2〕随后,又由状态B在等容过程中变为状态C,状态C的温度为300K.求状态C的压强.
22.〔8分〕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为状态D,其有关数据如下列图.假设状态D的压强为104Pa,状态A的压强是多少?
23.〔10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1=25.0cm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l2=25.0c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3=40.0cm.大气压强为P0=75.0cmHg.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20.0cm.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试求:
〔1〕最后管下部空气的压强为多少cmHg?
〔2〕活塞下推的距离〔cm〕.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3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有关交流电的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实质就是平均值
B.只有正〔或余〕弦式电流才有U=的关系
C.照明电压220V、动力电压380V,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的值指的都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D.交变电流u=311sin314t的相位是314t,初相是0
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交变电流表和交变电压表测定的电流、电压的数值、交变电流的电器设备铭牌上所标的电压和电流值均指有效值,没有特别说明的都是指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解答:解:A、交流电的有效值与平均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A错误.
B、只有正〔或余〕弦式电流才有U=的关系,故B正确;
C、照明电压220V、动力电压380V,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的值指的都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故C正确;
D、交变电流u=311sin314t的相位是314t,初相是0,故D正确;
此题选错误的,应当选:A.
点评:此题关键要知道有效值的概念,明确给定的交变电流的数值,没有特别说明的都是指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2.〔3分〕如下列图表示一交流电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其中电流的正值为正弦曲线的正半周,其最大值为I m;电流的负值的强度为I m,如此该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A.B.I m C.I m D.
考点: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与它们的关系.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求有效值方法:是将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热量与将恒定电流在一样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如此恒定电流的值就是交流电的有效值.
解答:解: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
根据〔〕2R +I m2R=I2RT得,交流电的有效值I=I m.故D正确,ACD错误;
应当选:D.
点评:求交流电的有效值,要根据电流的热效应,由有效值的定义求解;注意正弦式或余弦式交流电的半个周期可以适用公式U=进展计算.
3.〔3分〕如下列图,L为电感线圈,C为电容器,A、B为两只一样的灯泡,将它们接在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上,两只灯泡的亮度一样.假设保持电源电压不变,而将电源频率增大,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两灯泡的亮度不变B.A灯泡亮度不变,B灯泡变亮
C.A灯泡变暗,B灯泡变亮D.A灯泡变亮,B灯泡变暗
考点: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
分析:对于电容器来说能通交流隔直流,而频率越高越容易通过.对于线圈来讲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率交流阻高频率交流.
解答:解:假设保持交流电源的电压不变,使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电容器对其阻碍变小,线圈对其阻碍变大.所以A灯泡将变暗,B灯泡将变亮.
应当选:C.
点评:当电容器的电容越小,频率越低时,容抗越高;而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频率越高时,感抗越高.
4.〔3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感温铁氧体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路的通断
B.霍尔元件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C.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的增强电阻增大
D.热敏电阻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考点: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传感器作为一种将其它形式的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装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传感器所转换的信号对象不同,我们应就它的具体原理进展分析.解答:解:A、感温铁氧体把温度转化为电学中电路的通断;故A正确;
B、霍尔元件能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故B正确;
C、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的增强,电阻减小;故C错误;
D、热敏电阻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故D正确;
此题选错误的;应当选:C
点评:传感器能够将其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学习中要注意体会;明确它们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5.〔3分〕如图是一火警报警装置的一局部电路示意图,其中R2是半导体热敏传感器,它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a、b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电流表的电流I 和a、b两端电压U与出现火情前相比〔〕
A.I变大,U变大B.I变大,U变小C.I变小,U变小D.I变小,U变大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专题: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由题知,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R2减小,分析外电路总电阻如何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干路电流的变化情况和路端电压U的变化情况,根据R2、R3并联电压的变化情况,分析通过R3电流的变化情况,即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
解答:解:由题知,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R2减小,R2、R3并联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干路电流I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即a、b两端电压U变小;R2、R3并联电压U并=E﹣I〔R1+r〕,I增大,E、R1、r均不变,如此U并减小,通过R3电流减小,由于干路电流增大,如此知电流表示数I变大.故B正确,ACD错误.
应当选B
点评:此题是信息题,首先要抓住传感器R2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其次按“局部→整体→局部〞的顺序进展分析.
6.〔3分〕如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如此运动的反映
B.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无关
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如此性,反映了液体内局部子运动的无规如此性
考点:布朗运动.
专题:布朗运动专题.
分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如此运动,用肉眼看不到悬浮微粒,只能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悬浮微粒的无规如此运动,肉眼看不到液体分子;布朗运动的实质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如此撞击悬浮微粒,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的导致的无规如此运动.
解答:解:A、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如此撞击碳悬浮微粒,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的导致的无规如此运动,故A错误;
B、当悬浮微粒越小时,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表现的越强,即布朗运动越显著,所以与悬浮的颗粒有关,故B错误;
C、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表现的越强,即布朗运动越显著,故C正确;
D、布朗运动的实质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如此撞击悬浮微粒,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的导致的无规如此运动,其反映是液体内局部子运动的无规如此性,故D正确.
应当选:CD.
点评:明确布朗运动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悬浮微粒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7.〔3分〕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如下列图〕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考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专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分析: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而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当分子间距等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
解答:解: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力为零,故A错误.
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B错误.
C、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C正确.
D、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合力为引力,其大小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故D正确.应当选:CD.
点评:该题考查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但有时引力大于斥力,合力为引力;有时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斥力.
8.〔3分〕关于温度的概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如此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如此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某物体当其内能增大时,如此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如此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
考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专题:内能与其变化专题.
分析:正确理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的含义,同时要了解内能的含义以与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这是一个统计规律,对于单个、少量分子是不成立的,故A正确,B错误;
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分子势能增大导致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故C错误;
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说明甲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于乙分子平均动能,而二者分子质量不确定谁大谁小,故无法判断二者分子平均速率大小,故D错误.
应当选A.
点评:温度是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加以充分理解.
9.〔3分〕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如下说法正确的答
案是〔〕
A.当r>r1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正功
B.当r=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C.当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
专题:热力学定理专题.
分析:从分子势能图象可知,当分子势能最小时,即r=r2时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r<r2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r>r2时,表现为引力,所以当r由r1变到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
解答:解:从分子势能图象可知,
A、当r=r2时分子处于平衡位置,当r>r2时,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增大,分子力做负功.故A错误.
B、当r=r1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不为零,故B错误.
C、分子势能最小时,即r=r2时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故C正确.
D、当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减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故D错误.
应当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分子势能图象的理解,知道分子势能随距离增大关系,可根据势能的共性分析.
10.〔3分〕如下各图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T表示热力学温度,t表示摄氏温度,各图中正确描述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等压变化规律的是〔〕
A.B.C.D.
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根据气体状态方程来理解图象含义,可以写出图象中两个物理量的函数关系来判断图象的形状.
解答:解:气体做等压变化,B、D图象中的压强变化,故A正确,BD错误;
根据气态方程:〔常数〕,有由于是等压变化,故为常数,因此V﹣T图为过原点的直线,故C正确.
应当选AC.
点评:从图象上描述气态状态变化,要明确两坐标轴的含义,可以通过气态状态方程写出两坐标轴代表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加深理解.
11.〔3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下状态变化中不可能的是〔〕
A.使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加,压强增大
B.使气体温度不变,而压强、体积同时增大
C.使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体积减小
D.使气体温度升高,体积不变,压强增大
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分析答题.
解答:解:A、使气体温度T升高,体积V增加,由=C可知,压强p可能增大,故A 正确;
B、使气体温度T不变,由=C可知,压强p、体积V不能同时增大,故B错误;
C、使气体温度T降低,压强p减小,由=C可知,体积V可能减小,故C正确;
D、使气体温度T升高,体积V不变,由=C可知,压强p增大,故D正确;
此题选错误的,应当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气体状态变化是否能够发生,气体状态发生变化时要遵守气体状态方程,根据气体各状态参量的变化情况、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可正确解题.
12.〔3分〕如下列图,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图象,图中BC为过原点的直线,A、B、C为气体的三个状态,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T A>T B=T C B.T A>T B>T C C.T A=T B>T C D.T A<T B<T C
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得:P=CT,即P﹣图象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大小代表温度的大小.
解答:解:P﹣图象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故T A>T B=T C.
应当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P﹣图象的理解,关键是知道P﹣图象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二、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每一小题4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4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某一平衡状态,此时其压强为p0,有人设计了四种途径,使气体经过每种途径后压强仍为p0.下面四种途径中可能的途径是〔〕
A.先等温膨胀,再等容降温B.先等温压缩,再等容降温
C.先等容升温,再等温压缩D.先等容降温,再等温压缩
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气体状态发生变化,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分析答题.
解答:解:A、气体先等温膨胀,温度T不变,体积V增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 可知,压强p减小,然后再等容降压,压强进一步减小,在整个过程中压强不可能不变,故A错误;
B、先等温压缩,温度T不变,体积V变小,由=C可知,压强p变大,再等容降温,体积V不变,温度T减小,由=C可知,压强p减小,整个过程压强可能不变,故B正确;
C、先等容升温,体积V不变,温度T升高,由=C可知,压强p增大,再等温压缩,T不变,V变小,由=C可知,压强p增大,整个过程压强变大,故C错误;
D、先等容降温,体积V不变,T降低,由=C可知,压强p降低,再等温压缩,T不变,V 变小,由=C可知,p变大,整个过程压强可能不变,故D正确;
应当选:B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气体状态变化过程能否发生,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即可解题,此题是一道根底题,要结实掌握根底知识.
14.〔4分〕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小于r0〕.在此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考点:分子势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专题:内能与其变化专题.
分析:分子力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且斥力减小或增大比引力变化要快些;分子力做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减小量.据此分析.
解答:解:A、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间距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平衡位置时分子力为零;而小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为斥力,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力会增大,故A错误;
B、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是引力后是斥力,故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B正确;
C、由于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故C错误.
D、根据能量守恒知,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故D正确.
应当选:BD.
点评:此题的关键要掌握分子力与分子距离的关系,根据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关系进展判断.
15.〔4分〕关于一定量的气体,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B.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