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鼓响咚咚》音乐教(学)案
小鼓响咚咚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教案
小鼓响咚咚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三章《音乐与游戏》中的第五节《小鼓响咚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鼓这一打击乐器,学习用小鼓演奏简单节奏,并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详细内容包括小鼓的基本知识、演奏方法、节奏练习以及音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鼓的基本知识,认识小鼓这一打击乐器,学会正确使用小鼓。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使他们能够用小鼓演奏简单的节奏。
3.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鼓演奏方法的掌握,节奏感的培养。
教学重点:小鼓的基本知识,简单节奏的演奏,音乐游戏的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鼓、鼓槌、音乐播放设备。
学具:每组一个小鼓,鼓槌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小鼓音乐,让幼儿感受小鼓的声音,引起他们对小鼓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介绍小鼓的基本知识,讲解小鼓的正确演奏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小鼓演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节奏练习(10分钟):播放简单节奏,让幼儿用小鼓跟随演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5. 音乐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小鼓的基本知识2. 小鼓演奏方法3. 简单节奏练习4. 音乐游戏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到的《小鼓响咚咚》音乐游戏,并尝试教他们一起玩。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小鼓演奏和音乐游戏中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其他打击乐器,尝试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鼓演奏方法的掌握,节奏感的培养。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节奏练习。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小鼓响咚咚》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音乐与游戏》第三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小鼓,学习小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鼓的基本知识,掌握小鼓的演奏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鼓演奏方法的掌握,歌曲节奏的准确表现。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小鼓、歌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歌曲《小鼓响咚咚》,让幼儿感受小鼓的音色,引导幼儿关注小鼓。
2. 认识小鼓(5分钟):向幼儿介绍小鼓的基本结构,演示小鼓的演奏方法。
3. 学习演奏小鼓(10分钟):教授小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4. 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10分钟):分句教唱,引导幼儿掌握歌曲节奏,注意歌词的准确性。
5.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歌曲,讲解节奏规律,进行互动练习。
6.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小鼓演奏和歌曲演唱,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小鼓响咚咚》2. 歌曲节奏:强弱强弱强弱弱3. 小鼓演奏方法:轻敲、重敲、拍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小鼓演奏和歌曲演唱。
2. 答案:家长签名确认,鼓励幼儿继续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小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演唱。
课后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参加音乐表演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3篇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精选3篇(一)课程名称:小鼓响咚咚年级:幼儿园小班教案编写人:(填写编写人姓名)第一部分:教学目标目标一: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目标二: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目标三: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课程简介:《小鼓响咚咚》是一堂旨在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的课程。
通过幼儿参与歌唱、故事讲解及乐器演示等活动,让幼儿在愉快中学习。
1. 歌曲:《小鼓响咚咚》2. 故事:《小鼓的故事》第三部分:教学步骤步骤一:热身活动(5分钟)为了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的态度,进行一些热身活动,例如让幼儿跟着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声音模仿游戏。
步骤二:歌曲学唱(10分钟)播放《小鼓响咚咚》歌曲,给幼儿听。
然后由教师引导幼儿跟唱。
首先逐句教唱,再一起唱完整歌曲。
步骤三: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小鼓的故事》。
故事讲解要生动有趣,以图画或实物辅助来增加幼儿的理解。
讲解后,教师可以用简单的问题来检验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步骤四:乐器演示(1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式,例如小鼓、钢琴、锣等。
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乐器的声音,并由教师与幼儿一起合奏《小鼓响咚咚》。
步骤五:创作活动(15分钟)根据故事和歌曲的内容,引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可以是自由绘画、小组合作游戏,或者是小鼓打击节奏等等。
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部分:课程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可以通过歌曲学唱了解节奏和音高的变化,通过故事讲解了解乐器的演奏方式,通过乐器演示的合奏活动提升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创作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希望这样的课程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听、说、唱、做的基本技能,能够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发音。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鼓响咚咚》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鼓响咚咚》一、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小鼓响咚咚》,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鼓响咚咚》,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小鼓响咚咚》音频、歌词卡片、小鼓道具。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小鼓响咚咚》,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歌曲学习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幼儿学会歌曲。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3.肢体动作表现教师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腿、跺脚等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肢体动作表现,培养合作意识。
4.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鼓传情”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规则:幼儿围成圆圈,教师将小鼓传给一个幼儿,该幼儿用小鼓敲击节奏,然后传给下一个幼儿,以此类推。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鼓励幼儿勇敢表达。
五、教学反思1.优点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幼儿参与度高。
歌曲学习与肢体动作表现相结合,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游戏活动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
2.不足部分幼儿在歌曲学习过程中,发音和节奏掌握不够准确。
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对部分幼儿的关注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改进措施针对幼儿发音和节奏掌握不够准确的问题,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歌曲学习和肢体动作表现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音乐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音乐课堂上获得愉快的体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鼓响咚咚》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体验打击乐器的乐趣,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关注和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节奏敲打小鼓,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小鼓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打击。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感知音乐节奏,并协调地敲打小鼓。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鼓、鼓槌、音乐CD、音乐乐谱。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放松身体,准备进入音乐活动。
2. 教学基本节奏(5分钟):教师教授简单的节奏,让幼儿用小鼓跟随节奏进行敲打,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 学习歌曲(5分钟):教师播放《小鼓响咚咚》的歌曲,让幼儿聆听并感受音乐的韵律,教授歌词,让幼儿跟唱。
4. 实践环节(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分配一个小鼓,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用小鼓进行打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对于节奏感较弱的幼儿,可以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跟上团队进度。
2. 在实践环节,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打击节奏,及时纠正不准确的节奏,确保整个团队的协调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积极性、配合度等。
2. 评价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准确地敲打小鼓,并跟上音乐的节奏。
3.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相互配合、协调等。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课上的表现,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如家庭音乐会等,以此延伸教学效果。
2. 环境创设:在教室内设置音乐角,放置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自由探索和尝试,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小鼓响咚咚》音乐教案
《小鼓响咚咚》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鼓响咚咚》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唱、跳、拍手等动作,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音乐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鼓响咚咚》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能够准确地拍手、跺脚等配合音乐。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小鼓响咚咚》乐谱,小鼓、铃铛等乐器。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些简单的歌曲,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学新歌(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小鼓响咚咚》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在唱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小鼓、铃铛等乐器,根据歌曲的节奏,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如拍手、跺脚等。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在本次课堂中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小鼓响咚咚》这首歌曲,让家人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生每天练习唱《小鼓响咚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唱歌曲的准确性、动作的协调性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展示自己对《小鼓响咚咚》歌曲的掌握程度,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3. 结合音乐课程,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中班音乐小鼓响咚咚教案通用
中班音乐小鼓响咚咚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音乐启蒙》教材第四单元《小鼓响咚咚》,详细内容涵盖:认识小鼓,学习小鼓的基本演奏方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鼓的基本知识,掌握小鼓的演奏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鼓演奏方法的掌握,节奏感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小鼓的基本演奏技巧,音乐游戏的开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鼓、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小鼓、彩色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小鼓演奏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小鼓,并激发他们对小鼓的兴趣。
2. 讲解小鼓知识(5分钟)介绍小鼓的构造、演奏方法以及在小乐队中的作用。
3. 学习小鼓演奏(10分钟)(1)教师示范小鼓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2)学生分组,进行小鼓演奏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奏方法。
4. 音乐游戏(10分钟)(1)开展“小鼓传递”游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进行“小鼓乐队”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小鼓演奏,教师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鼓的构造与演奏方法2. 音乐游戏:小鼓传递、小鼓乐队3. 学生分组练习:小鼓演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小鼓演奏,并尝试创作一个简单的节奏。
答案: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创作出合适的节奏。
2. 家长评价:家长对孩子的小鼓演奏给予评价,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乐器,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鼓演奏方法的掌握,节奏感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小鼓的基本演奏技巧,音乐游戏的开展。
4. 作业设计:回家后的小鼓演奏展示和节奏创作。
一、小鼓演奏方法的掌握1. 教师在讲解小鼓演奏方法时,应详细解释鼓面的打击部位、力度和技巧。
小鼓响咚咚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小鼓响咚咚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小鼓响咚咚》,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歌曲《小鼓响咚咚》;掌握简单的节奏乐器演奏技巧;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学会歌曲《小鼓响咚咚》,并能够独立演唱;2. 使幼儿掌握简单的节奏乐器演奏技巧;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小鼓响咚咚》,掌握简单的节奏乐器演奏技巧。
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鼓、铃鼓、木鱼等节奏乐器;学具:歌曲乐谱《小鼓响咚咚》。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听一首动听的音乐,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 歌曲学习:教幼儿学习歌曲《小鼓响咚咚》,让他们跟唱并掌握歌词。
3. 节奏乐器学习:教幼儿学习简单的节奏乐器演奏,如小鼓、铃鼓、木鱼等,让他们在演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4.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演奏节奏乐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5. 课堂练习:让幼儿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直观、生动为主,可用图片、图标等表现歌曲《小鼓响咚咚》的节奏和韵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小鼓响咚咚》,以及节奏乐器的演奏技巧。
2. 作业答案:幼儿能够独立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能够熟练掌握节奏乐器的演奏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学会了歌曲《小鼓响咚咚》,掌握了简单的节奏乐器演奏技巧,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幼儿的合作意识不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还可以组织更多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歌曲 《小鼓响咚咚》教案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歌曲《小鼓响咚咚》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鼓响咚咚》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小鼓手在表演时引发的欢乐场面,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富有节奏感。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音乐充满热情。
但由于年龄较小,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美,提高音乐素养。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掌握。
2.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
3.团结协作,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提升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小鼓响咚咚》的课件、歌词和旋律。
2.准备音乐器材,如小鼓、铃鼓等。
3.准备相关音乐作品,用于欣赏和对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述一个小孩在森林里遇到各种动物,与他们一起演奏音乐的故事。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小鼓响咚咚》,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随后,展示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拍桌子、敲击乐器等,感知音乐的节奏。
同时,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歌曲 《小鼓响咚咚》-花城粤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小鼓响咚咚》-花城粤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歌曲理解能力: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意思和基本节奏。
2.声乐表现能力: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展示自己的声乐表现能力。
3.合作能力: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歌词理解。
2.歌曲的声乐表现技巧。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粤语歌曲中的意思和发音。
2.学生能够展示出良好的声乐表现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时间内容活动/方法10 min 课堂引入手鼓模仿活动10 min 歌曲学习听、学、练20 min 声乐表现合唱训练、小组比赛5 min 总结学生自评及班级表演课堂引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次课程的内容,我们将通过手鼓模仿活动引入课堂。
老师会事先准备好若干只手鼓,并随机抽取若干学生,带领全班进行齐鼓和合作演奏练习。
歌曲学习本歌曲以流行曲为基础,融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带领学生听一遍歌曲,让学生感受到节奏和韵律的美妙,然后再教学生一遍歌词。
最后,让学生跟着歌曲唱起来。
声乐表现在完成了歌曲的学习之后,老师选取10名学生组成2个小组,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表演。
每个小组需要设一名指挥,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一次比赛。
在比赛中,要根据声音、曲速、韵律和表现力等方面的标准来进行评分,最后选取获胜的一组。
总结在班级表演结束后,老师会带领全体学生进行自我评分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并向优秀表现的同学致以认可和赞赏。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歌词的意义,还能够通过声乐表现展示自己的声音。
与此同时,小组比赛能够让学生在团队内相互协作,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团队精神。
《小鼓响咚咚》音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鼓响咚咚》音乐教案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课时:2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鼓响咚咚》,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活动,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小鼓响咚咚》的歌词和节奏。
难点:掌握正确的打击乐演奏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小鼓响咚咚》歌词、打击乐器。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b. 引导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晃身体,感受音乐的韵律。
2. 新歌教学(5分钟)a. 教师播放《小鼓响咚咚》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氛围。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教唱新歌。
c. 分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3. 打击乐器演奏(5分钟)a. 教师介绍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鼓等,并演示正确的演奏方法。
b.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演奏。
c.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4. 实践活动(5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段打击乐伴奏,为歌曲《小鼓响咚咚》增色添彩。
b. 各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欣赏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b.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c.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进步。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了解自己在团队合作和打击乐演奏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2. 学生可以自由组成音乐小组,创作属于自己的歌曲和伴奏。
3.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课堂教学,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
《小鼓响咚咚》音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鼓响咚咚》音乐教案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课时安排: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鼓响咚咚》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小鼓响咚咚》这首歌曲。
2. 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的演唱。
2. 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小鼓乐器。
3. 歌词卡片。
4. 节奏乐器(如铃铛、沙锤等)。
环境准备:1. 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自由活动。
2. 适当的座位安排,以便学生观看和参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讲述一个小朋友在森林里遇到各种动物,并跟着它们一起敲鼓的故事。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小鼓,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学习歌曲(5分钟)教师播放《小鼓响咚咚》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3. 分组演唱(5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指挥。
教师分别指导每个小组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按照节奏和韵律进行演唱。
4. 实践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手持小鼓乐器,跟随音乐敲击节奏。
其他学生观看并模仿,共同参与实践环节。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对歌曲《小鼓响咚咚》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总结课堂教学。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小鼓响咚咚》,并邀请家长一起演唱。
2.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记录自己在课堂上敲击节奏的经历,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对节奏和韵律的把握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鼓响咚咚》歌曲的比赛,看哪个小组演唱得最好,最能够把握节奏和韵律。
《小鼓响咚咚》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精选
《小鼓响咚咚》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2. 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节奏乐器演奏技巧;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演唱和简单的节奏乐器演奏。
难点:节奏乐器的正确使用和演奏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小鼓、铃铛等节奏乐器;2. 学具:音乐教材《小鼓响咚咚》、节奏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奏歌曲《小鼓响咚咚》,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 歌曲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小鼓响咚咚》,讲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3. 节奏乐器教学:教师示范节奏乐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4. 音乐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小鼓响咚咚》节奏乐器演奏音乐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演唱和节奏乐器演奏。
答案: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掌握简单的节奏乐器演奏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演唱和节奏乐器的使用掌握较好,但在音乐游戏中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或者开展家庭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一步体验音乐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教案中,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演唱和简单的节奏乐器演奏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这是因为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学生来说,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这首歌的节奏变化较多,旋律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学生的反复练习。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用钢琴弹奏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哼唱,以此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新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小鼓响咚咚(精选五篇)
新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小鼓响咚咚(精选五篇)第一篇:新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小鼓响咚咚灌云县实验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单元鼓儿响咚咚第一课时总课时数:8 上课时间:2013年3月18日教学内容:学唱《小鼓响咚咚》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2、通过学唱歌曲,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教学准备:小鼓,小米粒,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生练习a.动物说话b.小猫钓鱼2、音乐实践活动活动一、介绍打击乐器:鼓方法步骤a.小朋友们看!(教师很神气的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小鼓。
b.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鼓皮是鼓的发音体(教师可以敲一敲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它振动而发声的(教师可以敲一敲鼓);鼓身通常是用木头做的,正是有了空空的、大大的鼓身,才会和鼓面一起发出好听的声音呢!c.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受鼓的构造。
d.感受鼓边、鼓身的声音:小朋友,再敲一敲鼓边呢?它和鼓心的声音相同吗?再敲一敲鼓身呢?是什么声音?(学生敲鼓边,并模仿鼓边的声音:嗒嗒嗒)灌云县实验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e.小鼓正在和我们打招呼呢,你们听:教师敲击节奏XX X X│XX X –||。
f.小鼓说了什么话?哦!小鼓说了咚咚咚咚︱咚咚咚–‖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鼓的声音!g.教师小结:小鼓可喜欢我们的小朋友呢!活动二、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方法步骤:1、导语:小鼓它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我们了。
(出示:老师手上抓着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
)瞧!是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这可是不是一般的小米粒,这些小米粒不仅漂亮,而且很神奇,还会跳舞呢!不信,你们瞧!2、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教师演示:老师拿出一只小鼓,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放在鼓面上击鼓。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鼓响咚咚》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鼓响咚咚》
中班音乐教案《小鼓响咚咚》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通过体验小鼓的演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小鼓响咚咚》录音;
2. 小鼓;
3. 手指鼓。
三、教学步骤:
1. 创设情境:老师拿出小鼓和手指鼓,向幼儿介绍小鼓和手指鼓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并请幼儿试着敲击小鼓或手指鼓。
2. 欣赏音乐:播放音乐《小鼓响咚咚》,让幼儿聆听,并感受音乐中小鼓的节奏。
3. 学习演奏小鼓:老师示范演奏小鼓的方法和节奏,引导幼儿跟随演奏。
鼓点可以是“咚咚咚”或者自由发挥。
4. 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小鼓和手指鼓,让他们自己组织演奏,同时可以加入身体的动作和舞蹈。
5. 集体呈现: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演奏,其他小组可以鼓掌鼓励。
四、教学反思:
1. 教学准备方面,音乐《小鼓响咚咚》的录音是否与幼儿的年龄段相符合,能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需要进行改进。
2. 在介绍小鼓和手指鼓的特点时,应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欲。
3. 在示范演奏小鼓和跟随演奏环节,需要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动作指导幼儿,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演奏中。
4. 在分组合作环节,可以提前准备好小组的分组方式和组织形式,让幼儿互相协作和合作,发挥个人的特长。
5. 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对音乐和演奏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要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幼儿提高演奏的质量和技巧。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鼓响咚咚》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鼓响咚咚》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中班幼儿进行音乐教学设计的,主题为《小鼓响咚咚》。
通过本次教学,旨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通过互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听音乐,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培养幼儿对乐器的兴趣,能够辨别和模仿乐器的声音。
3.提高幼儿的协作能力和观察力,能够准确地模仿教师的动作和节奏。
三、教学准备1.CD或其他音乐播放设备。
2.小鼓或其他乐器。
3.教学用具:魔术贴、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听音乐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小鼓响咚咚》的音乐,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音乐角色扮演(15分钟)教师提供小鼓,示范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奏鼓声,引导幼儿根据鼓声的节奏和韵律模仿动作。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模仿鼓声的节奏和韵律,进行简单的舞动和表演。
3. 观察乐器(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的乐器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辨认乐器的名称。
教师引导幼儿描述乐器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模仿乐器的声音。
4. 制作小鼓(2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用纸板等材料制作小鼓,可以使用魔术贴将纸板固定在一起,并给幼儿提供彩色纸、颜料等装饰小鼓。
让幼儿亲自动手,增强他们对乐器的认识和兴趣。
5. 协作演奏小鼓(25分钟)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奏小鼓,通过呼吸与敲打小鼓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模仿鼓声的节奏,让幼儿自由地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6.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听音乐,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培养了幼儿对乐器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协作能力和观察力。
在制作小鼓的环节中,让幼儿亲自动手,增强了他们对乐器的认识和兴趣。
在协作演奏小鼓的环节中,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奏小鼓,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培养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参与度。
中班音乐小鼓响咚咚教案通用
中班音乐小鼓响咚咚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材》第三册,第四章《小小演奏家》。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小鼓及其基本演奏方法,学习歌曲《小鼓响咚咚》,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小鼓,掌握小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学会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鼓演奏方法的掌握,歌曲演唱中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小鼓的认识,歌曲《小鼓响咚咚》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鼓、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小鼓、歌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鼓手,敲击小鼓,引导幼儿模仿,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小鼓的魅力。
2. 认识小鼓(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小鼓,讲解小鼓的结构和演奏方法,并邀请幼儿上台尝试演奏。
3. 学习歌曲《小鼓响咚咚》(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节奏,让幼儿边唱边模仿演奏小鼓。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节奏。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组指导幼儿进行小鼓演奏和歌曲演唱的练习,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协作。
六、板书设计1. 小鼓的结构和演奏方法示意图。
2. 歌曲歌词《小鼓响咚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小鼓演奏和歌曲演唱。
2. 答案:幼儿能够正确演奏小鼓,流畅地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可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打击乐器,开展家庭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鼓演奏方法的掌握,歌曲演唱中的节奏感。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引入环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兴趣。
(花城版)音乐一下第15课歌曲《小鼓响咚咚》教案
(花城版)音乐一下第15课歌曲《小鼓响咚咚》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鼓响咚咚》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以简单的歌词和旋律,描绘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鼓手形象。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充满活力;第二乐段节奏舒缓,富有感染力。
整首歌曲既适合集体演唱,也适合个人表演,是小学低年级段音乐教学的优秀教材。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将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同时,针对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我会从简单的节奏和旋律入手,逐步提高教学难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乐的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模仿法: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体验法: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富有童趣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小鼓响咚咚》,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学习。
3.鼓乐器:为学生提供鼓乐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鼓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鼓手的手势和表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播放歌曲《小鼓响咚咚》,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适时示范,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小鼓手,其他学生用手拍击桌面,跟随音乐节奏为小鼓手伴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节奏错误,并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小鼓响咚咚儿歌教案
小鼓响咚咚儿歌教案篇一:小班语言教案:小鼓响咚咚【活动来源】鼓,是中国常见的打击乐器,构造简单,品种繁多,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晃啷晃啷的铃鼓,圆圆肚子的小红鼓,此类乐器更因其外形可爱、声音悦耳、节律感强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
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
由于歌曲曲调优美,歌词诙谐有趣,又具有关心他人的含义,游戏时不妨碍他的教育意义,许多版本的幼儿园教材中都使用过。
今天,我们展示给大家的是小班语言文学活动---仿编童谣。
活动重点立足于“幼儿在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
使幼儿在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欣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喜爱之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发展对童谣的理解、表现能力。
3、技能目标: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诵童谣。
4、创造力培养目标:培养初步的知识经验迁移和仿编能力。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自由玩小鼓并听小鼓的咚咚声。
2、物质准备:小鼓,多媒体设备,课件: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图片及声音。
3、物质准备:收集各种各样的鼓,装饰布置环境。
【活动过程】一、导入在《我的小鼓响咚咚》的音乐背景下带幼儿拍手唱歌坐好。
提问: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歌词里面有什么?二、展开(一)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朗诵童谣。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童谣。
2、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一遍童谣。
3、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
4、请个别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
(4人一组,分2-3组)(二)引导幼儿仿编童谣的后两句。
1、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
(根据6种图片如: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说出6种相应的象声词)提问:小鼓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它做什么事情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呢?(当幼儿说出小鼓做的一种事情,教师出示相应课件图片及声音,请6个幼儿分别说出与6种声音相应的象声词及做什么事情)2、引导幼儿仿编童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鼓响咚咚》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提高学生对音乐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变化能力。
、
2.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并对他们产生兴
趣,并能奏出X X- X等构成的短小节奏型。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强弱变化。
教学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小鼓,米粒
学具: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导言:这节课,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出现了什么?(播放关于鼓的视频)。
看后,师:同学们,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出现了什么乐器?师总结出现了大军鼓、小军鼓、大镲。
三.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1.导言:今天我们教室也来了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小鼓,他还带来了他的好伙伴——小米粒。
请小朋友们看好,他们两个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师把米粒放在小鼓上,用鼓垂敲击,生答在跳舞。
2.师分别按xx x x | xx x - ||节奏,用不同的力度敲击,让学生观察鼓上的米粒有何变化?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出示课件。
师总结:鼓声越响,小米粒跳得越高,鼓声越轻,小米粒跳得越低。
在音乐中我们用力度记号强弱来表示声音的大小。
板书:强f弱p。
4请个别同学也上台来试敲,按xx x x | xx x - ||节奏,再和其他同学一起按节奏拍手来表示强弱。
四.新歌学唱
导言: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小鼓响咚咚》,歌曲里也给大家介绍了一面鼓,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旋律轻快优美,速度为
中速稍快。
所以演唱时要带点弹性。
2.小朋友们,有谁知道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的强弱节奏怎么打的呢?让我们一起打着节奏再来听一遍。
听唱《小鼓响咚咚》第二遍。
3.接着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的歌词。
(1)生跟师按节奏分句跟读两遍。
(2)生按节奏齐读歌词。
4.导言:这首歌曲一共几段?这首歌曲的歌词说了些什么
呢?
师总结,第一段是神气的小鼓,第二段是懂事的小鼓,我们应该把第一段唱得响一点,第二段相对轻点。
5.导言:接着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1)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
(2)师分句教唱第一段两遍,生齐唱第一段。
师分句教唱第二段两遍,生齐唱第二段。
6 全班轻声跟琴演唱歌曲,注意强弱。
7 分男女生唱,男生演唱时女生拍手为男生打节奏,再交换。
8 师生接口唱。
9 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演唱歌曲第一第二段,注意强弱。
五.艺术实践
1.歌表演。
导言:刚刚小朋友唱得真不错,接着我想请小朋友来为这首歌
曲想想动作。
分段想动作,再跟音乐录音进行歌表演。
2导言:小朋友们,我们刚刚唱了《小鼓响咚咚》。
用歌声,动作来表达了歌曲,那同学们想想我们除了唱歌。
跳舞,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呢?
(1)师先跟录音示打鼓,强调强弱。
(2)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来模仿老师用鼓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跟老师钢琴演唱歌曲,注意第一第二段的强弱,请同
学点评。
(3)请小朋友分别拿好铃鼓、手串铃、三角铁、沙球为歌曲伴奏。
师先分别示各打击乐器的打法。
再请一半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鼓响咚咚》伴奏,另外一半同学演唱歌曲,然后交换。
六.拓展
鼓的介绍: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小鼓的歌曲,那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鼓呢?老师知道有凤阳花鼓,朝鲜长鼓,瑶族长鼓等,接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千姿百态的鼓,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
1象角鼓的形状象什么?
象脚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
2蜂鼓的形状象什么?
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
是壮族、瑶族和毛南族混合击膜鸣乐器。
流行于壮族自治区各地。
3板鼓,打击乐器。
板鼓扁圆形,鼓面蒙皮,故又称单皮。
又皮、班鼓。
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
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
4陕北腰鼓表演可有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舞姿,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被誉为"天下第一鼓".
5老师还知道人民喜欢用手鼓来为歌曲伴舞,接着就让我们来欣赏一段舞蹈《手鼓舞》。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小鼓响咚咚》,我们还认识了很多的鼓,和小鼓做了好朋友,
等我们长大后我们还可以参加鼓号队,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演奏鼓,和小鼓做真正的好朋友了~~
最后让我们唱起《小鼓响咚咚》,一起走出音乐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