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微思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理论研究
浅议"微思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温杰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微思政”模式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依托“微思政”的优势,建立一支能够主动发声、善于发声的“微思政”队伍,丰富和完善思政微作品,建设一个充满情感符合学生语态的思政交流微,打造“微思政”,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移动互联“微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化社会,移动网络普及,智能手机使用率高。

据2018年8月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大学生对移动信息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同时面临新问题。

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要众多思政工作者进行思考和探索[1]o
习近平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思想政治教育和和对,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统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为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教学进行与时进的和新,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出的新要求、新。

信息化移化生活学习入高校学生中时,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统思政教学对学生的,需要思考思政教学的思。

“思政”的运生的,“思政”时代要求发展大。

一些学者前期对“微思政”进行和探。

(2017)“思政”的传媒进行,“微思政”叫3(2017)“微思政”互联网自媒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同统的思想政治教学
式#3$。

“思政”在移动互联时用信息化技术,制作和传播思政产品,采用广大学生容易接的微语态对学生进行碎片化系列化持续化的教育,依托互联网技术,“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新的具有新鲜力的发展和径,进丰富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一、“微思政”的理念内涵
“思政”的主要特点即“微”,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宣讲的“大思政”,其主要通过移互联网技术,建立
思想政治教育各类移媒表的平台,对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创作,制作出简短又富有内涵的思政内,采用符合移互联网的,对大学
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一)“微思政”需要对素材进行再加工使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对高校学生的热点事件、热点话题、社会舆论焦点等内整合,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点,鼓励导学生与教师交流沟通,帮助学生立正确的价值取和高判别非的能力。

(二)“微思政”需要拓宽传播渠道方式。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存爆发的特点,集中轮番覆盖,互联网模式往往能够强化教学效果。

“微思政”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加工和,鼓励学生关注转发转评论,学生在阅读评论中产生心灵的冲击,以此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导的目的。

(三)“微思政”需要具有互联网的语态。

“微思政”对高校学生的,不仅仅其有丰富的信息,更主要的其有符合学生的和力语态。

“微思政”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再作,将传统教学语态转换为学生移互联时用的网络语态,用师生平的交流,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和和力。

二、“微思政”所具有的独特特点
“思政”具有时。

“微思政”的发展是在特定时代条件成的。

移互联技术的进,大
统的生、学习、行及思习。

大学生互联网成长,对互联网有特的识,能够运用互联网的各技术,对互联网带来的社会有
强的和力,互联网的融入程超过任何一个年龄段的群体。

此,“微思政”就有了发展大的土,为
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强的力。

“思政”具有交互。

互联网时信息单一化
的,移互联时其信息交互个其重要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单一信息,与学生的互往往定场,定程思想政治的实效性。

“微思政”注的用一个微平台,通过平互的,将原有单一的信息转换教师与学生的互沟通。

面教师132
2020年第!期(总第847期)丈敖冬‘科
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发布自己关注的诸如热点事件、精品活动等话题或课堂书本内容,并辅以有效的背景链接、深度解析、热点评论等,通过平台推送到学生的移动媒介上,让学生在课外重温所学内容,了解通过互联网无限扩大,传统的课堂空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学生利用平台,学习过在的题传,师生间通过、、情等方式进行互动,将原有的课堂单一灌式学模式,生平等方式,被动式动式,生上的互动,生间的时空进一,充
过的化自,效。

“微思政”具有亲和性。

在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传播已经逐步演变为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媒体的,“”的传有了的方式%学内容利用媒,传统的论课堂
学内容进行有,通过的、、动、等式进行,媒“”的,是对现有学的一%在传统思政学生的、的情,利用“”可以有效的,上进效的发典
“”有。

与传统思想政治的润物细无声相比较,“”的模式可以看暴风骤雨式,尤其面对热点事件,“”的主动出击,可以有效占领舆情制高点,危机事件全面掌控在可控范围之内,可以化解于无形,这统无法比拟的。

“微思政”由于作用间短,效果保持较有限,“”围绕国家大事、热点闻、念、德修养等内容虽然够快速传播,覆盖面较大,但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始终处于碎片化和爆炸式传播阶段,导致“微思政”的学效果存在时效短、深度浅、持久短的点。

这就需“”的碎片化学内容,建立起一套系列化、持续化模块化的机制%
三、“微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
(一)建设和壮大“微思政”队伍。

“微思政”在高校思想工发用,离不开一支强大的队伍,通过营造全校人的宣氛围,建立起、团学组织、教学管理人员、网络人员、学生员、学生团等的工%发高校
的论宣的领,以统的课题学,建设一批有领示范用的课,学通过上,强化学效果%另外,高校辅导员一支培育“”的重量,辅导员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一些发生在校园内学生的事,通过工制,形一系列品,在学生群,起到的示范作用。

学生、学生团用学生的进行,的够起到快速的效
果,大品以、,在示范的
点,需学生品进行工,,强示范和引领。

(二)丰富和完善微作2%“微思政”的核心成果是微作品,的效果在品内容上,
品宣“”重的方面%在高校
过,制品可以通过方面:一,以课,品融入课学中%在
统课堂学过,的学学生的学习
在一的空,如果在课堂学一些学生自己的品,进行点评学生,就可以强化教学效果%,以校化动,品体系%如开
题的、、电、题等上动,出以学生的动模式,动学生“”的动叫,围绕校园热点产生品,如学生所关注的校动、学习、情、校全、化等的内容形的、等作品,这些品有强的,工利用这些品,进行有的的析,内容,一的看 题、题的念方法,
内容%
(三)建立互动微平台%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递途径日,“”建立宣平台。

如以徐川等工通过开通人发
,有一些开平台,学生进行,点击量在短间内就到上,这统
模式无法拟的%移动互联的互,“”平台一宣,在学
学生之间的情,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出以学生题的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孙伟.浅析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1):107-109.
[2]马丽晨,张东晓.“微思政”优势及其作用发挥路径探
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7(Z1):53-56.
[3]王建军.“微思政”: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0):35-36.
[4]刘燕平.高校“微思政”如何推进[J].人民论坛,2017
(25):130-131.
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省201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SJSZ43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课题编号C-c/2018/01/09)、常熟理工学院2018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形势政策课程改革研究》研究成果。

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