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监测方案(2020年10月整理).pdf
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

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目录一、编制目的 (3)二、编制依据 (3)三、工程概况 (3)1、工程地质 (3)2、设计工程数量及处治措施 (3)四、机械、人员配备 (8)五、施工工期打算 (10)六、施工方案 (10)(一)高填深挖路基施工 (10)1、路堑挖方施工工艺 (10)2、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 (11)1)作业预备 (11)2)施工方法 (12)3)高路堤填筑处理措施 (14)4)路基整修 (16)(二)路基边坡防护 (16)1、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 (16)(1)坡面修整 (16)(2)钻孔 (16)(3)锚固端施工 (17)(4)自由端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框架梁施工 (17)(6)预应力施工 (18)(7)施工注意事项 (19)2、锚杆框架梁施工 (20)(1)锚杆钢筋等级及钻孔直径 (20)(2)施工方法及工序 (20)3、喷播植草施工 (21)4、三维植被网边坡防护 (21)5、客土喷播施工 (21)6、抗滑桩施工工艺 (22)7、人字形骨架植草、浆砌片石网格植草、浆砌片石护坡 (22)8、护脚墙、挡土墙防护 (22)9、预制(空心)六棱块植草防护 (22)(1)刷坡 (22)(2)空心六棱块预制 (22)(3)六棱块铺砌施工 (23)(4)植草绿化 (23)七、高边坡稳固性监控量测 (23)1、监控量测的目的 (23)2、量测项目、量测仪器及内容 (23)3、监测系统的组成 (23)4、进行监测点爱护 (25)5、提交巡视检查记录和报告 (25)6、高边坡变形观测流程 (25)7、边坡监测与施工动态操纵 (26)八、质量操纵 (26)(一)质量治理组织机构 (26)(二)质量保证措施 (26)1、组织保证 (26)2、制度保证 (26)3、技术保证 (27)4、原材料保证措施 (27)九、安全措施 (28)十、文明施工及环境爱护措施 (29)(一)、组织措施 (29)(二)、技术措施 (29)高边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目的明确本段高边坡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堑边坡开挖、防护、稳固观测等作业施工,以确保高边坡施工质量和安全。
高边坡方案(专家论证)

目录一、工程情况 (2)二、编制依据 (7)三、施工计划 (9)四、施工工艺技术 (12)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0)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0)七、劳动力计划 (44)八、附图:1,高边坡临时放坡放阶示意图2,截水沟、栏杆布置图一、工程情况1,工程概况市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从长江右岸上游温家沱开始,经五布河,至羊角背结束。
堤防设计级别为4级,防洪标准为三峡水库蓄水初期20年一遇。
护岸综合整治工程由护岸工程、市政道路、景观(堤防综合利用工程)、园林绿化四大部分组成,本次招标为上游段护岸部分。
本工程施工段为A合同段,新建五布河上游段(长江右岸)K0+000-K1+178段防洪护岸高边坡土全部工作容。
计划总工期为24个月,2018年1月20日前完成K0+000.000~k0+882.400段围高边坡土施工工作。
2、工程情况高边坡土施工围: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一标段A合同段K0+000.000~k0+882.400属于土高边围,总挖量约为100000m3,其中土开挖60000m3、开挖40000m3。
3、水文地质概况3.1水文3.1.1 气象特征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暖夏热,日照少,无霜期长,湿度大,冬季多雾,降雨充沛,分配不均。
据市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为17.8ºC,月(8月)平均最高气温32.8ºC,12月平均最低气温6.3ºC,极端最高气温43ºC(1951年8月15日)。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多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6.7m/s,风向WN。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41.8mm,集中在4~9月,其间降雨量高达866.2mm,日降雨量大于25mm的大雨、暴雨日数占年降雨日数的2%,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40.8%,日最大降雨量可达225.7mm(1962年7月5日)。
常有洪涝、干旱、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
3.1.2基本资料在本工程上游31km处(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口下游7.5km处)有寸滩水文站。
高边坡监测方案

附件: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深挖高路堑边坡共29处(大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6处。
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2、 资料报送内容:a 、 人工巡视记录表;b 、 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c 、 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e、裂缝观测记录表;f、报警联系函四、报警方法1、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方案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存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的土石二元及岩石深挖方边坡和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土质深挖方边坡6段。
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经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
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三、监测实施流程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1、资料报送程序:2、资料报送内容:a、人工巡视记录表;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e、裂缝观测记录表;f、报警联系函四:报警方法1、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经过其它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
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多点位移计监测分析

3.2 施工对监测结果影响分析 结 合 分 析 结 果, 说 明 路 基 边 坡 开 挖 和 支 护 对
多 点 位 移 计 的 监 测 结 果 影 响 较 大, 为 确 定 最 大 影 响因素,对各施工阶段路基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全 面分析。对比分析图 2 各阶段路基边坡变形情况, 各 阶 段 边 坡 变 形 量 和 变 形 速 率 均 存 在 较 大 差 异。
4 结语
(1)对各施工阶段多点位移计监测结果,得出 完工后路基边坡变形基本趋于稳定,稳定性良好。 (2)通过对各阶段施工和支护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路基边坡开挖对边坡变形影响最大。(3)分析 不同深度路基边坡变形情况,确定 15 ~ 28 m 变形 位移差最大,可确定滑动面位移这个深度范围内。
图 3 不同时间位移 - 孔深关系曲线 分析图 3 曲线变化趋势,可以得出路基边坡表
- 55 -
冯向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多点位移计监测分析
(1)第一阶段变形量和变形速率最大,该阶段进行 了路基边坡开挖施工和第一批锚索张拉,而张拉后 边坡变形量和变形速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说明该阶 段路基开挖是造成边坡变形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2)第三阶段变形量和变形速率增加也是由于该阶 段路基边坡开挖造成的。(3)而第二、第四阶段路 基边坡没有进行开挖施工,这两个阶段变形量和变 形速率均较小,说明路基边坡开挖施工是影响边坡 变形的主要因素。 3.3 确定边坡滑动面位置
考虑到施工对多点位移计监测结果的影响, 分 别 在 各 个 施 工 阶 段 对 监 测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M69-1 号 4 点式位移计在对边坡变形情况监测的 全过程中,边坡正处于施工阶段,具体可划分为 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路基三级边坡开挖、第一 批锚索张拉;第二阶段路基开挖基本完成,开始 分批张拉锚索;第三阶段路基二级边坡开挖;第 四阶段路基开挖完成,二级平台抗滑桩完工。收 集四个阶段多点位移计监测结果,绘制位移 - 时 间曲线见图 2。可以看出,在各个施工阶段路基边 坡的位移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第一阶段所产生
库岸路堑高边坡自动化监测方案

库岸路堑高边坡自动化监测方案摘要:依托某水库库岸路堑高边坡内部开挖放水隧洞工程,根据现场勘测,对其危险区域进行安全监测方案设计。
通过整合应用表面三维位移监测、土压力监测、深层位移监测,利用远程数据传输及控制技术,实现对该处库岸高边坡无人值守的实时安全监控,可为同类工程的安全监测设计提供了积极的工程参考。
关键词:库岸边坡滑坡自动化监测滑坡是指在一定地形、地质条件下,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破坏了边坡内部原有的力学平衡条件,使得边坡上的不稳定岩土体在自重或其他荷载的共同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带移动破坏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1]。
根椐不完全统计世界上70%的滑坡都不同程度地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有关[2]。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公路、铁路、采矿工程等基础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发生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活动日益增多,加强对危险边坡的安全监测、推动边坡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依托山东某大型水库施工期库岸边坡稳定监测项目,对该类工程的安全监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1 工程概况山东省某水库,肩负着供水、灌溉、防洪、补源等重要任务。
由于设施结构老化等因素,原放水洞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设计在水库西北侧的山体内部开挖新的水工隧洞。
其上部为陡峭岩质边坡,易发生碎石滚落;中部设有砌石路堑挡土墙,墙体较高(约7-9m);下部以破碎石灰岩及强风化破碎页岩为主,局部区域存在明显的剪切斜裂缝,受降雨、行车震动等因素的影响,时有表层破碎岩体滑落。
同时,整个山坡地表植被破坏较重,大量地表水入渗,曾出现多次出现孤石滚落或局部滑坡现象,属于重点监测滑坡体。
2 安全监测的必要性分析支挡构造物通过提供外力支撑使边坡达到一定的力学平衡,但边坡内部岩土体力学作用复杂多变,从地质勘察到处治设计均难以完全考虑边坡内部的真实力学效应,仅基于简化计算进行的设计,安全性难以保证。
因此,为达到消除工程隐患和减少重大工程事故发生的目的,加强边坡工程稳定性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案⽬录⼀、⼯程概况 (2)⼆、监测⽬的 (2)三、监测⽅案编制依据 (2)四、技术要求 (3)4.1、监测项⽬及⼯作量 (3)4.2、监测⼯期及监测频率 (3)4.3、监测警戒值 (4)4.4、监测等级 (5)五、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 (5)5.1、基准点的布设与保护 (5)5.2、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 (7)六、监测⽅法及精度 (9)6.1、控制⽹测量⽅法及精度 (9)6.2、各项⽬监测⽅法及精度 (11)6.3、巡视检查 (15)七、监测应急措施 (16)⼋、监测数据成果提交 (16)九、监测⼈员的配备 (17)⼗、监测仪器设备配备 (17)⼗⼀、进度保证措施 (18)⼗⼆、质量保证措施 (18)⼗三、安全保证措施 (19)⼗四、基坑监测平⾯布置图 (20)监测技术⽅案⼀、⼯程概况拟建项⽬为武警厦门消防⽀队经济适⽤住房项⽬⼯程北侧边坡,由于住房项⽬建设,将对场地进⾏开挖,形成本边坡。
坡脚为⼩区道路,标⾼约24.5m,开挖形成的边坡坡顶标⾼介于28.6~45.3m,边坡⾼为4.10~20.70m,边坡长度约180m。
中部由于开采⽯材,现留有长约82m的采⽯坑,⾼2~13m。
边坡北段及采⽯坑主要为岩质边坡,南段为⼟质边坡,为永久性建筑边坡。
根据《建筑边坡⼯程技术规范》第3.2.1条判定,K0+000~+090、B0+000~+082段边坡安全等级为⼀级,其余地段安全等级为⼆级。
⼆、监测⽬的1)保证施⼯安全。
边坡⽀护⼯程是⼀种风险性⼤的系统⼯程,施⼯应遵照动态设计、信息化施⼯规定,确保边坡及周边的安全。
2)预测施⼯引起的⽀护变形。
根据变形的发展趋势决定是否采取加固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措施提供依据。
3)控制各项监测指标。
根据已有的经验及规范要求,检查施⼯中的各项监测指标是否超过允许范围,并及时分析上报,以便做出施⼯调整的依据。
4)验证⽀护结构设计,指导施⼯。
结构设计中采⽤的设计原理与现场实测的结构受⼒、变形情况往往有⼀定的差异,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较以判断前⼀步施⼯⼯艺和施⼯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步的施⼯参数,做到信息化施⼯。
【推荐下载】边坡监测方案-word范文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边坡监测方案篇一:边坡监测方案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期项目岙山基地工程边坡监测方案宁波工程勘察院二00六年一月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期项目岙山基地工程边坡监测方案院长:陶灵法总工程师:陶灵法项目负责:赵平川编写:丁传庭审核:陶灵法宁波工程勘察院二00六年一月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期项目岙山基地工程边坡监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期项目岙山基地工程边坡支护施工图设计》(201X年9月);2、国家行业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X);3、国家标准:《锚索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X);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5、《边坡工程处置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X年10月;6、《岩土锚固技术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X年5月。
二、工程概况岙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岙山岛海防村,设计规模为500万立方米,总占地面积1418900平方米,布置10万立方米储油罐50个,总建筑面积13956平方米,设计总概算约40亿元。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部署,该项目由中化集团公司负责建设。
岙山基地现有21座储罐,总容量达158万立方米。
岙山基地年作业天数可达300天以上,航线可达国内主要港口和国外各大港口,具有面向长江三角洲和沿海经济带、背靠东南沿海、服务全国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油品中转基地。
油库基地四周均为火山碎屑岩组成的低丘陵地貌,共分布有1#~10#等10个山头,拟建的9个储油罐组中有8个罐组(1#、3#~9#罐组)与山头相切,其中8#、9#罐组东侧的2#山头由于受场地限制,该边坡按坡率1:0.5、每级坡高10m、台阶宽2m进行放坡开挖,2#山头与3#山头间边坡坡率由1:0.5向1:0.8渐变,其余山头分多级放坡,每级坡高为10m,坡率为1:0.80。
高边坡变形监测系统设计

因此最 简网根据 施 工情 况和 边坡 的变 形情 况 , 在不 断调 1全 面分 析 , ) 把握重点 。把 变形 监测 系统设计 视为整 个工 程 数频 繁 , 设计 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 分 , 充分 考 虑现 场水文 与地 质条 件 、 境 整 变化。 环
. 条件 以及与建筑 物相 互作用等影响 , 广泛 收集和 细心分析 工程条 2 2 垂 直位 移监 测 网 从精度和可靠性考虑 , 垂直位移监测 网由 1 检核基准点 ( 个 石 件资料 , 必要时进行 现场调查 、 测 和试验 , 勘 彻底弄清楚 工程 的薄 , 1 个监测点 ( 中沉 陷点 9个 , 其 工作基点 8个 ) 弱点和变形 的敏感点 。2 不同阶段 , ) 重点 不 同。变形 监测 系统设 板溪 )2个基准点 ,7
. m。施 工期 间 , 直位 移 垂 计 的全过程要 贯彻 动 态设 计思 想 , 强 安 全监 测 和施 工 地质 工 组成 。其最 弱点 高程 中误 差 为 ±1 2m 加 个层 次。 . 作, 建立迅速 、 准确的信 息采 集和分析 反馈系统 , 根据 变形体所处 监测 网只设 简 网 1 与水 平位移监 测 网相 同 , 垂直 位移监测 网简网 以远离开挖 区 、 不 同的变形发展 阶段 、 水库 不 同的运行 水 位 , 应有 针对性 地设 计
法实用 , 速可靠 。在 满足精 度要 求 的前提下 , 做到监 测方 法 2 3 监 测 点 的布 置 快 应 . 简便 、 观 ; 直 施工 期内应在不 干扰 施工 的条 件下 , 获取各种数 据信 监测点的断 面选择 分 3个层 次 : 键 部位 、 点部 位和一 般 关 重 1 』 对于 息快速可靠 : 同时要求监测 设施易于保 护 、 长久 利用 , 保证监测 数 部位 _ 。关键 部位是指建筑物结 构或基础地 质条件最 复杂 、
2024年高边坡专项方案范文

2024年高边坡专项方案范文____年高边坡专项方案一、背景高边坡是指地表高出基准面较多的土体,由于外力作用或自身因素引起的坡体破坏现象较为普遍。
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对于城市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安全,制定高边坡专项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二、目标1. 提高高边坡的稳定性,减少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2. 完善高边坡管理和监测体系,及时掌握高边坡变化情况,提前预警和采取措施;3. 加强高边坡防护工程的建设,确保高边坡的安全;4. 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增强城市的抗灾能力;5. 加强高边坡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高边坡领域的发展。
三、主要任务1. 加强高边坡管理(1) 建立高边坡数据库,收集整理高边坡的基本信息和历史变化数据;(2) 完善高边坡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监管机制;(3) 加强高边坡巡查和监测,定期对高边坡进行检查和评估;(4) 制定高边坡安全评价标准,对高边坡进行风险评估和等级划分;(5) 建立高边坡应急预案,制定应对不同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 完善高边坡监测体系(1) 建立高边坡监测网,通过安装监测仪器和传感器,实时监测高边坡的位移、应力等变化;(2)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高边坡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3) 建立高边坡预警系统,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公众采取措施。
3. 加强高边坡防护工程建设(1) 对于严重威胁城市和人民安全的高边坡,优先进行防护工程建设;(2) 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如植被恢复、土工材料加固等,提高高边坡的稳定性;(3) 配备专业施工团队,确保防护工程的质量和进度;(4)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工程,确保其长期有效性。
4.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1) 加强高边坡安全教育宣传,普及高边坡的知识和防护技能;(2) 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3)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及时发布高边坡安全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
高边坡施工安全检查和监测方案(整理).pptx

高边行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专 职安全员坚持每日的安全巡视检查,对违反各种安全规定的行为人进行教育和处 罚,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责令施工队进行整改。组织定期的安全检查, 指导和督促施工队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边坡的巡视检查工作,检查内容 包括边坡是否出现裂缝,以及裂缝的变化情况(裂缝的深度及宽度)、是否出现 掉渣或掉块现象,坡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排、截水沟是否通畅,渗水量及水质是 否正常等,并做好巡视记录。特别是每天开挖后,次日再次开挖前对已开挖坡体 地表进行观察,检查有无坡体开裂失稳现象,确保施工时人员安全。每次爆破后, 对已开挖坡体地表进行观察,检查有无坡体开及坡体下部进行坡体稳定性检测 ,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每次大雨过程时和过程后,专职安全人员对坡体进行安全 监 控并进行地表全面查看。
2、为了确保施工期的安全施工,应进行安全监测。本项目采用地表变形监 测,在平台上设监测桩,通过人工巡视检查和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掌握 边坡岩体内部作用力和外部变形情况,评估和判断高边坡的稳定状况。在坡体周 围设固定测量观测点,每日检查各测量观察点的位置变化,若发生较大的变化, 则停止施工,立即采取措施。
3、边坡外部变形监测。在边坡重点部位,布置变形观测桩,施工期的变形 观测应结合永久观测进行。包括平面变形测量和高程变形测量。
4、表面裂缝监测。主要监测断层、裂隙和层面的变化情况,通过在边坡 裂 缝表面安装埋设监测仪器,来反映边坡裂缝的开合情况。
5、应做好边坡施工安全监测成果的整理、反馈工作,以指导施工,边坡的 变形数据的处理分析,是边坡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内容,用于对边坡未 来的状况进行预报、预警,并对边坡的稳定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价,预测可能出现 的边坡破坏,应做好边坡施工安全监测成果的整理、反馈工作,以指导施工。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1 高边坡范围本标段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共计4处,单独设计为高边坡。
边坡为台阶式,一般10m一级,边坡平台宽2m。
边坡设计主要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梁、全长粘结锚杆格梁、衬砌拱防护,格梁或衬砌拱内坡面采用TBS植草或普通植草防护,高边坡具体位置及防护情况见下表。
二广高速怀三段10标路堑高边坡一览表高边坡工程地质概况1、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丘陵地貌。
路堑傍山开挖,山坡较陡,坡度30~45°左右,地形有一定起伏,山上植被发育。
2、边坡岩层:上部为第四系覆盖层〔多为亚粘土〕,下部出露基岩大多为花岗斑岩、砂岩,风化严重、构造松散,局部已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极易软化导致强度降低,易产生滑坡、滑塌和崩塌等地质病害。
二、编制依据1、二〔边浩特〕广〔州〕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广贺司[2007]94号文“关于发布怀集至四会段隧道、高边坡第三方监测大纲的通知(2007.3.27)〞。
3、二广高速公路广宁至四会段高边坡监测协调会议纪要〕。
三、监测目的1、通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开展趋势,评估开挖施工对边坡自身稳定性和周围构筑物的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通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展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防止边坡工程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平安、快速地进展。
3、通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的稳定性各种参数和因素随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4、通过对张拉过程中以及施工期监控,为高边坡科研提供原始观测数据,从而分析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以及后期的变化规律,了解预应力随时间和开挖卸荷过程的长期变化情况,解释其长期变化规律、影响因素。
5、检验边坡加固效果,评价平安稳定性。
6、积累量测数据,总结经历,为未开挖区段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类比的依据。
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高危路堑边坡的设计与施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
高边坡安全监督方案

高边坡安全监督方案
背景
针对高边坡安全问题,制定一套监督方案,旨在全面保障施工和行车安全,减
少事故发生。
监督内容
1.高边坡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核
2.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
3.完工阶段的验收和检查
监督措施
高边坡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核
1.安全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保高边坡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
规定;
2.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严格把关砌体的材料、用量等问题;
3.对高边坡的排水系统、防护措施等安全要素进行检查,保证其安全性。
施工过程中监督和检查
1.在施工现场设置专人负责监督和检查;
2.对施工场地、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专业的安全检查;
3.对施工人员穿戴是否规范进行检查,并要求其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
个人防护用品。
完工阶段的验收和检查
1.对高边坡进行全面检查并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确认高边坡沿线是否设置了有效的防护措施,该措施能否保障行车和
施工的安全;
3.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进行分析和记录,以备今后参考使用。
监督结果处理与措施
1.如果在监督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向施工单位发出纠正通知书,
并要求其尽快处理;
2.如发现安全问题,应尽快通知处理,并可以立即停工;
3.如遇重大安全问题,应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结论
通过制定的高边坡安全监督方案,可以在高边坡设计、施工和完工阶段对安全监督进行全面的管理,保障所有相关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高边坡监测方案(11标)..

潮惠高速公路TJ11合同段高边坡监测方案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三月编制人:刘云龙复核人:米糠德审批人:孙学斌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 (1)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 (1)四、监测实施流程 (1)五、监测内容和方案实施 (1)5.1监测项目 (1)5.2测点布设及监测内容 (2)5.2.1高填方路堤监测施工内容 (2)5.2.2高边坡路基监测施工内容 (4)六、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预测 (6)七、提交的监测成果资料 (7)八、监测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9)8.1监测管理体系 (9)8.2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 (10)一、工程概况潮惠高速TJ11标段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境内,起于陆河县溪东村,经樟河村、田心村,止于陆河县蛏湖,起讫里程K123+000~K133+500,全长10.500km。
本合同段挖方高边坡共有27段,高填方路基共有23段,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1,高填方路堤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2。
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深挖方路基是指边坡高度H≥20m土质挖方路基及边坡高度H≥30.0m石质挖方路基。
按照工点设计要求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确定路基横断面型式、边坡防护、支挡加固措施等,边坡处治后的稳定系数Fs≥1.2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
但根据广东地区土石填料性质不良,降雨多,路基稳定性差的特点,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12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
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公路高边坡是一种复杂的工程,不仅表现在边坡成因、岩性、原生构造与空间组合及其已有变形方面,而且在内外地质应力,特别是公路开挖、堆渣、排水等工程活动作用下,处在不断的风化、卸荷、构造解体与复杂的活动之中。
所以在高边坡防护施工中对边坡变形、应力及防护措施进行监测,对高边坡完善防护设计、保证工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高边坡的监测,能够及时了解边坡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工作性态、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与措施。
边坡监测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监测方案1 工程概况本项目起点位于正安县和溪镇,顺接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福寿场至和溪段终点,起点桩号为K83+098.63,TJ08标终点桩号为K83+152.795,长链长54.165m。
路线平面接于R=999m的右偏圆曲线上,为整体式路基起点,超高为3%,纵面接于-2.0%的纵坡上。
项目区域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是大娄山脉的东南段,海拔高程大致为550~1200米,相对高差100~200米,地形高低差异明显。
地势起点在700m左右,而后逐步降低至本段最低点,海拔约1200m。
而后逐步下降,降至800m左右。
主要的山峰、河流受构造控制明显,走向往往与构造线方向一致,测区以溶蚀地貌及侵蚀构造地貌为主。
沿线地貌基本特征为:溶蚀地貌发育于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区,主要受岩性及地质构造影响,表现为峰丛洼地、峰林谷地、缓丘沟地、漏斗、落水洞、竖井等;侵蚀构造地貌发育于碎屑岩分布区,与构造线一致,风化作用较强烈。
河流呈树枝状或羽毛状,支沟发育;测区地貌类型可分为构造剥蚀溶蚀低山地貌、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地貌、剥蚀残丘及丘陵河谷地貌类型。
2 采用的规范《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 T0218-200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200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102I9—2006)《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和溪至流河渡段施工设计图纸》3 观测目的本次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1研究北斗在工程中应用,检测北斗在工程中的应用状况,实际用的工程施工中去,看其是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2对高边坡进行实时监测,时刻掌握其位移及沉降变化,根据监测的位移及沉降情况分析滑坡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提供预警信息,从而保证工程安全。
高边坡监测方案

附件: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深挖高路堑边坡共29处(大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6处.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二、监测内容: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e、裂缝观测记录表;f、报警联系函四、报警方法1、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2、报警流程(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深挖高路堑边坡共29处(大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6处。
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
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
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f、报警联系函
四、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
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超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驻地监理。
六、监测技术要求
1、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
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
(1)、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
(2)、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有无滑动现象;
(3)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
(4)、挡墙基础是否出现架空现象,原有空隙有无扩大;
(5)、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
2、裂缝监测
(1)、测点设置: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人工巡视中在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
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
人工巡视发现裂缝后及时埋设(1~2天内完成),测点间沿裂缝的间距以20~30m为宜,其方向平行滑坡的主滑方向或边坡的位移方向(不一定垂直裂缝)。
(2)、埋设要点: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纸平面大小的洞约50cm深,之后用混凝土浇注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分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混凝土内,并使这两块铁片在裂缝处互相搭接约50cm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
(3)、测试要点: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本工程选择游标卡尺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
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
涂色处就会产生一个缝隙,用游标卡尺测出这条缝隙的宽度数据,该数据作为所测边坡裂缝增加的宽度。
3、坡面观测
观测网采用方格形网络,边坡体上的观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每级平台不少于5个,观测点间距为15~30m,对可能形成的滑动带、重点监测部位加深加密布点。
当同一边坡上有深层位移观测点时,坡面上其中一条纵向观测线与深层位移观测点在同一直线上,以便观测数据的相互验证和对比分析。
监测点在挖除表土后开挖一0.5m×0.5m的孔约80cm深,用钢筋砼浇注底盘至地面高度,在底盘中心埋设一根钢筋,钢筋头伸出底盘约0.5cm,钢筋顶端设标记作为监测基点。
坡体上的监测点同样按照上述方法埋设。
观测点埋设完毕后,稳定2-3天之后再进行初测。
对石质边坡利用稳固石块作为观测标记代替观测桩。
监测基点设置在稳定的区域并远离监测坡体,避免在松动的表层上设点。
测点埋设在边坡开挖前完成。
4、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沉降观测采用沉降板,沉降板底槽平整,其下铺设60cm×60cm的砂垫层,沉降板的金属测杆套管和接驳的垂直偏差率不大于1.5%,每断面按设计分左中右安置沉降板。
水平位移观测采用位移边桩,位移边桩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每侧2个。
50~100米设置一监测断面,在潜在沉降和位移较大地段加密设置监测断面。
5、监测频率:
测点埋设后即开始监测,监测过程持续到边坡加固工程完工后6个月或当年雨季结束后3个月无明显位移即可结束,监测频率按下表控制,变形量增大和变形速度加快时加大监测频率。
挖方高边坡监测频率表
高路堤监测频率表
七、人员及仪器设备
我标段成立以项目总工为组长,测量工程师为成员的监测小组,共5人,采用拓普康全站仪(2″级)和水准仪进行监测。
监测组组织机构图
八、监测设施保护:
监测仪器的完好性对监测工作十分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现场所埋设的仪器与测点进行保护,对损坏观测点,在监理确认下进行及时修复,并做好修复记录,采取以下保护和恢复措施。
(1)、在各监测断面及监测点处竖立标示牌,在标杆上作醒目的警示,尽量减少外露测杆数量,外露沉降标杆用套管加以保护,标杆露出路基面高度不大于50cm。
(2)、做好施工期间现场指挥管理工作,避免仪器或测点破坏,对于裂缝测点或坡面测点的损坏应在2日内修复,对测斜管及锚力计损坏应及时通知第三方并尽快进行恢复和复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测斜管按照埋设要点要求精确定位,锚索施工中应保证钻孔方向,避免钻
孔时破坏测斜管。
(4)、路基填筑时,沉降套管四周用人工夯实,避免机械对沉降套管的碰撞破坏。
九、安全管理:
因边坡监测往往坡度较陡,且高度较大,监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比路基监测要突出,因此,在进行高边坡监测过程中必须重视监测人员的安全问题。
本次监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安全监测工作。
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部省、市有关安全的方针政策、规章、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针对本工程特点,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使作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未经安全教育的监测人员不准上岗。
(3)、通过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观念,提高作业人员遵守施工安全规章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做好监测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监测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在上高边坡进行监测时必须佩戴一定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绳,穿防滑安全鞋等,在埋设监测仪器时,必要时在边坡的临空面四周应布设安全网。
(2)、指定专人查询近期天气情况,遇到五级以上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一律禁止室外作业,特别是在台风季节,更应严密关注气象信息,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3)在埋设仪器和监测时要注意和边坡施工交叉作业的安全,既要自身防护避
免施工作业机械伤人,也要防止监测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3、制定相关应急预案
严格履行项目部整合型体系方针,针对本项目的施工实际,制定危险作业点的安全技术措施,对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措施中,配备车辆、手机与一些急救器材,收集齐全交警的电话、周围医院的电话等,具体实施按本项目上报的应急预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