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读书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世民大帝
我读过的历史题材小说不下十本,只因我对历史题材的小说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丝毫不逊色于人们对于宫廷穿越剧的喜爱。
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有名的皇帝被我读了个遍,可谓增长了不少知识。
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我从各代帝王的为人处事,勾心斗角的荡气回肠的事迹中想到我党在文革期间所犯错误的必然性——那是伟大领袖行帝王之术,捧杀功臣,正所谓兔死狗烹。
文革中对大功臣的冤案错案的发生,有了自己的体会。
这个学期了解参读的有关的帝王有:汉高祖,汉武帝,汉光帝,李世明,武则天,朱元璋,朱棣,雍正。
他们大多是开国皇帝,他们的事迹足以震天撼地,在中华的大地上呼风唤雨,改写乾坤。
他们都是永垂不朽之人,他们为中华儿女做出的丰功伟绩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他们好比一颗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中华文明的滔滔历史长河之中,是中华名族的无价之宝,值得后人歌功颂德。
当然,历史小说参差不齐,寻求一本文笔刚毅但有不乏韵味的历史小说堪比大海捞针,总感觉我校图书馆购买的书似乎未经筛选,大多数小说书都是滥竽充数,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难以下咽阅读。
然而我却有幸在图书馆找到一套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关于书写中
国古代帝王的书籍。
其中《李世民大帝》(董云卿著)让我难以忘怀,阅读这本书如或珍宝,不由得闲暇时翻上一番,细细品味,惬意不已。
这本书多彩的故事背后有着引人深思的智慧,故事中的人物韬光养晦
的策略之后的辛酸苦楚,他从一位将军之子到九五之尊历经多少的刀光剑影。
血与火,诗与歌,在这位帝王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我不由得想将这一位传奇帝王的故事娓娓道来。
隋末杨广荒淫无道,黎庶百姓饥寒交迫白骨盈野,饿殍遍地,当时地面上先后出现了各路皇帝,刘武周,李密,李渊,薛秦,王世充,宇文化及等人,林立于中华大地,令人应接不暇。
这些豪杰,包括他的父亲在内,都败在了他的谋略之下。
消灭这些人物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他们都不是省油的灯。
但早期的李世民就彰显包揽四海之志,深藏经略天下之心。
李世民一生跟随他的谋士不计其数,第一位大贤当属刘文静,此人大家听的很少,但他有将相之才,要在隋末当一回逐鹿人,此人必不可少,李世民当初太原起兵时,他帮了大忙。
也正因为此人,李世明结交了更多的海内大贤。
只因他与李渊不和,又是李世民的第一死党,怕他威胁自己的皇位,趁李世民外出打仗之时,李渊以某逆之罪将其杀害。
其他的各位功臣名将都没刘文静这么倒霉了。
《隋唐英雄传》里的人物相比大家耳熟能详,历史中李世民的武将有李靖,李勋(徐世勋),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等护其左,打江山,伴其右,得天下。
可以说李世民的江山是他一手经营的。
喋血宣武门,李世民登帝位之后,谦虚谨慎,勤俭节欲,从谏如流,终于有了后人所称谓的贞观之治。
他在位是甚至出现了一年仅有29人判死刑的清明之治。
文成公主进西藏,玄奘取经著《大唐西
域游记》,魏征的《渐不克中疏》感人肺腑,还有偷来的《兰亭集序》……
唐太宗在年轻的时候未打过败仗,但他御驾亲征高丽,却无功
而返,落得箭伤;这样一位贤主,却在由谁继承大位上犯下了错误。
毛泽东说:“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如父。
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
此书还原了一个生动逼真,有血有肉,伟大而又平凡的李世民,“在遵循历史的基本框架下,不仅条清缕析的基数大事件的来龙去脉。
更全力透视事件发展的内部联系及其实质”。
(董云卿)
当然,此书蕴藏的为人处事的智慧,不是我一朝半夕能说清楚的。
吊祭叛臣,杀李密的是李世民,吊李密的也是李世民,其先硬后软,收买人心。
三擒三放尉迟敬德。
李世民用兵之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自己屯营,不与正面交锋,背后袭扰,待其粮草耗尽之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杀他个措手不及。
对待他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处处忍让,等待时机,先抑后扬,一举歼灭。
他并未实行历代开过皇帝兔死狗烹之举,励精图治,使贫瘠的中华国力渐胜,开创圣唐。
《李世明大帝》这本书耐人寻味,是难得一见的一本以历史题
材为背景的小说,胜《贞观长歌》,堪称写李世民的绝笔。
读完此书,仿佛余音缭绕,三日不绝,大大的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20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