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红塔区后所中学上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后所中学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本次考试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到第八单元。
满分为100分。
祝取得好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Cl-35.5
一、选择题。
(共32分。
共计16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号下面的答题栏内。
)
1、在加气站应粘贴的安全标志是( )
2、下列能源不应大力开发的是( )
A.太阳能
B.风能发电
C.水能发电
D.火力发电
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 理性质是 ( )
A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4、玉溪大河是我区最大的河,为了改善水质,防止水被污染,在下面①-④项中,你认为不利于防止水污染的是:①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到河中 ②生活污水排入河中 ③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④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④
D 、只有①②③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6、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7、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 、成站立姿势跑出
C 、伏低身子逃出
D 、淋湿衣服爬出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1滴水中有约1.67×1021
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B 多数物体热胀冷缩
物质分子间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C
加热红色的氧化汞能生成汞和氧气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
移动硅原子构成中国两个字
原子在不断运动
9、“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脑白金是从深海鱼油中提炼出来的能促进大脑发育的物质,化学式为C 26H 40O 2 ,关于“脑白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它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13:20:1
C.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D.它的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10、在冬天时常常看到煤火炉(如图),炉膛内上层产生蓝色火焰的化 学反应是( ) A.C+O 2CO 2 B.CO 2+C
2CO
C.2CO+O 22CO 2
D.2C+O 2
2CO
11、1854年法国化学家得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元素。
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含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元素是( )
A.Ca
B.N
C.Al
D.Si
12、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1/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夹弹簧夹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1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相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 2Fe3O4
B. 水受热至沸腾,产生水蒸气。
2H2O2H2↑+ O2↑
C. 将鸡蛋放入盐酸中,发现鸡蛋表面有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
D. 烤羊肉串时,看到木炭发红光,放出大量的热:C+O2===CO2
14、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15、如图将插入胶塞的一根光亮的红色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一段时间后趁热迅速伸入盛有石灰水和X气体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看到变黑色的铜丝又变为红色,同时石灰水变浑浊,则集气瓶中的气体X是()
A.H2
B.O2
C.CO
D.C O2
16.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二、填空题。
(共37分。
除注明外,每空1分)
17.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两个氢氧根离子:
②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③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
①“;
②
1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很多化学物质,现在就请你把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填写出来:
(1)“干冰”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目前为止科学家已发现三千多万种物质,若有下列几种元素及化合价、、
、
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式:①非金属单质②氧化
物。
19、为了履行国际社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政府决定自20XX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CTC”作为清洗剂。
“CTC”又称四氯化碳,是常用的服装干洗剂,也是修正液(又称涂改液)中的一种溶剂,还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CT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推测“CTC”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是画家用碳墨绘画的我国明朝诗于谦《石灰吟》的国画,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试回答:
(1)该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变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__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所体现的化学反应是石灰石受热分解,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的是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下图形象的表示甲、乙两物质的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符合乙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幅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2、厨房内石油的燃料是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8,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液化石油气属于化石燃料,目前人类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泄漏的液化石油气能使人窒息,因此安装液化石油气报警器时,应将报警器安在灶台的上方还是下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检验液化石油气的纯度,当你收集一试管气体后,接下来你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烹饪前要先引燃炉灶,你认为先点火后放气还是先放气后点火,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划火柴时,人们发现火焰在上直立火柴,火焰会慢慢熄灭,若慢慢倾斜倒立火柴,则燃烧更旺(如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化石油气被点燃后其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炒菜前发现油锅内的油着火,在不倒掉油的前提下,要想将火熄灭,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餐后洗刷碗碟,判定碗碟是否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快捷和方便.我县汽车数量近年也迅速增加,在有限的路面上形成“车水马龙”的场面,汽车尾部“吞云吐雾”喷发出大量气体. 据此,你认为汽车增加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答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排放出的有害污染物主要成分是(答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请你提出三点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分析题(共31分。
除注明外,每空1分,27题6分)
24、实验室有下列仪器和高锰酸钾、氯酸钾、石灰石、二氧化锰、稀盐酸五种药品及木块、火柴等实验用品。
某同学想利用这些仪器和药品制取某种常见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氯酸钾法制取气体时,缺少的仪器是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气体时不仅缺少上述提到的仪器,还缺少用品________,没有这种用品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大量的某种常见气体,在制取时并能控制反应的速率,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
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下
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我对它进行
研究:
⑴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名称是
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
原子容易_______(填“得”或“失”)
电子;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⑵我发现如下规律:
①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右图是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左盘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是
;
(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发现瓶中白磷过量,为了防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如图,瓶口贴紧水面),拔下瓶塞, 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占锥形瓶的容积的 ,原因是: 。
27、在研究酸雨的危害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酸雨能腐蚀自然界中的哪些物品呢?
[设计实验]实验1:如图,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按正确操作,反应后向瓶中倒入蒸馏水,振荡,使SO 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 2SO 3,一段时间后,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有关方程式为:(每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将所得硫酸型酸雨溶液分成三等分,分别向其中加入如下物质,并观察到如下现象:
[反思与交流](1)酸雨不仅能腐蚀大理石雕像(如图),还能腐蚀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提出制取CO 2时,不能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为什么硫酸型酸雨能腐蚀大理石雕像呢?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中有许多细小的石子,有人说酸雨还能加剧“温室效应”,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怎样防治酸雨产生,请你提出两点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课外小组的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25g 贝壳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倒入稀盐酸,当倒入100g 稀盐酸(足量)后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烧杯内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20.6g (杂质不反应)。
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