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27_《出师表》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1/24
9
重点词句解释与赏析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指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过程中去世,表达了对先帝的怀念之情。
“益州疲弊”
指蜀汉国力疲弱,处境艰难。
2024/1/24
10
重点词句解释与赏析
“诚宜开张圣听”
“亲贤臣,远小人”
建议后主广开言路,听取各方面的意 见。
指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奸邪的小 人。
26
分组讨论:结合现实谈体会和感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 择一个与《出师表》相关的主 题进行讨论,如忠诚、责任、 担当等。
2024/1/24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 受,谈谈对《出师表》中思想 的理解和领悟。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27
分享交流: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学生分享自己在《出 师表》中最喜欢的一 句名言,并解释喜欢 的原因。
简要介绍这两篇表文的背景和内容,引导学生欣 赏诸葛亮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智慧。
《诫子书》
介绍这篇家训的背景和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诸葛 亮对子女的教诲和期望。
诸葛亮的诗词
3
选取诸葛亮的代表性诗词进行欣赏,如《梁甫吟 》、《卧龙吟》等,感受其文学造诣和人格魅力 。
2024/1/24
23
后世对《出师表》的评价和影响
通过分享交流,拓展 学生的视野,加深对 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2024/1/24
其他学生可以对该名 言进行点评和补充, 形成互动交流。
28
2024/1/24
谢谢聆听
29
2024/1/24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倡导一种新型的君臣关系, 即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公民应该对国家保持忠诚 和热爱,同时国家也应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实 现双方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16
04 艺术特色分析
2024/1/24
17
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风格
01
02
03
骈文特点
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 法,形成整齐的句式和音 韵之美。
2024/1/24
03
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和 信念,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毫不动摇的忠诚,是担当精神 的最好体现。
14
谦虚谨慎、勤政爱民思想传达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自己谦 虚谨慎的态度,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 以担当重任,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诸葛亮在文中还强调了勤政爱民的重 要性,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 开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政府的良好治理 。
6
02
文本解读
2024/1/24
7
文章背景及作者介绍
文章背景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出兵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一篇奏章。当时 蜀汉国力疲弱,面临曹魏的强大压力,诸葛亮为了表达自己北定中原的决心和对后主的忠诚,写下了这篇千古传 诵的表文。
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2024/1/24
24
06 课堂互动环节
2024/1/24
25
学生朗读或背诵部分段落
朗读或背诵《出师表》中的关键 段落,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 阳”等,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进行朗读或背诵,增加课堂参与
度。
通过朗读或背诵,培养学生的语 感和表达能力。
2024/1/24
文章特点
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感情真挚,语言简练, 条理清晰,是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来自5课件内容与结构
2024/1/24
内容
包括《出师表》的原文、注释、译文、赏析等部分,同时配 以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感受文本。
结构
课件按照“导入-学习-拓展”的思路进行设计,首先通过引 言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然后通过对文本的学 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通过拓展部分引导学生 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2024/1/24
8
文章结构分析与段落大意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分析天下大 势,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 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 决心。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 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指赏罚应该分明,不应该有偏袒或歧 视。
2024/1/24
11
重点词句解释与赏析
赏析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进行对 比,突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重要性。
文章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感情真挚,言辞恳 切。
文章语言简练质朴,不事雕琢,却字字珠玑,句句肺腑 之言。
2024/1/24
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
阐述三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 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如文学、书法、绘画等。
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介绍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以及重 要历史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
22
诸葛亮其他重要作品欣赏
1 2
《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
善战的典型形象。
象征手法运用
02
运用象征手法,如“北定中原”、“攘除奸凶”等,表达了作
者恢复汉室、统一中国的宏伟志向。
形象与象征相互映衬
03
典型形象的塑造与象征手法的运用相互映衬,使得文章意蕴深
厚、耐人寻味。
20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
2024/1/24
21
三国时期历史文化背景介绍
三国时期政治形势
介绍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以及魏、蜀、吴三国的鼎立局面。
2024/1/24
12
03 思想内涵探讨
2024/1/24
13
忠诚与担当精神体现
01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对蜀汉王朝的无限忠诚, 愿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竭尽全力,这种精神体现了高度 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02
文中多次提到“先帝”,表达了对刘备的深厚感情和忠 诚,同时也表现了对蜀汉王朝的坚定拥护和忠诚。
目的
明确课件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对 《出师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 古代汉语的特点、掌握相关历史 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等。
4
《出师表》简介
2024/1/24
01
作者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03
02
创作背景
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准备北伐曹魏,克复中原 ,实现兴汉室的大业。为了表达自己北伐的决心和意志 ,以及对后主的期望和劝诫,写下了这篇《出师表》。
《出师表》课件
2024/1/24
1
目录
2024/1/24
• 引言 • 文本解读 • 思想内涵探讨 • 艺术特色分析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课堂互动环节
2
01
引言
2024/1/24
3
课件背景与目的
2024/1/24
背景
介绍《出师表》的历史背景、作 者及时代背景等相关信息,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2024/1/24
气势磅礴
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 比喻、夸张等,营造出一 种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 效果。
表达方式多样
既有直抒胸臆的呐喊,又 有委婉细腻的诉说,使得 文章情感丰富、感染力强 。
19
典型形象塑造和象征手法运用
2024/1/24
典型形象塑造
01
通过对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描绘,塑造了一批忠诚智慧、英勇
文学地位与成就
阐述《出师表》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成就,如被誉为“千古第 一表”等。
思想内涵与价值
分析《出师表》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如忠诚、担当、智 慧等,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精神力量。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探讨《出师表》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如对古代散文的发展、对后世 政治家和文人的影响等,引导学生思考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段落大意
第一段提出论题,说明蜀汉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第二段 分析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第三段提出严明赏罚 的建议;第四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第五段说明亲贤 远佞的利弊;第六段追述先帝知遇之恩,表达“报先帝 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第七段概述自己与先帝创业的 艰难历程,表达“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八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第 九段总结全文,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2024/1/24
散文元素
在骈文的基础上,融入散 文的自然流畅,使文章既 有节奏感又不失灵活性。
错落有致
通过长句与短句、整句与 散句的巧妙结合,形成起 伏跌宕、错落有致的语言 风格。
18
情感真挚、气势磅礴的表达方式
情感真挚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 ,以及对先帝的忠诚和怀 念。
文中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表达了自己出身贫寒、勤奋自学的 经历,同时也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 厚感情和关注。
2024/1/24
15
古代君臣关系及现代意义思考
这种君臣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忠诚、信任、责任等核心价值观念 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出师表》中体现了古代君臣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即臣子对君主的绝对忠诚和服从,同时也表现了君主 对臣子的信任和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