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族元素复习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练习3将一盛满等体积NO和NO2混合 片刻后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容积的
气体的
试管,倒置于水槽中 ( D)
,
A. 2/3
B.1/2
C.5/6
D.1/3
第二节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上述景观图像是采用什么技术 形成的?
平时的拍照是遥感技术的应用吗?
的污染范围。
课堂小结
三、氮的重要氧化物——NO、NO2
物理 性质
化 学 性 质
NO
NO2
无色,刺激性气味,难溶
红棕色,刺激性气
于水,有毒(机理同CO)
味,易溶 于水,有毒
(1)与O2反应: 2NO + O2 = 2NO2 无色变红棕色
(1)与H2O反应: 3NO2 + H2O = 2HNO3+ 2NO 红棕色褪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与水、O2反应:
练习:05天津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少量O2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练习:(01综合科化学试测题12)氮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 所有生物体均含蛋白质,氮循环涉及到生物圈的全部领域,以下关 于氮的生物体的吸收途径正确的是 ⑴氮在大气中高达78%,可被生物体直接利用。 ⑵通过高能固氮可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化为硝酸盐和氨,而被植物 吸收。
二、氮气
1、分子结构 思考:N2有哪些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 2、性质
物理性质:
思考: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为什么?
化学性质: (1)常 温下比较稳定
这是因为氮分子中有氮氮叁键,结构比较稳定。
猜想:N2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
(1)氧化性:
催化剂加热
N2+3H2==点==燃===2NH3
N2+3Mg==== Mg3N2
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
两步进行: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
N2↑+2H2O 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
中正确的是
(D )
① NH4NO2是氧化剂② NH4NO2是还原剂③ NH4NO2发生 了分解反应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⑤ NH4N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制硝酸的原理,了解硝酸工业尾气的吸收。 6. 比较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掌握磷的重要
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一、氮族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及单质 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问题1: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它们分 别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在表中的位置
问题2: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及单质的物 理性质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工调查
不到的信息
二、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类型
1.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2、遥感类型
根据运载工具: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根据辐射源: 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 按照电磁波的波谱范围: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
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 按照应用领域或专题: 环境遥感、大气遥感、
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 林业遥感等
着航天遥感时代到来。
3、遥感技术的优点
活动:比较人工实地调查与利用遥感技术调查, 哪一种获取资料和信息的方法更好?
人工实地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调查
花费时间
多
少
时效性
差(慢)
好(快)
连续性 差,不能全天候观测
好,能全天侯观测
调查人员
多
少
调查成本
高
低
调查范围 小,有些地方不能人 广,连续性好,能获得人眼看
建筑区的面积增加。
2.我国的环境与灾害问题有: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植被破坏、 水旱灾害、滑坡、地震、泥石流、农林病虫害、
森林火灾等。
遥感技术可以及时探知森林火灾发生的地 点和范围,可分析大火蔓延的方向,为灭火总 指挥部制定灭火计划、做出灭火部署提供科学
依据。
3、根据不同地物的不同状况 有不同的反射率,可以利用遥感 判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美国利 用卫星图像研究烟尘污染,监测 到纽约因倾倒垃圾、酸液所引起
放电
(2)还原性: N2 + O2 ==== 2NO
思考:工业如何制N2?它有什么重要用途?什么叫氮固定? 3、制法、用途与氮的固定
NH3
N2
NO
NO2
NaNO3 + NaNO2
Mg3N2
N2O4
HNO3
分离空气制N2 自然固氮:自然界把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 人工固氮:用人工的方法把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
活动 比较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卫星航天遥 感的不同点
平台高度 遥感范围 应用历史 技术要求 受云层影响
地面遥感 低 小 早 低 小
航空遥感
卫星遥感 高 大 晚 高 大
三、遥感技术的应用
(一)资源普查
矿产、土地、陆地水、海洋、植被资源调查
(二)环境与灾害监测
水污染、大气监测与天气预报、海洋赤潮灾害等监测
一、遥感技术
1、遥感技术的概念
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就 是“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 的技术设备和系统,远距离获取目标物的 电磁波信息,并根据电磁波的特征进行分
析和应用的技术。
2、遥感技术的原理
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 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⑶所有植物都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其根部根瘤菌可使氮气转变成硝 酸盐,而被植物吸收。 ⑷动物以植物为食而获得氮并转化为动物蛋白 ⑸动物死亡后,遗骸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NH4+、NO3-、NH3, 又回到土壤中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 A.⑴⑸ B.⑶⑸ C.⑵⑷⑸ D.⑵⑷
思考:氮有哪些重要的氧化物?有什么重要的性质?
陆 地 水 资 源 监 测
根据遥感资料,制作台风移动路径图
国外命名:RANANIM 中文命名:云娜
大
起编时间:2004年8月8日12时 停编时间:2004年8月13日9时
气
卫星资料定位信息
监
测
和
天
气
预
报
回应用
印度洋海啸前后的遥感影像
世界各地晚上的灯光遥感影像
1、在卫星图像上,怎样通过颜色差异判断植 物的生长状况?
练习1:有两瓶红棕色气体NO2和溴蒸气请你根据所学 知识,采取尽可能多的合理方法加以鉴别。(试剂可以
任选)
①加入水,振荡,观察现象(?)
②加入AgNO3溶液后振荡,观察现象(?) 注意:不可用用湿润淀粉KI试纸鉴别。
练习2:(01上海理综21)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
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
思考完成P93——94活动
1.首先对三幅图的主要地物进行判读,比 较相同地物在面积、数量、密度、长度等方面
的变化,然后运用相关原理进行解释。
从三幅图的主要对比可以看出,黄河 三角洲的面积在扩大,主要是泥沙沉积作 用造成的;植被覆盖区的范围增加,是由 于植树造林产生的;黄河水的泥沙增多, 原因是水土流失的加剧;居住区和水产业
三、元素周期表
2、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及单质的物理 性质变化规律
通 通式 式 HRO3 RH3 或
H3RO4
练习:(01春季全国6)关于氮族元素(用R代表)的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最高化合价是+5
B.氢化物的通式为RH5
C.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增 D.其含氧酸均为一元强酸
思考:N2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
(2)与水、O2反应: 4NO + 3O2 + 2H2O = 4HNO3
4NO2 + O2 + 2H2O = 4HNO3 (3)转化成NO2:
2NO2 ==N2O4
(3)与碱溶液反应:
NO + NO2 + 2NaOH = 2NaNO2 + H2O 2NO2 + 2NaOH = NaNO3 + NaNO2 + H2O
2、根据植物健康状况在反射波谱中变化的原 理,遥感还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
1.在特定的卫星图像上,健康的植被往 往呈鲜红色;长势比较弱的植被颜色比
较浅,由此可判断植被生长状况。
2.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 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 的工作有:判断水体污染、分析城市大
气污染、监测灾害、普查资源等。
教学目标
1. 根据氮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及结构特点,掌握该族 元素的非金属性及其重要性质的递变规律,并和相邻 的氧族、卤素进行比较。
2. 理解氮分子结构特点,掌握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3. 根据氨分子的结构特点,掌握氨的性质、制法、用途,
掌握铵盐的特性和检验方法。 4. 比较并掌握氮的两种重要氧化物NO和NO2的性质。 5. 掌握硝酸的重要性质和用途,工业上氨的催化氧化法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设 备和装置,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 地物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 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1820年第一架照相机拍摄的第一张 风景照片就可以称为遥感,是利用近地 面平台成像遥感,利用气球作为遥感平 台是对近地面遥感的进一步发展;20世 纪初第一架飞机诞生、1915年世界上第 一台航空摄影专用相机产生,标志着航 空遥感技术产生;1957年,原苏联第一 颗人造卫星的升空,随后美国阿波罗宇 宙飞行器发回第一张地球影像图,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