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焙烤食品加工工艺课程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教学法在焙烤食品加工工艺课程中的应用
作者:李云玲
来源:《现代食品》 2018年第7期
李云玲
(河套学院农学系,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摘要: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团队协作
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教学效果明显。
关键词:项目法教学;食品加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0-4
作者简介:李云玲(1983—),女,硕士,讲师;专业方向为食品研发与加工。
焙烤食品加工工艺课程是食品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介绍焙烤食品原料、面包加工技术、饼
干加工技术、蛋糕加工技术、其他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以及焙烤食品装饰料的制备等内容。
通过
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焙烤产品的基本原理及加工技术要点,从而具备焙烤产品配方设计
的初步能力。
要实现这个目标,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相依托,一个完整的项目通过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在
设计、实施项目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双重提高,拓宽学生的思路,教学效果良好[1]。
1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少、学时少
焙烤食品加工工艺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但人才培养方案计划中,
该门课程只有26个学时,不能系统地讲授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同时,教材上部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联系不紧密,理论知识较多,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所用的课时较多,使教学
重点向理论知识倾斜,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发现,部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机会较小,一
些较难理解的知识,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会逐渐理解,提前在课堂上讲授,课时占用比例较大,
但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重点内容理解和掌握不全面,给实验的开展带来困难,影响教学效果。
1.2 教学模式陈旧
该课程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知识定论式讲授,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
动性,上课时学生不能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同学之间沟通少,不能充分体现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变成单纯地应付期末考试,学习
变成了形式。
另外,考核方式不科学,该课程考核采用传统的闭卷考核,重点考查学生对书本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以背诵为主,完全忽略了实践能力的锻炼。
此外,
闭卷考试还会助长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作弊的恶习,不利于培养优良的学风。
要想改变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必须具体章节内容具体分析,不同的教学内容区别对待,将教师与学生
的角色转换,在课堂上,让学生之间以小组的形式一起探讨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由被动地
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总结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3 实践动手能力差
在焙烤食品工艺教学中,学生习惯于教师将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在实践课上直接应用,没有主动思考实验设计的过程、原理及影响因素的意识,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预备解决方案,只是习惯机械地等待教师提出解决方案,盲目地解决问题,教学效果不好。
面对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焙烤加工工艺教学中尝试采用项目探索式学习模式。
2 项目法教学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对适应性人才的需求,本课程采用项目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图书文献、理论知识,通过小组人员之间的相互讨论在任务驱动下进行项目设计,学生在项目设计中真正置身于讨论问题的情景之中,挖掘学生的潜能[2]。
3 项目法的应用
3.1 项目任务的确定
在课程讲授的初期,教师会对教学内容根据学时进行一定的引导,在基础教学内容讲授完成以后,根据市场调查和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实践,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及能力自由寻找合作伙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和学生合作完成项目作为驱动力来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项目需求主动学习,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在把学习当成沉重的负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将教师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思路作为考核学生的重点内容[3]。
3.2 项目的实施
项目最终实施以项目设计书和产品的形式呈现成果,项目任务书由配方设计、加工原理、操作要点等内容构成。
各个团队在合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工协作,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整个项目设计,并对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训练于课余训练互补,在时间不允许课堂上项目设计不能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将设计任务分解,不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通过课堂训练与课余训练的结合使用,完成整个项目设计。
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来激励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在独立完成项目过程中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摸索总结易错、易混淆的知识,而不是习惯地被动接受,高效、规范的完成项目设计[4]。
3.3 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完善的评分制度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是项目驱动法的重要环节,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要求各组之间进行项目交流和成果展示进行综合考核,一般分3部分,第一部分可由教师对项目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项目结题报告及项目答辩表现进行评定,第二部分由小组成员之间根据项目完成过程的贡献情况互评,第三部分是学生本人自评,学生能够认真思考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收获,是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催化剂,学生真正以学习主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学习效率[5]。
4 结语
焙烤食品加工工艺课程应用项目法教学,提高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查阅资料的能力,解决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差的问题,特别是对自控能力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效果明显,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卢秉伟.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3(28):359.
[2]叶慧群.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4.
[3]牛军,张宏伟.单片机技术课程项目驱动法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0-91.
[4]李云玲,郭淑文,石晶红.浅谈蛋制品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5(36):152-153.
[5]赵永清.项目教学法在工程测量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4,27(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