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种植成本与收益[银耳种植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耳种植成本与收益[银耳种植技巧]
1.配料。

种植银耳的培养料,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主要原料,并配合其他辅料制成。

阔叶树如杨、柳及各种果树的木屑均可用。

也可将
这些树的枝条切成薄片,晒干,再粉碎成粉状的木屑。

棉籽壳是种植银耳
的好原料,单产比木屑可提高20%~30%,此外玉米芯、甘蔗渣、花生壳、葵花籽等,晒干后粉碎成细屑均可用于种植。

配方一:木屑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硫酸镁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配方二:棉籽壳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
千克,石灰粉0.4千克,水100-200千克。

配方三:甘蔗渣40千克,棉籽壳20千克,木屑40千克,麸皮30千克,石膏粉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尿素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选定配方后,把主要原料同麸皮、石膏粉等干料倒在水泥地上,把蔗糖、化肥、硫酸镁等放入水中溶化后,倒进干料中,经三次反复搅拌,过筛,打散团块,拌匀,含水量掌握55%-65%。

配料要选择晴天或阴天上午
进行,雨天不宜。

2.装袋。

拌好的培养料必须抓紧时间装入种植袋。

银耳种植袋,应选
择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膜,直径扁宽12厘米,薄膜厚度3.5-4丝米,长
50厘米,每千克筒料可裁制成220-240个种植袋。

也可用罐头瓶作种植
容器。

一般农户采用手工装料。

装一半时抖一抖,压实后再装。

大面积生
产应采用食药用菌专用装袋机,每小时可装400袋。

装袋要求装紧装实,
袋口用塑料绳绑扎。

在料袋璧上打4-5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2厘米,深1.5厘米,然后擦去袋面沾的木屑后,用3.3某3.3厘米的方块纸胶带贴
封穴口,即成种植银耳的培养基。

从拌料到装袋结束最好不超过5小时,
以防培养基发酸变质。

3.灭菌。

在大锅灶上放蒸笼,把袋子叠于蒸笼内,胶带一面要朝上。

大面积生产建造砖砌的专用灭菌灶,一灶装1000袋为适。

灭菌要注意三
个关键:一是袋子进灶后,必须旺火猛攻,并防止漏气,使其在4小时内
上到100℃;二是在100℃保持14-16小时,使袋内杂菌杀死;三是达到灭
菌温度和时间后,要趁热取出,防止胶布受湿。

4.接种。

经过灭菌的料袋,待料温降到30℃以下时,方可进行接种。

接种前先做好接种室消毒,并把菌种表层薄薄挖去一层老化菌丝,然后往
下挖将菌丝搅拌均匀。

接种时先打开袋子穴口上的胶布,用接种器提取蚕
豆大小的菌种,集中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接人穴内,并顺手贴封好胶布,防止杂菌侵入。

菌种处要比胶布凹1-2毫米,有利于原基形成。

每瓶种植
种可接种植袋25-30袋。

5.发菌。

银耳的发菌与出耳可同用一室,利用民房即可。

有条件的专
业户可以建造专用的发菌室与种植室。

要求地势稍高,靠近水源,便于清
洗场地,门窗通风,光线良好。

也可以在庭院内搭简易耳棚。

不论是住房
或是简易耳棚,内部均要设置排放种植袋的架子。

架层可用竹木做骨架,
架高2.5米左右,宽一般为50厘米,架子分为8层,层距30厘米。

每层
架子用竹木铺平,便于排放菌袋。

室内四周可用塑料薄膜围罩,使保温保
湿性能好。

种植室要用来苏尔和敌敌畏药液喷洒消毒。

接种后的菌袋,头4天室内保持温度28%,不超过30℃为好,5天起
室温25℃较适。

经过5天培育,菌丝向穴口扩展,此时应进行一次翻堆
检查,发现杂菌污染种穴时,用福尔马林注射杀灭。

菌袋在室内的排列,
开头按每4-5袋井字形重叠成堆,使其增加袋温,加快菌丝发育。

第5天
起应把袋子逐袋地排放于架床上,以卧式顺排,袋与袋间距1厘米左右。

冬季温度不足,可用煤炭火增温,但要注意排除二氧化碳,以免损害银耳
菌丝。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70%以下,在保持室温的前提下,每天打开门窗
通风换气1-2次,每次30分钟,若气温已达上述要求时,可长时间开窗
使气流新鲜。

揭布通风:通过10天左右的培养,袋内菌丝已向接种口的四周蔓延,形成圆状。

待菌丝长到直径10厘米,即穴与穴的菌圈形成连接时,要把
胶带掀起黄豆粒大小圆形孔隙,让氧气透进料内,加快菌丝生长发育,但
在揭口之前,应先用敌敌畏农药轻度喷雾袋面及空间。

胶带揭后12小时,要以清水喷雾,每天3-4次,但不要直接喷到穴内,并结合通风。

经过4
天后,穴中逐渐出现突起的白色绒毛状菌丝团,俗称“白毛团”,此时室
内温度20-23℃为宜,相对湿度为80%-85%。

随着菌丝生理成熟,白毛团
上出现浅黄色水珠(菌丝新陈代谢的分泌物),此时可把袋子朝穴口倾斜,
让黄水流出穴外,室温调到25℃,使黄水收缩。

一般接种后15-16天,
穴内逐渐出现白色碎米状的幼耳时,就要把胶带全部撕开去掉,并在各个
菌袋上面覆盖整张报纸,并喷水于纸上,保持湿润。

6.出耳管理。

银耳由原基分化为子实体,一般在18天左右。

出耳期
管理的具体办法是:
①扩穴增氧:用刀片沿着出耳穴口边缘割去薄膜大约1厘米左右,扩
大穴口,增加袋内的氧气。

②喷水加湿:出耳阶段每天喷水1-2次于所盖报纸上,经常保持报纸
湿润为适,当子实体长到3厘米时,为避免烂耳,应把覆盖的报纸取下,
放在阳光下曝晒一天,再收回使用,每隔3-5天都应进行一次,每次取下
报纸应隔12小时,让子实体接触氧气,然后再覆盖,继续喷水保湿。


耳阶段喷水多,天气阴湿应少喷,多通风;子实体生长中期,吸水量较多,天气晴而干燥,应多喷少通风。

③注意通风:银耳子实体长到24-29天是生活力最强阶段,袋温较高,若室温超过27℃以上,应整天打开门窗,长时间通风,并配合喷水管理
防止通风后耳片干燥。

④停喷待收:接种后30天左右时,子实体已长到12厘米左右,应停
止向报纸喷水,防止耳片过湿霉烂。

停湿5-7天后,耳片增厚,转入采收期。

⑤采收加工:银耳从接种到采收,全过程一般35-40天,但收成时遇
阴雨天,可延长5天收割。

成熟的银耳,白漂晶莹,形似牡丹,大如玉碗,耳片伸展,具有弹性,通常每朵直径达到15-20厘米,鲜重可达150-200克。

银耳栽培技术
一、栽培银耳的效益
随着银耳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银耳栽培已经进入我国千家万户。


为我国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如福建古田县,一户人家利用13-15个平
方米的房间或荫棚两间,搭成多层栽培架,一次可栽培2000袋,从接种
至采收只要35-40天。

收干银耳130-180公斤。

一年连续种植6次,产值
过万元,因而是当地流传着"播金种银"的产业。

同时也成为我国著名的"
银耳之乡"。

二、银耳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活条件
银耳的生长需依赖香灰菌丝,在银耳生长过程中,香灰菌丝先向培养
料中伸长,将培养料中的粗营养物质供应银耳生长。

简单地说,香灰菌丝
在银耳生长中起着开拓先锋的作用。

香灰菌丝拌合的好坏,直接影响银耳
的生长及产量,银耳的生长发育与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影响银耳环
境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营养、温度、
湿度、空气、PH值和一定的光照条件。

1、营养银耳属于木腐生菌类型。

由于香灰菌生长较旺盛,在人工栽
培时培养料需添配一些营养物质来满足银耳的生长发育。

所需的页源主要
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

氮源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等。

微量元素主要有磷酸氢二钾、无机盐、硫酸钙、硫酸镁等。

2、温度目前栽培的银耳品种多属中温性、真菌。

菌丝生长范围6-32℃,最适宜温度22-26℃,如长期超过28℃,菌丝生长不良,并大量分
泌黄水;低于18℃,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3-26度,
长期处于21℃以上易于导致烂耳。

3、水份银耳菌丝生长培养料含水量以55-60%为易,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

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

4、PH值银耳是喜微酸性真菌,菌丝生长的PH值在4-8之间均可能
适应,最适应5.5-6,大于7时,生长明显减慢。

5、空气银耳属好气性真菌,它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栽培过程各阶段均需要新鲜空气。

三、银耳袋料栽培新技术
选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玉米芯和各类阔叶树均可粉碎作栽培银耳培
养料。

严禁使用杉、樟、柏等含有芳香油、树脂酸、醚类、醇类的树种。

在几年的栽培实验中,棉籽壳作培养料栽培银耳比锯沫培养料产量可提高20-40%,拌料前进行曝晒3-5天。

四、栽培室及培养架的设计
银耳栽培室可以利用一般民房或简易荫棚,有条件的专业户可以建造
专用栽培室。

要求地势稍高,靠近水源,便于清洗场地,建造栽培要设计
达到通风良好,消毒彻底。

也可在庭院内搭简易栽培棚,不论栽培室或栽
培棚均需搭放多层培养架。

架一般可用竹杆、树枝做骨架,架长度不限,
宽50厘米,架高7-8层,层距30厘米。

每层骨架搭好后再用麻秸铺平,
利于排放银耳袋。

栽培室四周及上面最好用一层满膜围罩,利于保温消毒,后期也利于保温,提高银耳产量质量。

栽培室在每次使用前3-5天必须用
苏尔、甲醛、敌敌畏等药进行杀虫消毒。

五、培养料配方及制作
①棉籽壳100公斤,麦皮25公斤,石膏粉4公斤,尿素0.3公斤,
生石灰粉0.5公斤,水105-115公斤。

②锯末屑100公斤,麦皮30公斤,石膏粉4公斤,糖1.5公斤,尿
素0.3公斤,硫酸镁0.5公斤,水100-110公斤。

③玉米芯60公斤,麦皮30公斤,棉籽壳30公斤,石膏粉3.5公斤,尿素0.4公斤,硫酸镁0.5公斤,水100-110公斤。

根据各自情况,任选一种配方,把主要原料同麦皮、石膏粉等干料倒
在水泥坪或薄膜上,把糖和硫酸镁等放入水中溶化后,倒进干料中,经
3-5次反复搅拌均匀,含水量掌握55-60%,有条件可采用拌料机进行,拌
料时间不易超过3小时,拌好后应立即装袋,防止培养料堆积发酵,变酸。

六、装袋打穴和灭菌
银耳栽培袋一般选择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筒料,筒直径12厘米,厚度3.5-4.5丝米。

袋子长度50厘米,每公斤筒料一般可栽210-240个栽培袋。

也可采用罐头瓶或广口瓶作栽培容器。

用手工装袋时,要装一半时抖一抖并用压料器压实。

大面积投料栽培需用装袋机,每小时可装400-500袋。

不论人工或机械装料,都应装紧装实。

袋口要用棉线扎紧,防止杂菌侵入。

扎好袋口,用木板将袋稍加压平,用打孔器在正面打4个接种穴,穴直径1.5厘米,深1.5厘米,然后用线布擦净,贴上3.3-3.3厘米的小方块胶布,立即搬入灭菌锅内灭菌,一般从拌料到灭菌不应超过5个小时。

银耳灭菌锅一般一次灭菌1000-1500袋为宜。

袋子要均匀排放,利于蒸气畅通。

袋装锅后必须用旺火猛烧,力争3小时使锅内达到100℃,从达到100℃时起计算保持12-14小时即达到灭菌彻底。

灭菌后应趁热取出搬进接种室内冷却,因长时间在锅内易使胶布受湿。

七、接种与菌丝培育
1、接种待袋内温度降至30℃以下,即可趁热接种。

银耳栽培种表层老化菌丝要挖去,然后往下挖3厘米成碗形的菌丝,并搅拌均匀,在过消毒的接种室或接种箱内,先打开袋子穴口胶布,用银耳接种器接入蚕豆大小的菌种,接种时秘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接种块要比胶布凹1-2毫米,以利于后期形成子实体原基,一般每瓶栽培种可接23-30栽培袋。

2、培养发菌接种后的菌袋应立即搬入培菌室内排放,培菌室内温度实4天保持28℃,不应超过30℃,否则易导致大量杂菌感染。

第5天菌丝明显开始吃料,长满接种穴,此时温度控制在25℃左右,并进行一次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感染穴内的,用福尔马林注射其周围进行杀灭。

为使
增温发菌快,5-6天可将袋成井字形排放4-5层。

穴口菌丝开始连接时应
将袋均匀排放,袋与袋之间要留1厘米左右的空隙,发菌的前10天应控
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每天通风1-2次,每次20-30分钟。

3、接胶布出耳通过10天左右的培养,袋内菌丝已向接种口相互连接,成圆状。

待银耳菌丝直径长到10厘米时,生长明显加快,需氧量也随着
增加,需将胶布共拱起黄豆粒大小的孔隙,让氧气透进料内,加快菌丝生长。

胶布揭口12小时,要进行喷水,不要求清洁,也可适易少加点高猛
酸钾,每天喷3-5次,加强通风。

4-5天穴中逐渐形成白色突起毛状的"
白毛团",此时室内温度在20-25℃,空气相到湿度80-85%。

随着菌丝长满培养料,积累营养,白毛团上出现许多黄色水珠,如黄
色水珠较多,应将银耳袋子穴口倾斜,让黄水流出,室温调到25℃,黄
水易可收减。

一般接种后15-16天,穴口逐渐出现白色米状的幼耳(子实
体原基)。

这时将胶布全部掀去,并在银耳袋子上面覆盖一层报纸,并用
清水喷在纸上,保持报纸湿润为度。

八、出耳管理
银耳由幼耳原基分化为子实体,一般需18-19天,出耳期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

管理细节如下:
1、扩穴增氧用锋利的刀片沿着出耳穴口边缘割去薄膜大约1厘米左右,使穴口直径达2-2.5厘米,让袋内菌丝增加与氧气接触,便于银耳子
实体后期的生长。

2、喷水加湿出耳阶段每天喷水1-2次于报纸上面,经常保持报纸的
湿润。

子实体长到3厘米时是管理的关键,一是注意加强通风,让子实体
生长有足够的氧气,温度较高应打开门窗整天通风;天气晴朗干燥应加大
喷水量。

为防止烂耳,上面覆盖的报纸在子实体长到3厘米,每隔3-4天
都要报纸掀去在阳光下曝晒12小时,再覆盖喷水。

3、停温待收一般接种30天左右,子实体长到12厘米时,应停止向
报纸喷水,防止耳片过湿霉烂,停湿温,袋内菌线将营养充分输送到子实体,使耳片增厚。

经5-7天停温培养即可采收。

4、采收银耳从接种至采收一般在35-40天。

如遇到阴雨天,可延长
3-5天采取,但要注意通风降低温度,否则易造成银耳腐烂。

成熟的银耳,形似莲花,牡丹,个大如碗,色洁白如玉。

通常直径可达16-21厘米,鲜
重在150-250克,采收时用利刀从耳基沿袋平割下,放在竹扁上向阳曝硒
至干。

5、病虫防治在栽培银耳过程中,危害最大的是链孢霉菌。

链孢霉菌
丝开始为白色后转桔黄色,形成一团团粉孢,粉孢随风传播极快,在高温
季节仅几小时即可萌发生长大量菌丝。

链孢霉主要以防为主:一要缩短拌
料装料时间,抓紧时暗上锅灭菌;二是彻底消毒环境。

严格按照无菌要求
接种;三要在发现链孢菌丝时,用柴油涂擦使其不形成粉孢团,火化或深埋。

此外,还有青霉、木霉、毛霉、绿霉、白霉等,主要以防为主。

看了银耳种植技巧还看了:
1.银耳怎么种
2.银耳的种植栽培技术
3.银耳是按照什么分级
4.木屑怎样栽培银耳
5.银耳如何种植
6.银耳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