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怎么产生的?从伐柯人到红叶,一口气搞懂媒婆的前世今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婆怎么产⽣的?从伐柯⼈到红叶,⼀⼝⽓搞懂媒婆的前世今⽣
受⼀些影视剧的影响,⼈们常常把媒婆归类成坏⼈,是拆散⼀对对恋⼈的恶婆。

她们全靠⼀张
嘴,⽽且常常把⼀个⼤姑娘嫁给⼀个有钱的⽼头⼦。

影视创作嘛,要有戏剧冲突,这样安排倒是能理解的。

古往今来,的确有媒婆靠着⼀张嘴毁掉
别⼈幸福的。

因为在古代,男婚⼥嫁是全靠媒婆的,古⼈讲究“⽗母之命,媒妁之⾔”,假如没有
她们从中撮合,⼀对男⼥⾃由恋爱,那在古代简直就是滔天⼤罪,是要受到所有⼈谴责的。

⽐如在《孟⼦·滕⽂公下》中记载:
不待⽗母之命,媒妁之⾔,钻⽳隙相窥,踰墙相从,则⽗母国⼈皆贱之。

看这有多⼤罪,全国都要讨伐了。

在班固整理⽽成的《⽩虎通·嫁娶》中这样说:
男不⾃专娶,⼥不⾃专嫁,必由⽗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泆也。

我们可以看出媒妁的重要性。

这个词语如此拆开,在《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
媒,谓谋合⼆姓者;妁,谓斟酌⼆姓者。

⼀些崇尚⾃由的青年男⼥,对这些是深恶痛绝。

那么,媒婆⼜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她们都有
过什么名字?在历史上都有什么变化呢?
⼀、从周朝到秦朝,官媒和伐柯⼈
确切来说,媒到周朝才有。

但是,商夏和以前有没有,这个我们找不到⽂献资料,仔细想想的
话,应该也是有的,只不过永远的沉寂在了没有⽂字的历史长河中。

周朝时,对男⼥婚嫁了有了规范性约束,什么时候嫁,怎么嫁,通过什么嫁,这些都有规定。

在《周礼·地官·媒⽒》中曾这样记载:
媒⽒掌万民之判。

凡男⼥⾃成名以上,皆书年⽉⽇名焉。

令男三⼗⽽娶,⼥⼆⼗⽽
嫁。

凡娶判妻⼊⼦者,皆书之。

中春之⽉,令会男⼥,於是时也。

奔者不禁。

若⽆
故⽽不⽤令者,罚之。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是说媒⽒掌管民众的婚姻。

凡男⼥都要记录他们出⽣的年⽉⽇和姓名。

使
男⼦年满三⼗⽽娶妻,⼥⼦年满⼆⼗⽽出嫁。

凡娶再嫁妇为妻和接纳再嫁妇所带⼦⼥的,都要
加以记录。

仲春⼆⽉,令男⼥成婚。

这个时候,如果有私奔的也不加禁⽌。

如果⽆故该嫁娶⽽
不嫁娶的,就要处罚。

这⾥我们可以看出来,媒婆是官⽅的,甚⾄掌管着⼈们的户籍,登记后,等到了该婚嫁的年
龄,都要去参加类似于相亲⼤会的,每年的这个时候,私奔都没⼈管你。

到了该娶时不娶,该
嫁时不嫁,是要受罚的。

为什么这样?⽆关其它,要增加⼈⼝,就是这么简单!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媒婆向私⼈转化。

不仅仅局限于⼥⼈,很多男⼈也加⼊了这个⾏列。


时,这时候的媒婆担任的可不只是婚嫁的责任,更多的是出于国与国之间的考虑⽽去提亲,⽤
通俗⼀点的话来讲,就是“政治联姻”。

同时,这时候有个名字叫“伐柯⼈”。

冷不丁听到这个名字会觉得这不沾边啊,其实是有出处的,
《诗经·幽风·伐柯》中这样说:
伐柯伐柯,匪斧不克。

娶妻如何?匪媒不得。

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怎么砍断⼤树?不⽤斧砍不断。

怎么娶到⽼婆?不⽤媒婆不⾏。

所以就有了这个称呼。

这个时候,⽐周朝时严酷了很多,媒妁之⾔已经⾮常重要,⽐如在《诗经·卫风·氓》中这样说:
匪我愆期,⼦⽆良媒
意思是别怪我拖延时间,谁让你没有好媒婆?
《战国策·齐策》中则这样说:
处⼥⽆媒,⽼且不嫁。

⼀个⼩⼥孩⼉,如果没有提亲,到⽼了也不能嫁,跟周朝时期那种只要到了年龄,在仲春三⽉跟⼈私奔也⾏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从周朝到战国时代末期,经过了从媒到私⼈化的转变,名字也从官⽅的“媒⽒”变成了私⼈化
的“伐柯⼈”。

⼆、从汉朝到唐朝,冰⼈到红叶
到了汉朝的时候,汉朝继承了秦朝,成为第⼆个⼤⼀统的王朝,虽然实⾏郡县和分封双管齐下的制度,但经过⾼祖刘邦和⽂景两帝的与民休养,汉帝国的社会进⼊了稳定发展时期。

汉朝时,对⼥性的约束并不太严格。

但这个是相对来说的,虽然⼥⼈也是可以改嫁的,⽐如汉武帝的⽣母就是改嫁给汉景帝的,在汉朝这样的例⼦有很多。

但是,既便有这样的便利,但也绝不代表婚嫁可以乱来。

东汉末年的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这样说:
缕困针⽽⼊,不因针⽽急;嫁⼥因媒⽽成,不因媒⽽亲。

有⼈说这是汉朝末年了,已经是乱世了,不具有代表性,但其实刘向在这⾥引⽤的是淮南王刘安编撰的《淮南⼦》中的⼀句,⽽刘安这个谋反王爷可是景帝和武帝时期的⼈。

到了唐朝时,⼜有了个名字叫“冰⼈”,这个称呼⼀直延续到了唐朝前期。

为什么有这么个名字呢?在《晋书·艺术传·索》中这样说:
孝廉令狐策梦⽴冰上,与冰下⼈语。

⽈: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

⼠如归
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

君在冰上与冰下⼈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

君当为⼈
作媒,冰泮⽽婚成。

所以,“冰⼈”这时候指的是媒婆,给⼈提亲则叫做“作冰”。

同时,还有个名字叫“红娘”,主要表现在⼤家都⽿熟能详的《莺莺传》中,元稹在⾥⾯把负责为⼀对青年男⼥穿针引线的⼩侍⼥取名叫“红娘”,所以就有了这个称呼。

不过,原版中的男主⾓可是个始乱终弃的⼈,后来改编成《西厢记》才让两⼈终成眷属了。

但这些不在咱们话题之中。

唐朝时,还有个名字叫“红叶”,但这个应该是宋朝⼈给取的,这个咱们下⾯会说。

另外,唐朝法律中有明确规定,男⼈⼆⼗,⼥⼈⼗五尚没嫁⼈者,都是要受到惩罚的。

原因仍然很简单,为了增加⼈⼝,⼈⼝是古代社会⾮常重要的⽣产⼒。

在唐朝时,冰⼈和红娘是主要称呼。

三、宋明到以后,集上⾯之⼤成
到了宋朝时,⽗母之命,媒妁之⾔成为最⼤原则,必须遵守,如果不遵守,就是⼤逆不道。

私奔抓住了的话,是要沉塘⽽死的,就是把你关到个笼⼦⾥,沉到⽔⾥活活的淹死。

宋朝是⼀个⼥⼈空前不⾃由的朝代,所以,有很多⼈怀念以前的唐朝,写出了⼀些关于这⽅⾯的东西,《太平⼴记》中记载了⼀个⼩宫⼥的故事:
⼩宫⼥把情诗写在了⼀⽚红叶上,后被⼀个书⽣于佑所得,于佑也写情诗,两⼈靠
红叶传情。

我们从这⾥可以看出来,那时候的⼈是多么的渴望婚姻⾃由,同时也惊叹宋朝⼈的想象⼒,这⽚红叶,不就是现在的社交软件吗?
明朝时,对⼥⼈的约束并没有放松。

媒婆愈发的只⼿遮天,很多⼈对此很是⽆奈,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浒传》中,把帮助潘⾦莲和西门庆的王婆写成那样,其实也隐含了⼀些⼈们对媒婆的厌恶。

到了现代,我国对男⼥婚姻和恋爱采取了开放的态度,⿎励⼈们⾃由恋爱。

同时,我国⼀直传承着古时候就传下来的道德,⼈们在⾃由恋爱的同时,还会⾃我约束。

现在跟古代⽐起来,⼈们在婚姻和恋爱上的⾃由已经是天壤之别。

⽽从最开始的官媒到伐柯⼈,再到冰⼈和红娘,最后从红叶到⾃由恋爱,这些称呼的改变,代表着我国对婚姻制度的包容。

所以,媒婆的历史转变,不只是单单体现在婚姻上,这同时也是我国⽅⽅⾯⾯的⼀部进步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