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伟大的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伟大的悲剧
课题伟大的悲剧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2 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照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响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详尽感知的交流显现及当堂检测。
可合适调治。
1.理解、积累字词知识。
知识与技术
2.认识南极探险的相关知识。
教
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内容要点。
学
过程与方法 2.理清故事情节,领悟“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目
3.领悟文中意味深长的要点语句,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标
感情、态度与
激发研究自然神奇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价值观
茨威格( 1881— 1942),奥地利作家。
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传记文学和作者
小说创作方面,有“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 之称。
代表作有《三大师》《罗简介
曼·罗兰传》等。
写作背景节选自《抢夺南极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生活·读课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 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有改动。
1910 年 6 月 1前日,斯科特率领探险队走开英国,前往南极。
此时,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一
预支探险队也正向南极进发。
经过一番强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习写作于 1911 年 12 月 14 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 1912 年 1 月 18 日才到达,背景比阿蒙森队晚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队成功而归,成功的旌旗永远飞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位冲击南极的英雄,由于南极严寒天气提前到来,
短吃少穿,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
茫冰雪中。
茨威格发挥想象,依照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
书信和遗书,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崇拜悲壮的精神。
本
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至悲壮覆灭的部分。
读准
字音
辨清
字形
无垠:没有边缘。
癫狂:精神错乱,语言或行动异常。
凛冽:刺骨地严寒。
吞噬:吞食。
羸弱:瘦弱。
告罄:宣告物质耗资尽。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害怕。
理解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词语
渐渐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心里不安: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翻山越岭:形容旅途以及野外生活的艰辛。
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快乐的神情。
横三竖四: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新同学们,人类的历史有时经常是很残忍的。
古语云:“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 课可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却用饱含深情的文笔为一位失败者——英国探险家斯科特
导作传。
这其中终究隐蔽了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包含了怎样深刻的人文内涵?今天,
入我们就一起走进人物传记《伟大的悲剧》!新【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展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疲惫不堪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沉痛地发现已经有
开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去世。
2.速读课文,认识课文马虎,用四字短语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准时间序次)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3.文中哪句话是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议论?它有什么作用?
一个人诚然在同不可以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破坏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特别崇拜。
所有这些在所有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它的作用是揭穿文章的主旨。
【感悟优秀句子】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所有,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一行人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沉痛的心情。
但事实上作者自己其实不这么认为,原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自己就说明作者不同样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所有,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的见解。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愉悦地在这被人类打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 “扬扬愉悦”?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心里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们的心情。
此时,在悲伤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飞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成功者阿蒙森忧如站
在那处耀武扬威、扬扬愉悦。
3.可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存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
和友谊从前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走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朋友的,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亮的比较。
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倒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收效,给人心灵
的冲击。
4.一个人诚然在同不可以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破坏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
比崇拜。
所有这些在所有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拜的赞叹,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诚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可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特别的崇拜。
有价
值的、壮美的破坏自然是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
作用。
【解析主体形象】
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质量?结合文中相关内容概括说明。
(1)坚毅、执着、不懈研究未知领域,勇于为事业而献身的英英魄力。
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时,还连续进行着科学观察;奥茨,像一个
英雄似的在暴风雪中向死神走去;最后剩下的三人爬进睡袋,骄傲地等待死神的来
临,却向来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斯科特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
所
有这些,都说了然斯科特一行对探险的执着、坚毅与勇气。
(2)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要点时辰为了保护伙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都做到了。
奥茨选择走向暴
风雪以减少伙伴的负担,就是撼人心魄的例证。
(3)诚实、守信。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认同失败,并愿意“在世界眼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
忱追求的”。
(4)无私、博爱。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挂念的向来是别人:朋友、伙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
他最后的遗书完好部是爱
的真情显露,而看不到丝毫的恨意。
【掌握文章主旨】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的悲壮之旅对于全人类而言拥有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伟马虎义: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辈以精神激励。
写【深入研读,研究方法】
作 1.感情真挚,悲壮崇拜。
方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研究的精神,倾注了作者所有的思想感情,对英雄法的
赞叹溢于言表,英雄的失败与牺牲也使得行文更加悲壮崇拜。
运 2.细节描述,令人动人。
用文中有多处细节描述,充满了感情。
比方“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素来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好冻住,笔从僵直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为人类探索献身的伟大精神令人恭敬。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本文特别侧重细节描述,显然,细节描述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心里感情起到了极大作用。
请你采用细节描述的方法写一段话,内容不限。
教
学
板
书
部署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课后反思:
本教课方案设计先安排学生快速默读,概括内容要点,自由议论动人细节,理所应该地
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尔后安排学生研读要点段落,概括探险家们的精神质量,并激励学生
思疑问难,品味疑难语句的含义。
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又提高
了语言的理解能力,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一致,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他,加深了学生对斯科特探险的现实意义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研究自然神奇的勇气与兴趣。
方法指导:
解析倒叙及其好处
倒叙的定义:先表达事件的结局,或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
尔后准时间序次记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倒叙的好处: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
令人入迷;增加叙事波浪;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防备平庸无奇;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
力。
素材积累:
南极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 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
洲第五位。
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 米。
南极洲储蓄的矿物有 220 余种。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少,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等,使得南
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严寒的地域,其平均气温比北极要低20℃。
在这样的低温下,一般的钢铁会变得像玻璃一般脆;若是把一杯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竟然是一片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