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办学中,本科生综合评价模式的构建——以北京理工大学中俄学院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俄合作办学中,本科生综合评价模式的构建——以北京理工大学中俄学院为

摘要:随着中国全面落实高校学分制考核模式,高校如何利用学分制科学评
价本科生学习现状,对培养人才具备重要意义。

本文以北京理工大学中俄学院作
为案例分析对象,分析其本科生综合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重
点解决因课程难易度不同、评卷标准不统一而导致学生分数的不可比问题,不断
优化本科生综合评价模式。

关键词:学分制;综合评价模型;北京理工大学
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加苛刻,经济结构
不断转型发展也促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经济社会对人才愈加呈现多
元化。

高校不仅需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还需科学引导学生发展方向。

跨专业的“本科生综合评价模式”不仅是中外合办院校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工具,同
时也是促进中外高校间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转型发
展时期,传统的本科生评价模式激励模式无法复制到中外合办院校的评价模式中,不同学科之间缺少对比性,引导作用不明显。

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跨专业本科
生综合评价模式,逐步上升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战略目标。

1.
北京理工大学中俄学院本科生综合评价现状
1.
北京理工大学中俄学院学科设置
目前中俄学院的各年级设有机械班和信息班,其中2018级学生共42人,包
括信息班9人和机械班33人。

信息班9名学生分别来自于自动化专业和光电信
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班33名学生分别来自于车辆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1.
北京理工大学中俄学院本科生综合评价现状
由于上述情况,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选课数量和课程难易程度都有所差异,这
就导致在每学期评定“北理工某奖学金”时无法按照用成绩的加权平均数进行排名。

且奖学金名额由中俄学院提供,学生不参与所在原专业的奖学金评定①。

1.
注释说明:奖学金按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学期学习成绩占比80%,综
合测评占比20%)。

举例说明。

中俄学院2018级有42名学生,若x名学生本学期挂科不参与奖
学金排名,需要在剩余的(42-x)名来自七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中按成绩加权平均分
排名,取前n名享受奖学金。

若中俄学院a、b两名学生成绩加权平均分排名相同,由于不同专业的课程难易程度有差异,很难有评价体系,不能仅仅按照学分
进行加权,这种硬性标准往往导致成绩不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现状。

因此,我国高
校在建立本科生综合评价模型过程中,需结合课程难易度、重要性、绩点等因素,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学习质量。

1.
构建本科生综合评价模式的思考
为了确保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本科生学习情况,构建综合评价
模式将从学生成绩入手,逐步改变百分制、成绩分布标准、转换绩点等多个过程,以此构建较为完善的本科生评价模型。

(一)去除挂科学生数据
高校课程综合评价模式以百分数为基础,但是部分高校依旧以优、良、中、
及格、不及格作为标价标准。

因此中俄学院在建立综合评价模式过程中,需将定
性描述转为分数描述,例如优秀对应90分-100分,良对应80分到90分,中对
应70分到80分,及格对应60分到70分,不及格对应60分以下。

该种模式便
于后续建立评价模式。

再者,中俄学院在建立本科生综合评价模式时,首先需筛
选本科生挂科学生人数及数据,将其作为无效数据予以剔除,以便后续计算课程
难易度。

(二)对学生成绩进行重新排名
中俄学院在评价学生时,可按照课程学分和重要相关性进行排名,专业课的
学分仅仅能反映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长。

学科重要程度可与难易度挂钩,对某些重
点学科进行计算,进而区分学生专业课的高度。

在计算学生平均成绩时,学生的
平均成绩=(单门课的成绩×难度系数)的加权平均数。

每门课的难度系数=学分
×该门课的挂科率,其中学科的挂科率=挂科人数/选课人数,挂科率的样本空间
取该学期全校选择该门课的学生人数。

与此同时,中俄学院还可计算加权学分,进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加权学
分=课程学生数×重要度系数,其中学科重要度系数可等同于每门学科难度系数。

最后,中俄学院在转换成绩绩点时,需充分考虑百分制分数的差异性,不断
修正成绩绩点,设定成绩绩点标准,60分以下绩点为0,60分成绩绩点为1,70分
绩点为2,80分绩点为3,90分绩点为4,100分绩点为5。

成绩每差1分,相对应
的绩点相差0.1。

(三)综合测评
本科生的综合评价模式不单单以成绩为主,其中成绩占到结果的80%,综合
测评占结果的20%。

在综合测评结果中,可以将本科生的品德素质、身心素质、
专业技能等作为考核数据。

受2020年初疫情影响,多数学生无法返校完成考评,因此中俄学院可采取视频考核模式,本科生录制5分钟自我展示和学期评分,由
中俄学院多名教师对其打分,同时结合学生网课课堂纪律、发言情况、签到情况、学科作业完成情况、网课小组讨论情况等,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综合测评。

(四)建立课程综合评价模式
综合课程性质、重要度系数和本科生成绩分布情况可遵循以下计算公式:综
合评价结果=80%×学生平均成绩+20% ×综合测评得分平均数,其中学生平均成
绩按上述第(二)步方法进行测算。

中俄学院可利用百分制转换模式、绩点转换、重要性程度、平均成绩等内容,统一本科生成绩评价标准,结合专业课对学生的
重要性,做出科学评价。

1.
结束语
随着全国各地高校全方位落实学分制改革,北京理工大学中俄学院如何评价
学生的学现状,以此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是高校学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
过分析现有成绩计算模型,确定本科生成绩排名,进而提出专业课重要程度分布
模型,解决因难易度不同、课程标准不同而造成的不可对比情况。

北京理工大学
中俄学院在评价学生情况时,不仅需以成绩为测评标准,还需结合综合测评结果,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得出综合性得分,以此建立综合测评指标。

参考文献:
[1]殷文俊.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生综合测评系统设计与实现[J]. 鞍山师范
学院学报,2020,22(02):17-23.
[2]张小梅. 浅析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学生成绩评价方式[J]. 科教导刊(上
旬刊),2019(01):175-176.
[3]张强,李玉萍. 高校学生专业能力素质评估模型构建与分析[J]. 长春工
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0(02):102-107.
[4]冯华. 高校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革新探究——以广告学专业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89):195-196.
[5]张奕. 双语教学模式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0-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