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去路,抑制血糖的来源来调节血糖的平衡( √ ) (2)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 ) (3)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 降 低 (√ ) (4)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 × ) (5)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 √ ) (6) 人体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 ) (7)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 ) (8)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 增 加 (√ )
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胰岛素




处理方法 阿司匹林




生理盐水




实验结果(血糖浓度)

高于正常

高于正常
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
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 A. 第 4 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 B. 第 1、3 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 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 D .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答案B
(2)研究方法
学无止 境
研究方法
摘除法(植入法)
饲喂法
注射法
实验组
实 空白对照组

摘除内分泌腺 不摘除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 不饲喂动物激素
设 自身对照或
计 条件对照组
对摘除内分泌腺的 实验组补充激素(或 植入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抑制剂
注射动物激素 不注射动物激素(如 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实目的 举例
1.激素、酶与神经递质的区别
比较项目
激素

化学本质
蛋白质、多肽、固醇、氨基 绝大多数是蛋白
酸衍生物等
质,少数是 RNA
产生细胞 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
活细胞
作用部位
靶细胞或靶器官
细胞内外
作用后变化
被灭活
不发生改变
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多巴胺、 氨基酸、NO 等
神经细胞 突触后膜 被降解或移走
2.关于激素调节的几个说明 (1)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只运输给靶细胞:激素产生后,可随血液流经全身各处,但由于激 素分子的特异性,只有细胞膜上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靶细胞才能特异性地结合激素分子。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信号分子发挥调节作用,被靶细胞的 受 体识别并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3)激素的受体不都在细胞膜上:如性激素的受体就在细胞内。
解析 第 4 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高于正常的个体,A 错误;高血糖小 鼠 X 对胰岛素不敏感,则第 1 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使小鼠X 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则第 3 组血糖浓度正常,B 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
学无 止 境
质,不能通过饲喂添加,应注射,C 错误;该实验只能证明胰岛素能降血糖,但不能证明胰
学无 止 境
水平较正常人低一些,D 错误。 社会责任 动物激素的应用实例 (1)正面实例
①补充人体缺乏的激素治疗疾病:如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②给动物注射促性腺激素或类似物:促进动物的卵子和精子的成熟,进行人工授精。
③割除家畜、家禽的生殖腺(阉割):有利于动物的育肥和驯化。
④给家畜注射生长激素或导入生长激素基因: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1.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1)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浓度——高浓度,即 a 途径;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 b 途径; ③胰高血糖素,即 c 途径。 (2)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浓度——低浓度,即 f 途径;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 e 途径; ③胰岛素,即 d 途径。 2.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1)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 B 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
(2)实验目的:探究塑化剂的作用是否类似于雌性激素,可引发性早熟。
(3)实验原理:略。
(4)实验思路:


②A 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饲料甲,B 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饲料乙,C 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饲料丙。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


(5)如果猜测正确,则实验结果是

答案 (1)同龄、幼年 含适量浓度雌性激素 (4)①将实验材料中的生长发育状况相似的幼龄
(4) (5)睾丸:雄性激素―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 卵巢:雌性激素―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 3.激素调节 (1)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2)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学无止 境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 ) (2)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器官(或细胞)才能合成激素( × ) (3)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能分泌多种激素( × ) (4)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 ) (5)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其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 × ) (6)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 )
做对比。(4)①本实验要做到平均分组,即将实验材料中的生长发育状况相似的幼龄雌鼠随机
均分为 3 组,编号A、B、C;④本题实验的因变量为各组雌鼠的初始发情时间,即观察记录
每只雌鼠的初始发情时间,并取平均值。(5)如果猜测正确,则实验结果是A、B 两组的平均 初始发情时间都早(或短)于 C 组。
科学探究 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 (1)基本思路:采用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添加激素后实验动物恢复 正常→推测激素的生理作用。
学无止 境
下图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
(1)图中激素①和激素②分别是什么激素?它们分别是由哪种细胞分泌的? 提示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由胰岛 B 细胞分 泌的。 (2)胰脏属于人体中重要的腺体,它分泌的物质都是激素吗? 提示 不是,它还分泌多种消化酶。 (3)如果胰岛B 细胞受损则会引起哪种疾病?能否用口服胰岛素制剂的方式治疗? 提示 糖尿病;不能,因为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会被消化成氨基酸。
③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摘除某种内分泌腺(如公鸡的睾丸),一 段时间后再注射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睾丸酮),或重新植入该内分泌腺等。 ⑤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 该 采用饲喂法。
学无 止 境
3.激素间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图 所示。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命题点一 动物激素的种类、化学本质及作用 1.(2018·三明高三质检)肾上腺素既可作为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与作为神经递质 比,下列哪项是其作为动物激素所特有的( ) A. 靶细胞存在相应的受体 B.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 C.随血液运输到全身 D.起作用后即被灭活 答案C 解析 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均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A 项错误; 神经递质可以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而动物激素不能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B 项错误; 动物激素需要依靠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动物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而神经递质需要依 靠 组织液,才能作用于靶细胞,C 项正确;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D 项 错
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 一种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
(2)斯他林和贝利斯
稀盐酸 实验:
―混合―→提取液―注―入→静脉―→促
小肠黏膜研磨 进胰腺分泌胰液
(3)结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调节的结果。 2.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与靶器官(靶细胞)
(1)
(2) (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
误。 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B.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 答案D 解析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A 正确;延长光照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 液调节促进雌性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产蛋率,B 正确;垂体功能受损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 分泌,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产热能力降低,C 正确;长期服用性激素的运动 员,其体内性激素的水平较高,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内的促性腺激素
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D 错误。
4.台湾塑化剂事件的爆发,使我们认识到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有人猜测塑化剂的作用 类 似于雌性激素,可能会引发性早熟。请设计实验探究上述猜测是否正确。
(说明:性成熟的早晚可以用初始发情时间为指标) (1)实验材料和用具:同种
雌鼠若干,含
适量浓度塑化剂的饲料(甲),
的饲料(乙),普通饲料(丙)等。
(2)反面实例
①动物性食品中残留性激素,引起儿童的性早熟。
②过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导致人体自身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多种疾病。
命题点二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3.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 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使血糖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 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
验证或探究某种内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
分泌腺的生理作用 的生理作用
素的生理作用
垂体、甲状腺等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生长激素、胰岛素等
(3)注意事项 ①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平均分组, 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②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 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对照实验中,生理盐水不能用蒸馏水代替。
学无 止 境
第 25 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考纲要求] 1.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2.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Ⅰ)。3.血糖调节 (Ⅱ)。4.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5.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考点一 人体主要的激素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
胰岛A 细胞 肾上腺
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④调节途径 a.神经调节途径:血糖含量变化→刺激下丘脑相关区域→胰岛细胞及肾上腺→分泌相关激素。 b.体液调节途径:血糖含量变化→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
2.反馈调节 (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
(1)促胰液素的分泌和神经递质的释放都是通过胞吐方式进行的。 (2)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胰腺。 (3)该调节过程表明机体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4)胰腺也能分泌激素。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 萄 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胰高血糖素等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 动态平衡的原因是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考点二 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
1.血糖平衡及调节 (1)血糖平衡
学无止 境
(2)血糖平衡的调节
①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②调节中枢:下丘脑的相关区域。
③有关激素
激素
分泌部位
生理功能
胰岛素
胰岛B 细胞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 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雌鼠随机均分为 3 组,编号 A、B、C ④观察记录每只雌鼠的初始发情时间,并取平均值
(5)A、B 两组的平均初始发情时间都早(或短)于 C 组
解析 (1)应该选取发育程度相同的同龄、幼年雌鼠若干;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塑化剂的作用
是否类似于雌性激素,因此要用含适量浓度塑化剂的饲料甲与含适量浓度雌性激素的饲料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