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关系
2011221107110063 金雄生物师范2班
【摘要】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学氛围。
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学习,教学相长。
老师是班级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关爱欣赏平等民主尊重信任
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基础教育的改革大潮将涌向全国各处的教育园地,同时对教师的职业地位,作用、角色及师生关系等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有些人认为,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必然会损害教师的权威及主导作用。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现在的世界,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民主和平等永远都是人们最大的追求。
学生也不例外。
所以我觉得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
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
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因此,作为一名师范生,未来的教师,结合做学生的体会,我觉得良好的的师生关系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关爱、欣赏
著名戏剧家席勒说过:“没有爱之光辉的人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班主任应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深入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聪
明的,只不过是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都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因此,作为教育者就应该学会关爱欣赏自己的学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为契机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比如有的学生可以说是对学习毫无兴趣,更没信心,但是在球场上他却是生龙活虎、雄风尽现。
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就得首先肯定他的球技,赞扬他赛场上的拼搏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此类活动,让他们有一种被赏识的成功的感觉。
当这种感觉渐渐转化为一种自信时,我们再慢慢引导他们树立对学习的信心,这样相信他们在学习上也一定能找到感觉。
情通则理达,心理相容、感情融洽,批评也心悦诚服;感情相悖,金玉良言也充耳不闻。
古语有云:亲其师则重其道。
所以欲架起师生关系的大桥,情感交流是必经之路,要想此路畅通无阻,爱心、关心要先行。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在学生心灵的池水中激起层层涟漪,所以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配上放大镜看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优点,并时常真诚的表扬;用开放平和的心态对待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教师的个性鲜明的学生。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
”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二、平等、民主
世界上不会有那个人愿意比别人差,喜欢被人领导,常生活在压制下得人通常不会有什么闪光和创新。
从我国的蒙学教育开始,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关系就是不平等的。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观念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播,无形中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不敢和教师进行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同时我们教师也很难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沟通。
这样导致了在师生间形成了一堵厚厚的
墙。
所以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学习生活环境。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教育性,所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应该是教师的行为准则,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公平对待,教师偏爱少数优秀的学生极易造成师生关系的不融洽。
过去做班级工作提倡“抓两头,促中间”,好学生非常受宠,而大部分学生却被冷落。
教师这样做,使大部分学生有一种失落感,这些学生不但会对少数“好学生”产生厌烦感,而且对教师也很不满意。
教师偏爱少数“好学生”就是不平等的表现。
师生无亲疏,无论哪一个学生都有长处,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善待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给所有的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
再者,当发生某种冲突或产生某种矛盾时,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主动妥善消除这种隔阂,出库事情不要依靠教育者的权威独断专行,也不要听取个别或少数的同学的片面之词,要体现广泛的民主,既能集思广益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民主的管理制度(包括选举、决策、评价等)都通过投票的方式进行,达到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三个要求,从而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应该进行民主化教学,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教与学失去了民主和平等。
有教育家尖锐地指出:我们的课堂上“站着的是先生”,“坐着的是学生”,而坐着的学生却掩藏着一颗战战兢兢的“跪着的灵魂”。
由此可见过去的师道尊严让学生与老师多么的不平等。
所以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民主、平等不可或缺的。
三、尊重、信任
人与人相处最基本的原则莫过于相互尊重、彼此信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尊重和新人更是必要的。
首先,对一名学生来说,尊敬师长是传统美德更是班纪校规。
但是要赢
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所以对一名教师来说,要想赢得学生从内心深处的尊重,首先你要做到尊重学生。
其次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师生间不是主动与被动而应该是合作。
而且,正如雄鹰在自由广阔的天空下才能飞的更高一样,在教室尊重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学生才更有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
那么到底怎样才是尊重和信任学生呢?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尊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的隐私,教师要给每个学生留适当的自己的空间。
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理由相互不尊重。
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
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结果造成学生心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给老师起外号等等。
反过来,教师又抱怨学生品质坏,戴上有色眼镜看后进生,师生关系成恶性循环,致使教师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学习,双方的利益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应该明确的是尊重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
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悉心呵护。
作为一名教师,要心胸宽广,善于用尊重他人的行为影响学生。
对学生的不礼貌行为,教师应采取宽容态度,适当加以疏导,不激化矛盾。
尊重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尊重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核心。
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象一个契机、一个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紧紧的联在了一起。
要建立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首先应该从教师做起。
教师对所有的学生给予关心、关爱是突破口;建立民主的管理体系,使学生感觉到师生之间地位的平等是关键;坚持理解
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保障。
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涂斯林«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认识» 2012.5
2 倪敏江«新时期怎样做好班主任»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