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斯密的理论贡献》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专题一第1课时《斯密的理论贡献》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2)重商主义者与斯密对于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不同看法;(3)斯密对价值的理解;
(4)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阶级结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分工理论的主要观点内容。

2、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教学难点: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斯密的理论贡献
一、时代的呼唤
1、斯密所处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利条件)
二、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1、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1)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2)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3)民穷国富。

一方面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从国外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另一方面可以因国内工资水平低而降低本国产品的成本,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2、斯密的观点
(1)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2)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3)富国裕民。

(4)政治经济学有两个目标:
A、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
B、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三、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1)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

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2)交换价值决定价值。

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当商品作为资本存在形式时,它的价值的确会增值,这种增值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并非发生在交换过程中。

四、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1、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
(1)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来划分阶级的人。

(2)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

2、斯密的二元收入分配理论
(1)认为资产阶级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2)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